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复材(002529)

搜索文档
海源复材(002529)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15 11:0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4月10日发通知,4月14日召开[1] - 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1] 议案情况 - 会议以记名投票通过《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1] - 该议案表决结果为7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 - 议案已通过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审议[1]
海源复材(002529)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4-02 10:03
股价与退市 - 公司股票3个交易日跌幅偏离值累计超20%属异常波动[2] - 2024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后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3]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拟转让3717.50万股股份,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4] - 股份转让事项尚待履行手续,结果不确定[7] 信息披露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四大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8] - 不存在信息披露违规及需更正补充之处[5][7]
海源复材(002529)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2025-04-01 14:36
权益变动 - 江西赛维电力向新余金紫欣转让海源复材3717.50万股股份[11] - 转让后江西赛维电力持股1000万股,占比3.8462%[18][21] - 转让股份占海源复材股本总额14.30%[22] - 转股单价9.42元/股,价款35018.85万元[22] - 本次权益变动方式为协议转让,2025年3月28日签署协议[20][22] 公司信息 - 江西赛维电力注册资本20000万元[13] - 甘胜泉出资18000万元,比例90%[15] - 上海时固投资出资2000万元,比例10%[15] - 受让方新余金紫欣出资额3.53亿元,2025年1月23日成立[31] 付款安排 - 第一期价款2亿元,先决条件达成或豁免后10个工作日支付[23] - 第二期价款1.501885亿元,先决条件达成后10个工作日支付[24] 其他事项 - 江西赛维电力4717.50万股股份全部质押[27] - 股份转让待深交所确认等手续办理过户[28] - 权益变动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化,不损害公司利益[29] - 转让方10日内偿还借款本息,质权人30日内解除质押[24] - 转让方和保证方两年内业务不与集团竞争[25] - 转让方在特定期间不谋求控制目标公司[26]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来12个月不排除增减股份可能[45]
海源复材(002529)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2025-04-01 14:20
签署日期:2025 年 4 月 1 日 1 上市地点:深圳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海源复材 股票代码:002529 证券代码:002529 证券简称:海源复材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上市公司名称: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义务人: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住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开发区赛维大道 1950 号办公大楼 5 楼 通讯地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开发区赛维大道 1950 号办公大楼 5 楼 权益变动性质:减少 证券代码:002529 证券简称:海源复材 信息披露义务人声明 截至本报告书签署之日,除本报告书披露的信息外,上述信息披露义务人没 有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增加或减少其在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拥 有权益的股份。 四、本次权益变动是根据本报告所载明的资料进行的。除本信息披露义务人 外,没有委托或者授权其它任何人提供未在本报告书列载的信息和对本报告书做 出任何解释或者说明。 五、信息披露义务人承诺本报告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 一、本报告书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 ...
海源复材(002529) -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2025-04-01 14:20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上市公司名称: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上市地点:深圳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海源复材 股票代码:002529.SZ 信息披露义务人名称: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住所及通讯地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开发区渝东大道 2318 号民营科技园 1 栋 228 权益变动性质:股份增加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协议转让) 出具之日期:2025 年 4 月 1 日 信息披露义务人声明 一、本报告书系信息披露义务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 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5 号 —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6 号—上市公司 收购报告书》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 二、信息披露义务人签署本报告书已获得必要的授权和批准,其履行亦不违反信息披 露义务人章程和内部规则中的任何条款,或与之相冲突。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本报告书已 全面披露了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变 动 ...
海源复材(002529) -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2025-04-01 14:18
交易股份及权益变动 - 本次交易涉及海源复材37,175,000股无限售流通股[10] - 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37,175,000股,占总股本14.30%[39][51] - 受让方收购37,175,000股普通股股份,转让价格350,188,500元[1] 公司信息 - 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2025年1月23日成立,注册资本35300万元[16] - 滁州市紫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6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25] - 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394.74万元[30] - 共青城紫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1000万元[30] - 上海紫锳企业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注册资本500万元[30] 出资比例 - 新余高欣等对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出资比例分别为42.49%、28.33%、22.66%、6.52%[21] - 刘洪超等对滁州市紫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33.34%、33.33%、33.33%[23] - 刘洪超等对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股分别为18.14%、17.40%、17.40%[30] - 刘洪超等对共青城紫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股分别为33.34%、33.33%、33.33%[30] - 