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华通(688339)
icon
搜索文档
亿华通(02402)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14: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402)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而作出。 茲 載 列 北 京 億 華 通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本公司 」)於 上 海 證 券 交 易 所 網 站 (www.sse.com.cn)所刊發的公告,僅供參考。 承董事會命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國強 中國,北京 2025年8月28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本 公 司 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執 行 董 事 張 國 強 先 生、宋 海 英 女 士 及 戴東哲女士;非執行董事宋峰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紀雪洪先生、陳素權先生及 李志杰先生;及職工代表董事張紅黎女士。 证券代码:688339 证券简称:亿华通 公告编号:2025-043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情况的专项报告 ...
亿华通(02402)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14:28
业绩总结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342.78 万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 2193.85 万元[8] - 本报告期(1 - 6 月)营业收入 71,929,258.41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53.25%[24]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 -200,946,473.53 元,上年同期 -181,674,753.85 元[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553,748.71 元,上年同期 -183,120,171.18 元[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397,692,764.75 元,较上年末减少 6.38%[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 4,254,071,963.23 元,较上年末减少 10.98%[2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0.71 元/股,上年同期调整后 -0.61 元/股[2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5.41%,较上年同期减少 15.04 个百分点[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10,847,278.14 元[28] 用户数据 -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国共发布 1235 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 170 款[36] 未来展望 - 公司所处行业尚处发展期,资金需求仍将快速增长[8] - 公司尚处研发及产业化初期阶段,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提前拓展百千瓦级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与整车厂合作开发新车型[36] - 公司自主开发多项燃料电池技术,如电堆自发热、高功率密度系统集成等[44] - 公司实现超薄柔性石墨双极板电堆体积功率提升[46] - 完成单电池 9000h 耐久测试和短堆 1000h 耐久测试[56] - 开发发电额定功率大于 240kW 的燃料电池系统样机 1 台[56] - 交付 240kW 燃料电池 - 氢内燃机混合发电系统,并提供系统控制模块 1 套[56] - 实现 1.1mm 级超薄柔性石墨双极板超 500 对制备[5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张家口菱碳科技等 9 家子公司,均未开展具体业务[9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导致报告期间产品销售量减少[8] - 公司坚持“预研一代、开发一代、推广一代”的研发理念,围绕燃料电池系统核心技术指标研发[39][40] - 公司与高校搭建校企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储备人才和技术[39] - 公司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引进人才,储备专业技术、研发和生产团队[42]
亿华通(0240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4:2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总收入为7192.93万元,同比减少53.2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7192.9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4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3.2%[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25%至7192.93万元,主要因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下降[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342.7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15.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亏损为2.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2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0.0%[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1.703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036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15%[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14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343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13.4%[1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6342.78万元,同比亏损增加2193.85万元[28] - 少数股东损益为2890万元人民币亏损,较2024年同期的3693万元人民币亏损收窄21.7%[11] - 综合收益总额为2.0035亿元人民币亏损,2025年同期为1.7039亿元人民币亏损[1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2.35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发费用为1717.4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053.41万元人民币下降66.0%[9]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9.62%至9022.04万元[3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6.01%至1717.46万元,因研发团队优化及减少外协[30]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69.01万元至473.02万元,因利息收入减少[3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32%至2256.22万元[30]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87%至9834.19万元[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473.02万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为913.46万元人民币[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69.97%至211.10万元,因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减少[30]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为4.14亿元,较期初7.22亿元减少42.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23亿元,较期初7.27亿元基本持平[5] - 应收账款为14.78亿元,较期初15.48亿元减少4.5%[5] - 短期借款为4.57亿元,较期初7.62亿元减少40%[7] - 应付账款为6.50亿元,较期初6.70亿元减少3%[7] - 资产总计为42.54亿元,较期初47.79亿元减少11%[6] - 流动负债合计为14.41亿元,较期初17.55亿元减少17.9%[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6.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36亿元人民币下降16.8%[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11.0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9.44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7.3%[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4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43亿元人民币下降7.0%[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579.2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32.98万元人民币下降53.0%[8] - 应收账款余额21.30亿元,坏账准备6.52亿元,应收账款净额14.78亿元[23] - 应付账款余额6.50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27002.33万元[24] - 所得税费用-587.07万元,其中递延所得税费用-181.75万元[2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研发制造,客户主要为商用客车及货车[13] - 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总功率15960kW,同比下降56.54%[28] - 主营业务收入7112.30万元,其中燃料电池系统收入5064.23万元[21] 每股指标 - 每股基本亏损为0.71元,上年同期为0.61元[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股,较2024年同期的-0.61元/股恶化16.4%[1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71元/股,较2024年同期的-0.61元/股恶化16.4%[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9%,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股[25] 投资和收益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亏损3807.53万元人民币,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亏损3781.65万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1147.8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78.18万元人民币下降42.0%[10]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5667.20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零[11][12] 会计和政策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会计期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16][17]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附属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18] - 执行会计政策变更影响销售费用减少158.75万元,营业成本增加158.75万元[20] 公司行动和指引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6] - 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44] - 公司预计至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31]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整合提升综合实力[35] - 报告期内新设立10家附属公司,涉及氢能科技及新能源领域[36] - 拟收购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100%股权[45] - 配套融资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47] - 配套融资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47] - 监事会于2025年6月20日撤销[41] 融资和股权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22亿港元[43] - 每股发行价格为60港元[43] - 香港发售H股17,628,000股[43] - 超额配售H股670,450股[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任何库存股[42]
亿华通(6883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09:35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39 公司简称:亿华通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1 / 198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1.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342.78 万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 2,193.85 万元。本期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1)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行业规模同比缩减;(2) 基于当前流动资金状况考量,公司采取了审慎的营销扩张策略,导致报告期间产品销售量减少。 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力图介入上游氢源环节实现从燃料电池系统到 氢气供应的产业链协同运作,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未 达预期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如公司不能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并扩大销 售至公司扭亏的规模经济水平,亏损态势可能延续。 2.经营性现金 ...
