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华股份(002236)
icon
搜索文档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09 10:31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为部分子公司提供不超134.77亿元担保[2]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可调剂[3] 额度调剂与担保 - 公司将浙江大华500万元担保额度调剂至浙江华飞[5] - 为浙江华忆芯提供最高1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5] - 华睿科技为华睿韩国提供18838.64万韩元履约担保[6] 担保余额 - 截至2025年5月9日,对外实际担保余额91.073949亿元,占比25.28%[7] 担保情况 - 全部为对子公司担保,无合并报表外担保及逾期等情形[7]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5-06 10:17
股份回购 - 2025年4月8日、4月21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2] - 回购资金3 - 5亿元,价格不超27.26元/股[2] - 实施期限为方案通过日起12个月内[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暂未实施回购[3]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06 10:15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为部分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度不超134.77亿元[2] - 对资产负债率低于70%子公司担保额度10.99亿元,高于70%为123.78亿元[2]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3] 具体担保 - 公司为子公司Dahua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提供不超164,177.83新加坡元履约担保[4] - 公司将大华技术(香港)有限公司2025年度部分担保额度调剂至Dahua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5] 担保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6日,公司及子公司对外实际担保余额90.864416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25.22%[6] - 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涉诉及败诉担责情形[6] 额度变化 - 大华技术(香港)有限公司调剂前可用额度1.783958亿元,调剂后为1.774892亿元[9] - Dahua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调剂后担保余额为90.66万元[9]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5-06 10:15
股份质押变动 - 傅利泉解除质押6829万股,占其所持6.67%,占总股本2.07%[1] - 傅利泉质押后持股10.24亿股,比例31.03%,质押5570万股[3] - 陈爱玲质押后持股7126.28万股,比例2.16%,质押3180万股[3] - 陈建峰、来利金质押后股份为0[3][4] 股东持股及质押情况 - 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0.99亿股,比例33.31%,质押8750万股[4] - 已质押股份中限售等5930万股,占比67.77%[4] - 未质押股份中限售等76228.16万股,占比75.37%[4] 风险应对 - 傅利泉及其一致行动人无强制平仓风险和业绩补偿义务[5] - 若有平仓风险,将提前还款、补质押并披露信息[5]
大华股份(002236):AI模型加快行业拓展应用,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显著
天风证券· 2025-04-28 1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AI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优化,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营业收入364.0、436.8、52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18、43.87、49.4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2.56亿元,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16.45%;扣非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0.44% [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4.0、436.8、52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8、43.87、49.48亿元 [3]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41%、-0.12%、13.12%、20.00%、20.0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6.73%、-60.53%、17.63%、28.34%、12.79% [4] 净利润增长原因 - Q1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16.45%,得益于经常性损益稳定贡献,政府补助(0.84亿元)、金融资产投资收益(0.92亿元)等合计贡献1.5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达23%;费用结构优化,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同比减少204%,研发费用率稳定在15.5%(9.70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至16.4%(10.24亿元) [1] 经营状况与资产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48.59%,主因销售回款增加及税费支付减少;短期借款较年初减少59.7%;总资产规模微降4.24%,主要因减持思特威股票(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2%)、国债逆回购减少(其他流动资产降48%) [1] AI发展情况 - 构筑了“1 + 2”人工智能能力体系,重点打造巨灵AI开发平台,处理能力达到每日亿级 [2] - 2025年3月10号发布星汉大模型2.0,创新升级语言、多模态、视觉能力,通过三大垂直能力协同构建行业智能体,推动产业价值质变 [2] - 行业大模型从技术研究阶段进入产业应用推广阶段,加快端侧产品大模型的研究和应用部署,拓展更多行业的大模型应用 [2] 股权结构与战略 - 向中国移动发行新增股份2.93亿股,发行价格为17.40元,募集资金总金额51亿元,锁定期3年,中国移动成为第二大股东 [3] - 大华股份新兴业务延展到机器视觉、机器人、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慧热成像等领域,与中国移动新兴业务拓展有较大合作可能性 [3]
