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

搜索文档
销售研发谁赚的多?国产仪器上市公司员工薪酬榜
仪器信息网· 2025-06-26 06:01
行业概况 - 仪器行业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重要性愈发凸显 [2] - 薪酬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核心要素,直接关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2] - 以国内50家上市仪器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研发与销售员工薪酬情况 [2] 研发薪酬分析 - 2024年度上市仪器公司研发人员平均年薪为23.29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2.64% [3] - 迈瑞医疗以50.51万元/年的研发人均薪酬位居榜首,普源精电、美亚光电、联影医疗、钢研纳克紧随其后 [3] - 榜单尾部企业研发人均薪酬仅为10万元/年,与头部差距高达数倍 [3] - 薪酬差距可能导致研发人才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加剧行业竞争不平衡 [4] 研发薪酬TOP30榜单 - 迈瑞医疗50.51万元/年、普源精电42.39万元/年、美亚光电42.07万元/年、联影医疗38.39万元/年、钢研纳克36.88万元/年位居前五 [5][6] - 榜单第30名多浦乐研发人均薪酬为19.25万元/年 [6] 销售薪酬分析 - 2024年度上市仪器公司销售人员平均年薪达33.40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3.66%,增速高于研发人员 [9] - 迈瑞医疗、美亚光电、必创科技、康斯特、联影医疗分别以72.96万元/年、59.08万元/年、58.81万元/年、57.14万元/年、51.30万元/年位居销售薪酬前五 [9] - 仪器行业销售人员薪酬普遍较高,与产品价格高、技术含量大、销售难度高相关 [10] 销售薪酬TOP30榜单 - 迈瑞医疗72.96万元/年、美亚光电59.08万元/年、必创科技58.82万元/年、康斯特57.14万元/年、联影医疗51.30万元/年位居前五 [11][12] - 榜单第29名理邦仪器销售人均薪酬为27.58万元/年 [12] 行业启示 - 高薪酬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表现出色,形成人才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14] - 薪酬较低的企业可能面临人才流失、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挑战 [14] - 企业需优化薪酬结构,提高人才竞争力,同时注重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 [14] - 未来研发与销售人才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企业需通过薪酬激励等手段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 [15]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监事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3 16:54
联影医疗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激励计划审议及公示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1] - 2025年6月14日至6月23日(共10天)在公司内部公示拟激励对象姓名及职务,员工可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向监事会反馈意见 [1] - 公示期满后未收到任何员工对激励对象名单的异议 [2] 激励对象资格核查 - 监事会依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激励计划(草案)》等文件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查 [2] - 激励对象不包括公司监事和独立董事,涵盖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董事会认定的其他人员 [5] - 激励对象均无《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禁止情形(如12个月内被监管机构处罚、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 [3] 监事会结论 - 激励对象符合《公司法》《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的资格要求 [5] - 监事会认定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定 [5]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3 16:54
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186.95万元人民币 [7]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627,996.80万元人民币 [8] - 受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行业整体规模收缩,国内收入同比下降,但海外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23]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 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人民币 [8] - 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5,601,909.76元人民币(含税) [8] - 2024年度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81,728,862.63元人民币,合计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为19.46% [8] 2025年度董事薪酬方案 - 董事长张强不单独领取董事薪酬,根据担任的高管职务领取薪酬 [10] - 独立董事JIA HONG GAO、盛雷鸣、王少飞年度薪酬均为20万元人民币(税前) [10] - 董事GUOSHENG TAN、JUN BAO、TAO CAI不单独领取董事薪酬,根据担任的高管职务领取薪酬 [10]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决定取消监事会,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3] - 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制度 [14][15][16] - 拟聘任鲍晨先生为公司董事,补选因丁君先生辞职及取消监事会产生的空缺 [16]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拟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一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18] - 制定《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 [19] - 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相关事宜,包括确定授予日、调整授予数量及价格等 [20][21] 其他重要议案 - 拟为公司及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 [11] - 拟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 [12] - 拟为部分客户提供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担保额度 [17]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度共召开15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多项重大事项 [24] - 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认真履职,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专业支持 [25] - 独立董事勤勉尽责,对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25]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度共召开9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28] - 监事会认为公司董事会运作规范,决策程序合法,未发现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30] - 公司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告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0]
6月23日工银医疗保健股票净值增长1.18%,今年来累计上涨13.03%
搜狐财经· 2025-06-23 12:51
