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洋河股份(002304)
icon
搜索文档
杠铃策略两端该如何选配?百亿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密码:白酒稳防守,电子冲进攻,港股抢弹性
市值风云· 2025-05-15 10:01
基金经理杠铃策略分析 - 过去三年熊市中基金经理采用杠铃策略跑赢市场,左手价值右手成长,通过仓位调配获得超额收益 [2] - 保守派偏好高股息类资产,中庸派走均衡路线,激进派重仓科技板块,不同市场风格下结果差异显著 [2] - 年内板块内部分化剧烈:科技领域机器人收益>算力>通信,价值风格中有色金属>钢铁>银行>煤炭石油,消费领域美容护理>农林牧渔>食品饮料 [2] 消费板块配置动态 - 白酒板块从2021年高点回落近40%,但一季度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开始加仓 [3][4] - 内需看白酒、外需看汽车零部件成为消费投资共识,食品饮料仍是公募基金四大最爱行业之一 [3] - 杨思亮管理规模108.6亿,三只代表基金一季度大幅加仓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进入前三大重仓股 [5][11] - 萧楠管理规模近千亿,四只基金一季度增持五粮液,白酒持仓占比达30%,张坤白酒持仓占比更高达41% [20][22][24] 科技板块配置趋势 - 电子板块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持仓行业,兴证全球三大基金经理合计管理800亿规模均重仓电子 [34][35] - 乔迁管理的140亿规模兴全商业模式混合A配置电子板块36.2%,电力设备11.8%,前十大新增北方华创等半导体个股 [37][38][39] - 谢治宇管理的226亿兴全合润混合A电子配置35%,新增比亚迪等标的,港股配置使其年内跑赢指数9个百分点 [40][41][42] - 王贵重的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半仓电子,14.6%年内收益率,重仓中芯国际等港股科技股及理想汽车等智能驾驶标的 [48][51][52] 行业配置特征 - 杨思亮三只基金权益仓位从40%提升至70-87%,消费基本盘占比高,食品饮料配置达19-34.76% [7][8][9] - 萧楠基金配置分化: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食品饮料占比49.66%,其他基金分散配置7个以上超5%的行业 [25][27] - 科技基金经理普遍配置港股获取弹性,中芯国际、腾讯等标的被多位基金经理共同持有 [40][51][52] 投资逻辑阐述 - 杨思亮偏好业绩稳定、分红能力强、现金流充裕的白马股,认为消费板块仍是防守重点 [19] - 萧楠将白酒视为"带内需看涨期权的高息债券",性价比突出,同时减配受关税影响的汽车家电 [32][33] - 谢治宇看好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终端应用,认为传统消费2025年底可能触底反弹 [43] - 王贵重聚焦半导体高阶制程、港股互联网、智能驾驶等五大方向,关注AI应用产业领先企业 [53][54]
不再青睐“低垂果实”,洋河股份正在开启一场深层次“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5-15 03:47
白酒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2023年行业逻辑生变 低垂果实所剩无多 [1] - 2024年白酒板块收入4419.4亿元 同比增长7.7% 增速较2023年15%以上大幅放缓 [2] - 2025Q1白酒上市公司收入1534.0亿元 同比仅增1.8% 归母净利润634.1亿元 同比仅增2.3% [2]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 同比下降1.80% [2] - 行业面临价格倒挂 库存高企 业绩分化 市场空间挤压等压力 [2] 洋河股份战略布局 - 采取"双名酒 多品牌 多品类"战略 构建全价格带产品矩阵 [2] - 主导产品包括梦之蓝 天之蓝 海之蓝 苏酒 珍宝坊等系列 [2] - 2024年推出第七代海之蓝 采用3年基酒+5年调味酒提升品质 [2] - 梦之蓝手工班成为首个获"中国酒业协会"认证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 [2] - 拥有70000多条窖池 10平方公里酿酒产业园 近70万吨原浆陈酒储备 [4] 洋河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288.76亿元 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 [5] - 2025Q1营收110.66亿元 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 [5] - 2024年江苏省内新增39家经销商 省外新增38家经销商 全国净增77家 [5] - 自2009年上市以来连续16年分红 累计分红528.53亿元 [7]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70亿元 每10股派23.17元 [7] 洋河渠道与市场策略 - 从深度分销转向厂商一体化模式 [5] - 聚焦团购 酒店和乡镇市场应对消费降级 [5] - 中端和次高端价格带覆盖主流消费人群 301-1000元价位占比67.33% [5] - 强化省内重点市场 同时推进全国高地市场布局 [5] 行业未来展望 - 2025H2行业或进入良性修复阶段 [7] - 洋河通过产品矩阵和品质建立护城河 具备长期稳定业绩预期 [7] - 多家券商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认为当前调整是为未来蓄力 [7]
硬核资产打底,软性动能赋能:洋河双轮驱动破局白酒周期
