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华数据(002335)
icon
搜索文档
一图了解AIDC产业链
选股宝· 2025-08-11 10:19
AIDC产业核心观点 - AIDC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 涵盖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供配电系统和制冷系统五大核心构成[2][3] - GPU主导AI计算芯片市场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2] - 存储芯片是支撑数据存算协同的核心硬件 技术升级与国产化替代同步进行[2] - AI算力需求激增驱动电源设备升级机遇 算力基建向多机多卡发展[2] - 单机功率密度攀升驱动散热系统升级 液冷技术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要选择[2] 计算芯片产业链 - 寒武纪(688256)主营思元系列AI芯片 2025年预测PE达178.98倍 市值2898亿元[4] - 中芯国际(688981)专注集成电路晶圆代工 2025年预测PE为135.11倍 市值4377亿元[4] - 海光信息(688041)产品涵盖深算系列处理器 2025年预测PE为102.35倍 市值3164亿元[4] - 景嘉微(300474)主营图形处理芯片 2025年预测PE达1386.17倍 市值430亿元[4] - 龙芯中科(688047)开发龙芯系列处理器 2025年预测EPS为-0.42元[4] - 复旦微电(688385)产品覆盖FPGA芯片与安全识别芯片 2025年预测PE为52.89倍[4] - 紫光国微(002049)业务涵盖特种存储器与处理器 2025年预测PE为38.97倍 市值647亿元[4] 存储芯片领域 - 兆易创新(603986)主营NAND Flash与NOR Flash 2025年预测PE为49.50倍 市值773亿元[4] - 北京君正(300223)产品包含存储芯片与计算芯片 2025年预测PE为62.88倍 市值324亿元[4] - 澜起科技(688008)专注内存接口芯片 2025年预测PE为45.85倍 市值1046亿元[4] - 江波龙(301308)覆盖嵌入式存储与移动存储 2025年预测PE为55.63倍[6] - 佰维存储(688525)产品包括固态硬盘模组 市值290亿元[6] 供配电系统 - 科华数据(002335)提供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2025年预测PE为32.80倍[6] - 科士达(002518)产品涵盖UPS与通信电源 2025年预测PE为24.22倍[6] - 中恒电气(002364)开发智能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6] - 亿纬锂能(300014)主营动力电池业务 市值898亿元[6] - 伊戈尔(002922)生产新能源用高频变压器 2025年预测PE为17.91倍[6] 网络设备领域 - 中际旭创(300308)主营光模块产品 2025年预测PE为27.97倍 市值2326亿元[6] - 新易盛(300502)覆盖400G/800G光模块 2025年预测PE为27.58倍 市值1811亿元[6] - 源杰科技(688498)专注激光器芯片 2025年预测PE为199.12倍[6] - 锐捷网络(301165)提供数据中心交换机 2025年预测PE为62.02倍[6] - 中兴通讯(000063)涵盖基站与服务器产品 2025年预测PE为18.35倍 市值1529亿元[6] 制冷系统 - 英维克(002837)提供机房温控节能设备 2025年预测PE为72.25倍[6] - 飞荣达(300602)覆盖液冷与导热材料 2025年预测PE为42.96倍[6] - 高澜股份(300499)专注液冷解决方案 2025年预测PE为186.92倍[6] - 申菱环境(301018)主营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2025年预测PE为46.97倍[6] 产业链配套企业 - 亨通光电(600487)主营光纤光缆产品 2025年预测PE为12.62倍[6] - 华丰科技(688629)开发高速连接器 2025年预测PE为101.11倍[6] - 瑞可达(688800)覆盖新能源连接系统 2025年预测PE为54.16倍[6] - 威腾电气(688226)提供配电解决方案 2025年预测PE为38.31倍[6]
国盛证券:趋势再强化 市场加速对液冷行业进行重新定价
智通财经· 2025-08-11 06:16
液冷技术行业分析 液冷技术应用扩展 - 液冷技术从GPU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和ASIC芯片延伸,博通已将液冷引入交换机设备,AMD的MI355X明确采用液冷平台 [1][2] - 台系散热龙头如奇宏/双鸿预计未来两年水冷占比快速上升 [2] - 液冷产业破圈从概念走向实质,相关公司的收入构成、客户结构、产线扩张将发生边际变化 [2] 液冷技术市场驱动因素 - 单机柜功耗达120kW(以NVL72为例),风冷散热上限被突破,功耗压力成倍增长 [3] - Meta、谷歌、亚马逊等推进自有AI架构和集群,未来均有望安装液冷散热 [3] - 液冷系统从"样机展示"向"批量部署"快速演进,部署进度实质性推进 [3] - 市场对液冷趋势认知到"量变引发质变"拐点,Meta集群发布、NVL72更新、AMD集群发布加速行业重新定价 [1][3] 液冷行业竞争壁垒 - 芯片厂商倾向解耦方案以压缩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云厂商偏好一体化集成交付模式以保障系统稳定性和运维协同 [4] - 具备冷板、CDU、UQD、冷却液、冗余控制和工程实施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更受下游CSP大客户青睐 [1][4] - 系统集成能力决定厂商利润水平和未来生态战略位势,是抵御内卷的关键壁垒 [4] 行业标的推荐 - 核心推荐:英维克(兼具系统能力与出海能力) [5] - 建议关注:东阳光、曙光数创、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科创新源、飞龙股份、川环科技、思泉新材、科华数据、鼎通科技等 [5][6]
科华数据:已推出液冷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1:45
