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科(000002)
icon
搜索文档
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1:07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官网于9月17日变更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信息 [2] - 集团总部调整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2]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2] - 地区公司分为北京公司、津公司、上海公司等16个公司 [2] 业务战略动向 - 新设立事业部 体现业务层面的突破探索 [2] - 处置资产转让冰雪业务 显示业务结构调整 [2] - 架构调整与资产处置动作结合 表明公司积极寻求业务转型 [2]
万科组织架构调整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1:03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官网于9月17日变更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信息 集团总部被分为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1]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1] - 地区公司共分为北京公司 津公司 上海公司等16个公司 [1] 业务战略动向 - 此次架构调整后新设立事业部 [1] - 万科处置资产转让冰雪业务等动作显示公司正积极探索业务层面的突破路径 [1]
万科再获深铁集团借款不超20.64亿元 累计已近260亿元
财经网· 2025-09-17 11:00
股东财务支持 - 深铁集团再次向万科提供20.64亿元股东借款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金与利息 累计借款金额达259.41亿元 [3] - 借款期限为3年 利率维持在2.34% 低于1年期LPR水平 体现市场化原则 [3] - 深铁集团有权要求万科提供担保措施 相关担保将在履行完决议程序后生效 [3] 公司经营状况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 销售收入近700亿元 交付房屋超4.5万套 [4] -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九成 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4] - 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经营基本实现稳定 [4] 关联交易情况 - 深铁集团除提供借款外 还承接万科转让的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投资收益权及相关标的 [3] - 关联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不利影响 [3]
万科大动作,近年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7 11:00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近期完成大规模人事组织调整 包括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的新架构[3][4] - 集团总部设置11个中心 地区公司包括16个公司 事业部涵盖八大业务板块[4] - 撤销开发经营本部 将原有"5+2+2"架构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7] 管理层变动 - 深铁管理团队全面入驻后 辛杰接替郁亮担任董事会主席[3][7] - 郁亮 李锋 华翠 李刚任集团执行副总裁 田钧接任董事会秘书[7] - 多名区域负责人职务调整 包括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任首席产品官等[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053.2亿元 同比下降26.2%[8]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47亿元[8] - 合同销售金额691.1亿元 同比下降45.7% 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42.6%[8] 行业背景与调整动因 - 组织架构调整与金茂 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方向一致 核心是撤销中间层级强化总部管控[7] - 行业进入瘦身期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应对能力[8] - 盈利难成为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 头部房企通过扁平化调整应对行业深度调整[8]
万科近年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扁平化及强化总部集权
第一财经网· 2025-09-17 10:43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近期完成大规模人事组织调整 包括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三大板块 其中集团总部设11个中心 地区公司包括16个城市公司 事业部涵盖物业 商业与酒店等八大多元化业务[2][3] - 撤销开发经营本部 将原有"5+2+2"架构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 实现从三级架构向两级管控转变 强化总部管控与城市端执行力[5] - 调整后集团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辛杰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等 其中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首席产品官 李嵬任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任首席营销官[5] 人事变动情况 - 本次为今年第二次大规模人事调整 年初曾出现管理层核心岗位变动 原董事会主席郁亮 总裁祝九胜 董秘朱旭集体辞任 由大股东深铁集团派驻管理人员接管[6] - 现任董事会主席由辛杰担任 郁亮改任执行副总裁 田钧接任董事会秘书 原区域负责人李嵬 吴镝等调任集团总部核心管理岗位[5][6] 经营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司营收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47亿元 主要受存货跌价等因素影响[6] - 合同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下降45.7% 合同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6% 销售端压力持续[6] 行业背景与调整动因 - 研究机构认为调整反映行业下行周期中企业经营逻辑转变 盈利难成为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 头部房企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应对深度调整[7] - 减少管理层级可缩短决策链条 实现资源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 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强市场敏感度 适应从区域公司管理模式向总公司模式转变[7]
取消区域公司,总部直管!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0:16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重组为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1] - 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设立全国16个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山东公司 上海公司 浙江公司 华中公司等[1] - 新设立8个事业部涵盖物业 商业与酒店 办公 长租公寓 海外 食品 物流及财顾业务[1] 管理层变动 - 执行副总裁李刚新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6] - 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担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集团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6] - 原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6] - 华东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吴镝担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任集团财务总监[6] 调整背景与行业趋势 - 调整旨在减少管理层级 缩短决策链条 实现资源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5] - 行业进入瘦身期 多家房地产企业包括金茂 招商蛇口均已对区域公司组织架构展开调整[7] - 行业趋势是集团直接对城市公司负责 向一线项目要业绩[8] 股东支持 - 深铁集团作为持有27.18%股权的第一大股东 年内第9次提供借款支持 本次借款20.64亿元[7] - 深铁集团年内累计提供借款达259.41亿元 上一次借款为16.81亿元[7] - 架构调整被解读为深铁推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7] 潜在挑战 - 组织架构调整可能面临管理层变动 人才流失问题[8] - 调整过渡期存在总部和区域内部人员统筹协调和衔接的挑战[8] - 市场关注调整后公司是否会面临新的问题[9]
