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赛智能(002979)

搜索文档
3.08亿元市值限售股今日解禁
格隆汇APP· 2025-09-12 00:15
限售股解禁总体情况 - 9月12日共有7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量464.78万股 解禁市值3.08亿元[1] 解禁量分布 - 雷赛智能解禁量居首达276.8万股[1] - 永杰新材解禁量第二为78.96万股[1] - 通合科技解禁量第三达53.1万股[1] 解禁市值分布 - 雷赛智能解禁市值最高达1.36亿元[1] - 新易盛解禁市值第二为9780.91万元[1] - 永杰新材解禁市值第三达3246.95万元[1]
A股限售股解禁一览:3.08亿元市值限售股今日解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3:50
限售股解禁总体情况 - 9月12日共有7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量464.78万股 合计解禁市值3.08亿元 [1] 解禁量排名 - 雷赛智能解禁量居首达276.8万股 永杰新材次之为78.96万股 通合科技第三为53.1万股 [1] 解禁市值排名 - 雷赛智能解禁市值最高达1.36亿元 新易盛第二为9780.91万元 永杰新材第三为3246.95万元 [1] 解禁股本占比排名 - 雷赛智能解禁比例最高达0.88% 永杰新材第二为0.4% 通合科技第三为0.3% [1]
雷赛智能(002979) -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股票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10 08:46
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800万股,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2.65%[5] - 2022年7月25日首次授予750万股,授予价7.96元/股;2023年6月19日预留授予50万股,授予价7.66元/股[18][19] 限售与解除限售 - 首次授予限售期12、24、36个月,解除比例20%、30%、50%;预留部分限售期12、24个月,解除比例均为50%[7] - 首次授予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自2025年7月27日开始,预留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自2025年6月21日开始[24][25] - 本次可解除限售激励对象81名,股票276.8万股,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0.88%,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9月12日[3][28][30][31] 业绩考核目标 - 2022年以2021年净利润2.18亿元为基数,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即不低于2.4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3.23亿元,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12] - 2023年以2021年净利润2.18亿元为基数,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即不低于2.83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5.64亿元,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12] - 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0%,即不低于3.49亿元,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0%,即不低于19.25亿元[13] 价格调整 - 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7.96元/股调整为7.22元/股,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7.96元/股调整为7.22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20.37元/股调整为19.95元/股[19][22][39] 回购注销 - 2023年8月31日同意回购注销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308,800股限制性股票[20] - 公司同意回购注销2,644,000股限制性股票[21] 绩效评价 - 激励对象绩效评价结果为A等级,标准系数100%;B等级,标准系数70%;C等级,标准系数0%[15] - 2024年首次授予部分73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均为"A",4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离职;预留授予部分8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均为"A",1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离职[27] 股本变动 - 本次变动后有限售条件股份9315.9692万股,占比29.66%;无限售条件股份22098.1155万股,占比70.34%;总股本不变为31414.0847万股[35]
雷赛智能跌2.03%,成交额7500.2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5.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2: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46.33元/股 总市值145.54亿元 成交额7500.21万元 换手率0.7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45.80万元 特大单买入377.19万元(占比5.03%) 大单买入1007.67万元(占比13.44%)同时卖出1139.06万元(占比15.1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2.04% 近5日下跌2.97% 近20日下跌1.63% 近60日上涨7.25% [2]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增长8.28%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2.22%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伺服系统类47.91% 步进系统类34.94% 控制技术类16.18% 其他0.