刘洪超等对上海紫锳企业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直接持股分别为33.34%、33.33%、33.33%[30] 财务数据 - 2024 - 2022年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13487.46万元、94498.48万元、81311.66万元[34] - 2024 - 2022年净资产分别为65747.04万元、59840.83万元、54537.12万元[34] - 2024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731.51万元、51700.34万元、47147.30万元[34] - 2024 - 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6275.65万元、5303.72万元、4455.20万元[34] - 2024 - 2022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2.07%、36.68%、32.93%[34] 资金支付 - 第一期股份转让价款200,000,000元,10个工作日内支付[45] - 第二期股份转让价款150,188,500元,10个工作日内支付[47] - 权益变动支付资金总额350,188,500元,来源为自有资金[54] 未来计划 - 未来12个月暂无继续增持或处置股份计划[14] - 暂无未来12个月改变或重大调整主营业务明确计划[58] - 暂无未来12个月对资产和业务处置或重组明确计划[59] - 暂无未来12个月修改公司章程条款计划[63] - 暂无对现有员工聘用计划作出重大变动明确计划[65] - 暂无对现有分红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明确计划[66] - 暂无其他对业务和组织结构有重大影响调整计划[67] 其他事项 - 2025年2月11日至3月20日,交易金额为25,193,285.80元[71] - 江西赛维所持标的股份质押,同意带押过户[53] - 刘洪超等2025年3月22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24] - 执行事务合伙人重大事项24小时内通报有限合伙人[23]
海源复材(002529) - 关于股东协议转让公司股份相关主体承诺事项的公告
2025-04-01 14:16
股份转让 - 赛维电力拟转让3717.5万股(占比14.2981%)上市公司股份给金紫欣[1] 相关承诺 - 金紫欣及其实控人承诺保持公司独立性[1] - 避免或减少关联交易[2] - 避免同业竞争[3] - 及时准确披露提供材料[4] - 36个月内维持公司控制权稳定[6] 股份限制 - 所有股东承诺不转让合伙企业股份、不接受新合伙人入股[7] - 金紫欣承诺受让股份36个月内不转让[7]
海源复材控制权变更背后:甘胜泉"画饼"5年后套现出局 "壳公司"标签难改新一轮资本运作或酝酿在即
新浪证券· 2025-04-01 09:24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转让3717.50万股股份给金紫欣,转让价格为每股9.42元,合计约3.50亿元,转让完成后金紫欣将成为控股股东,刘洪超、丁立中、刘浩将成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原实控人甘胜泉出局 [1][3] - 2020年甘胜泉以5.5亿元受让22%股份获得控制权,此次转让意味着其彻底退出上市公司 [1][7] 资产重组与财务操作 - 2020年通过变卖全资子公司海源华博100%股权获得2.485亿元转让款,确认1.1亿元投资收益,实现归母净利润0.33亿,避免退市 [3] - 2024年3月将滁州能源100%股权以3800万元转让给爱旭科技,预计带来约3800万元损益 [5] 光伏业务转型 - 2020年以0元对价将新余赛维电源装入上市公司,切入光伏赛道 [3] - 2021年宣布总投资300亿元的扬州光伏项目,2023年宣布80.24亿元的滁州光伏项目,但均未实际落地 [4][5] - 计划发行7800万股募集9.58亿元用于2.7GWN型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但至今无进展 [5] 财务状况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1.60亿元至2.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至-1.6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7亿元至-2.06亿元 [6] - 连续12年扣非亏损,营收急剧萎缩,面临被ST风险 [1][6] 历史资本运作 - 2017年依靠2927万元政府补助实现归母净利润701万元,暂时扭亏 [2][7] - 甘胜泉掌舵期间借助光伏题材股价大涨超5倍,通过减持和质押完成数亿元套现 [7] - 接盘方刘洪超等人曾两次推动紫光照明/紫创光科IPO未果,此次被视为新一轮资本运作开始 [8][9]
海源复材扣非12连亏股票或被*ST 控股股东质押率100%拟3.5亿易主
长江商报· 2025-04-01 00:39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将持有的3717.5万股(占总股本14.2981%)以3.5亿元转让给新余金紫欣,每股交易价9.42元,与停牌前收盘价9.41元相当 [2][3] - 交易完成后新余金紫欣将成为新控股股东,刘洪超、丁立中、刘浩成为共同实控人,赛维电力持股降至1000万股(3.8462%) [3] - 新余金紫欣具有国资背景,其有限合伙人包括新余市高欣集团(新余市国资委实控)、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13-2024年连续12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10亿元 [9] - 2024年预计营收1.6-2.0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67-2.06亿元,计提减值损失约6300万元 [10] - 因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10] 历史沿革 - 2010年上市,2020年7月赛维电力通过受让22%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6] - 主营业务从液压成型装备扩展至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及新型智能机械装备 [6] - 实控人团队曾推动紫光照明科创板IPO但于2022年撤回申请 [5] 市场反应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3月31日)股价跌停,收报8.47元/股,跌幅9.99% [3] - 赛维电力所持全部4717.5万股股份已100%质押 [4]
“天地板”跌停!赣商甘胜泉转让控制权,新余金紫欣接盘海源复材被‘“看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1 06:26
公司控制权转让 - 海源复材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将3717.50万股股份以每股9.42元合计约3.50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新余金紫欣,转让完成后新余金紫欣持股14.2981%,赛维电力持股降至3.8462% [1] - 此次转让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甘胜泉变更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 [1] - 赛维电力在2022年、2023年先后高位减持套现合计约1.5亿元股份,加上此次控股权转让作价已回笼约5亿元资金 [2]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司复牌后股价上演"天地板",从涨停价直线跌停至8.47元/股,市值22亿元 [1] - 停牌前股价为9.41元/股,与控股股东筹划的控股权转让价格相当 [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为-23.30%,处于亏损状态 [3] - 预计2024年亏损1.30亿元至1.69亿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扩大 [3] - 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仅为1.60亿元至2.08亿元,不足3亿元将触发深交所退市规定 [3]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9.36亿元,净资产4.09亿元 [5] 新控制方背景 - 新余金紫欣股东包括新余市高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42.84%)、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8.56%)等 [5] - 刘洪超、丁立中、刘浩通过滁州紫锳间接控制新余金紫欣,三人也是紫光照明(后更名为紫创光科)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5] - 紫创光科产品覆盖工业照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与海源复材存在业务交集 [6] 未来发展预期 - 紫创光科已于2023年启动创业板IPO辅导工作,2024年推进创业板IPO [6] - 外界猜测新余金紫欣接盘海源复材或为其所投资产上市做铺垫 [6] - 公司已被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沦为典型的"壳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