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002918)

搜索文档
蒙娜丽莎(002918):减值敞口逐步出清,费用控制、现金流表现较好
天风证券· 2025-04-21 05: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蒙娜丽莎业绩延续承压,渠道结构持续优化,减值敞口逐步出清,费用控制和现金流表现较好,看好中长期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21.79%,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53.06%,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57.53%,Q4单季度营收10.59亿元,同比-23.05%,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1]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9、2.4、3.2亿元(25 - 26年前值为2.4、3.2亿元) [4] 业务与渠道 - 24年瓷质有釉砖、非瓷质有釉砖、陶瓷板及薄型陶瓷砖收入分别为36.73、2.50、5.59亿元,同比分别-18.80%、-54.25%、-18.70%;毛利率分别为27.18%、21.51%、34.91%,同比分别-3.47、+1.67、+3.96pct [2] - 24年经销、工程战略渠道收入分别为35.41、10.90亿元,同比分别-7.46%、-47.96%,经销渠道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1.84pct至76.47% [2] 成本与费用 - 25Q1液化天然气、瓦楞纸市场价格同比分别-3.2%、-1.3%,环比分别-3.9%、+2.9%,原材料价格下探有望对25年毛利率形成一定支撑 [2] - 24年综合毛利率为27.3%,同比-2.19pct,期间费用率为19.78%,同比+0.59pct,财务费用绝对值显著下降87.6% [3] 减值与现金流 - 24年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47亿元,同比少损失0.77亿元,净利率为2.81%,同比-2.55pct [3] - 24年CFO净额为8.07亿元,同比少流入1.27亿元,收现比同比+7.32pct至115.02%,付现比同比-3.96pct至96.07% [3]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920.79|4,630.84|4,729.58|5,107.96|5,630.93| |增长率(%)|(4.94)|(21.79)|2.13|8.00|10.24| |EBITDA(百万元)|1,218.75|875.64|823.43|896.14|984.8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66.24|124.96|194.18|240.07|317.87| |增长率(%)|(169.81)|(53.06)|55.40|23.63|32.41| |EPS(元/股)|0.64|0.30|0.47|0.58|0.77| |市盈率(P/E)|13.74|29.27|18.84|15.24|11.51| |市净率(P/B)|1.06|1.10|1.00|0.95|0.88| |市销率(P/S)|0.62|0.79|0.77|0.72|0.65| |EV/EBITDA|5.00|4.83|3.37|2.48|1.61| [5]
陶瓷巨头蒙娜丽莎深陷三重困局:产能过剩、坏账缠身、现金流告急
金融界· 2025-04-21 00:04
文章核心观点 - 蒙娜丽莎集团陷入产能过剩、坏账暗雷、现金流枯竭三重困境,业绩遭受重创,其困境折射出陶瓷行业的结构性矛盾,公司未来命运取决于战略调整、债务重组等方面,破局之路或为行业提供参考 [1][7][8] 行业寒冬 - 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18%,产能利用率不足50%,年产能122亿平方米但实际产量仅60亿平方米左右 [2]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陶瓷砖产量75.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8%,卫生陶瓷产量1.39亿件,降幅1.2% [2] - 2024年前11个月,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871亿元,同比暴跌12.8%,利润总额138.2亿元,降幅达26.2% [2] 应收款暗雷 - 2022年受恒大、融创等房企债务违约影响,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69亿元致当年巨亏 [3] - 截至2024年8月,公司与房企签订以房抵债协议金额达13.25亿元,另有8.92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 [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及子公司新增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3.79亿元,其中3.71亿元为应收款项回收纠纷 [3] 经销网络崩塌 - 2024年公司经销商开拓和专卖店新增数量不及往年,经销网络拓展难 [4]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降至6.14,创历史次低,坏账风险与现金流压力加剧 [4] 债务泥潭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2.59%,流动比率1.23、速动比率0.87,短期偿债压力大 [5] - 有息负债总额达19.06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57%,包括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51亿元等 [5]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实际担保余额3.67亿元,均为对子公司担保 [5] 战略困局 - 公司提出“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战略,布局高端产品,但难扭转颓势 [6] - 公司缩减高风险工程订单,但线下经销网络萎缩、国际市场拓展乏力,收入支柱崩塌 [6] 未来之问 - 公司13亿抵房协议消化进度、8.9亿坏账回收可能、19亿有息负债偿付能力决定未来命运 [8] - 公司估值跌至历史低位,但业绩反转确定性存疑 [8] - 陶瓷行业寒冬是挑战也是洗牌契机,公司需通过创新突破同质化竞争 [8]
