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688339)

搜索文档
亿华通:新设新能源子公司未开展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研发或业务布局
格隆汇· 2025-09-03 09:0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新设新能源子公司未开展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研发 [1] - 公司新设新能源子公司未开展固态电池相关业务布局 [1]
亿华通(02402)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35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A股法定/注册股份195,787,119股,股本195,787,119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H股法定/注册股份35,864,962股,股本35,864,962元[1] - 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31,652,081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A股、H股已发行股份分别为195,787,119股、35,864,962股,库存股均为0[3] 其他情况 - 公司股份期权不适用[4]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5]
中材国际、珠城科技目标价涨幅超40% 亿华通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1:40
券商评级活动概览 - 9月2日券商共发布33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其中目标价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材国际(43.65%)、珠城科技(41.51%)、光云科技(35.72%) 分属专业工程、家电零部件、IT服务行业[1] - 当日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大唐发电、中国广核、三峡能源各获1家机构推荐[3] 目标价涨幅详情 - 中信证券给予中材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13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43.65%[2] - 中信证券给予珠城科技派评级 目标价75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41.51%[2] - 中信证券上调光云科技至增持评级 目标价22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35.72%[2][5] - 深南电路获招银国际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235元 涨幅30.64% 为涨幅排名第五[2] - 涨幅超20%的公司包括斯瑞新材(24.53%)、东航物流(24.35%)、招商银行(24.31%)等共10家企业[2] 评级调整动态 - 评级调高仅1家次 中信证券将光云科技从持有上调至增持[3][5] - 评级调低仅1家次 长江证券将亿华通从买入下调至增持 所属电池行业[5][6] - 首次覆盖仅1次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赤峰黄金并给予买入评级 所属贵金属行业[7]
中材国际、珠城科技目标价涨幅超40%,亿华通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1:13
券商评级活动概况 - 9月2日券商共发布33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其中目标价涨幅前三名分别为中材国际43.65%、珠城科技41.51%、光云科技35.72% [1] - 当日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大唐发电、中国广核、三峡能源各获1家机构推荐 [3] 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中材国际获中信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3元 较最新收盘价潜在涨幅43.65% 属专业工程行业 [2] - 珠城科技获中信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75元 潜在涨幅41.51% 属家电零部件行业 [2] - 光云科技获中信证券增持评级 目标价22元 潜在涨幅35.72% 属IT服务行业 [2] - 深南电路获招银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235元 潜在涨幅30.64% 为前十名中非中信证券覆盖标的 [2] 评级调整动态 - 光云科技获中信证券评级调高 从"持有"升至"增持" 属IT服务行业 [3][5] - 亿华通遭长江证券评级调低 从"买入"降至"增持" 属电池行业 [6] - 赤峰黄金获中信证券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属贵金属行业 [7] 机构关注集中度 - 中信证券为当日最活跃机构 覆盖中材国际、珠城科技等16家公司 均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 [2][3] - 目标价涨幅前十名中有9家由中信证券覆盖 行业分布涵盖工程、黄金、银行、物流等领域 [2]
亿华通(688339):行业需求下滑及公司审慎扩张,销量及利润承压
长江证券· 2025-09-02 10:42
投资评级 - 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2.58亿元和3.39亿元 [8][9] 核心观点 -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及公司审慎扩张,销量及利润承压 [2][6][13] - 费用相对刚性拖累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2][13] - 拟定增并购定州旭阳氢能,控股股东或将易主旭阳集团 [2][1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0.72亿元,同比减少53.2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去年同期-1.41亿元 [2][6] - 2025Q2营收0.61亿元,同比减少56.36%;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去年同期-0.50亿元 [2][6] - 2025H1销售总功率15.96MW,同比减少56.54% [13] - 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售价3173元/kW,同比增6.5%;综合毛利率-25.43%,去年同期17.7% [13] - 期间费用率198.54%,同比提升79.6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36.72%,同比提升68.81个百分点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35亿元,较2024H1的-1.83亿元大幅改善;收现比181.68%,同比提升96.5个百分点 [13] 行业状况 - 2025年1-6月氢燃料电池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滑47.7%;销量1373辆,同比下滑46.8% [13] 公司战略 - 基于流动资金状况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13] - 拟定增收购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发行价格18.53元/股 [13] - 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持股比例20.4%-30.0%,将成为控股股东 [13] - 通过收购实现产业协同 [13]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遭遇“双杀”:亏损扩大、市占率跌出前十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92.9万元,同比下跌53.25% [1] - 净亏损1.6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41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55万元,较去年同期-1.83亿元有所改善 [1]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10.5亿元,亏损额逐年扩大 [1] 财务风险状况 - 总负债6.7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16% [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184万元,同比增加约20% [3] - 应收账款余额21.3亿元,为上半年营收的近30倍,同比上涨1.6% [4] - 1-2年应收账款占比最高约38%,5年以上长期应收账款达3.11亿元,占比14.6% [4] 行业市场环境 - 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4] - 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1947辆,同比下滑22.5% [5] - TOP3厂商市占率49.4%,TOP10厂商市占率87.1%,集中度较上年提升13.9个百分点 [7] - 氢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000元/kW级,但相比燃油车发动机成本仍偏高 [5] - 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高达1500万元以上,氢气终端售价维持在35-40元/公斤 [5] 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氢燃料电池装机量807.42MW,公司装机量占比20.8%位居第一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未进入TOP10系统厂商名单 [6] - 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7680万元,同比增加141.8% [9] - 重塑能源海外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加360.3% [9] 同业公司对比 - 重塑能源营收1.07亿元同比下跌9.9%,亏损3.33亿元同比减少28.7% [8] - 国富氢能营收1.09亿元同比下降19.2%,亏损8924.8万元同比减少20.4% [8] - 国鸿氢能营收5890万元同比減少55.7%,亏损1.84亿元同比减少13.2% [8] - 国鸿氢能毛利同比增加301.9%至310万元,毛利率由0.6%提升至5.3% [9] 战略调整举措 - 与旭阳集团签署框架协议,以定州旭阳氢能股权换取公司A股股份 [7] - 旭阳集团拟出资不超过5.5亿元认购公司A股股份 [7] - 重组旨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切入"制-储-运-加-研-用"产业端 [8] - 预计旭阳氢能可提供具有成本优势的大规模氢气供应 [8] 行业发展前景 - 示范应用政策将于2025年底结束,新支持政策尚未明确出台 [5]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绿氢制造设备装机容量将占全球近七成 [9] - 行业有望在2028年后进入爆发期 [9]
研判2025!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30 01:09
行业概述 -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 基于电化学反应原理 能量转化效率高且主要产物是水 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 [2] -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 氢燃料电池主要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碱性燃料电池(AFC) 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等类型 [4] - PEMFC使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 可在较低温度下运行 响应时间短 适用于需要频繁启动和停止的应用 广泛用于车辆和家庭电源等小型应用场景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规模为59.9亿元 同比增长52.42% [1] - 行业突破关键材料国产化瓶颈 以亿华通 重塑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实现了膜电极 双极板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生产 显著降低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1] - 大功率系统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400kW级电堆成功商用 适配重卡等高耗能场景对长续航 高载重的需求 [1]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氢气 质子交换膜 催化剂 膜电极 双极板 气体扩散层 储氢瓶 电解槽等原材料和生产设备 [6] - 产业链中游为氢燃料电池生产制造环节 [6]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 固定式电源/电站 天然气掺氢 氢能冶金 微型热电联供等领域 [6] 氢能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氢能产量为3815万吨 同比增长3.50% [8] - 截至2024年中国加氢站累计建成540座 新建134座 [8] - 世界最长输氢管道中石化京蒙千公里输氢管道项目正在建设 [8] 汽车产销情况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5548辆 同比下降1.47% [8] - 2024年销量为5405辆 同比下降6.67% [8] - 2019年产量达2833万辆 同比增长74.98% 主要因企业集中在年底加大排产计划 [8] 重点企业分析 - 亿华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攻克超低温冷启动设计等三项核心技术 [11] - 2024年12月亿华通发布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M30+ 采用国产电堆 零部件国产化率达100% 最高质量功率密度突破900W/kg [11] - 2025一季度亿华通营业收入0.11亿元 同比下降19.92% 归母净利润-0.91亿元 同比下降1.98% [11] - 潍柴动力积极布局燃料电池领域 完成甲醇 氢等替代燃料技术布局 [12] - 2024年潍柴动力营业收入2156.91亿元 同比增长0.81% 研发投入94.07亿元 同比增长4.72% [12] 技术发展趋势 - 材料科学 电化学等领域不断突破 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 成本逐步降低 [14] - 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 氢气生产 储存 运输等环节成本降低 [14]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从交通运输到固定发电 便携式电源等领域 [15] 政策环境 - 中国政府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 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15] - 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吸引大量资本和技术投入 [15]
亿华通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5.51%,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同比下降15.5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140.3万元 同比下降56.3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7041.98万元 同比下降40.0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为-25.43% 同比下滑252.45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为-278.55% 同比下滑151.5个百分点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147.34% 产品附加值偏低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1.28% 投资回报表现较差 [3] 成本结构 - 三费总额1.26亿元 占营收比例达174.66% [1] - 三费占营收比例同比上升105.36个百分点 [1] -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总和占营收同比增幅102.9% [1]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4.14亿元 同比下降30.79% [1] - 应收账款14.78亿元 同比下降8.95% [1] - 有息负债4.98亿元 同比下降37.93% [1] - 现金资产状况保持健康水平 [3]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10.35元 同比下降41.04% [1] - 每股收益-0.71元 同比下降16.39%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5元 同比改善86.52% [1] 历史业绩表现 - 上市以来共披露4份年报 其中7个年度出现亏损 [3] - 2013年ROIC最低达-103.42% [3] - 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38.39% [3] - 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值持续为负 [3]
亿华通(02402)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1.63亿元 同比扩大15.51%
智通财经· 2025-08-28 15:09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7192.93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53.25% [1] - 归母净亏损1.63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5.51% [1] - 每股基本亏损0.71元 [1]
亿华通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1.63亿元 同比扩大15.51%

智通财经· 2025-08-28 15:07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7192.93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53.25% [1] - 归母净亏损1.63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5.51% [1] - 每股基本亏损0.71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