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一重能(688349)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重能股价涨5.41%,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015.48万股浮盈赚取1563.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3:05
股价表现 - 9月1日三一重能股价上涨5.41%至29.98元/股 成交额8478.73万元 换手率1.23% 总市值367.68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研发制造与销售(收入占比76.32%)及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19.48%) 其他业务包括风力发电(1.64%)和风电服务(1.50%) [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17日 于2022年6月22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昌平区三一产业园 [1] 机构持仓动态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二季度增持29.12万股 现持有1015.4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4.33%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563.84万元 最新规模626.8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5.98% 近一年收益率97.5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林伟斌任职12年183天 管理规模1065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69.76% 最差回报-21.41% [2] - 基金经理成曦任职9年120天 管理规模1953.12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120.62% 最差回报-67.9% [2]
三一重能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118.58万元,融资余额9649.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3: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2.34% 成交额1.83亿元[1] - 融资净买入-739.86万元 融资买入1118.58万元 融资偿还1858.44万元[1] - 融资余额9649.42万元 占流通市值1.45%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融券卖出9535股 金额27.12万元 融券偿还1400股[1] - 融券余量13.17万股 余额374.68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0亿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08万户 较上期增加4.49%[2] - 人均流通股21773股 较上期增加19.22%[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31.99万股至1348.75万股[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29.12万股至1015.48万股[3] - 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减持55.85万股至851.59万股[3] - 景顺长城两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94亿元 同比增长62.75%[2] - 归母净利润2.10亿元 同比减少51.54%[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49亿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研发制造销售 占比76.32%[1] - 电站产品销售占比19.48% 风力发电占比1.64%[1] - 2022年6月22日上市 位于北京昌平区三一产业园[1]
三一重能(688349):2025H1风机出货快速增长,海外订单加速放量
长江证券· 2025-09-09 13: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62.8% [2][4] - 2025H1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51.5% [2][4] - 2025Q2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80.3% [2][4] - 2025Q2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39.2% [2][4] - 2025H1毛利率10.6%,同比下降 [9] - 期间费用率11.1%,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对应PE约18.7倍 [9] 业务分项表现 - 风机业务:2025H1出货4.72GW,同比增长44%;收入约64亿元,同比增长30% [9] - 海外销售:2025H1收入约2.3亿元(去年同期为0),毛利率超20% [9] - 风力发电:2025H1收入0.8亿元,同比下降36%;毛利率67.8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9] - 风电服务:2025H1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3.81%,同比提升11.8个百分点 [9] - 电站产品销售:2025H1新增并网约0.46GW,在建容量约2.9GW;收入约18.3亿元,毛利率28.77% [9] 订单与市场拓展 - 2025年海外新增订单已超2GW,同比大幅增长 [9] - 海外在手订单价值超100亿元 [9] - 截至2025年6月底,风机在手订单超过28GW,创历史新高 [9] 未来展望 - 风机中标价格已企稳,Q3有望随涨价订单交付实现毛利率修复 [9] - 海外新签订单加速放量,有望打开中长期业绩成长空间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26.9亿元、31.2亿元 [15]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50元、2.19元、2.55元 [15]
