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汽解放(000800)
icon
搜索文档
6月充电重卡大增1.8倍!三一居首 解放/徐工拼前二 谁暴涨近300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9 14:43
新能源重卡市场概况 - 2025年6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8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58% [4] - 纯电动重卡占比97.87%,其中充电重卡销量1.21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83% [5] - 充电重卡连续18个月翻倍增长,连续22个月跑赢新能源重卡市场大盘 [5] 充电重卡细分市场表现 - 充电重卡在纯电动重卡中占比68.38%,2024年全年占比62.76%,2025年1-6月提升至67.73% [5][7] - 2025年1-6月充电重卡平均月销量8700辆,3-6月为历史最高四个月 [9] - 细分车型中牵引车占比68.48%,自卸车13.26%,混凝土搅拌车12.60%,环卫车型合计5.01% [11] 区域市场渗透 - 充电重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304座城市有上牌记录 [11] - 上海、深圳、成都等6座城市上牌量超1000辆 [11] 企业竞争格局 - 2025年6月三一以2503辆蝉联充电重卡销量冠军,解放、徐工、陕汽、重汽分列2-5位 [15] - 1-6月累计销量前五企业:三一(1.18万辆)、徐工(8223辆)、解放(7722辆)、陕汽(6226辆)、重汽(2567辆) [21] - 江淮和联合重卡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超10倍,分别达4353%和1358% [21] 细分车型企业表现 - 充电牵引车1-6月销量3.59万辆,同比增长351%,三一(7650辆)、解放(6442辆)、徐工(6186辆)领跑 [26][28] - 充电自卸车1-6月销量6954辆,同比增长102%,三一(1749辆)、重汽(1422辆)、徐工(1078辆)居前三 [30][32] 市场增长里程碑 - 2025年1-6月充电重卡累计销量5.25万辆,超2024年全年销量(4.84万辆) [35] - 行业参与者从2024年27家增至2025年29家 [19]
新能源牵引车半年销5.9万辆超去年全年!徐工/解放争冠,重汽/陕汽/福田等暴涨!|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8 06:56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新能源重卡实销1.8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58%,刷新月销量纪录 [1][4] - 新能源牵引车6月实销1.4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217%,增速高于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59个百分点 [3][4] - 2025年1-6月新能源牵引车累计销量5.85万辆,同比大增265%,已超过2024年全年销量 [23][31]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份额 - 6月新能源牵引车占新能源重卡市场份额77.68%,较上月提升近5个百分点,1-6月累计占比73.80%,较2024年全年提升5.81个百分点 [6] - 6月新能源牵引车占牵引车整体销量比例达36.79%,1-6月累计占比30.44%,是去年同期占比的3倍多 [10] - 纯电动牵引车占新能源牵引车销量98.35%,换电车型占比36.96%,燃料电池和混动分别占1.23%和0.41% [13][14] 区域市场分布 - 2025年1-6月新能源牵引车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上海和广东上牌量均超8000辆,合计占全国1/3份额 [14] - 重点城市包括上海、深圳、昌吉、广州、郑州、昆明等,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 [14] 企业竞争格局 - 6月销量超1000辆企业达6家,解放以2245辆夺冠,徐工(2040辆)和三一(2034辆)紧随其后 [17][19] - 1-6月累计销量前五企业:徐工(9532辆,份额16.30%)、解放(9268辆,份额15.85%)、三一(8304辆)、重汽(6656辆)、陕汽(6244辆) [23][26][27] - 解放同比增速607%领跑行业,江淮(811%)和远程(498%)增速超5倍,12家主流企业中11家实现增长 [19][23] 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 - 纯电动技术路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换电模式占比36.96% [13][14] - 3-6月单月销量均进入历史前五,6月销量创历史新高,市场持续呈现爆发态势 [8][31] - 主流企业市场份额变动显著,解放份额同比提升7.67个百分点,陕汽提升3.76个百分点 [27][29]
一汽与卓驭正在商讨战略投资事宜
快讯· 2025-07-18 03:16
战略投资交易 - 卓驭科技与中国一汽正在商讨战略投资事宜 交易总额超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 投后估值逾百亿元 [1] - 本轮投资除中国一汽外 还有其他车企和产业资金参与 [1] - 中国一汽自去年起与卓驭团队洽谈投资 期间评估多种交易方案 [1] 公司控制权 - 此前传闻中国一汽拟控股卓驭科技 但本轮交易完成后卓驭仍保持业务和管理独立 [1] - 中国一汽未实现控股或并表 其与大疆都是卓驭重要股东 [1]
独家丨一汽与卓驭正在商讨战略投资事宜
晚点Auto· 2025-07-18 03:08