财说 | 连续三年业绩下滑,蒙娜丽莎无法“微笑”
新浪财经· 2025-04-20 23:33
文章核心观点 蒙娜丽莎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和陶瓷产业价格战影响,面临产能过剩、应收款项抵房暗雷、债务困境和现金流问题等严峻挑战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46.31亿元,同比下滑22%;归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滑53% [1] - 2024年净利润率为2.7%,创上市以来新低(不包括2022年亏损);毛利率为27.32%,创上市以来第二低 [6] 行业市场现状 - 陶瓷作为房地产下游,市场需求受房地产周期影响,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12.18% [1] - 全国陶瓷砖年产能122亿平方米,实际产量约60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不足50%,属“严重过剩”级别 [1]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陶瓷砖产量75.2亿㎡,同比下降2.8%;全国卫生陶瓷产量1.39亿件,同比下降1.2% [3]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主要业务收入2871亿元,同比下降12.8%;利润总额138.2亿元,同比下降26.2% [3] 公司自身情况 - 蒙娜丽莎2017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建筑陶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有四个生产基地,以“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为发展战略 [4] - 2024年产量约为1.1亿平方米,市占率较低 [4] 公司应收款项问题 - 受房地产客户债务违约影响,2022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69亿元,主要为坏账准备 [5] - 截至2024年8月12日,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以房抵债协议金额为13.25亿元,还有8.92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2024年仅计提坏账损失1.18亿元 [5] - 截至2月28日,新增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合计3.7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97%,主要为应收款项回收 [5] - 2024年经销商开拓和专卖店新增情况不如往年,经销网络开拓难度大,经销客户新建专卖店投入谨慎 [5] 公司债务与现金流问题 - 截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达52.59%,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23和0.87,负债压力较大 [7] - 截至2024年末,有息负债高达19.06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57%,包括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51亿元、短期借款2.79亿元、长期借款8.59亿元、应付债券3.17亿元 [7] - 截至2024年底,对外实际担保余额为3.67亿元,占2023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0.61%,均为对子公司担保 [7] - 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14,创历史第二低,陷入缺钱—难卖货—更缺钱恶性循环 [7]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关注内需刺激主线,等待政策落地
国盛证券· 2025-04-20 08:23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材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内需刺激政策有望加码,重点关注市政工程类项目加速落地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市政管网及减隔震等领域[2] - 玻璃需求呈现季节性环比改善但供需矛盾仍存,需关注价格下行后的冷修动态[2] - 消费建材受益于二手房交易回暖和消费刺激政策,具备长期市占率提升逻辑[2] - 水泥行业需求仍在寻底过程中,但企业错峰停产力度加强,价格围绕行业平均成本波动[2] - 玻纤价格战结束,价格触底回升,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推动需求向好[2] - 碳纤维下游需求缓慢复苏,风电、氢瓶、热场等应用领域全年需求保持增长[2] 行情回顾 - 2025年4月14日至4月18日建筑材料板块(SW)下跌0.02%,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0.38%[1][11] - 子板块表现分化:水泥(SW)下跌0.09%,玻璃制造(SW)下跌0.15%,玻纤制造(SW)下跌1.79%,装修建材(SW)上涨0.73%[1][11] - 板块资金净流入0.02亿元[1][11] - 