三一重能(688349):风机销量稳步增长,海外订单持续取得突破
国信证券· 2025-09-09 08:1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5][22] 核心观点 - 风机销量稳步增长 海外订单持续取得突破[1]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至21.3/26.8亿元 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35.0亿元[22]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1/13.6/10.4倍[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9亿元 同比+63%[1][8]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亿元 同比-52%[1][8]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74%[1][8]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0.6% 同比-5.4个百分点[1][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0.3% 同比+2.1个百分点[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4.1亿元 同比+80% 环比+193%[1][8]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0亿元 同比+139% 环比扭亏为盈[1][8]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 同比+111% 环比扭亏为盈[1][8] - 2025年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11.9% 同比-2.3个百分点 环比+5.5个百分点[1][8]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率6.3% 同比+1.5个百分点 环比+15.0个百分点[1][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3.5%/4.3% 同比-1.7/-1.4/-2.8个百分点[8] - 第二季度末归母所有者权益与带息债务比值3.87 高于去年同期2.29[8]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1.29亿元 同比-71%[9] - 2025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0.25亿元 去年同期为-0.02亿元[9] 业务分部表现 - 风机销售收入64.1亿元 同比+30% 毛利率4.6% 同比-10.5个百分点[2][19] - 电站产品收入18.3亿元 毛利率28.8%[2][19] - 发电业务收入0.83亿元 同比-36% 毛利率67.8% 同比-1.4个百分点[2][19] - 风电服务收入1.83亿元 同比+26% 毛利率3.8% 同比+11.8个百分点[2][19] - 风机对外销量4.72GW 同比+44%[2][19] - 风机销售均价1358元/KW 同比-132元/KW[2][19] 订单与项目储备 - 上半年新增海外订单1GW[2][21] - 新增国内海风订单450MW[2][21] - 第二季度末国内外在手订单超过28GW[2][21] - 中报发布日海外新增订单已超过2GW[21] - 海外在手订单金额超过100亿元[21] - 订单分布涵盖亚太 拉美和欧洲地区[21] 电站业务进展 - 上半年新增并网风场规模460MW[2][21] - 第二季度末在建风场容量约2.9GW[2][21] - 各省陆续落地"136号文"实施细则 风电场项目投资回报及收益模式确定性提高[2][21] - 下半年风电场转让节奏有望加快[2][21]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272.22亿元 同比+53.0%[4][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278.07亿元 同比+2.2%[4][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367.87亿元 同比+32.3%[4][23] - 2025年预计净利润21.31亿元 同比+17.6%[4][23] - 2026年预计净利润26.79亿元 同比+25.7%[4][23] - 2027年预计净利润34.98亿元 同比+30.6%[4][23]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1.74元[4][23]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2.18元[4][23]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2.85元[4][23] - 2025年预计EBIT Margin 4.7%[4][23] - 2026年预计EBIT Margin 8.6%[4][23] - 2027年预计EBIT Margin 10.5%[4][23] - 2025年预计ROE 14.1%[4][23] - 2026年预计ROE 15.6%[4][23] - 2027年预计ROE 17.6%[4][23]