交易动态 - 卓驭科技与中国一汽正在商讨战略投资事宜 交易金额超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 投后估值逾百亿元 [2] - 本轮投资除中国一汽外 还有其他车企和产业资金参与 [2] - 交易完成后卓驭将保持业务和管理团队独立 一汽未实现控股或并表 [1][2] 股东与客户 - 卓驭目前已获得至少4家车企投资 包括比亚迪、上汽、北汽 均为其合作客户 [4] - 其他公开客户包括大众、奇瑞、东风、长城、奥迪 [4] - 公司由大疆孵化 与大疆均为重要股东 [2][4] 技术方案 - 拥有软硬件一体化研发基因 专注有限算力和成本条件下的辅助驾驶功能覆盖 [4] - 2022年在10万元级宝骏KiWi EV车型实现首套量产辅助驾驶方案 采用双目视觉与低算力平台 [4] - 2023-2024年在10万级车型实现无图高速领航与城市记忆领航 [4] - 产品线覆盖低中高三档算力平台 新增带激光雷达的"激目"系统方案 [4] - 提供从7V+32TOPS到激目+高算力(400~1000TOPS)的多级别方案 [4] - 开发基于高通8775P平台的舱驾一体方案 [4] 市场竞争 - 行业从技术试验加速转向规模化商用 智能驾驶成为重要购车影响因素 [5] - 2024年4月发布基于英伟达Thor平台的VLA大模型 参与新一轮技术竞争 [5] - 针对Thor平台开发的供应商较少 最先量产者将占据先发优势 [5] - 公司提供多样化合作模式 可交付软硬一体/部分软硬一体/纯软件等方案 [5] 运营发展 - 新一轮融资将增强资金储备 支持新技术开发投入 [5] - 2024年重点建设销售与商务能力 引入博世与华为背景的销售负责人 [5] - 重整销售体系以更灵活应对行业变化 [5]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数智赋能!在老工业基地见证数智化汽车制造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7-17 14:31
公司运营与生产 - 红旗繁荣厂区自2021年建成投产以来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平均每天生产约1000台汽车 [1] - 工厂采用智能制造模式,实现设备故障自感知、生产控制自适应、质量预测自学习、能源管控自决策 [1] - 冲压生产线自动化率达71.4%,焊装生产线焊接自动化率100%,涂装生产线7轴机器人可达率提升15%,总装生产线支持A级到C+级全平台柔性生产 [3] - 每54秒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工厂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前沿 [1][3]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展示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全新电动化智能网联技术平台等"黑科技"产品 [3] - 在AI芯片、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线控底盘等智能汽车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4] - 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采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整车智能在线标定、车架自动卸货及智能编组等功能 [3] 销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同比增长6.1%,生产整车155.5万辆,同比增长3.8% [4] - 自主品牌销量突破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 [4] - 合资品牌销量112.1万辆,保持合资阵营领先地位 [4] 行业与政策支持 - 长春市汽车集群2024年产值规模达到4611亿元,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 - 吉林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5] - 公司发展历程折射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活力,从汽车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5]
政产学研合作 助力长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日报· 2025-07-17 08:02
长春汽车产业战略合作 - 长春市政府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跨越式增长 计划推出8款新能源整车产品 覆盖红旗和一汽-大众品牌 [1][3] - 合作聚焦央地共建模式 共同打造长春市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3] 校企合作与科技创新 - 中国一汽与吉林大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车用新材料、车路云网星协同等核心技术 [3] - 合作涵盖高端科技研发、高精尖人才培养、产品推广与服务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3] - 校企合作打通实验室与生产线壁垒 形成长效产学研机制 为长春汽车产业锻造"创新引擎" [3] 长春市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 - 长春市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 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4] - 长春市汽车集群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获批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4] - 长春市通过布局新项目、新技术、新业态 推动汽车产业规模跃升和质量变革 [4]
