泰坦股份(003036)

搜索文档
泰坦股份:泰坦转债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31.31%
新浪财经· 2025-09-09 08:52
公司可转债交易价格于2025年9月5日、2025年9月8日、2025年9月9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属于交易异常波动[1] - 泰坦转债2025年9月9日收盘价格为188.38元/张 转股溢价率为23.51%[1] 公司经营与信息披露 - 公司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近期经营情况正常 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1] - 在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期间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未买卖公司可转债[1] 业务发展 - 公司新设立的子公司主要从事固态电池锂硫磷氯电解质的研发和生产 但尚未形成产业化和销售收入[1]
房地产板块异动,多股涨超10%!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52
房地产行业政策与市场反应 - 深圳楼市新政实施后首个周末出现积极市场反应 包括二手房看房人数增加 买卖双方加速签约 房企更新宣传信息 [1] - A股房地产板块9月8日盘初表现强劲 上实发展 卧龙新能 首开股份涨停 南山控股 华侨城A 万科A等涨超3% [1] - 港股房地产股多数上涨 绿景中国地产 新世界发展 碧桂园等股涨超10% [1] - 深圳楼市新政被业内视为对楼市的优化调控 体现城市治理与民生保障的有机结合 彰显政策前瞻性 精准性与高效能 [1] - 中金公司认为深圳政策调整符合预期 三大超高能级城市本轮调整均侧重激发外围地区多套购房需求 深圳限购条件较北京上海更宽泛 [1] - 北京自8月8日新政后至9月5日新房及二手房交易量日均值较7月分别上升9%和10% [1] - 上海自8月25日新政后至9月5日新房交易量日均值较7月上升25% [1] - 中金公司认为地产销售持续好转需等待存量房收储和城中村改造等政策切实落地 与限购政策调整形成协同效应 [2]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概念9月8日开盘活跃 德龙激光 华盛锂电 中一科技 软控股份 泰坦股份等股涨停或涨超10% [2] - 锂电设备企业半年报频繁提及固态电池新技术 设备公司从6月起开始向下游厂商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 [2] - 今年上半年固态设备订单快速增长 预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2] - 中信建投认为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日益凸显 设备端作为产业资本开支最上游将率先受益 [2]
上半年订单激增!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力佳科技涨22%,中伟股份涨11%,杭可科技、宁新新材涨10%,武汉蓝电、海博思创涨8%
格隆汇· 2025-09-04 02:32
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 - A股市场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走强 力佳科技涨幅22.73% 中伟股份涨幅11.89% 杭可科技涨幅10.78% 宁新新材涨幅10.50% 力王股份涨幅9.79% 武汉蓝电涨幅8.83% 海博思创涨幅8.31% 中仑新材涨幅7.30% 东方锆业涨幅6.82% 派能科技涨幅6.71% 灵鸽科技涨幅6.64% 亿纬锂能涨幅6.31% 泰坦股份涨幅5.95% 珠海冠宇涨幅5.94% 长虹能源涨幅5.58% 科恒股份涨幅5.57% 恩捷股份涨幅5.26% [1][2]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订单激增 多家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过300亿元 同比涨幅70%至80% [2] - 设备企业包括无锡先导智能 海目星激光科技 深圳市赢合科技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等 [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得突破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 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3] - 中试线陆续落地 锂电扩产周期重启 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3]
A股异动丨上半年订单激增!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中伟股份涨超11%
格隆汇APP· 2025-09-04 02:29
固态电池概念股市场表现 - 力佳科技涨幅22.73% 总市值26.17亿元 [1][2] - 中伟股份涨幅11.89% 总市值407亿元 [1][2] - 杭可科技涨幅10.78% 总市值195亿元 [1][2] - 宁新新材涨幅10.50% 总市值19.01亿元 [1][2] - 力王股份涨幅9.79% 总市值28.51亿元 [1][2] - 武汉蓝电涨幅8.83% 总市值40.26亿元 [1][2] - 海博思创涨幅8.31% 总市值289亿元 [1][2] - 亿纬锂能涨幅6.31% 总市值1392亿元 [1][2] - 恩捷股份涨幅5.26% 总市值334亿元 [1][2]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订单情况 - 头部设备企业2025年上半年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1] - 订单总额同比涨幅达70%至80% [1] - 涉及企业包括先导智能、海目星激光、赢合科技、利元亨智能装备等 [1]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进程 - 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得突破 [1] -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 [1] - 中试线陆续落地及锂电扩产周期重启推动设备企业基本面改善 [1]
上半年订单激增!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中伟股份涨超11%
格隆汇· 2025-09-04 02:26