三一重能(688349):双海加速布局,盈利环比改善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09 08: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85.94亿元 同比提升62.75% 归母净利润2.10亿元 同比下降51.54% 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 同比下降74.38% [4][10]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4.07亿元 同比增加80.35% 归母净利润4.01亿元 同比增加139.20% 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 同比上升110.71% [4][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5.3/278.9/331.5亿元 同比增速32.2%/18.6%/18.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7/25.37/32.55亿元 同比增速3.6%/35.1%/28.3% [12] 业务进展与订单情况 - 2025上半年销售容量达4.7GW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1] - 截至2025年6月底在手订单超过28GW 创历史新高 [11] - 海外新增订单加速增长 2025上半年达1GW 截至公告日2025年新增海外订单超2GW 在手订单规模超100亿元 [11] - 海风业务取得突破 2025上半年斩获粤电石碑山200MW和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风项目 [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5/2.1/2.7元 [12] - 当前市盈率18.4倍 预计2026-2027年降至13.6倍和10.6倍 [12] - 市净率从2025年2.3倍降至2027年1.9倍 [12] - EV/EBITDA从2025年11.0倍改善至2027年7.3倍 [12]
三一重能日照:从风电先进制造工厂到高端装备输出基地加速迈进
齐鲁晚报网· 2025-09-08 06:4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三一重能核心业务为风力发电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以及风电场设计建设与运维管理[3] - 公司是"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和工信部认定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 - 全球综合排名前十风电整机商 中国陆上风电市场排名前五[3] 战略升级举措 - 产品技术持续引领 重点布局15MW及以上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与量产 攻克深远海漂浮式风机关键技术[3] - 开发具有自感知自诊断自决策自运维能力的智能风机 探索风电场无人化运维整体解决方案[3] - 数字化转型目标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称号 拓展区域运维服务中心和大部件备件中心[4] - 商业模式从产品输出升级为产品加服务加解决方案输出[4] 全球市场布局 - 充分发挥日照港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枢纽港优势 强化前港后厂模式效能[4] - 规划将日照工厂打造为面向亚太和全球市场的核心出口基地和海上风电装备母港[4] 可持续发展规划 - 实现工厂全面碳中和运营 联合产业链构建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4] - 长远愿景成为技术全球引领市场覆盖全球生态绿色和谐的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与研发基地[4]
智通A股限售解禁一览|9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1:05
限售股解禁总体情况 - 9月8日共有21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 解禁总市值约35072亿元[1] - 解禁类型包括股权激励限售流通、增发A股原股东配售上市、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及其他类型[1] 各公司解禁明细 - 西藏矿业(000762)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173万股[1] - 菲达环保(600526)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9284万股[1] - 济川药业(600566)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2073万股[1] - 北矿科技(600980)增发A股原股东配售上市解禁14687万股[1] - 南网储能(600995)其他类型解禁2234亿股[1] - 天赐材料(002709)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14424万股[1] - 莎普爱思(603168)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19643万股[1] - 锦泓集团(603518)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8528万股[1] - 西部黄金(601069)增发A股原股东配售上市解禁198亿股[1] - 韩建河山(603616)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2985万股[1] - 兆易创新(603986)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3074万股[1] - 珀莱雅(603605)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11183万股[1] - 赛腾股份(603283)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49435万股[1] - 浙江恒威(301222)延长限售锁定期流通解禁69975万股[1] - 同力日升(605286)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300万股[1] - 维峰电子(301328)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解禁163826万股[1] - 德明利(001309)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解禁3501万股[1] - 胜通能源(001331)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解禁126亿股[1] - 三一重能(688349)未注明类型解禁126985万股[1] - 华秦科技(688281)未注明类型解禁5215万股[1] - 中巨芯(688549)未注明类型解禁11583万股[1] 解禁类型分布 - 股权激励限售流通涉及西藏矿业、菲达环保、济川药业等13家公司[1] - 增发A股原股东配售上市涉及北矿科技、西部黄金2家公司[1] - 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涉及维峰电子、胜通能源2家公司[1] - 其他类型涉及南网储能1家公司[1] - 延长限售锁定期流通涉及浙江恒威1家公司[1] - 未注明解禁类型涉及三一重能、华秦科技、中巨芯3家公司[1]
