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滨江集团(002244)
icon
搜索文档
滨江集团跌2.01%,成交额2.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06.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5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1%至11.22元/股 成交2.20亿元 换手率0.72% 总市值349.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06.2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669.97万元 大单净卖出436.25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31.5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0.90%/10.11%/19.9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08万户 较上期增加4.71% 人均流通股87252股 减少4.50% [2]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减持200.92万股至5300.0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54.85万股至5134.41万股 [3] - 信澳星奕混合A新进成为第七大股东 持股3061.35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4.49亿元 同比增长87.80% [2] - 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增长58.87%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销售(占比98.93%) 辅以房产租赁(0.44%)及项目管理服务(0.34%) [1] - 属于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行业 涉及房屋租赁/特色小镇/融资融券等概念板块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3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13亿元 [3]
房地产行业跟踪周报:新房成交同比上升,持续推进存量土地盘活-20250915
财通证券· 2025-09-15 12:49
核心观点 - 房地产板块上周表现强劲 超额收益显著 中信房地产指数周涨幅5[3]8% 跑赢沪深300指数4[3]4个百分点 在29个中信行业中排名第2[3] - 新房市场成交面积同比小幅上升但环比下降 36城上周成交144[3]3万方 环比-11[3]0% 同比+2[3]3% 年初至今累计成交6935[3]6万方 同比-7[3]4%[3] - 二手房市场表现强劲 15城上周成交150万方 环比+16[3]1% 同比+16[3]3% 年初至今累计成交5600[3]4万方 同比+12[3]2%[3] - 土地市场成交大幅萎缩 百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966[3]3万方 环比-51[3]7% 同比-69[3]0% 成交楼面价1074元/平 环比-38[3]0% 同比-48[3]5%[35] -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涉及盘活存量土地 低效用地再开发 以及加快基础设施REITs项目申报等举措[54][56] 板块表现与行情回顾 - 房地产板块上周涨幅5[3]8% 显著超越市场主要指数 沪深300指数涨1[3]4% 万得全A指数涨2[3]1%[3] - 板块内个股普涨 上周上涨个股共101支 下跌仅16支[47] 涨幅前五为首开股份(+57[3]0%) 苏宁环球(+47[3]1%) 卧龙新能(+28[3]1%) *ST亚太(+27[3]6%) 福星股份(+20[3]6%)[49][50] - 重点房企中40支上涨 远洋集团(+45[3]4%) 碧桂园(+37[3]5%) 世茂集团(+37[3]1%) 龙光集团(+18[3]5%) 融创中国(+17[3]6%)涨幅居前[49] 新房市场情况 - 全国36城新房成交面积144[3]3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11[3]0% 但同比上升2[3]3%[9] - 分城市能级看 一线城市中北京(-8[3]4%) 上海(-10[3]0%) 广州(-0[3]6%)环比下降 深圳(+10[3]8%)环比上升[9] - 新一线城市表现分化 武汉环比大幅上升78[3]5% 杭州(-37[3]2%) 苏州(-34[3]7%)环比显著下降[32] - 年初至今累计成交面积6935[3]6万方 同比仍下降7[3]4%[9] 二手房市场情况 - 全国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50万平方米 环比大幅上升16[3]1% 同比上升16[3]3%[15] - 9月1日至12日累计成交265[3]8万方 同比上升19[3]7%[15] - 年初至今累计成交5600[3]4万方 同比上升12[3]2% 表现持续好于新房市场[15] 库存与去化周期 - 13城新房累计库存7798[3]9万平方米 环比基本持平(+0[3]0%) 同比下降9[3]2%[21] - 13城整体去化周期为20[3]8个月 环比延长0[3]9个月 同比延长0[3]2个月[21] - 分城市能级看 一线城市去化周期14[3]6个月 新一线13[3]5个月 二线18[3]5个月 三四线高达47[3]9个月[21] 土地市场情况 - 土地供应大幅收缩 