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华通(688339)
icon
搜索文档
亿华通-U涨停 14只科创板股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4:04
股价表现 - 亿华通-U盘中涨停 股价报29.23元 成交4.25亿元 换手率8.08% 振幅19.83% [1] - 科创板477只个股上涨 14只涨幅超10% 除亿华通-U外 德科立及汇成股份等个股涨停 106只下跌 海博思创跌3.97% 浙海德曼跌3.91% 财富趋势跌3.90% [1] 资金与融资情况 - 上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7.18万元 近5日净流出1005.78万元 [2] - 最新两融余额2.29亿元 融资余额2.28亿元 较前日增210.11万元(增幅0.93%) 融券余额66.78万元 较前日减0.66万元(降幅0.98%) [2] - 近10日两融余额增685.29万元(增幅3.09%) 融资余额增3.03% 融券余额增30.68%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同比下降15.51% [2] 机构评级 - 近一个月获2家机构买入评级 中金公司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5.00元 长江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2]
亿华通港股一度涨超80%,现涨幅回落至46%,报34.84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06
股价表现 - 亿华通港股盘中一度上涨超过80% [1] - 当前涨幅回落至46% [1] - 当前股价报34.84港元 [1]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一度涨超84%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06
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股价上涨51.13%至36港元 [1] - 重塑能源股价上涨27.96%至212.8港元 [1] - 京城机电股份股价上涨15.32%至5.58港元 [1] - 国富氢能股价上涨11.71%至62港元 [1] 行业催化事件 -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1]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 [1] - 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港股异动 |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02402)一度涨超84%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3:00
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股价涨51.13%至36港元 [1] - 重塑能源股价涨27.96%至212.8港元 [1] - 京城机电股份股价涨15.32%至5.58港元 [1] - 国富氢能股价涨11.71%至62港元 [1] 行业催化事件 -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1]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颁布的利好政策 [1] - 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氢能概念异动拉升 亿华通20%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2:55
氢能概念股市场表现 - 氢能概念板块在9月18日盘中出现异动拉升行情 [1] - 亿华通和京城股份股价直线涨停 [1] - 赫美集团、中泰股份、厚普股份、动力新科、科威尔等个股跟随上涨 [1]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重组告吹 向上游延伸战略无需“背锅”
犀牛财经· 2025-09-12 09:5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标志着与旭阳集团历时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正式搁浅 [2] - 重组失败主要由于估值分歧 2023年公司市值峰值与2024年市值高点相差两倍余 双方无法就估值达成一致 [4] - 控制权之争是另一关键因素 旭阳集团要求董事会多数席位 公司创始团队拒绝交出控制权 [6]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公司营收3.6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 净亏损4.53亿元创最大年度亏损纪录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92.93万元同比下滑53.25% 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5.51%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总资产42.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98% 净资产23.98亿元下降6.38% [5] 行业环境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氢能市场显著下滑 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11] - 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000元/kW级 但相比燃油车发动机成本依然偏高 [11] - 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超1500万元 氢气终端售价35-40元/公斤 重卡加氢成本显著高于柴油车 [11] 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主动缩减研发团队规模 研发人员从2024年346人降至2025年上半年128人 [13] - 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成为改善现金流当务之急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21.3亿元相当于营收近30倍 [13] - 拓展多场景应用包括公交 环卫 物流配送 冷链运输 船舶及热电联供等领域 [13] 核心技术人才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5] 行业长期前景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绿氢制造设备装机容量将占全球近70% [13] - 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发布氢能试点工作通知 推动技术装备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13] - 氢能赛道被视为马拉松 暂时领先或落后不足以决定最终胜负 [14]