亿华通(688339) - 亿华通 关于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8 09:33
公司自 2012 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主要产品及服 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 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批量生 产。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 题,与国内主流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 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已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 及唐山等地上线运营。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统计,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国共发布 1235 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 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 170 款。 2025 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产业 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力度,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期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 二、 深耕科技前沿,缔造卓越产品 作为上市科技公司,产品研发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提升研 发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
亿华通(688339) - 亿华通 关于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8 09:33
证券代码:688339 证券简称:亿华通 公告编号:2025-043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 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 《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及使用管理制度》等规定,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或"亿华通")董事会编制了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 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具体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2020 年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0 年 7 月 13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亿 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447 号)核准,公司获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A 股)股票 1,763.05 万 股,每股面值 1 元,每股发行价人民币 76.65 元。募集资金总额 1, ...
亿华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亏损扩大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15.6% [1] - 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股 [1] 经营状况 - 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下滑 [1] - 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 [1]
亿华通-U股价下跌3.30%,氢能源概念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27 16:44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23.7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1元 跌幅3.30% [1] - 当日开盘价24.54元 最高价24.58元 最低价23.68元 [1] - 成交量45179手 成交额1.09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27.8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3396.86万元 [1] 公司业务属性 - 属于电池、氢能源、新能源车板块 [1] - 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制造 [1]
中国燃电技术加速出海:亿华通助力国产重卡进军澳洲,未势能源船用系统落地巴西
势银能链· 2025-08-27 12:32
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国际化进展 - 亿华通24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助力国产氢能重卡出口澳大利亚 该系统搭载于质子汽车氢燃料重卡 最大续航里程达500公里 百公里氢耗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越澳大利亚当地要求[3] - 未势能源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交付巴西 为国内首制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 由未势能源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 提供全套配套服务与技术支持 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模块化氢能管理技术/船舶专用氢安全技术及智能化自适应控制算法[5] 企业技术实力与市场突破 - 亿华通G20+ 24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环保性/耐久性及系统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 能够满足多样化商业运输场景需求 标志企业开启国际化市场新征程[3] - 未势能源氢能发电舱经跨洋运输至巴西港口 将于9月中旬搭载36米科考船进入调试阶段 为南美海事场景提供稳定电力供应与清洁动力输出[5]
销量不足万辆,氢燃料电池企业集体自救
虎嗅· 2025-08-26 05:28
市场规模与销量表现 - 2024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仅7075辆 市场规模不足万辆级别 远低于纯电动汽车数百万辆年销量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212辆 较2025年5万辆规划目标存在显著差距 [3] - 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4% 2025年上半年销量1965辆 同比2024年上半年2512辆下降21.8% [4][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有96家燃料电池系统厂商提供配套 合并母公司后为62家 较2023年增加8家 [7] - 行业集中度较高 TOP10厂商份额73.2% 但超80%厂商配套数量不足100台 [7] - 头部企业如亿华通 重塑能源 国鸿氢能均面临增收不增利或营收利润双下滑局面 [8] 企业财务状况 - 亿华通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54.21% 归母净利润暴跌87.68% 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亿华通营收1052.63万元 净亏损9300.8万元 亏损额达收入的近9倍 [11] - 重塑能源2025年上半年收入1.07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9.9% 毛利为-0.135亿元 由正转负 [13] - 重塑能源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9510万元现金净流入 在行业中较为罕见 [14] 市场特征与瓶颈 - 应用场景集中于商用车领域 如城市公交 市政环卫 物流重卡 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示范项目和补贴 [19] - 市场呈现地域分散 订单分散和应用场景分散特征 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 [19][20][2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加氢站仅约500座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3] - 氢能全生命周期效率低于纯电动路线 加氢站建设成本高昂 单站投资额800-1500万元 [25][26] 政策环境变化 - 2025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收官之年 补贴政策逐步退坡 [15][31] - 政策从购置补贴转变为对示范城市群的积分奖励 考核指标包括车辆推广数量 加氢站建设等多维度 [31] - 补贴兑现与城市群综合表现挂钩 回款周期和确定性大大降低 [32] 企业战略转型 - 头部企业向氢能产业链上游延伸 亿华通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 形成制-储-运-加-研-用全链条 [36] - 重塑能源提出"电-氢-电"模式 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氢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37][38] - 企业积极布局电解槽市场 进军海外欧洲 日本 韩国等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地区 [38][39] - 拓展非车用应用场景 包括固定式发电 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和船舶等领域 [4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