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集团(002244)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京沪政策边际放松 9月关注地产板块博弈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55
行业基本面 - 2025年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6.5% 降幅较1-6月扩大1.0个百分点 [2] - 2025年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 降幅较1-6月扩大0.5个百分点 [2] - 2025年7月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43%和44% 创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 [2] - 2025年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9613元/㎡ 同比-2.6% 降幅较1-6月扩大0.5个百分点 [3] 城市维度价格表现 - 2025年7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3.4% 降幅较6月收窄0.3个百分点 连续9个月收窄 [3] - 2025年7月70城新房销售价格环比-0.3% 降幅与6月持平 一线城市环比跌幅收窄 二线城市扩大 三线城市持平 [3] - 2025年7月70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5.9% 降幅较6月收窄0.2个百分点 连续10个月收窄 [3] - 2025年7月70城二手房价环比-0.5% 降幅较6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环比跌幅-1.0%继续扩大且连续3个月超过二三线城市 [3] 政策动态 - 8月8日北京放松限购政策 符合条件的家庭五环外不限购 成年单身人士视为家庭 [3] - 8月25日上海放松限购政策 符合条件的家庭外环外不限购 成年单身人士视为家庭 同时取消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并不再区分首套与二套 [3] - 一线城市后续仍有需求端放松空间 [3] 板块表现 - 房地产板块上涨11.3% 跑赢沪深300指数0.3个百分点 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16 [4] - 板块2025年动态PE为19.8倍(剔除亏损企业后按Wind一致预期计算) [4]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中国金茂(00817) 华润置地(01109) 招商蛇口(001979 SZ) 滨江集团(002244 SZ) 绿城中国(03900) [1]
2025年7月房企拿地质量报告:土地供需相对平淡,低线城市同比边际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8-28 10: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3] 核心观点 - 7月核心城市核心地块供应继续放缓 低线城市土地供应有所放量[2][6] - 土地成交整体平淡 仅低线城市同比边际改善[2][7] - 中海 绿城 招蛇7月在土地市场积极发力 金茂 建发 绿城1-7月拿地强度较高且销售表现更好[2][8] - 7月样本房企重点项目中 滨江预计利润兑现相对更优 绿城 招蛇 中海获取地块区位能级更高[2][9] - 结构上重视具备区域优势 产品力和轻库存的龙头房企 以及拥有稳定现金流的龙头经纪 商业地产和央国企物管[2][10] 土地供应情况 - 2025年1-7月全国300城涉宅用地累计推出建面同比-17% 一线/二线/三四线累计同比分别为+23%/-2%/-21%[6] - 北上广深杭成等6城核心行政区累计同比+30% 一二线及6城核心供应累计同比继续回落 三四线供应累计同比降幅收窄[6] - 7月当月300城涉宅用地推出建面环比-22% 6城核心当月推出建面环比-51%[6] - 一线/二线/三四线当月推出建面环比分别为-39%/-48%/+1% 6-7月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为年内最高[6] 土地成交情况 - 1-7月全国300城涉宅用地累计成交建面/成交金额同比分别为-6%/+25%[7] - 一线/二线/三四线累计成交建面同比分别为+15%/+9%/-10% 累计成交金额同比分别为+49%/+34%/+2%[7] - 6城核心行政区累计成交建面/成交金额同比分别为+41%/+80% 仅三四线成交同比边际改善[7] - 7月当月300城成交建面/成交金额环比分别为-16%/-27% 成交溢价率8.4%边际提升 流拍率进一步降低至7.6%[7] 房企拿地表现 - 7月中海 绿城 招蛇拿地力度较大 全口径拿地金额分列前3 为149亿元 139亿元 68亿元[8] - 1-7月累计拿地金额前3位是绿城 建发 中海 拿地金额分别为621亿元 617亿元 553亿元[8] - 累计拿地金额同比涨幅超80%的依次有金茂 中海 绿城 招蛇 保利 建发 华润等[8] - 金茂 建发 绿城等1-7月拿地强度超70%处较高水平 金茂 越秀 建发 华发等销售同比表现较好[8] 重点项目质量分析 - 区位能级角度 7月中海(3宗 143亿) 绿城(4宗 133亿) 招蛇(3宗 62亿) 金茂(1宗 15亿)获取地块均位于高能区[9] - 其他房企(滨江 保利 建发 华润)获取重点地块也均位于高中能级[9] - 盈利水平角度 本月保利 建发 金茂(各1宗)获取项目预计盈利水平较优[9] - 滨江(2宗 34亿) 华润(1宗 27亿)也有较好预期利润兑现度[9] - 综合考虑获取数量和质量 7月滨江获取重点项目利润兑现相对更优 绿城 招蛇 中海获取能级更高[9] 具体项目清单 - 样本房企7月获取总地价超10亿元重点项目共16宗 覆盖深圳 上海 武汉 杭州 长沙 苏州 温州 南京等城市[40] - 最高单宗成交价项目为绿城获取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块(64.72亿元 楼面价126,577元/平)[40] - 最高楼面价项目为绿城上海虹口地块(126,577元/平) 其次为招蛇深圳前海地块(84,180元/平)[40] - 可对标最高售价项目为中海上海静安地块(14.1万元/平)和绿城上海虹口地块(16.6万元/平)[40]