徐工/福田超4000辆争冠 远程上位 上半年换电重卡销2.5万辆增1.4倍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7 06:58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8万辆,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58% [1][4] - 纯电动重卡占比97.87%,其中充电重卡销量超1.2万辆,换电重卡销量5573辆 [4][5] - 换电重卡同比增速141%,连续5个月翻倍增长但跑输行业大盘 [5][36] 换电重卡细分市场分析 - 换电重卡占纯电动重卡销量31.62%,较去年同期下降3.59个百分点 [7] - 换电牵引车占比86.38%,同比增长211%;换电自卸车占比11.72%,同比仅增26% [11][27][31] - 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覆盖换电重卡,248座城市实现上牌,61座城市上牌量超100辆 [13] 企业竞争格局 - 福田6月以1286辆销量蝉联换电重卡冠军,同比暴涨825% [16][18] - 徐工、远程、解放分列2-4位,同比分别增长96%、596%、252% [16][18]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前三为徐工(4647辆)、福田(4245辆)、重汽(3271辆) [22] 市场份额变化 - 福田市场份额同比提升9.69个百分点至16.99%,解放提升5.90个百分点至11.99% [24] - 徐工虽以18.59%份额居首,但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22][24] - 换电牵引车细分市场福田占19.21%,换电自卸车市场徐工独占40.87%份额 [29][33] 历史销量与趋势 - 换电重卡2024年12月创5584辆峰值,2025年6月5573辆为历史第二高 [9] - 2025年1-6月换电重卡累计销售2.5万辆,同比增长140% [20][22] - 行业参与者从2024年27家降至2025年24家,市场集中度提升 [20]
专家谈车企AI大模型开发:构建理解行业的专属大脑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01:45
公司战略与AI应用 - 中国一汽提出企业运营智能概念EOA(Enterprise Operation Al Agent),旨在通过大模型实时推演与优化业务单元,打破"流程治理"困局 [3] - EOA实现战略指标直连车间传感数据,打通跨部门数据链,融合历史与未来数据预演业务趋势,使企业具备"自进化"能力 [3] - 公司从传统"流程治理"转向"数据驱动、智能自治、持续进化"的新管理模式 [4] 行业大模型开发 - 中国一汽开发汽车行业专属大模型,深度理解行业知识、业务流程和专有数据,驱动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智能化跃迁 [4] - 大模型应用案例:研发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完成制造端技术内容实时验证,取消中间环节,数据直达生产,形成闭环优化 [3] 未来工作形态 - 在AI+背景下,企业员工角色将转变为智能体运营者、数据挖掘者和模型构建者,而非流程执行者 [1] - 数字员工和机器人将替代传统作业层面工作,员工聚焦业务优化与智能体操控 [1]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解放汽车
经济观察网· 2025-07-16 10:14
召回计划概述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备案了多批次召回计划 [1] - 召回活动基于公安部共享缺陷线索并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缺陷调查的情况下开展 [4] 青岛基地召回情况 - 召回编号S2025M0081I涉及青岛基地2023年1月10日至2024年11月20日生产的158辆运输车(包括仓栅式运输半挂车、厢式运输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厢式运输车)[1] - 召回编号S2025M0082I涉及青岛基地相同时间段生产的158辆同类型运输车 [2] - 问题包括反光标识粘贴间距不达标和侧/后防护装置安装尺寸不达标 [1][2] 长春基地召回情况 - 召回编号S2025M0085I涉及长春基地2023年2月24日至2024年8月31日生产的21辆仓栅式运输车 [1] - 召回编号S2025M0086I涉及长春基地2023年8月22日至2024年11月13日生产的53辆多种车型(包括仓栅式运输车、厢式运输车、平头柴油载货汽车等)[2] - 召回编号S2025M0084I涉及长春基地2023年2月23日至2024年10月27日生产的82辆仓栅式运输车 [2] - 问题包括顶棚杆未按国家标准固定、侧/后防护装置尺寸不达标 [2][3] 问题类型及解决方案 - 反光标识问题:反光效果不良,公司将免费检查并更换反光标识 [1] - 防护装置问题:碰撞时防护效果不足,公司将免费检查并更换侧/后防护装置 [2] - 顶棚杆问题:存在货物超高、超载及脱落风险,公司将免费进行焊接加固 [2][3]
(活力中国)“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创造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04:12
公司发展 - 中国一汽实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造的跨越,生产车间采用智能机械臂等先进技术 [2] - 公司锚定数智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2024年1-6月整车销量达157.1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8.5% [2] 市场表现 - 海外销量连续4年翻倍增长,业务已拓展至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2] - 红旗品牌推出"天辇1号"飞行汽车等创新产品 [6][8][10] 生产制造 - 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应用AGV配送车进行车体转运,体现智能化生产水平 [12][20] - 红旗繁荣厂区总装车间采用自动化底盘生产线 [16][22] -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Q6L Sportback e-tron等新能源车型 [18][19] 产品布局 - 红旗品牌形成智能生态舱等创新产品矩阵 [2][6] - 解放J7商用车在智能工厂下线,展示商用车制造能力 [20] - 新能源车型在总装厂区完成生产,包括奥迪Q6L Sportback e-tron [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