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000061)

搜索文档
浙江:到2027年绿色食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分别新增1000个、100个以上
新浪财经· 2025-09-22 09:40
农业政策规划 - 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推行全程机械化等综合措施 推广绿色增产技术 [1] - 推广畜牧业绿色生态养殖等八大发展模式 鼓励适度规模养殖 [1] - 实施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 培育优质米 茶叶 水果 中药材 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群 [1]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绿色食品新增1000个以上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增100个以上 [1] - 100亿元以上的土特产富产业链新增5条 [1]
农产品加工板块9月22日跌0.47%,*ST中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7448.1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0
板块整体表现 - 农产品加工板块当日下跌0.47%,领跌个股为*ST中基(跌幅4.64%)[1] - 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28.58点,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157.97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涨幅最高的一致魔手上涨1.97%,跌幅最大的*ST中基下跌4.64%[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一致魔手(39.39元,+1.97%)、中粮糖业(17.14元,+1.48%)、国投中鲁(21.00元,+1.06%)[1] - 跌幅显著个股包括*ST中基(3.70元,-4.64%)、保龄宝(9.56元,-3.43%)、田野股份(4.50元,-3.02%)[2] - 成交额居前个股包括金龙鱼(2.24亿元)、中粮糖业(12.69亿元)、保龄宝(1.34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7448.1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319.2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8亿元[2] - 中粮糖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29亿元(净占比10.17%),居板块首位[3] - 中粮科技获主力净流入1087.86万元(净占比16.11%),但遭游资净流出690.24万元[3] - 保龄宝虽主力净流入124.01万元,但游资净流出711.63万元,显示资金分歧明显[3]
日销20万金鱼变“锦鲤” 江西还有这些“隐藏款”宝藏农产品
央视新闻· 2025-09-22 06:05
农业品牌发展 - 江西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美特精"区域公用品牌 [1] - "十四五"期间扶持50个"小美特精"农产品品牌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11] 观赏鱼产业 - 鹰潭余江区观赏鱼养殖规模达全国第一 形成"百户养金鱼、千亩扩规模、产值超亿元"产业格局 [1][3] - 单个圆形养殖桶可养20万尾观赏鱼 养殖户年收入超5万元 相当于5亩水塘产值 [3] - 金鱼锦鲤日销售额达20万元 成为销量冠军产品 [3] 太空莲产业 - 抚州广昌成功培育广昌太空莲 经历6次太空诱变良种实验 [5] - 太空莲较普通莲子具有生育期更长 花朵更多 莲蓬更大 结实率更高 蛋白质含量更优等特点 [5] - 广昌成为全国最大太空莲种苗输出基地 [5] 黑芝麻产业 - 共青城环鄱阳湖地区产出全国70%黑芝麻 实现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 [7] - 采用高压静电光电色选等生产工艺 达到国际食品安全认证标准 [7] - 江西黑芝麻于去年首次进入欧美市场 [7] 丝瓜深加工产业 - 抚州东乡将丝瓜开发成4大类300多种产品 包括鞋垫床垫搓澡巾化妆品等 [9] - 获得近80项专利技术 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 [9] - 丝瓜衍生品年销售额达2亿元 [9] 特色农产品升级 - 赣南脐橙井冈蜜柚泰和乌鸡等传统品牌声名远扬 [1] - 特色农业实现从"小而美""特而精"向"强而优"转型升级 [1] - 多个特色农产品发展成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1]
链资源拓市场,驻和平县长塘镇工作队力推农产品直供湾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9-22 03:19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举办农产品推介活动 展示腐竹、百香果、猕猴桃、大米等农特产品 [2][3][4][5][6][7] - 活动主题为“聚焦‘百千万工程’ 消费帮扶强村富民” 旨在通过“千镇万品”进湾区提升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销售转化率 [4][5][42] 产业发展与帮扶措施 - 长塘镇主要发展优质稻、油茶、猕猴桃、百香果、肉鸡养殖等产业 是和平县优质稻主要种植基地 有“和平粮仓”之称 [18][19] - 工作队通过科技赋能、人才培育、品牌打造三大工程提升产业竞争力 例如组织猕猴桃种植、肉牛养殖技术指导并推广新品种 [21][29][30] - 打造和平北部片区农产品展销中心和“强塘电商”平台 开展直播电商培训 培训镇村干部、返乡青年等30余人 [36][37] - 消费帮扶销售额2024年达19.2万元 2025年截至目前达23万元 同比增长19.8% [38][39] 具体产业案例与成果 - 栩轩种养专业合作社面积300多亩 种植黄金百香果、猕猴桃、脐橙 年产值约200万元 [24] - 