华夏时报· 2025-05-14 03: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88.76亿元、净利润66.73亿元,通过"硬资产+软动能"双轮驱动模型应对行业深度调整期 [2] - 公司以7万口名优窖池、100万吨储酒能力、70万吨老酒存量构建时间资产护城河,支撑高端产品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2][3][4] - 公司通过渠道优化与消费者运营创新,推动从深度分销向精准营销转型,实现开瓶率与自点率增长 [5][6][7][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288.76亿元,净利润66.73亿元 [2] 产能与资产优势 - 拥有7万口名优窖池(含2000口明清老窖),获吉尼斯"最大规模白酒窖池群"认证 [3] - 原酒年产能超16万吨,储酒能力100万吨,老酒存量70万吨 [3] - 每克窖泥含超2000种微生物,采用35道工序和137道工艺 [3] 高端产品竞争力 - 老窖池微生物体系保障高端产品风味独特性与品质稳定性 [4] - 庞大老酒储备确保高端市场供应连续性,避免原料短缺风险 [4] 渠道战略 - 2024年执行"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策略,省内新增经销商39家,省外新增38家 [5][6] - 通过厂商会议、大商议事委员会、反馈平台构建沟通机制,起草《市场监管大法》《经销商保护大法》 [6] - 2025年计划通过配额管控控量稳价,聚焦江苏及环苏市场,强化终端与乡镇渠道下沉 [6] 消费者运营 - 2025年战略核心转向消费者运营,建立数字化渠道管理体系 [7][8] - 通过开瓶扫码、现金红包、会员积分促进动销,海之蓝开瓶率增长8.8%,自点率实现两位数增长 [8] - 聚焦"绵柔年份老酒"稀缺价值,深化手工班高端形象,强化场景化品牌表达 [8] 行业地位 - 窖池规模与老酒存量构成行业领先的时间资产护城河 [3][4] - 系统性变革为下一增长周期蓄能,体现"慢即是快"发展哲学 [8]
酒业观察:存量博弈加剧消费需求迭代下转型重塑迫在眉睫
新浪财经· 2025-05-13 08:15
行业整体表现 - 22家上市白酒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40.08亿元,同比增长7.62% [1] - 行业归母净利润总额达1677.24亿元,同比增长6.79% [1] - 行业进入缓增长常态,市场呈现饱和状态,竞争从增量转向存量切割 [2]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贵州茅台营收1708.99亿元(+15.71%),净利润862.28亿元(+15.38%) [2] - 五粮液营收891.75亿元(+7.09%),净利润318.53亿元(+5.44%) [2] - 山西汾酒营收360.11亿元(+12.79%),净利润122.43亿元(+17.29%) [2] 企业分化现象 - 古井贡酒净利润同比增长20.22%,金徽酒净利润增长18.03% [2] - 洋河股份营收下降12.83%,净利润下降33.37% [2] - 酒鬼酒营收下降49.70%,净利润暴跌97.72% [2] - 金种子酒净利润下滑1067.17%,*ST岩石净利润下降349.63% [2] 库存状况分析 - 贵州茅台存货543.43亿元(+17.03%),存货周转天数1315.31天 [3] - 珍酒李渡存货占总资产比重38.27%,口子窖存货占比42.86% [3] - 水井坊存货同比增长31.13%,舍得酒业存货占比44.22% [3] - 酒鬼酒存货周转天数达1461.04天,*ST岩石存货周转天数1669.76天 [3] 行业挑战与特征 - 行业面临高库存问题突出、渠道终端举步维艰、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3] - 未来将呈现价格带理性下移、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加速、加速个性化"走出去"三大特征 [4] - 企业需要主动调节增长速度,紧跟消费趋势、重构价值链条、打造差异化优势 [4]
白酒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主要消费ETF(159672)盘中飘红
搜狐财经· 2025-05-13 06:15
市场表现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上涨0 05%,成分股珀莱雅上涨2 69%,新诺威上涨1 96%,汤臣倍健上涨1 34%,东鹏饮料上涨1 28%,贝泰妮上涨1 27% [1]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上涨0 13%,最新价报0 78元,盘中换手4%,成交335 68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569 24万元 [1] - 主要消费ETF近2周规模增长156 04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 [2] 白酒行业分析 - 白酒板块分化加剧,报表端将进一步出清,经济刺激政策下行业动销有望改善 [1] - 2025年各酒企目标设定理性稳健,整体报表仍将承压,经营扎实且有大本营市场的公司业绩或将保持稳健增长 [1] - 白酒行业具备穿越周期的韧性,经济及消费刺激政策落地后,商务活动增加,白酒用酒场景增加,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2] 主要消费ETF表现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 35%,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4 0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 36% [2]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 17% [2] - 