中报点评|滨江集团:聚焦杭州,营利双收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28 09:30
销售表现与目标 -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527.5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低于TOP10房企加权平均值(降幅13.4%)[1][4] - 位列全口径销售金额第10名,是TOP10中唯一民营房企[1][4] - 杭州市场销售贡献占比77.4%,省内业绩贡献超95%[1][3][4] - 权益销售额254.8亿元,权益比例约48%,合作项目中95%以上由公司操盘[4] - 全年销售目标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预计行业排名15名以内,全国份额1%以上[1][4] 投资策略与土地储备 - 上半年新增土地项目16个(杭州14个、金华2个),计容建筑面积10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土地总价款332.7亿元(同比增长49%)[1][8] - 全口径拿地销售金额比0.63,权益拿地销售金额比0.72[1][8] - 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50%左右,区域布局以杭州为主并持续增加,省内适度减少,省外关注上海和江苏[1][8] - 期末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993.6万平方米,其中杭州占比81%,剩余可开发建筑面积仅26.8万平方米(占比2.7%)[10] - 通过品牌输出新增南京代建项目,计容建面5.7万平方米[8]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4.5亿元(同比增长87.8%),其中房地产销售业务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长89.9%)[2][12] - 期末预收房款1013.4亿元,可结算资源充裕[2][12] - 毛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140.1%),毛利率12.24%(同比上升2.67个百分点)[12] - 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120%),净利率5.92%;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率4.08%[2][12] 负债与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9.6亿元,主因投资开发支出增加[2][14] - 期末持有现金295亿元(较期初下降20%),短期有息负债94.1亿元,现金短债比3.14[2][14] - 有息负债较期初降低40.83亿元至333.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83.9%[2][14] - 获银行授信总额度1290.2亿元(剩余可用979亿元),直接融资可用额度33亿元[14] - 平均融资成本3.1%(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目标将有息负债控制在300亿元以内,直接融资比例控制在20%以内[2][14][15] - 扣预后资产负债率57.8%,净负债率7.03%[14]
民营房企“一哥”滨江集团:H1净利润同比增超1倍,千亿销售目标达成率已过半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23
核心观点 - 滨江集团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展现出强劲的销售增长、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 成为民营房企的领先者 [1][3][8] 销售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销售金额527.5亿元 位列克而瑞全国房企排行榜第10位 是TOP10中唯一的民营房企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4.49亿元 同比上升87.8% 净利润26.92亿元 同比上升120% 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上升58.87% [1] - Q2营业收入229.41亿元 同比上升118.49% 归母净利润8.77亿元 同比上升73.19% [1] - 2025年销售目标约1000亿元 H1销售目标达成率已过半 [6] 盈利能力 - 上半年毛利率12.24% 较上年同期上升2.67个百分点 [1] - 业绩增长主要因2025年上半年交付楼盘体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1] 土地储备与投资 - 全口径拿地金额422亿元 权益拿地金额163亿元 新增货值超688亿元 在克而瑞新增货值榜单中位居全国房企第8 [4] - 上半年斩获16宗土地 其中14宗在杭州 总投资金额333亿元 新增货值超542亿元 [4] - 前7个月取得土地共19宗 其中杭州17宗 预计可形成688亿元以上的货值储备 [4] - 重仓杭州并创造多项地王纪录 如滨江水电新村地块和拱墅区的湖墅地块 [6] 财务稳健性 - 有息负债保持在合理水平 "三道红线"监测指标持续保持"绿档" [8] - 权益有息负债265.06亿元 较年初下降近40亿元 