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000001)

搜索文档
“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02:41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部分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业绩有望筑底企稳 [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4] - 公司股价在业绩发布日大涨3.23%至12.45元/股 总市值2416亿元 领涨银行板块 [5] 战略方向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8] - 零售业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卓越 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8] - 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 做精客户 做精产品 [12] 零售业务进展 - 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出现较大拐点 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10][11] - 自营渠道人员增至1100人 单产快速上升 [11] - 信用卡余额约3900亿元 较高峰时期降低1000亿元 [11] - 下一步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 好理财平安造"品牌升级 [3][15] 对公业务发展 - 战略客户数量达239户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2] - 战略客户资产余额约3500多亿元 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战略客户存款余额超5000亿元 同比增长超7% [12] - 聚焦六大行业和六大产品 除房地产外均保持良好增长 [12] 息差状况 - 当前息差为1.8% 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6] - 二季度行业平均息差为1.42% [16] - 公司目标将息差维持在股份制银行第二或第三位 [16] - 希望保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40个基点的竞争优势 [16] 财务规划 - 中期分红率18% 与去年持平 [17] - 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 [4][17] - 目前没有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以内生积累为主 [18] 区域布局 - 在深圳拥有最大市场份额和最多资产 [19] - 将发挥总部优势为深圳及大湾区发展做贡献 [19] 运营数据 - 业绩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高峰期超20.5万人参与 [7] - 公司高管团队新增副行长方蔚豪和行长助理王军 [2]
“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02:34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零售贷款不良出现较大拐点 战略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6][12][13]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8] - 公司股价单日大涨3.23%至12.45元/股 总市值达2416亿元 领涨A股银行股 [9] 战略转型进展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上半年部分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12][13] - 零售业务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自营渠道人数增至1100人 人员单产快速上升 [6][14][16] - 对公业务聚焦"守正调优增长创新" 战略客户数量达239户(同比增长显著) 战略客户资产余额超3500亿元(双位数增长) [17][18] 业务板块表现 - 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出现较大拐点 信用卡余额降至3900亿元(较高峰减少1000亿元) [6][15][16] - 财富管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 好理财平安造"品牌 聚焦高质量AUM增长 强化银管资产和基础理财 [7][19][20] - 对公业务六大行业除房地产外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供应链跨境金融/并购/银团产品保持良好增长 [17] 财务指标展望 - 净息差1.8%处于行业较好水平(全行业二季度1.42%) 目标维持股份制银行第二/第三位 [21] - 负债端压降高利率存款 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贷款压降趋缓并逐步回升 [21] - 中期分红率18%与去年持平 资本充足水平提升 暂无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22][23][24] 区域发展布局 - 作为深圳总部银行拥有当地最大市场份额和利润贡献 将发挥总部优势服务大湾区发展 [25][26] - 借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机遇 利用特色化机制深化区域业务布局 [25][26] 经营数据表现 - 业绩会吸引超20.5万人参与 显示市场高度关注 [11] - 零售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投放出现拐点 对公存款余额超5000亿元(同比增长超7%) [16][17]
平安银行取得数据校验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26 02:15
公司专利动态 - 平安银行于2025年8月26日取得"一种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5827486B 申请日期为2022年12月 [1] - 公司专利信息总数达4545条 体现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1] 公司基本信息 - 平安银行成立于1987年 总部位于深圳市 主营业务为货币金融服务 [1] - 注册资本达1142.489亿元人民币 显示雄厚资本实力 [1] 公司经营动态 - 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达48家 反映多元化业务布局战略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1143次 体现活跃的市场参与度 [1] - 拥有商标信息501条 行政许可71个 显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合规运营体系 [1]
拐点已至,平安银行零售走向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23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零售业务风险出现拐点 个人贷款不良率下降12个基点至1.27% 高风险业务压降接近尾声[1][3][4][5] - 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导致短期收入下降 但风险控制成效显著 净息差1.8%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8][9] - 中期分红保持稳定 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45.80亿元 分红比例达20.05%[10][11]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27% 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83%[3][4] - 自营渠道人员增至1100人 零售客户数达1.27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0.9% 管理客户资产(AUM)4.21万亿元 增长0.4%[5] - 高风险个贷产品压降接近尾声 "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余亿降至100余亿 信用卡余额从5000余亿压降至3900余亿[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同比下降10% 归母净利润248.7亿元 同比下降3.9%[7] - 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 同比下降9.3% 净息差1.8% 同比下降16个基点[7][8] - 发放贷款平均收益率4.03% 同比下降76个基点 其中企业贷款收益率3.14%下降56个基点 个人贷款收益率5.04%下降86个基点[8] 战略方向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 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 做精客户 做精产品"[1][6] - 资产负债管理方面 资产端鼓励优质信贷投放 负债端聚焦低成本存款吸收 控制整体负债成本[9] - 提出"反内卷竞争"理念 强调构建公平市场环境的重要性[11]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保持20.05% 与去年一致 合计派发现金45.80亿元[10][11] - 2023年资本充足率改善后大幅提升分红 2024年分红水平达27% 略高于行业平均[10] - 未来分红将综合考虑资本水平 利润状况和市场期待 兼顾股东回报与资本需求平衡[11]