风电回暖!零部件企业业绩亮眼,整机制造商增收不增利
华夏时报· 2025-09-05 03:37
风电行业装机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1.39GW 同比增长98.9% 其中陆上风电新增48.90GW 海上风电新增2.49GW [1] 整机制造商业绩分化 - 六家风电整机商总营收716.04亿元 但净利润仅15.99亿元 企业间业绩分化明显 [2] - 金风科技营收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 业绩表现最佳 [2][4] - 明阳智能营收171.43亿元(同比增长45.33%) 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降7.68%) [4] - 三一重能营收85.94亿元(同比增长62.75%) 净利润2.10亿元(同比下降51.54%) [4] - 运达股份营收108.94亿元(同比增长26.27%) 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62%) [4] - 电气风电营收26.64亿元(同比增长118.61%) 净利润亏损2.79亿元 [4] - 中船科技营收37.72亿元(同比增长30.79%) 净利润亏损5.74亿元 [4] 零部件企业业绩表现 - 风电零部件企业业绩普遍增长 主要受益于订单增长和产品结构性涨价 [5] - 新强联营收22.10亿元(同比增长108.98%) 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496.60%)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5] - 海锅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10.98% 通裕重工增长49.70% 金雷股份增长153.34% [5] - 中材科技营收133.31亿元(同比增长26.48%) 净利润9.99亿元(同比增长114.92%) [6] - 时代新材营收92.56亿元(同比增长6.87%) 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36.66%) [6] - 大金重工净利润同比增长214.32% 海力风电增长90.61% 天能重工增长6.43% [7] - 天顺风能净利润同比下降75.08% 泰顺风能下降8.08% [7] 风机价格变化趋势 - 2024年1-6月陆风机组(不含塔筒)中标均价1382元/kW 2025年1-6月升至1496元/kW(同比提升8%) [8] - 陆风机组(含塔筒)中标均价2096元/kW(同比提升21%) [8] - 三一重能表示风机中标均价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 [9] 企业订单情况 - 金风科技在手外部订单51.81GW(同比增长45.58%) 其中海外订单7.36GW(同比增长42.27%) [9] - 运达股份新增订单11.97GW 累计在手订单45.87GW [9] - 三一重能在手订单超28GW 创历史新高 [9] - 东方电缆新增中标项目金额近百亿元 在手订单约196亿元 [9] - 大金重工累计签署海外海工订单近30亿元 在手海外订单超100亿元 排产规划至2030年 [9] 行业前景展望 - 头部企业在手订单同环比保持增长 行业在手订单约300GW [10] - 预计2025下半年或2026年初整机制造商交付价格有望提升 [8] - 三一重能预计2026年风机毛利率将有明显提升 [9] - 看好2026年国内装机继续增长 [10]
三一重能202509004
2025-09-04 14:36
**三一重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风机装机容量预计15-17GW 市场份额约12%[2][6] * 2026年计划提升市场份额 国内外总装机容量预计超过2025年水平[2][6] * 2025年全年预期出货量在15-17GW之间 上半年出货4.7GW[3] * 排产规律为上半年占30% 下半年占70% 第四季度最集中 占全年总量40%左右[3] * 第三季度预计出货量4GW左右 比第二季度高很多[3] * 2025年费用率将控制在10%以内 低于去年的11%[4][17] * 随着销售额增长50% 费用率将明显下降[4][17] * 过去几年公司毛利率基本持平 是行业中少数依靠风机本身盈利的企业之一[25] * 2025年价格回升是一个拐点 未来毛利率有望回升[25] **二 风机价格与毛利率趋势** * 2026年风机价格预计上涨5%-10% 将显著提高毛利率[2][6] * 2025年3月报价中位数上涨幅度达到7个百分点[13] * 国内陆风风机价格已连续上涨接近四个季度[4][23] * 2026年价格预计趋于稳定 行业自律和反内卷大环境不支持进一步下调 但竞争激烈也难以大幅上涨 将在当前水平小幅波动[4][24] * 明年风机销售毛利率将显著提高 行业毛利率也会提升 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7][8] * 价格上涨和成本下降等因素将推动明年毛利率大幅提升[7] * 下半年出货量占比高带来规模效应 高价订单参与和降本措施效果更明显 毛利率肯定比上半年高[9] * 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更好 高价订单占比增加 海上风机交付集中 推动毛利提升[10] * 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呈现持续改善态势[10] **三 海外市场发展** * 海外市场收入快速增长 2025年预计超10亿元 去年为7000万元 前年为3亿元[2][26] * 目前手持订单达100亿元 新增订单约3GW 到年底可能有100多亿元订单[2][4] * 海外发货周期为三年 第一年占20%-30% 第二年占30%以上 