并表有息负债规模333.5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0.83亿元 [10] - 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7.8% 净负债率为7.03% [10] - 短期债务94.08亿元 占比28% 低于期末货币资金295亿元 现金短债比3.14倍 [10] 融资能力 - 综合融资成本从2017年6%逐年下降至2025年3.1% 较2024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10] - 2025年7月成功发行6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利率2.5% 全场倍数5.98倍 非银机构中标比例60% [11] - 共获银行授信总额度1290.2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6.14% 剩余可用979亿元 占总额度76% [11] - 直接融资可用额度33亿元 可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11] 业务运营 - 上半年交付项目23个 交付计容建面约216万方 新增近2万户业主 同比再创历史新高 [6] - 长租公寓板块整体出租率达93% 7个项目保持满租状态 权益同比增幅达47% 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6] - 尚未结算的预收房款为1013.4亿元 可结算资源充裕 [4] 战略布局 - 深耕长三角区域 土地投资主要集中在杭州 [4][6] - 公司致力于保持有息负债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并持续控制直接融资比例在20%以内 [10]
滨江集团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3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54.49亿元,同比增长87.8%,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增长58.87%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229.41亿元,同比增长118.49%,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73.19%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毛利率12.24%同比增长27.88%,净利率5.92%同比增长17.16% [1] 财务指标变化 - 三费占营收比2.06%,同比下降43.87%,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1] - 每股收益0.6元同比增长62.16%,每股净资产9.46元同比增长11.61% [1] - 有息负债323.94亿元同比下降12.29%,货币资金294.96亿元同比增长11.57% [1]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88元同比下降95.52%,主要因支付土地款增加 [1][3] - 应收账款3.53亿元同比下降30.64%,资产质量改善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9700.75%,因收回投资减少且支付拆借款增加 [3] 业务驱动因素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本期交付楼盘体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2.26%,与收入增长匹配 [3] - 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164.7%,因交付楼盘对应税费增加 [3] 机构持仓情况 - 富国天惠LOF持有5300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规模235.44亿元 [5][6] - 南方中证房地产ETF增持至1587.35万股,工银可转债债券新进持仓1465.45万股 [6] - 信澳旗下三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合计持有5421.57万股 [6] 分析师预期与历史表现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28.6亿元,每股收益0.92元 [4] - 公司近10年ROIC中位数8.8%,2023年最低为3.32%,2024年ROIC为4.62% [4] - 存货/营收比达195.44%,需关注存货状况 [4]
滨江集团(002244):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上半年收入利润高增,融资成本降至央企水平
开源证券· 2025-08-27 11: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收入利润高增长 营业收入454.5亿元同比+87.8% 净利润26.9亿元同比+120% 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58.9% [6] - 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至央企水平 综合融资成本3.1%较年初下降30BPs [8] - 杭州优质土储助力盈利修复 杭州土储占比73% 毛利率12.24%同比+2.67pct 净利率5.92%同比+0.86pct [6][7] - 销售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上半年销售金额527.5亿元 行业排名第十 民企排名第一 [7] -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剔预资产负债率57.8% 净负债率7.0% 现金短债比3.14倍 