摩根大通:大华股份 - A_ 模型更新. Tue Apr 22 2025
摩根· 2025-04-27 03: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1][11][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更新模型以反映2025年1季度实际财务数据,维持2025 - 27年预测基本不变 [1] - 预计政府项目逐步复苏、企业需求上升、创新业务扩张、新兴市场海外业务扩大,但对盈利能力的担忧可能持续 [11][1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8%/24% [11][15] 各部分总结 模型更新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2025E从0.89元变为0.94元 [3] 季度预测 | 年份 | Q1 | Q2 | Q3 | Q4 | FY | | --- | --- | --- | --- | --- | --- | | 2024A | 0.17 | 0.38 | 0.22 | 0.11 | 0.88 | | 2025E | 0.20A | 0.20 | 0.26 | 0.28 | 0.94 | | 2026E | 0.22 | 0.32 | 0.39 | 0.37 | 1.31 | [4] 风格敞口 | 因子 | 当前排名(百分位) | 6个月 | 1年 | 3年 | 5年 | | --- | --- | --- | --- | --- | --- | | 价值 | 47 | 37 | 41 | 29 | 37 | | 成长 | 54 | 79 | 31 | 64 | 48 | | 动量 | 71 | 81 | 9 | 75 | 38 | | 质量 | 58 | 21 | 40 | 25 | 23 | | 低波动性 | 46 | 71 | 82 | 27 | 75 | | ESG量化得分 | 87 | 84 | 85 | 82 | 81 | [4] 股价表现 | | 年内迄今 | 1个月 | 3个月 | 12个月 | | --- | --- | --- | --- | --- | | 绝对 | -1.3% | -11.5% | 4.2% | -8.7% | | 相对 | 0.5% | -9.4% | 2.7% | -16.8% | [8] 公司数据 - 已发行股票数3299百万 [9] - 52周股价区间12.95 - 20.50元 [9] - 总市值7136百万美元 [9] - 汇率7.30 [9] - 自由流通股比例49.6% [9] - 三个月日均成交量88.24百万 [9] - 三个月日均成交额215.8百万美元 [9] - 波动性(90天)40 [9] - 指数SSE [9] - 彭博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分别为13、3、2 [9] 重要指标 | 单位:百万元,每股数据单位:元 | FY24A | FY25E | FY26E | FY27E | | --- | --- | --- | --- | --- | | 收入 | 32181 | 33666 | 36801 | 40647 | | 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 | 1161 | 1889 | 3408 | 4506 | | 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1837 | 2613 | 4162 | 5304 | | 调整后的净利润 | 2906 | 3093 | 4306 | 5477 |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 | 0.88 | 0.94 | 1.31 | 1.66 | | 彭博一致预期每股收益 | 1.01 | 1.10 | 1.27 | 1.36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2710 | 6230 | 5402 | 5358 | | 公司自由现金流 | 1803 | 5281 | 4385 | 4240 | | 收入增长率 | (0.1%) | 4.6% | 9.3% | 10.4% | | 息税前利润率 | 3.6% | 5.6% | 9.3% | 11.1% | |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 (46.3%) | 62.7% | 80.4% | 32.2% |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 5.7% | 7.8% | 11.3% | 13.0% |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率 | (33.9%) | 42.2% | 59.3% | 27.4% | | 净利润率 | 9.0% | 9.2% | 11.7% | 13.5% |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 (60.5%) | 6.3% | 39.2% | 27.2% | | 调整后的有效税率 | 2.4% | 7.7% | 10.0% | 10.0% | | 净资产收益率 | 8.2% | 8.3% | 10.7% | 12.3% | | 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 | 3.5% | 10.1% | 8.4% | 8.1% | | 股息率 | 3.6% | 1.1% | 1.2% | 1.7% | | 企业价值/收入 | 1.3 | 1.2 | 1.0 | 0.8 | | 企业价值倍数 | 23.6 | 14.9 | 8.4 | 5.9 | | 调整后的市盈率 | 17.9 | 16.8 | 12.1 | 9.5 | [10] 投资理据和估值概要 - 2025年1季度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36%),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81%) [11][15] - 截至2026年6月的目标价17.5元基于12倍的一年动态市盈率得出,较历史估值低1个标准差左右 [12][16] 历史评级 | 日期 | 评级 | 股价 (元) | 目标价 (元) | | --- | --- | --- | --- | | 2022 - 05 - 03 | 中性 | 16.72 | 19 | | 2022 - 08 - 21 | 中性 | 14.41 | 17 | | 2023 - 09 - 22 | 中性 | 19.80 | 20 | | 2024 - 10 - 29 | 中性 | 16.68 | 18 | | 2025 - 04 - 07 | 中性 | 16.47 | 17.5 | [23]
高盛:科技板块:大华股份 -借助人工智能提升产品;虹软科技 -人工智能与智能驾驶驱动增长;中软国际 -华为成为发展助力;业绩回顾