第三年约30%[4] * 预计2026年海外销售额达20-30亿元[2][4] * 未来三年目标为50亿元规模 五年内目标100亿元[2][26] * 海外市场毛利率高于国内市场[26] * 涉足绿地项目 总计1.5GW正在推进中[26] **四 海上风电业务** * 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200-300MW 销售额数亿元[2][5] * 两个项目进展顺利 将在年底或明年初完成交付[5] * 2026年目标实现高增长甚至翻番 销售额至少十几亿元[2][5] * 海上项目利润水平较高 不低于海外项目20%的水平[2][11] * 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积极贡献[11] * 海上风机交付集中在第四季度[10][11] **五 零部件成本与降本措施** * 2025年零部件整体价格略有下降 主机企业采购成本下降[2][14] * 叶片 大铸件等部分零部件有所涨价 但总体成本下降[14] * 零部件企业盈利普遍好转 一些企业从亏损转为盈利 利润增长一倍 两倍甚至三倍[14] * 公司2025年综合降本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 行业降本幅度在3个百分点以上[16] * 预计2026年降本空间不低于2025年 甚至可能更大[2][15] * 每年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都会带来降本空间[15] **六 电站建设与运营业务** * 风电建设服务收入下半年增幅将显著高于上半年[4][18] * 去年接了不少项目 今年主要进行安装 EPC订单较多[18][19] * 目前在建开发状态2.9GW 今年计划完工1.5GW 并计划出售至少1GW[21] * 上半年销售电站约300MW 总销售额约18亿元 每瓦价格超过6元[21] * 公司主要策略是轻资产运营 边开发边出售电站[21] * 上半年电站毛利率为27%-29% 但整体有所下降[22] * 下半年及明年 高质量电站毛利率预计不会低于20%[22] * 上半年每瓦净利润约为1元 下半年可能略低 但仍保持在大几毛钱到1元左右[22] * 2025年电站业务订单规模预计超过10亿元 比2024年好很多 但不太可能迅速达到2023年高水平[20] **七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仅拿8个计划订单 订单价格较好 放弃了微利或不赚钱的订单[2][12] * 报价策略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排在行业前三 高价报价频次较多 低价报价频次排倒数后三[12] * 报价机制在反内卷大环境下表现良好[13] * 行业未来主要趋势包括风机利润与电站利润趋于平衡 海外市场重要性增加 行业逐步回归依靠主机盈利[27]
风机龙头们的喜与忧:为何增收不增利?
格隆汇· 2025-09-04 09: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但龙头企业集体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1] - 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新增并网容量51.39GW同比接近翻番 [2] - 11家主流整机厂商累计中标规模94GW同比增长32.7% 预计全年新增装机突破100GW [2] 企业财务表现 - 三一重能营收85.94亿元同比大涨62.75% 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大降51.54% 综合毛利率10.56% [1][3] - 明阳智能营收171.43亿元增长45.33% 净利润6.10亿元下滑近8% 主营业务毛利率12.12% 净利率不足4% [1][3] - 金风科技营收285.37亿元 净利润14.88亿元增长7.26% 风机制造业务毛利率低至7.97% [1][3] 市场需求与出货 - 明阳智能对外销售机组容量8.1GW 新增订单13.39GW [2] - 三一重能风机销量4.72GW同比增长44%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金风科技外售风机收入同比增长71% 对应交付量超10GW [2] 海外业务拓展 - 三一重能半年新增海外订单超2GW 海外风机毛利率超20% [2][5] - 金风科技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接近三成 [2] - 多数企业海外布局仍不足 未能充分借力高毛利市场 [5] 盈利承压原因 - 低价订单集中交付:2024年部分陆上风机中标价跌破1300元/千瓦 而2025年上半年交付的恰好是价格低谷时中标订单 [4] - 原材料成本压力:钢材、稀土永磁材料、铜材、碳纤维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回升叠加供应链紧张推高生产成本 [4] - 产品结构不均衡:海上风机和大兆瓦机组等高毛利产品交付比例有限 陆上中小机组订单量大价格低拉低整体盈利 [5] 行业拐点信号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风机中标均价较2024年同期回升约20% 部分陆上机组价格重回1600元/千瓦以上 [6] - 2024年10月12家风电整机企业联合签署自律公约 恶性价格战得到遏制 [6] - 三一重能二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 释放业绩回稳积极信号 [7] 长期增长动力 - "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将超130GW 海外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7] - BNEF预测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达143GW同比增长17% [7] - 技术升级持续降本:大兆瓦机组、模块化设计、智能运维等技术普及叠加规模效应 [7] 竞争格局演变 - 行业竞争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 龙头企业凭借品牌、技术和服务优势进一步拉开差距 [7] - 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压力 [7] - 下半年高价订单陆续交付叠加成本优化和结构升级 行业有望逐步摆脱量增利减困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