通过深圳援建和平北部片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整合资源优势 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31][36][39] - 特色农产品包括丝苗米、猕猴桃、百香果、腐竹、食用菌(如香菇、鹿茸菇、红松茸)等 [41][42][45] 民生保障与基础设施 - 工作队建立防返贫预警机制 推动全镇防返贫监测对象100%达标退出 [48][49] - 2025年上半年争取16.97万元资金建设美丽圩镇客厅、路灯安装、灌溉水陂等项目 并联系深圳企业捐赠学校体育器材及5000余件新校服 [55][56] 社会治理与乡风文明 - 联合镇妇联举办“助力百千万、巾帼在行动”系列活动 包括乡村清洁和女子篮球赛 改善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 [66][67][68][69] - 开展6个月“法治同行·德润民心”专项行动后 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5% 信访量下降60% 村民法治知识知晓率提升至90%以上 [76][77][78]
南京品牌农产品“组团”进京推介 宁味优品签回3亿元合作大单
南京日报· 2025-09-22 02:19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南京品牌农产品北京推介暨固城湖螃蟹产销对接会于19日在北京举行 采用品牌推介 产销对接 直播互动等多维模式推动南京优质农产品北上扩圈[1] - 活动是南京品牌农产品首次整体组团赴京推介 现场展示盐水鸭 固城湖螃蟹 八卦洲芦蒿 雨花茶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2] 产品特点 - 固城湖螃蟹膏肥黄满 肉质鲜甜 蒸熟后橙红诱人 香气四溢[1] - 盐水鸭皮白肉嫩 香鲜味美 八卦洲芦蒿碧绿脆嫩 清香爽口 雨花茶形似松针 翠绿挺秀 冲泡后清香扑鼻[1] - 所有参展农产品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品质过硬 特色鲜明 代表南京区域内好中好 优中优 特中特的农产品品牌[1] 商业合作成果 - 高淳10家固城湖螃蟹授权供应商与全国35家重点采购商 连锁商超 电商平台及供应链企业进行供需洽谈[2] - 现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总签约金额达3.03亿元 另达成12项合作意向 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2] 行业发展背景 - 南京市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定位 按链式思维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 通过强链 补链 延链推动乡村产业链 供应链 价值链全链条升级[2] - 大力推进优质稻米 精品虾蟹 南京鸭等8个特色产业发展[2] 产业优势条件 - 南京气候温润 水质优良比例连续7年保持100% 居全省首位 为农业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 - 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 拥有近千万人口消费市场 市民对高品质农副产品需求强烈多元[2] 政策支持 - 南京出台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 从资金支持 技术推广 市场开拓到品牌建设 加速助力优质品牌农产品融入全国消费市场[3]
金观平:以优质农产品供给撬动多样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9-22 00:14
农业政策与消费促进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将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置于首位 通过供需结构优化升级挖掘消费潜力 [1] - 政策明确重点发力方向包括绿色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 形成与市场需求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 [2] 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 - 当前存在农产品供需错配矛盾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1] - 消费者面临选购困难 生产者面临好货难出山和优质难优价的双重困境 [1] 供给优化措施 -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 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 [2] - 构建全链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从土壤重金属 农药残留限值到包装运输划定明确红线 [2] - 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实现生产者按标生产和消费者按需消费 [2] 产品加工与价值提升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包括休闲食品 营养健康饮品和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 [3] - 推进即配 即烹 即热等方便食品开发 加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力度 [3] - 加工被定义为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 有助于提升产品销售规模和附加值 [3] 市场导向与可持续发展 - 政策强调不以简单增产或多卖为目标 避免盲目扩种导致市场表现不佳 [3] - 着力使绿色优质产品成为惠及民生的常态 推动消费者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 [3]
以优质农产品供给撬动多样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9-21 22:06
