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

搜索文档
陕西以“万企兴万村”推动乡村振兴
陕西日报· 2025-09-26 00:32
"企业投资1.1亿元建成这个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不仅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起规模化养殖,每年还为 村集体带来200多万元收入。"9月25日,石羊集团董事长魏存成说,"过去是扶贫,现在是共赢——我们 要和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红火。" 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积极参与者,石羊集团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依 托全产业链优势,创新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等产业振兴模式,将群众牢牢 镶嵌在产业链上,真正实现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从"帮"到"兴",一字之变,意味着从输血到造血、从单向帮扶到共同发展的深刻变革。如今,民营 企业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三秦大地上书写共同富裕的时代篇章。 从"结对子"到"蹚路子"的创新实践 "以前想扩大种植,最难的是资金。有了这个基金当后盾,银行放心了,我们发展的底气也足 了!"眉县猕猴桃种植大户李永红说。 在"中国猕猴桃之乡"眉县,龙头企业齐峰果业牵头,联合22家企业及合作社设立专项担保基金,通 过担保融资2.47亿元,助力"小果子"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陕西的"万企兴万村"行动,改变了过去"给钱给物"的单向帮扶模式, ...
陕西商州:打造五大产业集群,经济稳中有增
中邮证券· 2025-09-25 10:53
证券研究报告:区域经济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25 陕西商州:打造五大产业集群,经济稳中有增 ⚫ 基本情况:商洛市政府驻地,五大产业布局 商州区是商洛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陕东南交通枢纽、陕 南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县区。区内建材用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商州区 围绕"一都四区"建设,全力培育发展"3+N"产业,着力打造新材料、 绿色食品、健康医药、文化旅游、建材家居等 5 个重点产业集群。 ⚫ 经济整体稳中有增,工业及房地产压力显现 商州区是商洛市唯一的市辖区,经济体量常年位于全市第一。疫 情期间,商州区经济增速波动较大,但 23 年之后稳步增长。2024 年 商州区 GDP 实际增长 4.6%,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至 6%。2024 年 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 10.4%、25.1%、64.5%,同比增速分别为 2.7%、1.5%和 6.4%。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工业相对薄弱。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好增势,但房地产压力较大。2024 年全区固 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1.8%,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投资主要聚 焦于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等领域,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明显,全年同比下降 2 ...
我省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庆丰收
辽宁日报· 2025-09-24 01:03
在鞍山市台安县的活动现场,5位分享人现场讲述了南果梨、白羽肉鸡、宠物、花卉等鞍山特色农 业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鞍山特色农产品,还表演了紧扣"丰收"主题的文艺节目。岫岩满族自治县食 用菌协会理事赫英丹说:"村里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食用菌产业成为能留住人、能改善生 活的支柱产业,参与生产的劳动力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部分食用菌产品已经出口到欧洲。" 金秋时节,辽沈大地四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省多地举办丰 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中不少主题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场景,吸引了众多的村民、游客参与,将 节日的氛围感拉满。 9月2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七星米业数字化基地、"星禾院里"民宿、稻梦空间三地联动,通过现代 农机展览、民俗和非遗体验、农文旅深度融合等,向大众展示了活力四射的农村生产和生活场景。尤其 是在丰收市集上,来自全省14个市的200余种名优农特产齐聚一堂,沈阳寒富苹果、大连樱桃、鞍山南 果梨、桓仁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应有尽有,装满了游客的"购物车"。绚丽的民族舞蹈、百余名农民鼓手 组成的丰收鼓阵、锡伯族骑手精湛的骑术表演,更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作为庆祝农民丰 ...
奋力书写农业强省建设新答卷
河南日报· 2025-09-23 23:56
中原沃野,万物生长。 "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殷殷嘱托,念兹在兹,句句关情。 牢记嘱托勇奋进,笃行实干显担当。河南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提升农 业产能、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天下粮仓,中原担当;乡村振兴,田园风光;农民增收,笑颜绽放——河南正以整体发展的视野,奋力 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答卷。 农业提效: 农村提质: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原熟,天下足。粮食安全是农业强省的根基所在。河南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 端牢了手中的饭碗,更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坚固屏障。 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得益于要素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 9月13日,走进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作物长势喜人,种粮大户牛煜会正拿着手机 查看田间墒情监测数据,"这2000亩地全部实现了高标准改造,每50亩配套一眼机井,还安装了智能滴 灌和物联网墒情仪,动动手指就能浇地。"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河南农田的常态。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 ...