固态电池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走强 力佳科技涨幅22.73% 中伟股份涨幅11.89% 杭可科技涨幅10.78% 宁新新材涨幅10.50% 力王股份涨幅9.79% 武汉蓝电涨幅8.83% 海博思创涨幅8.31% 中仑新材涨幅7.30% 东方锆业涨幅6.82% 派能科技涨幅6.71% 灵鸽科技涨幅6.64% 亿纬锂能涨幅6.31% 恩捷股份涨幅5.26% 科恒股份涨幅5.57% 长虹能源涨幅5.58% 珠海冠宇涨幅5.94% 泰坦股份涨幅5.95% [1][2] - 相关公司总市值覆盖范围广泛 亿纬锂能市值达1392亿元 中伟股份市值407亿元 恩捷股份市值334亿元 海博思创市值289亿元 珠海冠宇市值260亿元 杭可科技市值195亿元 派能科技市值152亿元 东方锆业市值112亿元 中仑新材市值99.40亿元 长虹能源市值72.36亿元 科恒股份市值41.80亿元 武汉蓝电市值40.26亿元 泰坦股份市值35.02亿元 力王股份市值28.51亿 力佳科技市值26.17亿 灵鸽科技市值30.30亿 宁新新材市值19.01亿 [2]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订单情况 - 头部设备企业2025年上半年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过300亿元 同比涨幅达70%至80% [1] - 涉及企业包括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设备企业 [1]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前景 - 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得突破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 [1] - 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中试线陆续落地 锂电扩产周期重启 [1] - 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形成共振 [1]
泰坦股份: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2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1 11:1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2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6亿元 [1] - 境外营收同比增长27.86% [1]
泰坦股份:公司为拓展新领域,设立了控股子公司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0:46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为拓展新领域设立控股子公司 主要从事固态电池锂硫磷氯电解质的研发和生产 [1] - 目前正在选购设备等筹备建设中 [1]
泰坦股份:公司当前聚焦于面向上纱作业的柔性机器人的研发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0:46
行业挑战 - 纺织业面临严峻挑战 长期存在用工难题逐渐演变为无工可用困境 严重制约行业持续发展 [1] - 能够替代人工的纺织机器人面临巨大缺口 [1] 公司战略 - 公司当前聚焦于面向上纱作业的柔性机器人研发 [1] - 研发方向为缓解纺织生产用工难痛点 提高纺织生产智能化水平探索新技术途径 [1] 技术细节 - 上纱作业需要熟练操作技能且劳动强度大 涉及反复弯腰取放线桶 搜寻线头 对多桶纱线合并后绕线上桶等操作 [1] - 纺织柔性机器人能够自主移动并进行柔性操作 替代人工完成上纱作业各种操作 [1] - 技术目标为解除上纱作业对人工依赖 提升纺织加工生产智能化水平 [1]
泰坦股份:接受富达基金等机构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2:18
公司调研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上午9:30-11:00及8月30日下午17:00-17:30接受富达基金等机构调研 [1] - 公司由潘晓霄、潘孟平等高管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纺织机械设备业务收入占比74.11% [1] - 同期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5.89% [1]
泰坦股份(003036) - 003036泰坦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9日-2025年8月30日)
2025-09-01 00:1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高端纺织机械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包括纺纱设备(转杯纺纱机、倍捻机、加弹机、自动络筒机)和织造设备(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2] - 产品技术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并走向全球市场[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坚持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研发方向,拥有166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截至2025年6月)[3] - 建立三级技术创新开发体系(研究院、事业部技术科、生产车间技术小组),并与科研院校合作[3] - 曾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家新型纺织机械重大技术装备"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3]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总收入6.82亿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6亿元[3] - 境外营收同比增长27.86%[3] 纺织机器人研发 - 优先解决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用工缺口增速快的岗位[3] - 当前聚焦面向上纱作业的柔性机器人研发,替代人工完成取放线桶、搜寻线头、绕线上桶等操作[4] - 考虑部署灵活性和市场接受度等因素[3] 生产与质量控制 - 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生产过程包括研发设计、整机总装及检验检测[4] - 生产部下设6个专业制造事业部负责不同类型产品的生产[4] - 支持配置定制化,可根据客户要求采购不同质量、产地的零部件[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纺机行业聚焦科技创新,电子数控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大幅提高[3] - 行业呈现高速化、高效化、用工少和低能耗的发展趋势[3] - 纺织业面临用工难挑战,亟需应对方案[3] 新业务拓展 - 设立控股子公司从事固态电池锂硫磷氯电解质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处于设备选购和筹备建设阶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