行业政策导向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将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置于首位 明确重点发力方向[1] - 政策旨在通过供需结构优化升级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1][2] 供给端优化措施 - 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 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2] - 构建全链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从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限值到包装运输要求均划定明确红线[2] - 推进农产品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实现生产者按标生产消费者按需消费[2]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包括休闲食品营养健康饮品 推进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3] - 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3] - 引导各地挖掘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资源 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3] 市场现状与挑战 - 农产品消费在人民生活中占有相当比重 直接体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1] - 存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1] - 消费者难以买到称心如意产品 生产者面临好货难出山优质难优价困境[1] - 过去因认证标准混乱监管缺位 绿色有机认证曾沦为商家抬价噱头[2] 长期发展目标 - 政策发力落脚点在于让绿色优质产品成为惠及民生的常态 而非打造短期爆款[3] - 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从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助力消费升级从吃得饱到吃得好[3]
南浔新农都农批市场盛大启幕,打造长三角农产品流通新枢纽
齐鲁晚报· 2025-09-21 09:17
项目概况 - 南浔新农都农产品批发市场于9月21日正式启用 定位为浙北现代化农批市场 填补区域空白并提升长三角农产品流通效率 [1] - 项目占地75亩(约5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 配备全品类交易区及冷库、检测中心等现代化设施 [5][13] - 采用"平急两用"设计理念 平时作为民生"菜篮子" 急时可转为应急保供枢纽 支持跨区域协同调运 [5] 区位与战略定位 - 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 东接江苏、北临太湖 可实现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千万级消费市场高效对接 [3][5] - 依托省农发集团"1+10+N"千亿级农产品流通网络 纳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库 [7] - 战略定位为"立足南浔区、服务长三角" 目标成为长三角农产品流通枢纽 [13] 运营模式与成效 - 首创轻资产合作模式输出 招商出租率达98% 反映市场前景获商户高度认可 [7] - 提供统一品牌管理、智慧化系统及全链条服务 实现交易、结算、物流数字化 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8] - 集批发、零售、电商、冷链、检测于一体 形成一站式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7][13] 社会与经济价值 - 通过强化产销对接促进优质农产品外销 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良性循环 [7] - 项目带动产业链发展并创造就业岗位 促进城乡融合 被政府列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举措 [9][12] - 二期项目战略合作已正式签约 未来将持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12]
北京“头雁”携百余种京郊特色农产品集中进城展销
新京报· 2025-09-20 09:04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于北京朝阳区举行"京味农韵 共赴头雁之约"主题活动 [1] - 活动集合全市十个远郊区37家"头雁"单位展出百余种农产品 [1][3] - 设置农产品免费品尝区和农事体验环节增强消费者互动 [3] 产品展示 - 展出怀柔金银花茶、通州鲜食玉米、昌平花生、密云油鸡蛋、延庆有机番茄等特色农产品 [3] - 包含平谷大桃、门头沟京白梨、大兴葡萄等知名地域品牌产品 [3] - 同步展示葫芦烫画、满族剪纸等非遗文创产品丰富文化内涵 [3] 政策支持 - 北京市2022年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3] - 2025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发展促进会 [3] - 通过活动搭建产品展销、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互动体验四位一体平台 [3]
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多数下跌,咖啡期货跌4.0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22:57
农产品期货价格表现 - 洲际交易所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 原糖期货逆势上涨0.50%至16.18美分/磅 [1] - 棉花期货下跌0.90%至66.30美分/磅 咖啡期货大幅下跌4.08%至365.30美分/磅 [1] - 可可期货小幅下跌0.19%至7219.00美元/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