个股涨幅前五:雄塑科技(+12.74%)、亚士创能(+8.97%)、北京利尔(+8.58%)、长海股份(+5.92%)、海象新材(+4.69%)[13] 水泥行业跟踪 -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88.9元/吨,环比下降1.98%[3][16] - 全国水泥出库量335.75万吨,环比上升4.78%,其中直供量183万吨,环比上升6.4%[3][16] - 熟料产能利用率67.33%,环比上升4.82个百分点[3][16] - 库容比62.78%,环比增加0.79个百分点[3][16] - 错峰停产计划全面实施:东北三省4月20日起停窑20天,晋冀鲁豫4-5月计划停窑10-20天[27] - 基建成为稳增长主力,房建市场仍低迷,民用市场随天气转好有望带动Q2需求回升[3][16] 玻璃行业跟踪 - 浮法玻璃均价1328.50元/吨,较上周涨幅0.68%[3][32] - 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5624万重箱,环比增加2万重箱,同比增加4万重箱[3][32] - 华北重质纯碱价格1500元/吨,环比下降50元/吨,同比下降28.6%[35] - 管道气浮法玻璃日度税后毛利-86.5元/吨,动力煤日度税后毛利-99.34元/吨[35] - 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286条,在产223条,日熔量158505吨,较上周增加700T/D[42] - 2025年已有9条产线冷修停产(日熔量4870T/D),7条产线新点火及复产(日熔量5260T/D)[42][43] 玻纤行业跟踪 - 无碱粗纱均价3833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5.39%[3][44] - 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800-9200元/吨,7628电子布主流报价3.8-4.4元/米[3][45] - 3月行业在产产能67.21万吨,同比增加13.58%,环比增加11.87%[45] - 3月底行业库存79.84万吨,同比微增0.55%,环比下降2.31%[46] - 1-2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31.88万吨,同比下降3.55%[46] - 2月出口均价9720.35元/吨,同比上涨1.15%[46] 消费建材原材料价格 - 铝合金价格20320元/吨,环比上涨350元/吨,同比下降2.9%[55] - 苯乙烯现货价7500元/吨,环比下降100元/吨,同比下降22.9%[57] - 丙烯酸丁酯现货价8450元/吨,环比下降250元/吨,同比下降7.7%[57] - 华东沥青出厂价3570元/吨,环比下降150元/吨,同比下降6.5%[67] - LNG出厂价格4538元/吨,环比下降14元/吨,同比上涨10.3%[70] 碳纤维市场 - 价格保持稳定:T300(12K)8-9万元/吨,T300(24/25K)7-8万元/吨,T300(48/50K)6.5-7.5万元/吨,T700(12K)9-12万元/吨[73] - 单周产量1637吨,环比增长0.8%,开工率59.1%[76] - 单周库存15750吨,环比下降1.75%[76] - 单位生产成本10.79万元/吨,环比下降9.44%[78] - 吨毛利-0.98万元,毛利率-9.97%,亏损幅度有所收窄[78] 重点公司推荐 - 市政管网领域:龙泉股份、青龙管业、中国联塑、震安科技[2] - 消费建材: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三棵树、兔宝宝、东鹏控股、蒙娜丽莎[2] - 水泥龙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2] - 玻纤领域:中国巨石、中材科技[2] - 其他建材:濮耐股份、银龙股份[2]
蒙娜丽莎(002918):2024年报点评:风险可控性优先,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中泰证券· 2025-04-20 0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面对行业下行和激烈竞争,公司主动调整渠道结构严控风险,通过降本增效、精益管理等措施稳定经营基本盘,经营质量指标呈现改善趋势,作为行业头部企业,随着风险逐步出清和内部管理效率提升,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和需求回暖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4.1519亿股,流通股本2.1947亿股,市价8.81元,市值36.5778亿元,流通市值19.3351亿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921|4631|4808|4994|5189| |增长率yoy%|-5%|-22%|4%|4%|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66|125|242|338|417| |增长率yoy%|170%|-53%|94%|40%|23%| |每股收益(元)|0.64|0.30|0.58|0.81|1.00| |每股现金流量|2.25|1.94|1.90|2.15|1.59| |净资产收益率|7%|3%|6%|8%|9%| |P/E|13.7|29.3|15.1|10.8|8.8| |P/B|1.1|1.1|1.0|1.0|0.9| [4] 报告摘要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21.79%;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53.06%;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57.53%;24Q4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同比-23.05%;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去年同期为-0.