百城供应土地数量415宗 环比-22[3]6% 同比-48[3]1% 供应建筑面积2112[3]9万方 环比-31[3]9% 同比-44[3]9%[33] - 土地成交规模锐减 成交建筑面积966[3]3万方 环比-51[3]7% 同比-69[3]0%[35] - 土地市场热度低迷 成交楼面价1074元/平 环比-38[3]0% 同比-48[3]5% 溢价率仅3[3]6%[35] - 年初至今累计成交土地建筑面积75818[3]7万方 同比-7[3]0%[35] 行业融资情况 - 房企信用债发行规模59[3]6亿元 环比-31[3]4% 同比-8[3]9%[38] - 上周净融资额29[3]4亿元[38] - 2025年至今累计发行信用债438支 总金额3609[3]2亿元 同比上升20[3]7%[39] 政策动态 - 中央层面强调盘活存量资源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融入城市创新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城市新质生产力[54] - 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加快基础设施REITs项目申报 重点推动收费公路 清洁能源 仓储物流 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成熟资产类型[54] - 地方政策积极 广东省推进模块化建筑试点 河南省出台12条措施支持住房消费 包括加大购房补贴 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等[54] 投资建议 - 房地产开发领域建议关注华润置地 保利发展 滨江集团 绿城中国等大股东实力较强的地方性国企及优质民企[7] - 物业管理领域建议关注华润万象生活 绿城服务 保利物业 越秀服务等具备市场化外拓能力和服务边界拓宽能力的公司[7] - 房地产经纪领域建议关注贝壳 我爱我家等龙头公司 二手房市场复苏程度持续好于新房[8]
房地产1-8月月报:投资销售持续走弱,一线城市限购放松-2025091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5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行业"看好"评级 [2]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投资端持续走弱,供给主体过度出清及补库存困难导致后续投资仍将偏弱,修复节奏显著慢于以往周期 [1][20] - 销售端处于筑底阶段,政策推动需求修复,但供给端约束销售修复,总量偏弱但结构有弹性 [2][34] - 资金来源降幅收窄,融资资金改善,预计后续仍略偏紧但将逐步改善 [2][39] - 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预计进入底部拐点区域,好房子政策将推动新产品、新定价、新模式发展 [2] 投资端表现 - 2025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12.9%,较1-7月下降0.9个百分点 [3][4] - 8月单月投资同比-19.5%,较7月下降2.4个百分点 [1][4] - 住宅投资46,382亿元,同比-11.9%,占开发投资比重76.9% [3][4] - 分区域表现:东部地区同比-15.2%、中部-10.6%、西部-6.5%、东北-22.9% [3] - 新开工面积同比-19.5%,施工面积同比-9.3%,竣工面积同比-17.0% [1][4] - 维持2025年预测:投资同比-11.0%、开工同比-15.1%、竣工同比-20.0% [1][20] 销售端表现 - 2025年1-8月销售面积5.7亿平方米,同比-4.7%;销售额5.5万亿元,同比-7.3% [2][4] - 销售均价9,601元/平米,同比-2.6% [4][33] - 8月单月销售面积同比-10.6%,销售金额同比-14.0% [2][4] - 住宅销售面积4.8亿平米,同比-4.7%;住宅销售均价10,075元/平米,同比-2.3% [4][33] - 分区域销售面积增速:东部-7.1%、中部-1.4%、西部-3.2%、东北-6.6% [29] - 维持2025年预测:销售面积同比-4.5%、销售金额同比-6.5%、均价同比-2.0% [2][34] 资金端表现 - 2025年1-8月资金来源6.4万亿元,同比-8.0% [2][4] - 8月单月资金来源同比-11.9%,较7月上升3.9个百分点 [2][4] - 国内贷款同比+0.2%,8月单月+1.1%;自筹资金同比-8.9%,8月单月-11.7% [2][4] - 定金及预收款同比-10.5%,8月单月-15.2%;个人按揭贷款同比-10.5%,8月单月-19.5% [2][4][37] - 融资资金中国内贷款增速由负转正,自筹资金降幅收窄;销售回款中定金及预收款降幅收窄 [2][39] 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 推荐产品力房企: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中国金茂、建发股份 [2] - 推荐低估值修复房企:新城控股、越秀地产、招商蛇口、龙湖集团、中海外发展、保利发展、华发股份 [2] - 关注二手房中介:贝壳-W,关注我爱我家 [2] - 推荐物业管理:绿城服务、华润万象、招商积余、保利物业、中海物业 [2]
翘尾收涨!资金加仓!全市场唯一地产ETF(159707)斩获七连阳!多重积极信号显现,关注板块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9-15 12:30