亿华通跌2.09%,成交额5933.8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24.36元/股 总市值56.43亿元 成交额5933.84万元 换手率1.2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76万元 特大单卖出110.57万元占比1.86% 大单买入1131.80万元占比19.07%同时卖出1069.00万元占比18.02% [1] - 年内股价微涨1.08% 近5日跌1.81% 近20日涨2.22% 近60日显著上涨18.1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 2020年8月10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香港设有办事处(湾仔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制造 产品覆盖30kW至120kW多种功率型号 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占比70.41% 其他业务14.73% 技术开发及服务11.84% 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属性与市场数据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4万户 较上期微增0.72%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亿华通涨2.20%,成交额5217.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20%至24.15元/股,成交额5217.55万元,换手率1.13%,总市值55.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7.41%(908.45万元),卖出占比13.57%(707.92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2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3%、5.37%、16.22%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2020年8月10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香港设有办事处(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研发制造,产品功率覆盖30kW至120kW多个型号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业务14.73%、技术开发服务11.84%、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分类与市场定位 - 申万行业分类属于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板块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股、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领域 [2] 股东结构与经营数据 - 股东户数1.44万户,较上期微增0.72%,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研判2025!中国气体扩散层行业产业链、产量、需求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力推燃料电池车发展,气体扩散层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1 01:20
行业概述 - 气体扩散层是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中的核心组件 位于催化剂层与双极板之间 核心功能包括为气态反应物提供均匀扩散通道 排出液态水 传导电子和热量 并支撑催化剂层结构[3] - 气体扩散层通常由基底层或覆有微孔碳层的碳纸/碳布组成 基底层直接与气流通道接触用作气体分散体和集电体 微孔层含有碳粉和疏水剂管理液态水和水蒸气的流动[3] - 基底层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纸 碳纤维编织布 无纺布及炭黑纸 其中碳纤维纸和碳纤维编织布是主要应用材料[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气体扩散层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58亿元 同比上涨52.4%[1][10] - 2024年中国碳纤维纸市场规模达到6.2亿元 同比上涨6.9%[6]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布行业市场规模为77.13亿元 同比上涨19.0%[7]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9.9亿元 2020年仅为15亿元[9] 产业链分析 - 气体扩散层行业上游是碳纤维 碳纸 碳布等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气体扩散层制备与表现[6] - 中游是气体扩散层生产制造企业 利用上游原材料通过精细工艺制备高质量产品[6] - 下游应用集中在燃料电池 PEM电解槽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推动燃料电池市场快速增长[6] - 中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 2024年碳纤维产量达到59044吨 同比上涨8.2%[6] 政策驱动 -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氢燃料电池车应用 高质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1][10] - 国家战略规划明确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 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氢能战略价值日益凸显[9] 竞争格局 - 气体扩散层多年来被美国Avcarb 日本东丽 日本三菱化学等国外企业垄断[10] - 2023年气体扩散层国产化率不足10% 2024年该比例有望提升 但仍然是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中国产化率最低的材料[10] - 主要国内企业包括碳能科技 山东仁丰特种材料 湖南金博碳素 上海嘉资新材料 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等[10] 重点企业 -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 同比上涨19.69% 归母净利润亏损1.68亿元 同比下降62.64%[12] - 金博股份开发了气体扩散层用碳纸 气体扩散层材料 高强度高导电柔性碳基双极板等产品 技术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产品已通过国内多家头部企业验证并批量交付[12] - 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可实现气体扩散层年产能110万平 质子交换膜年产能10万平 已获得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与六十多家企业达成合作[13][14] 发展趋势 - 纳米技术发展有望改善气体扩散层微观结构 精准调控微孔尺寸与分布 实现更高效的物质传输[14] - 新型低成本高性能材料不断涌现 如特殊取向结构的碳纤维材料 有望显著提升机械性能与导电性能[14] - 行业将通过技术革新 规模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15] - 新企业凭借技术创新 成本控制或服务模式等差异化优势可能打破现有市场格局 推动竞争格局多元化发展[16]
亿华通跌3.75% 连亏5年半A股募15.5亿H股募8.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09:20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截至收盘股价23.63元 单日跌幅3.75% 处于破发状态[1] - 2020年科创板IPO发行价76.65元/股 发行1763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3.51亿元 净额12.25亿元[1] - 2021年定向增发85.1万股 发行价235.02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1.95亿元[1] - 2023年港股发行价60港元/股 发行176.28万股 募集资金净额9.828亿港元(约8.62亿元人民币)[3] 股本变动情况 - 2022年实施10转4 总股本由7135万股增至9989万股[2] - 2023年A股实施10转4 A股总股本由9989万股增至1.39亿股[2] - 2024年实施10转4 总股本由1.65亿股增至2.32亿股[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5.72亿元增长至2023年8.01亿元 但2025年上半年仅7193万元[4] - 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从2020年亏损2252万元扩大至2024年亏损4.53亿元[4] - 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 从2020年亏损4037万元扩大至2024年亏损5.29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74亿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