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去年同期为-0.96亿元 [5] 公司经营情况 - **渠道调整**:坚持风险控制优先,主动收缩战略工程渠道业务规模,2024年经销渠道收入35.41亿元,同比-7.46%,占比提至76.47%;战略工程渠道收入10.90亿元,同比-47.96%,占比降至23.53%,并强化经销业务提升渠道竞争力 [6] - **主营情况**:受下游需求萎缩及行业价格竞争影响,主要产品收入普遍下滑,2024年瓷质有釉砖、陶瓷薄板/薄砖、非瓷质有釉砖、瓷质无釉砖收入同比分别-18.80%、-18.70%、-54.25%、-62.31%,全年销售建筑陶瓷制品12457.21万平方米,同比-16.34%,但存货去化效果显著,年末存货账面价值10.04亿元,较年初下降33.5%,库存量同比下降31.51% [6] - **盈利能力**:2024年毛利率27.32%,同比下降2.19pct,分产品看瓷质有釉砖毛利率-3.47pct、陶瓷薄板/薄砖毛利率+3.96pct,下滑主因市场竞争激烈致产品售价下降,公司推进降本增效对冲部分压力,主要能源价格回落也有积极影响 [6] - **费用管控**:报告期内期间费用合计9.16亿元,同比下降19.36%,其中销售费用2.96亿元(同比-21.85%),管理费用4.42亿元(同比-2.30%),研发费用1.66亿元(同比-22.29%),研发费用率3.59%基本稳定,财务费用0.1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7.60% [6] - **经营质量**: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7亿元,虽同比下降13.65%但仍稳健,收现比115.0%,较去年提升,净现比6.20,远超去年,期末资产负债率52.59%,较年初下降8.33个百分点,债务结构优化 [6] - **分红预案**: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8176.13万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65.43% [6] 公司经营计划 - 2025年建筑陶瓷行业面临更大市场挑战,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以创新突破为引领,重点优化产能供给与生产管理,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巩固传统渠道发展整装、新零售业务,全面推广精益管理,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7]
蒙娜丽莎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员工减少 实控人维持高薪,大部分董监高涨工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8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蒙娜丽莎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员工数量减少,与同城同行差距拉大,但董监高报酬未减且部分人员加薪 [1][2][5] 2024年营收情况 - 公司2024年营收46.31亿元,同比减少21.79%,是连续下滑第三年且幅度最大 [1][2] - 按销售模式划分,经销渠道收入35.41亿元,战略工程渠道收入10.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46%、47.96%,占比分别为76.47%、23.53% [2] - 同城同行东鹏控股、箭牌家居虽未发布年报,但预计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64.70亿元、71.49亿元,蒙娜丽莎掉队严重 [1][4] 渠道销售占比调整 - 陶瓷行业曾受工程端应收账款坏账影响,蒙娜丽莎降低工程渠道依赖,2024年工程渠道销售占比进一步降低 [2] - 2022 - 2024年,经销渠道收入占比从57.87%升至76.47%,工程渠道从42.13%降至23.53% [2] 员工数量变化 - 2021 - 2024年员工总数分别为6664人、5471人、5129人、4453人,2024年末同比减少13.18% [1][7] 董监高薪酬情况 - 2024年14名董监高合计领取报酬1862.24万元,较2023年的1790.96万元增加,2023年为13人 [5][6] - 实控人及亲属薪酬变化不大,2024年4名实控人合计薪酬900.32万元,占比48.35%,2023年为909.72万元,占比50.8% [6] - 部分董监高薪酬有增减变化,如张旗康薪酬增加,萧华、霍荣铨薪酬下降 [5]
蒙娜丽莎营收三连降,净利“腰斩”,董监高薪酬去年增加了70多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4-18 07:18
文章核心观点 蒙娜丽莎2024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且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但董监高薪酬增加,二级市场表现不佳 [1][2][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下降21.79%;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53.06%;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57.53% [1] - 主要产品收入全线下滑,瓷质无釉砖收入下滑62.31% [2] - 除华北区收入增长外,其他区域收入均下滑,东北区收入下滑38.94%,华南区收入下滑30.44% [2] - 2024年毛利率为27.32%,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81%,同比下降2.55个百分点 [3] 公司成本与费用 - 2024年营业总成本43.41亿元,同比下降逾10亿元,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 公司人员与研发 - 2024年研发人员467人,相比上年减少6.60%;研发投入1.66亿元,同比减少22.29% [3] 