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26亿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28万户 较上期减少2.85% 人均流通股5101股 较上期增加3.21%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018124)增持151.90万股至514.94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5]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增持74.57万股至414.08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5]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新进171.04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新进167.39万股 分别位列第九和第十大流通股东 [5] 行业属性与市场活动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概念板块涵盖人形机器人、专精特新、工业互联网等 [2]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4日龙虎榜净买入8508.99万元 买入总额2.65亿元(占总成交额19.83%) 卖出总额1.80亿元(占总成交额13.47%) [2]
千亿大蛋糕!微型电机巨头争抢,谁能笑傲灵巧手江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58
核心观点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推动产业链发展 四家A股公司因进入特斯拉供应链而受关注 并积极布局灵巧手领域以抢占千亿级市场[1][2][3] 特斯拉供应链参与情况 - 兆威机电 雷赛智能 鸣志电器三家为特斯拉机器人供应电机与驱动 江苏雷利供应丝杠且产品已送样但未获订单[1] 灵巧手市场前景 - 灵巧手当前主流价格5-10万/只 中期预计降至0.5-3万/只 占机器人本体成本20% 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超300万台时市场规模近千亿[2] 公司灵巧手布局战略 - 四家公司中三家成立灵巧手专门子公司 两家已发布产品 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向品牌竞争[2] - 下游本体厂商因自研成本高 倾向于定制采购或联合研发 推动微型电机企业切入灵巧手领域[3][4] 兆威机电灵巧手进展 - 2024年11月发布第一代灵巧手 2024年3月出资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 7月发布三款新品(LM06 DM17 DM20)分别内置6/17/20个微型电机[5] - 与12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建生态 上半年营收7.87亿元(+21.93%)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20.72%) 自由现金流8852万元[5][13][14] 雷赛智能灵巧手进展 - 2024年2月成立子公司聚焦无框电机和关节模组 12月设立子公司聚焦空心杯电机和灵巧手 已获商业订单并实现数倍增长[5][6] - 布局"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组合 规划三种商业模式 计划建设研发制造基地[6] - 上半年营收8.91亿元(+8.28%)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2.22%)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115.87% 自由现金流4740万元[13][14] 江苏雷利灵巧手进展 - 2024年成立控股子公司 研发连杆式 绳驱式 软体式三种技术路线灵巧手[7] - 绳驱式方案自由度达22个 理论上可突破成本 系统参数 稳定性"不可能三角"[7] - 上半年营收规模为四家公司最大 但自由现金流-1750万元 综合毛利率最低且持续下降[13] 鸣志电器技术优势 - 通过收购全球电机企业打破日本垄断 已通过特斯拉C轮认证成为空心杯电机准供应商 预计2026年Q1规模化供货[7][8] - 自研直绕型技术使空心杯电机价格降至1200-2300元(对比瑞士Maxon约4000元) 未来有望下探至千元以内[12] - 受越南工厂搬迁和下游需求疲软影响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32.66% 部分行业收入下降约30%[14] 灵巧手技术参数对比 - 兆威机电采用直驱式方案 自由度20个(DM20) 负载单手15公斤(LM06) 定价4-5万元(DM17)[10][11] - 雷赛智能采用连杆式方案 自由度20个(DH2015) 负载单手40公斤(DH116) 定价1万元以内[10][11][12] - 直驱式控制稳定但抗冲击性差 连杆式负载能力强但柔性抓取弱[11] 行业竞争动态 - 技术路线 成本控制与资金储备仍在动态博弈 未来格局存在变数 后续竞争者可能持续涌入[14]
21调查|千亿大蛋糕!微型电机巨头争抢 谁能笑傲灵巧手江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44
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布局 - 兆威机电、雷赛智能、鸣志电器供应电机与驱动,江苏雷利供应丝杠并已送样但未获订单 [1] 灵巧手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灵巧手当前主流价格5-10万/只,中期预计降至0.5-3万/只,占机器人本体成本20%,2030年市场规模近千亿(按产量超300万台测算) [2] - 四家企业中三家成立灵巧手研发子公司,两家已发布产品,从供应链后端转向品牌竞争 [2] - 本体厂商因自研成本高倾向外部合作,推动灵巧手第三方供应链需求 [2] 企业灵巧手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兆威机电2024年11月发布第一代灵巧手,2025年7月推出三款新品(LM06、DM17、DM20),分别内置6/17/20个微型电机,并与12家企业签署生态合作 [4] - 雷赛智能2024年2月成立机器人子公司聚焦无框电机,12月设立灵巧驱控公司推出多款DH系列灵巧手,布局"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组合方案,规划三种商业模式(零部件供应、联合开发、代工服务) [5] - 江苏雷利2024年成立控股子公司研发连杆式、绳驱式、软体式灵巧手,绳驱传动方案有望突破成本、参数、稳定性"不可能三角" [6] - 鸣志电器未直接布局灵巧手产品,但通过收购具备无刷电机技术优势,且为特斯拉空心杯电机准供应商,预计2026年Q1量产供货 [6][7] 灵巧手技术参数对比 - 自由度:江苏雷利绳驱式达22个,兆威机电与雷赛智能最高均为20个 [10] - 负载能力:雷赛智能DH116型号单手负载40公斤、单指10公斤,兆威机电LM06型号单手15公斤、单指1公斤 [9][10] - 传动方案:兆威机电采用直驱式(控制稳定但抗冲击性差),雷赛智能采用连杆式(负载强但柔性抓取弱),江苏雷利采用绳驱式(自由度优势) [10] - 定价:兆威机电DM17型号带触觉5万、不带触觉4万,雷赛智能DH116型号带触觉售价低于1万 [9][11] 企业财务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兆威机电7.87亿元(同比+21.93%),雷赛智能8.91亿元(同比+8.28%),江苏雷利体量最大但具体数据未披露 [12] - 净利润:兆威机电归母净利润1.13亿元(+20.72%),雷赛智能1.19亿元(+2.22%),鸣志电器受越南工厂搬迁及需求疲软影响净利润下滑32.66% [12][13] - 毛利率:雷赛智能38.78%(+0.67pct)为四家最高,兆威机电31.97%(+5.8pct),江苏雷利最低且趋势向下 [12] - 研发费用:雷赛智能1.03亿元(占营收11.56%),兆威机电8140万元(占10.35%) [12] - 现金流:兆威机电自由现金流8852万元,雷赛智能4740万元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115.87%,江苏雷利自由现金流-1750万元 [12][13] 核心技术优势与成本潜力 - 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采用直绕技术,价格区间1200-2300元(对比瑞士Maxon约4000元),国产化后有望降至千元内,具备潜在成本优势 [11] - 雷赛智能在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已获规模订单并实现数倍增长 [4]
21调查|千亿大蛋糕!微型电机巨头争抢,谁能笑傲灵巧手江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44
核心观点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推动灵巧手产业链发展,四家A股公司(兆威机电、雷赛智能、鸣志电器、江苏雷利)因涉足特斯拉供应链而受关注,并积极布局灵巧手领域 [2] - 灵巧手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超300万台,灵巧手市场规模近千亿,当前主流价格5-10万/只,中期预计降至0.5-3万/只 [2] - 四家公司通过成立子公司、发布产品、技术研发等方式竞争灵巧手市场,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多样化 [2][4][5][6] 公司布局与战略 - 兆威机电:2024年11月发布第一代灵巧手产品,2024年3月出资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7月发布三款新品(LM06、DM17、DM20),并与12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建生态 [4] - 雷赛智能:2024年2月成立子公司聚焦无框电机和关节模组,2024年12月设立子公司聚焦空心杯电机和灵巧手,推出多款DH系列产品,规划"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组合套餐及三种商业模式,计划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5] - 江苏雷利:2024年成立控股子公司,依托中科大资源研发连杆式、绳驱式、软体式灵巧手,技术路线包括绳驱式(自由度达22个) [6] - 鸣志电器:通过收购全球电机公司(如美国AMP、Lin,瑞士TMotion)打破日本垄断,已通过特斯拉C轮认证成为空心杯电机准供应商,预计2026年Q1规模化供货,但未直接布局灵巧手产品 [6][7] 技术参数比较 - 传动方案:兆威机电(直驱式)、雷赛智能(连杆式)、江苏雷利(连杆式、绳驱式) [9][10] - 自由度:江苏雷利绳驱式达22个,兆威机电和雷赛智能最高达20个,雷赛智能DH116型号为11个 [9][10] - 负载能力:雷赛智能DH116型号单手负载40公斤、单指10公斤,兆威机电DM20型号单手15公斤、单指1公斤,江苏雷利未披露 [9][10] - 定价:兆威机电DM17型号带触觉5万、不带触觉4万,雷赛智能DH116型号售价1万以内,江苏雷利未公布 [9][11] - 关键部件:鸣志电器在空心杯电机有核心技术,自研直绕型技术,价格1200-2300元(对比瑞士Maxon约4000元),有望下探至千元以内 [1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江苏雷利19.58亿元(+20.71%)、鸣志电器13.15亿元(+3.92%)、雷赛智能8.91亿元(+8.28%)、兆威机电7.87亿元(+21.93%) [12] - 归母净利润:江苏雷利1.86亿元(+8.45%)、雷赛智能1.19亿元(+2.22%)、兆威机电1.13亿元(+20.72%)、鸣志电器0.27亿元(-32.66%) [12] - 综合毛利率:雷赛智能38.78%(+0.67pct)、鸣志电器35%(-2.5pct)、兆威机电31.97%(+5.8pct)、江苏雷利27.2%(-1.71pct) [12] - 研发费用占比:鸣志电器14.60%(1.25亿元)、雷赛智能11.56%(1.03亿元)、兆威机电10.35%(8140万元)、江苏雷利4.43%(8677万元) [12] - 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兆威机电8852万元、雷赛智能4740万元、鸣志电器1654万元、江苏雷利-1750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江苏雷利1.43亿元(-27.98%)、雷赛智能5042万元(+115.87%)、鸣志电器5056万元(-49.66%)、兆威机电4676万元(-29.52%) [12][13]
雷赛智能战略投资先楫半导体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16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公司与上海先楫半导体达成战略投资合作 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环节展开深度协同 以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2] - 公司凭借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关键部件的深入布局 积累大量运动控制核心算法与场景化经验 将从多维度赋能先楫半导体确保产品符合高集成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要求 [2] - 先楫半导体作为国内高性能MCU领域领先者 具备强大研发实力和核心技术积累 产品在高实时控制EtherCAT总线低功耗与功能安全等方面表现突出 将提供核心硬件支撑 [2]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OEM自动化市场规模547亿元 同比上升1.98% 行业需求呈现小幅回暖 [3] - 公司锚定智能制造主航道和人形机器人辅航道的战略目标 保持稳健经营策略 在传统行业深耕客户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新兴行业抓住结构性机会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上升8.28% 其中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008亿元 同比增长13.4% 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回升 [3]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上升2.22% 净利润增长主要受公司加大人形机器人业务投入及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导致股份支付成本增加影响 [3]