多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平均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5 16:35
核心观点 - 10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或快报 其中6家城商行 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2家农商行 [1] - 已披露完整报告的5家银行中4家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其中2家农商行增幅均超10% [2] - 5家银行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26-46个基点 支撑净息差改善 [2][3] - 业绩快报显示另外5家银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 其中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两位数 [3] - 平安银行和常熟银行已公布中期分红方案 分红比例分别为20.05%和25.27% [4] - 10家银行中有7家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下降 其余3家持平 [5] 业绩表现 - 平安银行 江苏银行 重庆银行 常熟银行 江阴银行上半年营收分别为693.85亿元 448.64亿元 76.59亿元 60.62亿元 24.01亿元 [2] - 江苏银行 重庆银行 常熟银行 江阴银行营收同比分别增长7.78% 7% 10.10% 10.45% [2] - 上述5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70亿元 202.38亿元 31.90亿元 19.69亿元 8.46亿元 [2] - 常熟银行和江阴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51%和16.63% [2] - 浦发银行 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 青岛银行 齐鲁银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 [3] - 浦发银行 宁波银行 青岛银行 齐鲁银行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两位数 [3] 负债成本 - 平安银行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9%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3] - 江苏银行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89% 同比下降40个基点 [3] - 重庆银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29% 同比下降36个基点 [3] - 常熟银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1.98% 同比下降28个基点 [3] - 江阴银行存款付息率1.62% 同比下降26个基点 [3] 分红情况 - 平安银行拟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派现45.80亿元 分红比例20.05% [4] - 常熟银行拟每股派现0.15元 共计派现4.97亿元 分红比例25.27% [4] - 江苏银行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 [4] - 银行业绩改善为中期分红提供基础 预计更多银行将加入中期分红行列 [4] 资产质量 - 10家披露业绩的银行中7家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下降 [5] - 浦发银行 平安银行 江苏银行 重庆银行 青岛银行 齐鲁银行 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 [5] - 其余3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与2024年末持平 [5]
平安银行零售“渐企稳”,对公“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5:1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 降幅较前期收窄 [2] -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2] - 零售金融业务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1% 批发金融业务余额提升4.5% 占资产总额超半数 [2] 零售业务改革进展 - 零售贷款规模降幅收窄 二季度趋缓 高风险业务基本出清 [7] - 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多亿降至100多亿 信用卡余额从5000多亿降至3900多亿 [7] - 零售不良生成额较去年减少近100亿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一季度优化5BP 较上年末优化12BP [7][8] - 零售付息率较去年全年下降27BP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 银保收入同比增长46% [8] - 中风险中收益零售贷款市场规模约一百多亿 目标每月投放50-60亿 计划两三年内形成2000-3000亿规模 [7] 对公业务战略实施 - 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7% 企业存款余额增长5.4% 票据贴现业务压降418亿元 [9] - 一般企业贷款收益率降至3.14% 对公存款付息率1.67% 较去年全年下降34BP [9] - 对公不良率从1.80%降至1.64% 企业贷款不良率0.83%略有上升 高评级资产占比超65% [9] - 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行业新发放贷款2397.77亿元 同比增长19.6% [10] - 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新发放贷款1238.17亿元 同比增长16.7% [10] 战略方向规划 - 资产端聚焦中风险中收益零售贷款上量 负债端压降高利率存款并提升活期占比 [3] - 对公业务围绕"守正 调优 增长 创新"方向推进 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并购金融等核心产品 [10][12] - 通过行业研究实验室验证和实践落地精选重点行业 研发特色产品推动业务结构升级 [12]
接手两年后 冀光恒定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灰暗时期”已过