公司资金与负债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4.0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逾3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的60.92%降至52.59% [3] 公司董监高薪酬 - 2024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共计1862.24万元,相比2023年增加71.28万元,增长3.98% [2] - 2024年收入最高的董事、董事会秘书张旗康薪酬为275.70万元,2023年为259.75万元 [2] 公司二级市场表现 - 4月18日跌0.79%,收报8.81元/股,年内下跌16.57% [4] 行业情况 - 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陶瓷行业从增量红利时代步入存量甚至缩量的微利激烈竞争时代 [1] - 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59.1亿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12.18% [1]
蒙娜丽莎(002918):渠道转型深化,推进应收资产保全
华泰证券· 2025-04-18 07: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0.78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蒙娜丽莎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下滑,4Q 单季度归母净利低于预期,主因减值超预期,但考虑到地产销售降幅收窄、家装补贴扩围有望催化瓷砖需求企稳,维持“买入”评级 [1] - 公司渠道转型持续深化,主动收缩工程直销防范资金风险,通过精细管控有效降本抵抗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2] - 公司期间费率同比上升,管理费用较为刚性,积极推动抵房过户保全资产,销售回款能力有所增强,应收账款余额和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3] - 随着地产销售降幅逐步收敛、家装补贴扩围驱动,公司产品需求降幅有望收敛,手工抵房资产减值规模也有望收敛 [4] - 考虑到建陶行业出清偏缓,短周期行业需求虽降幅放缓但仍存一定压力,下调 25 - 26 年公司收入增速、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预测,给予公司 25 年 22xPE,目标价 10.78 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收 46.31 亿元(yoy - 21.79%),归母净利 1.25 亿元(yoy - 53.06%);Q4 实现营收 10.59 亿元(yoy - 23.05%,qoq - 14.46%),归母净利 - 1555.67 万元(yoy + 76.84%,qoq - 126.86%) [1] - 24 年公司经销/战略工程渠道实现收入 35.4/10.9 亿元,同比 - 7.5%/- 47.96%,战略工程渠道占比进一步收缩至 23.53% [2] - 24 年公司实现建筑陶瓷制品销量 12457 万平米,同比 - 16.34%,测算产品均价同比 - 7.8%至 36 元/㎡,全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 2.19pct 至 27.32% [2] - 24 年公司期间费率同比 + 0.59pct 至 19.78%,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同比 - 0.01/+ 1.90/- 0.02/- 1.28pct [3] - 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 8.1 亿元,同比 - 13.65%,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 115%/96%,同比 + 7.3/- 4.0pct,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6.6 亿元,同比 - 23.1%,全年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为 1.47 亿元,同比 - 34.4% [3] - 24 年公司签订以房抵债协议金额 3.1 亿元,已网签合同金额 3.4 亿元 [3] - 25 - 27 年预测 EPS 分别为 0.49/0.61/0.70 元(前值 25 - 26 年 0.64/1.01 元,下调 24%/40%) [5] 行业数据 - 25 年 1 - 3 月地产销售/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 - 3.0%/- 24.4%/- 14.3%,较 1 - 2 月增速 + 2.1/+ 5.2/+ 1.3pct,1 - 3 月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企业零售额 395 亿元,同比持平,单月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0.2pct 至 - 0.1% [4] 可比公司估值 | 公司名称 | 公司代码 | 市值(亿元) | 股价(元) | EPS(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PE(倍)(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 | 东鹏控股 | 003012 CH | 73 | 6.28 | 0.37/0.44/0.51/- | 16.80/14.25/12.27/- | | 三棵树 | 603737 CH | 266 | 50.41 | 0.98/1.43/1.77/- | 51.31/35.22/28.43/- | | 伟星新材 | 002372 CH | 198 | 12.44 | 0.60/0.73/0.83/0.82 | 20.79/16.95/15.03/15.13 | | 平均值 | | | | | 29.63/22.14/18.57/- | [13] 盈利预测变动 | 项目 | 现预测(2025E/2026E) | 