万科新组织架构落地,设立事业部寻求业务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9-17 08:15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调整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地区公司数量增至16个 包括北京公司、津冀公司、上海公司等[1][3] - 全面进入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 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由总部直接管控地区公司[3] - 新设立8个事业部 涵盖物业、商业与酒店、办公、长租公寓、海外、食品、物流及财顾业务[3] 战略转型方向 - 食品采购等非地产业务定位为开辟新增长曲线 弥补开发、物业等传统业务收入不稳定性[4] - 业务调整基于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的背景 属于长期发展战略[4] - 通过转让冰雪业务资产实现"瘦身" 出售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和北京万冰雪体育75%股权[7] 资金支持与债务管理 - 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59.41亿元借款 最新一笔20.64亿元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1][5][6] - 已如期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6] - 形成"深铁集团资金支持+自身销售回款+银行贷款"多元保障体系 资金链稳定性增强[7] 管理团队变动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任执行副总裁[1] - 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于2025年1月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多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进入管理层[6] 运营效率优化 - 强集团管控可通过精简管理层级压缩运营与人工成本[3] - 总部直接管控改善资源调配不均问题 提升跨项目资源统筹能力和战略落地精准性[3]
万科再获深铁集团20.64亿元借款 年内借款259.4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7 07:08
股东借款支持 - 深铁集团向万科提供20.64亿元股东借款 利率为2.34% 期限不超过3年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2] - 深铁集团年内累计向万科提供股东借款达259.41亿元 本次为第九次借款支持[2] - 股东借款有助于缓解公司公开市场债务压力 避免债务违约并提升市场信心[2] 债务状况与偿债安排 - 万科公开市场境内债务总额279亿元 其中2025年9月到期本息20.64亿元与本次借款金额完全匹配[2] - 2025年12月将出现偿债高峰 到期债券本息合计58.71亿元[2] - 截至8月23日公司已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5] 流动性改善措施 - 通过新增融资和再融资获得249亿元资金支持[4] - 上半年完成13个大宗交易项目 签约金额64.3亿元 涵盖办公商业等多业态[4] - 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实现回款57.5亿元 近三年累计盘活64个项目 涉及可售货值785亿元[4] 财务指标现状 - 截至上半年末短期借款231.46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347.13亿元[3] - 公司采取多种方式获得流动性支持 包括新增融资大宗交易和存量盘活等[3] - 公司承诺统筹各类资源改善管理 加强应收款清收并降本增效[5]
最新,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已完成
36氪· 2025-09-17 05:40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重组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取消原有区域层级 设立16个城市总公司 保留物业、商业、长租公寓等8个事业部 [1] - 开发业务管理层同步调整 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任集团财务总 [5] - 16个城市公司负责人名单更新 包括北京公司李刚、西北公司金亚斌、浙江公司陈灏、广佛公司周轶群等 [6][15] - 此次调整为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变动 1月曾进行核心管理层调整 深铁集团全面接管公司 [7] 股东支持措施 - 深铁集团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 期限不超过3年 利率为2.34%[8] - 深铁集团累计向公司提供259.41亿元借款 支撑公开债市场履约 [9] - 深铁集团持有27.18%股权 为第一大股东 并通过管理层全面接管运营 获得人财物事管理权 [10] - 组织架构调整后开发业务投资财务权限上收集团 深铁背景管理层权限渗透至一线 [11] 资产质量与经营状况 - 公司虽陷亏损 但持有优质资产包 物业、物流、商业、长租公寓资产质量良好并产生正向现金流 [13] - 亏损主因2018年后低线城市土地储备过多、商办资产库存高企及资金密集型城市更新项目拖累 [13] - 上半年首开项目兑现投资承诺 温州璞拾云洲等存量项目首开认购去化率达90%以上 [13] - 2022年以来新获取70多个项目收益改善 已售部分毛利率约16% [13] 战略与行业定位 - 深铁集团将公司视为重要子公司 认为甩掉历史包袱后经营将好转 [12][13] - 防止行业巨头违约成为政治任务 房企TOP5中已有3家暴雷 需维护行业信用筑底回升态势 [14] - 公司作为改革开放代表性企业 对深圳市具有形象价值 深圳GDP总量大、增速快 具备救助能力 [14] - "深铁+万科"组合符合国企主导行业趋势 有望成为深圳地产领域领头羊 [14]
九部门联合发布扩大服务消费“19条”……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9-17 05:13
服务消费政策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9条具体举措 涵盖培育平台、丰富供给、激发增量、财政金融支持和统计监测制度[1]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1] 国防军事进展 - 福建舰航母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试验训练任务 这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2] - 公司始终根据国家安全和装备技术发展需要推进航母建设 福建舰作为大国重器将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发挥应有作用[2] 金融监管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视频会见国际证监会组织理事会主席和秘书长 双方就促进全球证券监管领域多边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3] - 深圳证监局对前海弘泰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因公司存在募集完毕后未办理基金备案手续的情形[5] 医疗技术标准 - 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行业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4] - 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4] 上市公司要闻 - 首开股份10天9板后再度提示风险 万向钱潮着力突破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部件 天普股份澄清无资产注入计划[7] - 华勤技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富创精密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7] - 万科A获深铁集团提供不超20.64亿元借款 恒为科技拟购买数珩科技75%股份并停牌[8] - 上海建工提示三连板后市场情绪过热风险 昊海生科控股股东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8] - 孚能科技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露笑科技控股子公司签订AI机器人合作协议[8] - 豪恩汽电收到产品定点信 预估生命周期总营业额约24.77亿元 豪威集团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中航光电向海外厂商出货UQD接头+液冷管组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