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 57%,相对基准回撤0 34% [3] 基金特性 - 管理费率为0 50%,托管费率为0 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近1月跟踪误差为0 014%,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估值与权重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0 15倍,处于近1年10 36%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9 64%以上的时间 [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 16%,包括伊利股份(9 86%)、贵州茅台(10 39%)、五粮液(9 12%)、牧原股份(6 95%)等 [5] - 贵州茅台权重10 39%,涨跌幅-0 49%,伊利股份权重9 86%,涨跌幅-0 10%,五粮液权重9 12%,涨跌幅0 04% [7]
穿越周期、绵柔蓄力,洋河股份2024年报展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金在线· 2025-05-13 0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8.76亿元 其中中高档酒收入243.17亿元 占酒类总收入86% 占总营收约8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73亿元 [1] - 年度现金分红总额70亿元(含中期分红35.1亿元) 每10股派现23.17元 [1] - 上市16年累计分红563.44亿元 占累计归母净利润72% [7]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处于周期底部 产能从2016年1358.4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 降幅超60% [2] - 2024年1-3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 同比下降7.3% [3]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消费需求收缩 市场竞争白热化等挑战 [2] 产能与储能优势 - 建成20余平方公里酿酒产业园 覆盖江苏 贵州 西藏 湖北等区域 [3] - 原酒年产能超16万吨 储酒能力达100万吨 老酒存量70万吨 [3] - 窖池规模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最大规模白酒窖池群" [3] 市场战略 - 实施"省内精耕+省外突破"双轮驱动策略 [4] - 省内经销商增加39家 省外增加38家 全国总计新增77家 [4] - 海之蓝开瓶率增长8.8% 自点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重点聚焦江苏 长三角及环苏市场 强化精耕细作 [5] 渠道与经销商管理 - 从深度分销转向精准营销 [4] - 构建"厂商共同体" 通过定期会议 大商议事委员会 反馈平台三大举措强化合作 [4] - 起草《洋河市场监管大法》《洋河经销商保护大法》保障经销商权益 [4] 2025年战略规划 - 坚持"四个聚焦":主导品牌 中端和次高端价格带 省内与省外高地市场 白酒主营业务 [5] - 推进六大举措:品牌焕新赋能 产品优化提质 主导产品控量稳价 稳固重点市场 强化消费者培育 深化渠道拓展 [5][6][7] - 具体措施包括对海之蓝停货 对梦之蓝M6+实行配额管控 推动第七代海之蓝和高线光瓶酒上市 [5] 品牌与产品策略 - 重新细分定位"蓝色经典 梦之蓝 手工班"等子品牌 重塑品牌价值 [5] - 依托产能储能优势推进品质提升 坚持年份化战略 [5] - 深化C端用户运营 细化核心圈层运维 重点突破高端圈层 [6] 渠道拓展 - 强化团购工作 抢占酒店渠道 深耕乡镇渠道 [7] - 通过精细化战略布局对冲行业周期波动 [7]
洋河股份“史上最差”年报背后:不赚钱的梦之蓝,压不动货的经销商
搜狐财经· 2025-05-12 15:47
行业竞争格局 - 洋河股份从行业第三跌至第五,2024年营收288.76亿元,同比下滑12.83%,被山西汾酒(360.1亿元)和泸州老窖(312亿元)超越 [8] - 2025年Q1洋河营收110.66亿元,同比下降31.92%,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下降39.93%,连续7个报告期营收增速下滑 [9] - 古井贡酒以235.8亿元营收和20.2%净利润增速紧追不舍,行业前六名竞争白热化 [8] 渠道困境 - 经销商单瓶利润仅剩20元,出现价格倒挂现象,部分店铺建议消费者去京东购买 [1][7] - 2024年经销商数量8866家,平均销售额从377万元降至326万元,合同负债从137.42亿元降至70.24亿元 [10][12] - 终端展示柜积灰,三家零售店中洋河产品陈列寥寥无几,北方市场接受度低 [3][5] 产品竞争力 - 高端产品梦之蓝M6+售价800元,与五粮液(900元)价差小,送礼场景竞争力不足 [3] - 江苏省内今世缘"国缘四开"在婚宴等场景接受度高于洋河同级别产品 [13] - 2024年销售量13.91万吨,生产量14.54万吨,分别同比下滑16.30%、8.4% [7] 区域市场表现 - 江苏省内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为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今世缘省内营收达106.18亿元 [12] - 省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4.35%,河南、山东等规模市场下滑14.4%,经销商净减少 [13] - 省内经销商净减17家,竞品经销商增加超百家,本土市场份额持续流失 [13] 财务与资本市场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暴跌33.37%,但分红70亿元创纪录,分红比例达105% [8][9] - 股价较历史高位跌超70%,市值蒸发近2800亿元,当前市值1039亿元 [9] - 连续10个报告期净利润增速下滑,业绩恶化趋势未扭转 [9]