市场表现 - 地产板块反复活跃 中证800地产指数午后翻红收涨 招商蛇口和绿地控股涨超2% 滨江集团 保利发展和万科A收涨 [1] - 地产ETF(159707)收涨0.45% 日线七连阳 全天溢价交易 成交额超4100万元 资金单日净申购1050万份 [1] 行业基本面 - 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 同比下降12.9% 其中住宅投资46382亿元 下降11.9% [3] - 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4.7%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7% [3] - 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5015亿元 下降7.3% 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0% [3] - 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去库存成效显现 市场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3] 政策环境 - 一线城市楼市新政频出 深圳从购房资格 企业购房及房贷利率三方面推出组合措施 [3] - 北京和上海于8月相继出台楼市优化政策 [3] - 9月为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期 新一轮支持政策有望加快推出 [4] 市场展望 - 市场进入"金九银十"传统营销旺季 房企在核心城市加快推盘节奏 市场活跃度有望阶段性回升 [4] - 头部房企凭借核心城市优质土储资源 在销售端展现相对韧性 [6] - 历史包袱较轻 核心城市土储占比较高的优质房企 在销售和盈利表现上有望领先复苏 [6] 估值水平 - 中证800地产指数最新PB估值0.77倍 处近10年约19%分位点 估值低位特征明显 [4] - 地产板块估值偏低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4] 投资标的 - 地产ETF(159707)跟踪中证800地产指数 汇集13只头部优质房企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超9成 央国企含量高 [6] - 在行业出清背景下 龙头地产或更具弹性 [6]
滨江集团跌2.04%,成交额1.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7.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3
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4%至11.03元/股 总市值343.19亿元 成交额1.63亿元 换手率0.5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7.6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64.93万元 大单净买入397.3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3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10%/8.78%/18.76%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08万户 较上期增加4.71% 人均流通股87,252股 较上期减少4.50% [2]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持股5,300万股(较上期减少200.9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134.41万股(较上期减少154.85万股) [2] - 信澳星奕混合A新进持股3,061.35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4.49亿元 同比增长87.80% 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增长58.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3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13亿元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房产销售98.93% 房产租赁0.44% 房产项目管理服务0.34% 酒店管理服务0.27% 其他0.0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概念板块包括房屋租赁/特色小镇/融资融券/长三角一体化/中盘 [1] 公司概况 -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成立于1996年8月22日 2008年5月29日上市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8号 [1]
房地产行业周度观点更新:如何看待房价的周期位置?-20250914