液冷技术布局 - 公司为行业内第一批进入液冷领域的先行者 现已推出液冷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 [1] - 公司具备冷板式及浸没式液冷系列产品 算力液冷集装箱已出口海外 [1] 标杆项目案例 - 公司为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数据中心打造首个服务器与液冷系统解耦的液冷试点项目 [1] - 公司为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项目构建高度解耦系统架构 实现运营商大批量基础设施与液冷机柜解耦 [1] 技术研发与合作 - 公司与沐曦股份联合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专为高性能GPU服务器集群自主研发新一代基础设施微环境 [1] - 公司积极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 与服务器厂商、云服务平台、系统集成商等生态伙伴紧密协作 [1] - 公司通过联合研发方式加大与海内外大客户特别是海外市场的拓展合作 共同打造液冷智算中心生态圈 [1] 应用场景拓展 - 液冷技术可高效支撑AI训练、推理及通用计算等多样化场景 为高性能算力需求提供稳定高效保障 [1] - 公司推动智算中心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 [1]
其他电源设备行业董秘薪酬榜:海博思创高书清295万年薪登顶 领先第二名139万、是同行平均薪酬的3.6倍
新浪证券· 2025-08-08 06:43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过百万,占比超21% [1] 其他电源设备行业董秘薪酬 - 行业董秘薪酬总额2370.69万元,平均年薪81.75万元,高于A股平均水平 [1] - 海博思创董秘高书清以295万元年薪位列行业第一,是行业平均薪酬的3.6倍 [1] - 科华数据董秘林韬以156.45万元年薪位列行业第二,较上年增长4.19% [2] - 通合科技董秘冯智勇年薪115.07万元,同比增幅达53.47% [2] - 盛弘股份董秘胡天舜年薪110万元,同比增幅49.86% [2] - 绿能慧充董秘张谦年薪75.5万元,同比降幅20.94% [2] - 奥特迅董秘吴云虹年薪64.35万元,同比降幅35.65% [2] 行业人员构成特征 - 统计范围内其他电源设备行业共29家上市公司 [1] - 行业前十名董秘中9人拥有硕士学历,1人为本科学历 [2]
短线防风险 8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4:01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报3638 40点 涨幅0 12% A股总成交额达12061 79亿元 [1] - 8只A股出现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现象 信立泰 万邦德 毕得医药偏离幅度最大 分别为-0 49% -0 49% -0 30% [1] 个股技术指标 - 信立泰最新价47 89元 较10日均线负乖离率-3 48% 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0 49% [1] - 万邦德最新价7 27元 负乖离率-3 29% 5日/10日均线距离-0 49% [1] - 毕得医药跌幅2 96% 最新价57 05元 负乖离率-3 75% 均线距离-0 30% [1] - 吉贝尔跌幅3 58% 最新价32 60元 负乖离率-4 04% 均线距离-0 20% [1] - 诺诚健华跌幅6 03% 最新价28 98元 负乖离率-3 63% 均线距离-0 18% [1] - 丽人丽妆逆势上涨0 81% 最新价9 90元 呈现0 62%正乖离率 [1] - 科华数据最新价42 31元 正乖离率0 31% 均线距离仅-0 05% [1] - 海欣股份最新价6 99元 负乖离率-2 31% 均线距离-0 04% [1]
短线防风险 7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3:1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623.70点 日内跌幅0.28% [1] - A股总成交额达8788.61亿元 [1] 技术指标异动个股 - 7只A股出现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态 [1] - 信立泰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最大达-0.51% 最新价47.79元较10日均线偏离-3.66% [1] - 万邦德5日均线距离10日均线-0.45% 最新价7.30元偏离10日均线-2.93% [1] - 海翔药业5日均线距离10日均线-0.24% 最新价6.08元偏离10日均线-1.95% [1] - 毕得医药5日均线距离10日均线-0.22% 最新价57.51元偏离10日均线-3.05% [1] - 科华数据5日均线距离10日均线-0.07% 最新价42.23元反超10日均线0.14% [1] - 丽人丽妆5日均线距离10日均线-0.07% 最新价9.98元反超10日均线1.35% [1] - 诺诚健华5日均线距离10日均线-0.02% 最新价29.46元偏离10日均线-2.19% [1]
科华数据(002335)8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829.2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08: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6日收盘价42.74元,单日上涨1.04%,换手率6.25%,成交量28.40万手,成交金额12.2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829.27万元(占成交额4.77%),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307.85万元(2.71%),大单净流入2521.42万元(2.06%)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4670.09万元(3.82%),小单资金净流出1159.18万元(0.9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长2.73%,归属净利润6894.43万元,同比减少6.26% [1] - 扣非净利润6118.12万元,实现同比增长2.06%,流动比率1.287,速动比率1.116,资产负债率51.83% [1] 企业基本信息与经营规模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厦门市,主要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注册资本51541.404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46156.7391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陈成辉,对外投资企业48家,参与招投标项目3585次 [1][2] - 拥有商标信息130条,专利信息1344条,行政许可36个 [2]