三道红线保持绿档 [8] 财务表现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期间费用率降至2.1%同比-1.6pct [6] - 可结算资源充裕 预收房款1013.4亿元 [6] - 盈利预测稳步增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4/32.7/34.2亿元 EPS 0.94/1.05/1.10元 [6] - 估值具备吸引力 当前股价对应PE 11.3/10.2/9.7倍 [6] 业务发展 - 投资强度维持高位 拿地强度63% 新增计容建面100.7万方 土地款332.7亿元 新增货值542亿元 [7] - 深耕杭州市场 杭州拿地金额超307亿元 新增土储超84万方 杭州销售额287亿元市占率第一 [7] - 土储结构优质 总土储建面993.6万方 杭州占比73% 浙江省内其他城市占比17% [7] - 多元化业务发展 代建业务扩张稳健 获取南京项目计容建面5.7万方 可租面积49.05万方 租金收入2亿元 [8] 资本结构 - 有息负债规模持续压降 并表有息负债333.5亿元较年初下降40.8亿元 银行贷款占比83.9% [8] - 现金流管理加强 经营性净现金流-89.6亿元同比-95.5% [6]
盈利大增,但滨江“造血”能力仍面临挑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10:37
核心观点 - 滨江集团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中保持业绩增长和财务稳健 成为销售额前十中唯一民企[1] - 公司通过强化杭州大本营布局和成本控制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承压 因土地款支付增加导致净流出扩大至89.64亿元[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4.49亿元 同比增长87.8%[1] - 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增长58.87%[1] - 毛利率12.24% 同比提升2.67个百分点[1] - 销售额527.5亿元 同比下降9.4% 位列行业第10[1] 土地投资 - 新增土地储备16个项目 计容建筑面积100.67万平方米[2] - 土地款支出332.72亿元 其中杭州项目占比88%(14/16)[2] - 1-7月全口径拿地金额422亿元 权益拿地163亿元[3] - 土地储备分布:杭州73% 浙江省内非杭城市17% 省外10%[2] 债务与融资 - 权益有息负债265.06亿元 较年初下降近40亿元[4] - 并表有息负债333.5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0.83亿元[4] -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0年5.2%→2025年6月末3.1%[4] - 现金短债比3.14倍(货币资金295亿元/短期债务94.08亿元)[4] - 净负债率7.03% 同比下降15.83个百分点[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流出89.64亿元 较去年同期45.84亿元扩大近一倍[5] - 现金流流出主因土地款支付增加[6] - 需平衡投资拿地与销售回款关系[7] 行业地位 - 克而瑞排行榜位列第10(民企第1) 较2024年下降两位[1] - 上半年拿地金额位列全国第5 为前十中仅有两家民企之一[2]
业绩高增彰显韧性 滨江集团2025上半年销售破五百亿 稳居民企第一
全景网· 2025-08-27 06:26
销售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527.5亿元 位列全国房企第10位、民企第1位 [1] - 营业收入454.49亿元 同比上升87.8% 净利润26.92亿元 同比上升120% 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上升58.87% [2] - 毛利率12.24% 较上年同期上升2.67个百分点 总资产2406.44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7.12% 归母净资产294.2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90% [2] - 未结算预收房款1013.4亿元 可结算资源充裕 扣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57.8% [2] 土地储备与区域布局 - 新增土地储备项目16个(杭州14个+金华2个) 新增计容建筑面积100.67万平方米 总土地款332.72亿元 [3] - 土地储备分布:杭州占比73% 浙江省内非杭州城市占比17% 浙江省外占比10% [3] - 坚持深耕"大杭州"战略 聚焦优质城市、地段、项目和产品 [3][7] 债务结构与融资能力 - 权益有息负债265.06亿元 较年初下降近40亿元 并表有息负债333.5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0.83亿元 [3] - 短期债务94.08亿元 占比28% 货币资金295亿元 现金短债比3.14倍 [3] - 平均融资成本3.1% 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近五年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0年5.2%→2025年3.1%) [4] - 银行授信总额度1290.2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14% 剩余可用额度979亿元 占比76% [4]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实施"1+5"发展战略:房地产主业+服务/租赁/酒店/养老/产业投资五大板块 [2] - 代建业务新增南京项目1个 计容建面5.7万平方米 [5] - 持有出租物业面积49.05万平方米 报告期租金收入2亿元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04.43亿元 [5] - 养老项目入住率达90% 酒店业务包括千岛湖希尔顿、杭州英迪格等有序运营 [5] 行业地位与战略前景 - 销售均价显著高于同行 体现高城市能级与产品力领先优势 [6] - 2025年销售目标1000亿元 上半年目标达成率已过半 目标全国份额1%以上 [7] - 券商认为公司具备销售弹性、毛利率弹性及逆势扩张实力 [6][7]