高盛· 2025-04-24 0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大华股份和虹软科技的卖出评级,对中科创达维持中性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对大华股份、虹软科技和中科创达的业绩进行回顾,并给出2025年展望,认为大华股份星汉基础模型2.0提升产品竞争力但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虹软科技AI和智能驾驶业务将支持增长但一季度和四季度营业利润未达预期,中科创达2025年将受益于华为产品部署且下半年营业利润基本符合预期 [1] 各公司情况总结 大华股份(002236.SZ,卖出) - 2025年3月推出星汉基础模型2.0,助力公司从传统监控公司向更多AI解决方案转型,但2025年市场需求可能低迷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81%至6.53亿元,低于预期14%;营收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36%;毛利率回升至40%;运营费用率从2024年四季度的34%升至37% [3] - 考虑一季度业绩,下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21%、16%、15%,主要因市场需求复苏可见度低和研发投入增加 [5][7] - 基准年从2025年预期滚动至2026年,12个月目标价下调至14.28元,维持卖出评级,较目标价有9%的下行空间 [10] 虹软科技(688088.SS,卖出) - 2025年汽车软件是关键驱动力,管理层目标实现高两位数至三位数的收入增长;智能手机业务有望通过拓展中低端机型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电商/PhotoStudio AI仍是关键驱动力,但竞争激烈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3%至2.09亿元,低于预期10%/14%;毛利率降至89.8%;净利润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44%至5000万元,高于预期14%或低于彭博共识45% [15] - 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94%、环比增长229%至8800万元,营收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5%至2.41亿元;毛利率90.3%低于预期;运营费用率降至64% [19] - 考虑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调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期19%、15%,2027年基本不变,预计2024 - 2027年仍将实现44%的复合年增长率 [20] - 基准年从2025年预期滚动至2026年,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37.5元,维持卖出评级,较目标价有14%的下行空间 [21] 中科创达(354.HK,中性) - 看好中科创达2025年业务复苏,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恢复增长,产品组合升级和成本控制将推动盈利增长 [24] - 2025年智能云服务和解决方案将受益于华为产品部署,华为MetaERP也可能在2025年贡献收入 [25] - 2024年4月中标昆仑数字科技重大项目,宣布基于Open Harmony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器人协作操作系统M - Robots OS [26] - 2024年下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恢复正增长,符合预期;毛利率降至21%,低于预期;运营费用率降至16.2%,运营利润基本符合预期 [27] - 考虑2024年下半年业绩,下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3%、2%、2%,预计运营费用率将继续改善 [29] - 继续使用近期市盈率推导目标价,目标市盈率15.4倍不变,12个月目标价降至5.5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30]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4-23 10:22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为部分子公司担保,总额度不超134.77亿元[2] - 对资产负债率低于70%子公司担保额度10.99亿元,高于70%为123.78亿元[2]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3] 具体担保 - 公司在汇丰银行杭州分行开立保函,为子公司提供不超300万美元付款担保[4] - 华睿科技为华睿韩国提供1.2402亿韩元履约担保[5] 担保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23日,对外实际担保余额90.933867亿元[6] - 对外实际担保余额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5.24%[6] - 全部为对子公司担保,无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6] - 无逾期、涉诉及败诉担责情形[6]
大华股份软件研发部副总裁周淼:AI技术正驱动企业数字化全面升级 | 2025 AI Partner大会
36氪· 2025-04-23 10:0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爆发的元年 全球AI竞赛进入"中国时刻" 技术变革正在改写产业格局 行业核心命题是如何跨越AI技术到规模化应用的鸿沟并寻找下一个颠覆性AI超级应用 [1] - 大华股份通过星汉大模型在AI Agent行业化落地方面进行探索 提出认知力与智能体是两个关键条件 并开发了三大模型系列和四级智能体能力层级 [3][4][5] AI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AI产业规模正以惊人速度逐年攀升 发展轨迹与智能手机进化相似 但AI领域的"iPhone 4时刻"尚未到来 因为认知力与智能体两个关键条件尚未成熟 [3] - AI认知力代表对复杂场景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进化方向是从精准识别走向准确理解 从特定场景应用迈向通用化能力 从静态图像分析升级为动态行为洞察 [4] 大华星汉大模型技术体系 - V系列视觉大模型擅长超小目标检测和复杂场景识别 能在海量视觉数据中捕捉关键信息 [4] - M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将视觉与语言深度融合 支持图文互译 连续行为分析并能自动生成通用算法 [4] - L系列语言大模型通过语义理解能力实现工作流调度和任务协同 高效处理自然语言指令 [4] 行业智能体能力分级 - L1智能问答完成碎片化信息整理 最终由人工整合任务 [5] - L2能力增强在工作流程关键环节嵌入AI工具显著提升效率 [5] - L3业务助手实现人与机器紧密协作 具备跨系统操作能力并实现部分业务闭环 [5] - L4自主智能体可自主拆解目标 选择工具 监控进度并独立完成复杂任务 [5] 行业应用案例 - 园区管理平台中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提问自动生成报表并提供决策建议 如快速定位夜间忘关电源房间为节能减排提供精准依据 [6] - 能源行业井下作业监管智能体检测工人靠近危险设备时立即发出警示并通过广播系统要求撤离 事件结束后自动生成日志报表 [6] - 城市应急指挥调度中智能体在火灾发生时调取周边监控 联动应急人员单兵设备分配救援任务 通过融合通信系统发起音视频会商并启动应急预案 [6]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不同行业场景业务逻辑差异巨大 单一算法难以覆盖所有需求 [7] - 研发工作流引擎将能力拆解为原子化模块 提供实时调试 灵活编排和流程回溯功能 使智能体遇到新场景时可快速调用引擎动态组合算法和工作流 [7] 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AI技术向L4自主智能体阶段迈进 需要重新审视IT架构设计逻辑 考虑以AI为主体构建信息化系统 [7] - 未来工厂和园区将拥有专属"智能大脑" 需要更多思考AI需求以及如何让AI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7]
大华股份: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AI赋能“五全”能力基座,新兴需求支撑增长-20250423
民生证券· 2025-04-23 0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华股份2024年营收321.81亿元同比下滑0.12%,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下滑60.53%;2025年一季度营收62.56亿元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16.45% [1] - 新兴需求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海外市场表现强韧,创新业务增速亮眼 [1][2] - 研发投入深化“五全”能力,星汉大模型全面升级,25Q1利润增长呈现复苏趋势 [3] - 公司作为研发平台型龙头企业,海外与创新业务持续增长,国内主业有望依托新兴业务推进迎来复苏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智慧物联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257.75亿元,同比下滑3.26%;其中软件业务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下滑6.22% [1] 政府业务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40.57亿元,同比下滑6.37%,受地方政府投资谨慎影响大颗粒项目减少;下半年在政府专项债推动下取得正增长,社会治理、公共民生等新兴需求旺盛的行业表现稳健 [1] 企业业务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87.1亿元,同比下滑4.15%,工商企业、能源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受预算制约的公共部门文教卫、金融行业承压;公司打造全方位供应能力赋能企业数智化升级 [2] 中小企业业务 - 受宏观需求疲软影响最大,整体表现最弱;2025年将加强服务商群体赋能,加大对民生刚需细分领域覆盖,提升长尾市场份额 [2] 海外业务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62.94亿元,同比增长6.31%,有效对冲国内需求收缩压力;拉丁美洲、墨西哥、南洋地区、欧洲等地区收入增速居前 [2] 创新业务板块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55.66亿元,同比增长13.44%,华感热成像业务、华消消防业务增速亮眼,华锐捷所在的汽车电子业务表现平稳 [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42.13亿元,同比增长6.20%,占营业收入13.09%;最新升级的“星汉大模型2.0”能理解动态环境中的实时指令并执行任务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181|35,364|38,939|43,172| |增长率(%)|-0.1|9.9|10.1|10.9|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906|3,274|3,753|4,467| |增长率(%)|-60.5|12.7|14.6|19.0| |每股收益(元)|0.88|0.99|1.14|1.35| |PE|18|16|14|12| |PB|1.4|1.4|1.3|1.2|[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利润表 - 营业总收入2024 - 2027年分别为32,181、35,364、38,939、43,172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0.12%、9.89%、10.11%、10.87% [8][9] - 营业成本2024 - 2027年分别为19,682、21,218、23,363、25,903百万元 [8][9] - 销售费用2024 - 2027年分别为5,167、5,835、6,230、6,476百万元 [8][9] - 研发费用2024 - 2027年分别为4,213、4,597、5,062、5,612百万元 [8][9] - EBIT2024 - 2027年分别为2,164、2,811、3,290、3,99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30.28%、29.91%、17.04%、21.37% [8][9] - 净利润2024 - 2027年分别为2,919、3,307、3,791、4,49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60.53%、12.69%、14.62%、18.60% [8][9] 资产负债表 - 资产合计2024 - 2027年分别为52,736、56,482、59,598、63,364百万元 [8][9] - 负债合计2024 - 2027年分别为15,562、18,111、19,728、21,625百万元 [8][9] - 股东权益合计2024 - 2027年分别为37,174、38,371、39,870、41,739百万元 [8][9]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 - 2027年分别为2,710、4,270、3,470、3,979百万元 [9] - 投资活动现金流2024 - 2027年分别为 - 4,832、 - 1,489、 - 581、 - 587百万元 [9] - 筹资活动现金流2024 - 2027年分别为 - 2,803、 - 2,287、 - 2,480、 - 2,815百万元 [9] - 现金净流量2024 - 2027年分别为 - 4,819、494、409、577百万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