原预测(2025E/2026E) | 变动幅度(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744/4,958 | 5,749/6,461 | - 17.48%/- 23.27% | | 毛利率(%) | 27.71%/27.77% | 28.95%/29.11% | - 1.24pct/- 1.34pct | | 归母净利(百万元) | 204/255 | 267/421 | - 23.74%/- 39.52% | [1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会计年度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 | 5,921 | 4,631 | 4,744 | 4,958 | 5,319 | | +/-% | (4.94) | (21.79) | 2.44 | 4.50 | 7.29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 | 266.24 | 124.96 | 203.76 | 254.67 | 292.07 | | +/-% | 169.81 | (53.06) | 63.06 | 24.98 | 14.69 | |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 | 0.64 | 0.30 | 0.49 | 0.61 | 0.70 | | ROE (%) | 8.38 | 3.56 | 5.47 | 6.63 | 7.36 | | PE (倍) | 13.85 | 29.50 | 18.09 | 14.48 | 12.62 | | PB (倍) | 1.07 | 1.11 | 1.07 | 1.03 | 1.00 | | EV EBITDA (倍) | 5.76 | 7.47 | 7.70 | 6.64 | 6.17 | [7]
机构风向标 | 蒙娜丽莎(002918)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17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4-18 01:1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8日蒙娜丽莎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5年4月17日30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其A股股份,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跌,同时介绍了公募基金和外资基金持股变化情况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7日30个机构投资者持有蒙娜丽莎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2332.22万股,占总股本5.62%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佛山市美尔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等,合计持股比例达5.54%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跌1.17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化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为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持股减少占比达0.16%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有26个,包括中信建投价值增长A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有4个,包括西部利得策略优选混合A等 [2] 外资基金持股变化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外资基金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占比达0.53% [2]
蒙娜丽莎(002918) - 关于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公告
2025-04-17 12:59
| 证券代码:002918 | 证券简称:蒙娜丽莎 | 公告编号:2025-021 | | --- | --- | --- | | 债券代码:127044 | 债券简称:蒙娜转债 | |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召开了第四届董 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 务的议案》,根据实际经营需要,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与国内商业银行、商业保理公司等 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机构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保理融资金额总计不超过人民币10亿 元,保理业务申请期限自审议本议案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具体每笔保理业务 期限以保理合同约定期限为准,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办理相关业务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与国内商业银行、商业保理公司等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机构开展 保理业务,具体合作机构将由董事会授权的管理层根据合作关系、综合资金成本、融资期 限、服务能力等综合因素选择。 合作机构与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