雷赛智能战略投资 先楫半导体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13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上海先楫半导体达成战略投资合作 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环节展开深度协同 以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1] - 公司作为运动控制领域龙头企业 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关键部件有深入布局 积累大量运动控制核心算法与场景化经验 [1] - 先楫半导体是国内高性能MCU领域领先者 产品在高实时控制 EtherCAT总线 低功耗与功能安全等方面表现突出 将提供核心硬件支撑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上升8.28% 其中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008亿元 同比增长13.4%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上升2.22% [2] - 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营收增长 主要因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业务投入及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导致股份支付成本增加 [2]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OEM自动化市场规模547亿元 同比上升1.98% 行业需求呈现小幅回暖 [2] - 公司锚定"智能制造"主航道+"人形机器人"辅航道的第三次创业战略目标 保持稳健经营策略 [2] - 在传统行业深耕客户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部分新兴行业抓住结构性机会 [2] 发展前景 - 此次合作是推动开放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将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加速行业创新 [1] - 未来将继续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合作 共同推进运动控制技术在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设备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1]
雷赛智能战略投资先楫半导体 联合打造人形机器人专用运动控制芯片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1:51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雷赛智能与上海先楫半导体达成战略投资合作 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环节展开深度协同 联合定义和研发面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高性能专用运动控制芯片 [1] - 合作旨在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并提升产业竞争力 专用芯片将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和灵巧手等高精度运动单元 解决空间紧凑、性能瓶颈与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 [1][2] - 通过系统与芯片深度协同 该芯片有望显著提升运动控制的实时性、可靠性和集成度 助力机器人厂家快速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2] 公司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雷赛智能作为运动控制领域龙头企业 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关键部件有深入布局 积累大量运动控制核心算法与场景化Know-How [1] - 公司从多维度赋能先楫半导体开展芯片设计 确保产品符合高集成、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三高一低"要求 [1] - 先楫半导体是国内高性能MCU领域领先者 具备强大芯片研发实力 产品在高实时控制、EtherCAT总线、低功耗与功能安全等方面表现突出 [1] 财务表现与经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上升8.28% 其中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008亿元 同比增长13.4% [3]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上升2.22% 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因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业务投入及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导致股份支付成本增加 [3] - 公司锚定"智能制造"主航道+"人形机器人"辅航道的第三次创业战略目标 在传统优势行业深耕客户需求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同时在部分新兴行业抓住结构性机会 [3] 行业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OEM自动化行业需求呈现小幅回暖 国内OEM自动化市场规模达547亿元 同比上升1.98% [2] - 宏观经济展现出复杂且积极态势 公司通过稳健经营策略应对市场环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