洋河股份(002304) - 关于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12 09:45
报告披露 - 公司2025年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1]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9日15:00至17:00召开[2]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可登录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参与[2] - 董事长张联东等出席[3] - 可在“互动易”平台留言提前征集问题[3] - 公司将集中回复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3]
白酒指数结束周线四连跌,洋河、舍得反弹乏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09:17
酒企股价反弹表现 - WIND白酒指数本周上涨2.06% 结束周线四连跌 报收59171.72点 [1][2] - 33家酒企股价上涨 占比超80% *ST兰黄和*ST椰岛周涨幅分别达14.05%和8.46% 领涨板块 [2][4] -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周市值分别增长555亿元和112亿元 市值增幅超百亿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一季报净利润增长企业反弹强劲 *ST兰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23.27万元 同比增934.62% 扣非净利润亏损收窄30.59% [2] - 业绩下滑企业表现疲软 洋河股份一季度营收净利同比降超30% 舍得酒业净利降幅亦超30% *ST岩石营收同比降86.25% 净亏损超1900万元 [7] - 古井贡酒和山西汾酒净利增速放缓但仍居行业前列 周涨幅不足1% [7] 行业趋势展望 -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行业进入筑底期 二季度进一步出清后或现底部信号 下半年去库后有望迎来修复 [6]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经营弱势企业被资本抛弃 品牌竞争力成为关键分化因素 [8] 个股表现数据 - 金枫酒业 莫高股份 惠泉啤酒 ST西发 皇台酒业周涨幅均超5% [4] - 迎驾贡酒涨4.326% 古越龙山涨3.846% 威龙股份涨3.819% 贵州茅台涨2.856% [5]
古井贡酒:正杀到洋河城下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45
行业格局变化 - 白酒行业头部阵营形成"茅五汾"三香鼎立新格局,汾酒以360.11亿元营收跻身前三甲[1] - 洋河行业排名面临下滑风险,可能从第四降至第六位[1] - 洋河与泸州老窖围绕行业第四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同时古井贡酒与洋河的营收、净利润差距缩小[1] 洋河与古井贡酒业绩对比 - 2024年洋河营收288.76亿、净利润66.73亿,同比下降12.83%、33.37%,净利润回落至2017年水平[2] - 2024年古井贡酒营收235.78亿、净利润55.17亿,同比增长16.41%、20.22%,均创历史新高[2] - 2020-2024年洋河对古井贡酒的营收领先优势从108.09亿缩至52.98亿,净利润领先优势从56.27亿缩至11.51亿[2] - 2025年一季度洋河营收110.66亿同比下降31.92%,古井贡酒营收91.46亿同比增长10.38%,两者差距缩小至19.2亿[8] 产品表现 - 洋河中高档酒类2024年营收243.17亿同比下降14.79%,降幅超过普通酒类14.3个百分点[4] - 古井贡酒中高端产品(年份原浆系列)2024年营收180.86亿同比增长17.31%,占总营收76.7%[4] 区域市场表现 - 洋河2024年省内营收127.48亿同比下降11.43%,省外营收155.00亿同比下降14.35%[5] - 古井贡酒2024年华中地区营收201.51亿同比增长17.80%,华北地区营收19.79亿同比增长7.40%,华南地区营收14.26亿同比增长11.16%[7] 市场竞争环境 - 古井贡酒在安徽省内市场主导地位稳固,2024年省内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而迎驾贡酒、口子窖等竞品增长乏力或下滑[10] - 洋河在江苏省内市场面临今世缘强劲挑战,2020-2023年洋河省内营收复合增长率14.6%低于今世缘25%,2024年洋河省内营收127.48亿同比下降11.43%,今世缘营收105.53亿同比增长16%[11] 渠道效能 - 洋河2024年末经销商8866家,单经销商平均贡献325.69万元,古井贡酒经销商5089家,单经销商平均贡献463.31万元,高出洋河42.2%[11][12] - 2024年洋河经销商净增加77家,古井贡酒净增加448家[14] - 洋河承认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问题,但2024年渠道改革举措成效未达预期[14] 战略调整 - 洋河称"主动降速转型"是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但业绩与市场预期存在较大偏离[7] - 古井贡酒通过省内深耕、省外扩张与渠道效能提升展现抗周期能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