长江证券· 2025-09-14 09: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2] 核心观点 - 行业量价快速下行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核心区和好房子具备结构性亮点[5] - 止跌回稳的政策目标曾提振市场预期 但4月以来边际下行压力再次加大 产业政策宽松概率逐步提高[5] - 去年4月和9月对应优质地产股的底部区间 当前股票位置较底部的溢价并不大 市场整体估值抬升提供补涨空间[5] - 重视具备轻库存 好区域和产品力的龙头房企 以及拥有稳定现金流的龙头经纪 商业地产和央国企物管[5] 市场表现 - 本周长江房地产指数上涨5.89% 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4.51% 行业排名第2/32[6][15] - 年初至今长江房地产指数上涨11.49% 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3.43% 行业排名第20/32[6][15] - 本周房地产板块表现较好 开发类和物管类以上涨为主 收租类有涨有跌[6] - 开发公司周度涨跌幅均值为10.61% 物业公司为4.70% REITS为-0.66%[16] 政策动态 - 中央政策:国务院政策吹风会提到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7][18] - 中央政策: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和主动退出 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鼓励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7][18] - 地方政策:河南提出12方面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包括加大购房补贴力度 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7][18] 销售数据 - 37城新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为-12.2% 较上周改善2.6个百分点[8][19] - 17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为+11.4% 较上周改善5.1个百分点[8][19] - 年初至今37城新房累计同比-6.2% 17城二手房累计同比+14.5%[8][19] - 9月截至12日 37城新房当月同比-4.8% 17城二手当月同比+22.0% 12城合计+11.8%[8] 房价周期位置分析 - 全局维度:房价近四年来调整相对充分 已基本消化过往累积的超涨成分 后续下行压力将逐步减小[3][9] - 止跌条件:有赖于良性通胀和进一步降息[3][9] - 结构分化:高能级城市补跌压力较大 近期跌幅明显更大[3][9] - 城市内部:核心区域新房补涨 二手补跌 土地要素市场价值在限价时代被低估 级差地租正在显性化[3][9] - 区域分化:与海外一线城市相比 房价压力主要体现在远郊 核心区域整体均价并不算高[3][9]
保利、万科稳居营收千亿俱乐部,首开、滨江增速领跑
新京报· 2025-09-14 02:21
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企业间分化持续加剧 房地产正从规模竞赛转向稳健经营新阶段 [1] - 2025年上半年20家典型上市房企平均营收增速仅为7.72% 增长乏力 [4] - 行业整体收入规模呈收缩态势 半数房企营收出现下滑 [1][4] 企业梯队划分 - 第一梯队千亿营收俱乐部仅保利发展1169亿元和万科1053亿元两家企业入围 [1][4] - 第二梯队500亿-1000亿元阵营共7家房企 包括华润置地949.2亿元 绿地控股946.9亿元 中海地产832.2亿元 碧桂园725.7亿元 龙湖集团587.5亿元 绿城中国533.7亿元和招商蛇口514.9亿元 [2][3][5] - 第三梯队500亿元以下阵营共11家房企 从越秀地产475.7亿元到世茂集团148.3亿元 [3][5] 企业营收表现 - 保利发展营收1169亿元同比下降16.08% 万科营收1053亿元同比下降26.2% [2][4] - 华润置地营收949.2亿元同比增长19.96% 龙湖集团营收587.5亿元同比增长25.39% [2][6] - 首开股份营收180.4亿元同比增长105.19% 滨江集团营收454.5亿元同比增长87.8% [1][3][6] - 越秀地产营收475.7亿元同比增长34.6% 华发股份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53.46% [3][6] - 世茂集团营收148.3亿元同比下降49.21% 融创中国营收199.9亿元同比下降41.7% [3][6] 企业类型分析 - 央企国企凭借资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融资成本更低 资源获取能力更强 [1][7] - 保利 华润置地 中海地产 招商蛇口 绿城中国 越秀地产等具备央企或国企背景的企业营收较为稳定 [7] - 民营房企除龙湖集团 滨江集团等个别企业外 多数承受巨大压力 碧桂园 融创中国 世茂集团营收同比下降均超25% [7] 业务转型趋势 - 越来越多房企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轻资产转型 代建业务 商业运营等非开发业务拉动收入 [8] - 华润置地运营性收入利润贡献超六成 龙湖集团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收入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 占总营收22.6% [8] - 行业需加快向城市运营与服务转型 强化资金管理 优化债务结构 [8]
透视半年报|保利、万科稳居营收千亿俱乐部 首开、滨江增速领跑
新京报· 2025-09-14 01:42