科华数据(002335.SZ):积极布局AI、算力、液冷、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
格隆汇· 2025-08-06 07:13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以智慧电能驱动低碳数字未来"为使命,致力成为全球卓越的智慧电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在"智算中心""智慧电能""清洁能源"三大领域持续融合创新 [1] 行业机遇与布局 - 公司把握国家"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碳中和"等战略机遇及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1] - 在智算中心领域布局AI、算力、液冷、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 [1] - 在清洁能源领域专注于储能、光伏、微网及风电配套业务 [1] 智算中心业务 - 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云动力预制式电力模组以及S³智能后备锂电系统等数据中心核心产品 [1] - 打造面向千行百业的智算基座枢纽,构建异构算力平台 [1] 智慧电能业务 - 为交通、电子、石化、电力、通信、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提供综合性智慧电能解决方案 [1] 清洁能源业务 - 持续深化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提供多元化的低碳解决方案 [1]
科华数据中标榆林化学二期工程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3:52
公司动态 - 科华数据中标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榆林化学二期工程) [1] - 此次中标是公司在国家级煤化工战略领域的重大突破 [1] - 公司此前已成功服务该项目一期工程 [1] 项目概况 - 榆林化学二期工程总投资达1760亿元 [1] - 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煤化工项目 [1] - 项目年处理煤炭能力达1500万吨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虚拟电厂(VPP)‌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并进,虚拟电厂迈向千亿蓝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6 01:11
核心观点 - 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模式 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节负荷等资源 在增强电力保供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作用显著 行业正处于从邀约型向市场型转型阶段 发展条件日益成熟 国家设定了2027年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和2030年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背景下 虚拟电厂降本增效优势突出 试点项目已在沿海高负荷地区形成核心布局 商业模式向多元化转型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多层次市场体系加速构建 为虚拟电厂提供广阔价值实现空间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2亿元 2030年跨越千亿元 未来行业将在政策与市场协同、技术融合创新、生态跨界融合等驱动下加速发展 构建"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生态 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支撑 [1][6][11][13][15][19][20][25][27][28] 行业相关概述 - 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 运用现代信息通信和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 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 [2] - 虚拟电厂对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在系统运行方面可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多种调节服务 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可组织负荷资源开展需求响应 在市场交易方面可聚合分散的资源参与市场交易 [4] 行业发展背景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文件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体系 包括《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形成了覆盖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试点示范的全链条政策体系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两阶段发展目标:到2027年建成制度完备、机制健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 