北京商报· 2025-08-25 14:4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同比下降9.3% 非利息净收入248.78亿元同比下降11.3% [3] - 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 信用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 [4] - 净息差1.80% 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 反映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平衡难度加大 [3]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占比降至4% 较上年同期7%进一步下滑 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3% 抵押类贷款占比升至64.3% [7] -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同比增长5.6% 平均付息率1.92%同比下降37个基点 通过多场景联动促进活期存款沉淀 [7] - 信用卡流通户数降至4539.08万户 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降至9897.71亿元 延续压降态势 [7] 对公业务发展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 [10] - 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同比增长19.6% 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10] - 企业贷款不良率0.83%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增加影响 [10] 收入结构分析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7.39亿元同比下降2.0% 其中银行卡手续费收入64.08亿元同比下降0.1%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1.22亿元同比下降28.7% [4] - 结算手续费与代理委托手续费实现正增长 理财管理费收入因去年同期老产品基数较高导致下降 [4] - 公司通过压降高息负债与保证金业务优化存款结构 活期存款占比稳步提升 [11] 战略调整方向 - 零售业务从追求高收益高风险模式转向系统化优化 重点调整渠道选择/客户经营/风控能力 [8] - 对公业务聚焦六大重点行业与六大核心产品 包括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并购金融等领域 [11] - 公司强调深化产品创新与客群结构优化 加强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投入以提升资产收益率与非息收入占比 [5]
接手两年后,冀光恒定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灰暗时期”已过
北京商报· 2025-08-25 14: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同比下降9.3% 非利息净收入248.78亿元同比下降11.3% [3] - 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 信用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 [4][5] - 净息差1.80% 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 反映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平衡难度加大 [3] 零售业务 - 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占比4% 较上年同期7%进一步下滑 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3% 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升至64.3% [8] -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同比增长5.6% 平均付息率1.92%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基点 [8] - 信用卡流通户数降至4539.08万户 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降至9897.71亿元 [9] 对公业务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 [10] - 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 汽车生态 公用事业 地产)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同比增长19.6% 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 新能源 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10] - 企业贷款不良率0.83%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增加影响 [10] 战略调整 - 2023年起实施组织架构调整 公司金融模块合并六大行业事业部为战略客户部 零售金融模块撤销区域零售业务管理部以打通资源配置 [7] - 对公业务聚焦供应链金融 跨境金融 并购金融等六大核心产品 压降高息负债与保证金业务 优化存款结构 [11] - 零售业务从依赖规模扩张和高收益高风险模式转向优化渠道选择 客户经营和风控能力的系统化调整 [9]
直击业绩发布会|零售业务、分红、“反内卷”平安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4:28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 正处于爬坡阶段 前期改革为再次起飞奠定基础 [2][3] - 战略更加清晰 改变过去追求高收益高风险业务及依赖中介渠道的做法 加强自营渠道建设和风控能力 [2] - 战术更加精细 重视有效获客和精细化维护 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2] - 零售队伍精神面貌变化 从盯市场转向同时盯内功和专业 总行与分行配合更流畅 [3]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较2025年3月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3] - 不良生成率连续六个季度下降 出现明显拐点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同比下降10.0% [4] - 净利润248.70亿元 同比下降3.9% [4] - 将通过深化产品创新、优化客群结构、加强内部协同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4] - 专注经济发达地区 优化资产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 增加非息收入占比 [4] 分红政策 - 2025年中期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45.8亿元 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0.05% [6] - 中期分红比例18%与去年持平 保持稳定和连续 [6] - 年底分红将根据业务和资本状况决定 兼顾股东回报和资本需求平衡 [6] 行业竞争策略 - 反对"内卷式"竞争 强调收益必须长期覆盖成本 维持合理盈利水平 [7] - 资产端坚持风险定价 针对不同客户确定合理定价水平 反对无序竞争 [8] - 负债端禁止手工补息和不规范存款利率 严格落实利率自律机制 [8]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零售贷款不良拐点已现 高风险资产压降成效显著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14: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2] - 零售贷款同比下降5.2%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7个百分点 按揭贷款保持12.9%同比增长 [2] - 对公贷款一般企业贷款同比增长9.0% 票据贴现大幅压降20.4% [2] 业务结构转型 - 持续压降新一贷和信用卡等中高风险业务规模 信用卡余额较高峰时期压降超过1000亿元 [3] - 主动调整高风险资产 零售贷款不良出现明显拐点 不良生成额连续六个季度下降 [2][3] -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 较去年全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3] 战略方向 - 推进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 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资产结构 [2] - 加快构建中风险中收益产品体系 加大基石类贷款和中收益贷款投放力度 [3] - 建立1100人自营获客队伍 从销售导向转向客户经营导向 [4] 风险管理 - 存量高风险资产压降接近尾声 零售资产风险高点已过 [3] - 新增贷款质量保持良好 新发产品整体向好趋势明确 [2][3] - 探索差异化风险定价产品 开展客户分层与细分领域创新 [4] 未来展望 - 推动贷款业务量价险平衡发展 优化客群与资产结构 [4] - 巩固数字化与综合金融两大平台支撑能力 [4] - 中风险中收益产品逐步推向市场 构建可持续零售增长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