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企业间分化持续加剧 房地产正从规模竞赛转向稳健经营新阶段 [1] - 20家典型上市房企平均营收增速仅为7.72% 增长乏力 [4] - 半数房企营收同比下滑 跌幅在10%至50%不等 [6] 梯队分化格局 - 千亿营收俱乐部仅保利发展1169亿元和万科1053亿元两家入围 同比分别下降16.08%和26.20% [2][4] - 第二梯队500-1000亿元阵营共7家房企 包括华润置地949.2亿元(增长19.96%) 绿地控股946.9亿元(下降17.97%) 中海地产832.2亿元(下降4.27%) 碧桂园725.7亿元(下降28.92%) 龙湖集团587.5亿元(增长25.39%) 绿城中国533.7亿元(下降23.28%) 招商蛇口514.9亿元(增长0.41%) [2][4] - 第三梯队500亿元以下阵营共11家房企 包括越秀地产475.7亿元(增长34.60%) 滨江集团454.5亿元(增长87.80%) 华发股份382亿元(增长53.46%) 建发国际341.6亿元(增长4.31%) 中国金茂251.1亿元(增长14.28%) 新城控股221亿元(下降34.82%) 融创中国199.9亿元(下降41.70%) 保利置业184.4亿元(增长48.10%) 首开股份180.4亿元(增长105.19%) 美的集团156.8亿元(下降25.80%) 世茂集团148.3亿元(下降49.21%) [3][5][6] 企业表现分化 - 首开股份营收同比增长105.19% 主要得益于房屋集中交付体量较大 [6] - 滨江集团凭借长三角区域深耕实现87.8%营收增长 越秀地产和华发股份依托大湾区市场支撑分别实现34.6%和53.46%增速 [6] - 世茂集团营收同比下降49.21%近乎腰斩 融创中国下降41.7% 新城控股下降34.82% [3][6] 国企与民企对比 - 国企央企展现更强抗风险能力 保利、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绿城中国、越秀地产等具备国资背景企业营收较为稳定 [7] - 民营房企除龙湖集团、滨江集团等个别企业外 多数承受巨大压力 碧桂园、融创中国、世茂集团营收同比下降均超25% [7] - 国企央企凭借更低融资成本和更强资源获取能力 在一二线核心地块获取和开发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7] 业务转型趋势 - 华润置地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运营性收入利润贡献超六成 助其取代中海成为利润王 [8] - 龙湖集团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合计收入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 占总营业收入22.6% [8] - 行业正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轻资产转型、代建业务、商业运营等非开发业务拉动收入 [8] 行业挑战与展望 - 行业面临需求端疲软、房价下行、存量去化缓慢等挑战 [8] - 民营房企债务重组进程缓慢 流动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8] - 行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规模下降、速度放缓成为新周期特征 未来将是稳健派与转型派的竞争 [8]
透视半年报|保利、万科稳居营收千亿俱乐部,首开、滨江增速领跑
贝壳财经· 2025-09-14 01: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20家典型上市房企平均营收增速仅为7.72% 显示行业增长乏力[3]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企业分化持续加剧 从规模竞赛转向稳健经营新阶段[1] - 半数房企(10家)营收同比下滑 跌幅在10%至50%不等[11] 企业梯队分化 - 千亿营收俱乐部仅保利发展(1169亿元)和万科(1053亿元)两家入围[1][4] - 第二梯队(500亿-1000亿元)共7家房企 包括华润置地(949.2亿元)、绿地控股(946.9亿元)、中海地产(832.2亿元)、碧桂园(725.7亿元)、龙湖集团(587.5亿元)、绿城中国(533.7亿元)和招商蛇口(514.9亿元)[5] - 第三梯队(500亿元以下)共11家房企 包括越秀地产(475.7亿元)至世茂集团(148.3亿元)[6] 企业表现差异 - 首开股份营收同比增长105.19%至180.4亿元 滨江集团增长87.8%至454.5亿元 华发股份增长53.46%至382亿元[8][10] - 华润置地营收增长19.96%至949.2亿元 龙湖集团增长25.39%至587.5亿元[2][14] - 世茂集团营收下跌49.21%至148.3亿元 融创中国下跌41.7%至199.9亿元 碧桂园下跌28.92%至725.7亿元[2][11] 企业类型表现对比 - 央企国企表现稳健 保利、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等凭借资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占据市场主导[12] - 民营房企除龙湖集团、滨江集团外多数承压 碧桂园、融创中国、世茂集团营收同比下降均超25%[14] 行业转型趋势 - 房企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华润置地运营性收入利润贡献超六成 龙湖集团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132.7亿元占总营收22.6%[14] - 行业向轻资产转型、代建业务、商业运营等非开发业务方向发展[14][16]
滨江集团:公司将有序推进服务、租赁、酒店、养老和产业投资五大业务
财经网· 2025-09-12 08:57
公司战略 - 公司执行"1+5"战略规划 房地产主业为核心 同时有序推进服务、租赁、酒店、养老和产业投资五大业务板块 [1] - 公司持续聚焦房地产主业 未来继续做精、做优、做强主业 与头部企业保持适度规模比例 [1] - 非房地产主业投资领域包括新能源、互联网、大健康项目 未来继续做好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54.49亿元 同比上升87.8%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上升58.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