推动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至2030年带动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跃升至5000万千瓦以上 [11] - 截至2025年5月 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84亿千瓦 同比增长56.9% 风电装机达5.67亿千瓦 同比增长23.1% 两者合计占比攀升至45.77% [13] - 国家电网研究显示 通过虚拟电厂实现5%峰值负荷的柔性调节 可规避6000万—7000万千瓦的冗余装机建设 综合成本较传统电源降低85%—90% [13] - 虚拟电厂建设成本仅为火电厂的1/8 满足5%峰值负荷需求时 火电厂路径需投资4000亿元 而虚拟电厂总投入仅500-600亿元 降幅超85% [15] 行业产业链 - 中国虚拟电厂产业链已形成"资源聚合—平台运营—市场交易"的完整闭环 上游以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为核心资源 涵盖工业负荷、商业建筑负荷、居民负荷等多元可调节负荷 以及光伏、风电、水电等分布式电源和电化学储能设施 中游为虚拟电厂运营平台 通过AI算法、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区域、跨品类的资源聚合与协同优化 形成可调度的"虚拟机组" [17] 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虚拟电厂试点已形成以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高负荷地区为核心的布局 由电网企业、能源集团及科技公司联合推动 聚合规模覆盖几十千瓦至百万千瓦级 并广泛应用5G通信、AI调度算法、光储直柔技术实现秒级响应 [19] - 商业模式从单一需求响应向"电力交易+碳服务"多元化转型 上海市级平台已接入40家虚拟电厂 整合工商业楼宇、储能电站等资源 深圳于2022年成立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 其平台最大调节能力达110万千瓦 [19] - 山东青岛上合特来电虚拟电厂等10个示范项目聚合容量超2000MW 覆盖工商业负荷、储能、电动汽车等多元资源 采用"云边端"架构 边缘节点算力达16TOPS 支持毫秒级响应 [20] - 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虚拟电厂构建519.06MW负荷资源池 最大调节能力41.154MW [20] - 国家电投山西公司"负荷类"虚拟电厂聚合容量1156.88万千瓦 可调节容量49.96万千瓦 [20] - 冀北网地一体虚拟电厂平台接入15.4万kW可调资源 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20] - 成都高新四区虚拟电厂聚合206家重点企业 最大压降负荷4.65万千瓦 [20] - 国网冀北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聚合11座重卡充换电站电池资源 调节能力最大2.23万千瓦 [20] - 上海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最大调节容量70.43万千瓦 通过需求响应补贴(0.4元/kWh)和辅助服务市场补偿实现收益多元化 [20] - 中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突破102亿元 并以超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 至2030年有望跨越千亿元量级 [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虚拟电厂行业已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参与主体包括央国企、民营企业、科技公司及新兴创业企业 [23] - 以国家电网、华能集团、国电南瑞为代表的央国企依托资金实力、政策支持及电网基础设施优势 通过规模化布局虚拟电厂项目 快速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可调节负荷等资源 构建起覆盖源网荷储的协同调控体系 [23] - 国能日新、特锐德、恒实科技等民营企业聚焦技术创新与细分场景深耕 在AI负荷预测、车网互动(V2G)、需求响应优化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23] - 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凭借数字技术优势跨界入局 为行业注入5G通信、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动能 [23] - 截至2024年底 全国62家注册虚拟电厂运营商中 央国企占比达73% 民营企业占比27% [23]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规模化发展加速成型 《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调节能力超2000万千瓦的目标 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2亿元 2030年跨越千亿元门槛 形成以东部沿海高负荷地区为核心、中西部新能源富集区为补充的全国性布局 [25] - 技术融合深化 智能化与实时性成核心竞争力 AI调度系统通过机器学习优化负荷预测精度至95%以上 实现百万级设备秒级响应 5G低时延网络支撑充电桩、工业产线等分布式资源实时调控 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数据不可篡改 数字孪生技术将构建虚拟电厂"镜像系统" 模拟极端场景下的运行策略 [26][27] - 生态体系扩展 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车网互动(V2G)技术规模化应用 使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 深圳已聚合超10万辆电动重卡参与峰谷调节 单日调峰能力达70万千瓦 居民侧通过智能电表、空调负荷控制器聚合可调节资源 浙江金华商业大厦两小时高峰调节收益达1.44万元 能源企业与科技巨头协同创新 华为、腾讯等依托"云边端"架构与AI算法 推动虚拟电厂向能源互联网演进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