滨江集团(002244):2025年中报点评: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东莞证券· 2025-08-27 05:50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 - 营业收入454.49亿元,同比上升87.80%,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上升58.87%[5] - 融资成本降至3.1%新低,负债结构改善,现金短债比3.14倍[5] - 土地储备993.63万平方米,杭州占比73%,区域布局优化[5] - 战略推进"1+5"发展,目标销售额1000亿元,行业排名前15[5] - 预测2025-2026年EPS为0.98元/1.00元,对应PE 11倍/10.7倍[5][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54.49亿元(同比+87.80%),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58.87%)[5] - 第二季度营收229.41亿元(同比+118.49%),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73.19%)[5] - 毛利率12.24%(同比上升2.67个百分点)[5] - 基本每股收益0.6元(同比+62.16%)[5]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EPS 0.98元),2026年31.09亿元(EPS 1.00元)[7] 土地储备与布局 - 新增土地储备16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100.67万平方米,土地款332.72亿元[5] - 期末总土储993.63万平方米,杭州占比73%,浙江省内非杭城市17%,省外10%[5] - 区域布局聚焦杭州,省外重点拓展上海、江苏[5] 负债与融资 - 权益有息负债265.06亿元(较年初降近40亿元),并表有息负债333.52亿元(较年初降40.83亿元)[5] - 银行贷款占比83.9%,直接融资占比16.1%[5] - 扣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57.8%,净负债率7.03%[5] - 短期债务94.08亿元(占比28%),货币资金295亿元,现金短债比3.14倍[5] - 综合融资成本逐年下降:2020年5.2%→2021年4.9%→2022年4.6%→2023年4.2%→2024年3.4%→2025年6月末3.1%[5] 发展战略 - "1+5"战略推进,销售目标1000亿元,行业排名前15,全国份额1%以上[5] - 土地投资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50%左右[5] - 融资目标:有息负债降至300亿元内,直接融资比例控制在20%以内[5]
滨江集团的这项独门“绝技” 让它的这项指标排名行业第一
证券之星· 2025-08-27 03: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4.49亿元,同比增长87.8%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增长58.87% [1] - 并表有息负债规模333.52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0.83亿元 [1][5] - 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的历史低位 [1][8] - 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7.8%,净负债率为7.03% [5] 存货管理能力 - 存货周转周期仅1.78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已建成未售开发产品账面余额同比下降47.49% [2] - 存货扣除合同负债后账面价值仅相当于股东权益的61% [4] - 开发产品账面价值从期初329.33亿元降至172.92亿元(单位:百万元)[4] - 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从40.30亿元降至39.66亿元(单位:百万元)[4] 土地储备扩张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项目16个 [6] - 新增计容建筑面积100.67万平方米,同比提升15% [6] - 权益土地款从2024年同期112.2亿元增至332.72亿元 [6] - 新增土地货值规模从334.4亿元飙升至516.2亿元 [1][6] - 地价与物业货值比例从2:3优化至更高收益水平 [6] 核心竞争力构成 - 人员优势:精干团队与少层级管理结构 [7] - 品牌优势:品质标杆建设与营销影响力 [8] - 融资优势:维持三条绿线且融资成本行业领先 [8] - 合作优势:开发商与工程端协同能力 [9] - 决策优势:快速灵活的战略落地机制 [9] - 公益影响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践 [9] 行业地位体现 - 存货管理能力在TOP500房企中位列第一 [2] - 现金债务比接近1:0.9的行业高位水平 [5] - 在多数房企土储规模收缩时实现逆势扩张 [6] - 开发资金高度依赖预收款,自有资金占用率极低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