共筑金色梦想丨在这个南美国家 民众称赞中国人“真正把技术送到田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3 03:01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第一期技术援助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位于苏里南萨拉马卡大区。项目启动至今,中国援苏里南农业项目专家王艳华 一直在这里工作。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今年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远在海外的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们正在世界各地辛勤劳作,他们将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带到多个国家 和地区,为当地农作物的增产丰收贡献力量。 王艳华:我们这个项目第一期的重点是开展食用菌、蔬菜和水果的生产技术试验、培训与推广,并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实验室、冷库和温室等设施。 苏里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光照充足,当地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水果的生长。 中国农业专家因地制宜,围绕食用菌、蔬菜和水果三大产业,系统引进了从品种选育、设施栽培到无土栽培的中国技术方案。 王艳华:我们带了国内优质的品种,到这边之后进行筛选,比如中国的西红柿、豆角、黄瓜和丝瓜等等在这边长势良好。 项目开展期间,中方在当地农场举办了10期集中培训班,同时设立了多个校外培训点,内容涵盖果园建立、柑橘修剪、嫁接技术、蔬菜育苗、农机操作、雨 季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团队还编写了技术手册并录制教学视频,推广覆盖苏里南瓦尼卡省、萨拉马卡省和帕拉马里博市 ...
浙江:到2027年全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持续领跑全国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9:51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据浙江发布,为推动农业农村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 年,全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持续领跑全国,全省美丽先行区整县建成比例达60%,和美乡村覆盖率 达90%以上。到2030年,农业农村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更高水 平有机融合。 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行全程机械化等综合措施,推广绿色增产技术。推广畜牧业绿色生态 养殖等八大发展模式,鼓励适度规模养殖。实施"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培育优质米、茶 叶、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群。到2027年,绿色食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分别新增 1000个、100个以上,100亿元以上的"土特产富"产业链新增5条。 ...
浙江:到2027年绿色食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分别新增1000个、100个以上
新浪财经· 2025-09-22 09:40
农业政策规划 - 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推行全程机械化等综合措施 推广绿色增产技术 [1] - 推广畜牧业绿色生态养殖等八大发展模式 鼓励适度规模养殖 [1] - 实施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 培育优质米 茶叶 水果 中药材 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群 [1]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绿色食品新增1000个以上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增100个以上 [1] - 100亿元以上的土特产富产业链新增5条 [1]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3:12
SFC 出品丨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总策划丨邓红辉 贾肖明 总统筹丨杜弘禹 袁丁 指导丨丁青云 曹军 选题/执行统筹丨喻淑琴 李振 朱宁宁 拍摄/剪辑统筹丨曾婷芳 朱景辉 罗晶晶 设计统筹丨林军明 海报丨郑嘉琪 李雪瑶 分发统筹丨谭婷 张楠 李纲宇 赖禧 采访/文案丨高慧超 编辑丨喻淑琴 章震 拍摄丨肖航 甘俊 章启良 袁祎 剪辑/动画丨黄嘉昊 黄薰 卢高翔 向臻 实习生丨昝金玉 黄舒憶 罗奇宇 杨凌霜 制作丨品粤工作室 学习经济工作室 21创意工作室 联合制作单位丨广东省科学院 21君荐读 种地像打游戏,智慧农业"so easy" 燃!农业铁军出击 AI种田、智能育"菌"?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南方财经推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农业 科技"系列内容,带你走进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系列内容涵盖种业振兴、海洋牧场、新型 农机、智慧农场、生态农业、数字产销等六大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技厅、广 东省科学院等联合推出,权威解读科技如何为农业注入新动能,一起见证科技如何让农业"粤 来粤好"! 本期,我们将聚焦韶关,深入解读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 食用菌产业 。 你知道韶关被誉 ...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粤来粤好百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9:05
行业概况 - 韶关市被誉为广东食用菌之都 曲江区日产鲜菇高达180吨 年产量超过5万吨[2] - 主要品种占广东市场60%份额[2] 企业技术优势 - 龙头企业星河生物科技通过分子标记 杂交 提纯扶壮等技术培育高产且风味独特的优良菌株[2] - 公司建立20余个品系的标准化育种体系[2] 产业发展成效 - 食用菌产业在科技赋能下实现营养丰富且产量暴增[2] - 该产业被描述为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2]
福建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7:52
福建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福州9月18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 陈明旺18日在于福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十四五"以来,福建省农业农村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 态势,预计"十四五"确定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可如期完成,为全省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 用。 陈明旺介绍,2021年以来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年保持3.4%以上的增速,2024年达到3288亿元,比"十 三五"末增加556亿元;2021年以来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2024年达到28525元,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406元。农民收入增幅连续14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 2.26:1缩小到2024年的2.06:1。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全省果茶菜、食用菌、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逐年递增。2024年全省蔬菜产量 超过1700万吨,其中40%调供省外,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2024年全省食用菌产量163万吨、 比"十三五"末增加25万吨,产量保持全国第二,银耳、绣球菌、秀珍菇等8个优势食用菌品类产量居全 国首位,成为行业的"单项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