基金表现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最新净值2.5760元,单日增长1.18% [1] - 近1个月收益率-0.46%,同类排名514/1026;近6个月收益率11.85%,同类排名173/993;年初至今收益率13.03%,同类排名137/997 [1] 投资组合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39.79%,重点持仓包括恒瑞医药(8.90%)、药明康德(5.12%)、艾力斯(4.94%)、百济神州-U(3.77%)、泽璟制药-U(3.52%) [1] - 其余重要持仓为新诺威(3.27%)、迈瑞医疗(2.80%)、鱼跃医疗(2.76%)、联影医疗(2.47%)、诺诚健华-U(2.24%)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14年11月18日,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为27.24亿元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赵蓓和丁洋,赵蓓自基金成立日起担任基金经理,丁洋自2023年5月5日起担任 [1][2] 管理团队 - 赵蓓为研究部副总监兼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管理多只医疗主题基金,包括工银养老产业股票(2015年起)、工银前沿医疗股票(2016年起) [2] - 丁洋曾任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12月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 [2]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6-23 10: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10.44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6186.95万元[18][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627996.80万元[20] - 2024年度公司股份回购金额81728862.63元,中期分红98274301.44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245605073.83元,占净利润比例19.46%[20] 分红与股本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824157988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4134116股,拟派发现金红利65601909.76元[20] - 预计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不低于净利润10%且不超净利润[21] 薪酬与保险 - 2025年度独立董事年度薪酬每人20万元[24] - 责任险赔偿限额不超10000万元,保费支出不超100万元/年,保险期限12个月[28] 机构聘任与制度调整 - 公司拟续聘安永华明为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30] - 公司决定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32] - 公司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34][36] 人员变动 - 因丁君先生辞职及取消监事会,拟聘任鲍晨先生为公司董事[39] 担保与激励 - 公司及子公司拟为部分客户提供担保,担保额度不超过5亿元,有效期12个月[41] - 公司拟定《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拟实施该激励计划[44] - 公司制定《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47]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加强产品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及下一代产品创新和研发升级[65] 2024年会议情况 - 2024年董事会召开会议15次[58]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战略与社会责任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59] - 2024年监事会召开会议共计9次[72] 2024年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公司董事会运作规范、决策程序合法,董事等履职无违规[74][75] - 2024年度公司财务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状况良好,财务报告真实[76] - 2024年度公司关联交易符合实际需要,定价公允,程序合规[77] - 2024年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真实,无违规[78] - 2024年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整、合理、有效,无重大缺陷[79] - 报告期内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违法违规情形[81]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未向合并报表范围外公司提供担保[82]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监事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2025-06-23 10:15
激励计划进展 - 2025年6月13日会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议案[1] - 6月14日至23日公示拟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期10天[1] 激励对象情况 - 激励对象为高管、核心技术等人员,不含监事、独立董事[4] - 监事会认为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5] 合规情况 - 激励对象无相关不适当人选及违法违规情形[4]
联影医疗收盘上涨1.05%,滚动市盈率83.45倍,总市值1058.7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0 11:01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0日收盘价128 46元 上涨1 05% 滚动市盈率PE 83 45倍 总市值1058 71亿元 [1] - 行业市盈率平均47 91倍 中值35 05倍 公司排名第105位 [1]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117家机构持仓 其中基金109家 其他8家 合计持股33436 65万股 持股市值407 89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 放射治疗产品 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 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主要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分子影像系统 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 动物医疗设备及云平台解决方案 [1] 知识产权情况 - 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1502项 获得5882项 [1]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1079项 获707项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66项 授权465项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4 78亿元 同比增长5 42% [2] - 净利润3 70亿元 同比增长1 87% 销售毛利率49 94% [2] 行业估值对比 - 公司PE(TTM)83 45倍 PE(静)83 90倍 市净率5 22倍 [2] - 行业平均PE(TTM)47 91倍 PE(静)45 93倍 市净率4 48倍 [2] - 行业中值PE(TTM)35 05倍 PE(静)36 26倍 市净率2 36倍 [2] 同业公司估值 - 英科医疗PE(TTM)9 54倍 九安医疗10 04倍 新华医疗14 10倍 [2] - 康德莱14 51倍 奥美医疗14 67倍 振德医疗15 27倍 [2] - 维力医疗15 53倍 山东药玻15 80倍 奥泰生物15 95倍 [2]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关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51
医疗器械注册证情况 - 公司2025年至今取得多项境内和境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磁共振成像系统、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等 [1] - 境内注册证由NMPA颁发,涵盖放射治疗轮廓勾画软件、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等产品,有效期多为3-5年 [1] - 境外注册证包括CE认证和FDA 510(k)认证,涉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血管造影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等产品 [1] 全球市场准入能力 - 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超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获批上市产品超过140款 [1] - 51项产品获得FDA 510(k)认证,52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许可 [1] - 自主研发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uAngio AVIVA CX获得美国FDA 510(k)认证,成为我国首款且唯一获准进入美国市场的国产DSA设备 [1]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已在全球超8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 [2] -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化需求开发产品,推进当地产品注册,拓展境外可销售产品类型 [2]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欧盟CE认证程序已启动,预计2025年三季度前完成全球主要市场准入布局 [1] 产品竞争力 - 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取得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满足多元化临床需求 [2]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FDA认证标志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达到新高度 [1]
10亿融资!联影加码医疗AI赌局
思宇MedTech· 2025-06-20 06:36
融资动态与战略布局 - 联影智能完成A轮融资10亿元人民币,领投方为易方达、上国投资管,联影集团持续跟投,投后估值达百亿级别 [1][3] - 2024年底联影医疗及早期投资人以10亿元进行股权收购,2025年初4个月内追加近1亿元资金 [3] - 融资背后是联影集团对AI作为核心护城河的战略确认,旨在构建下一代医疗智能平台操作系统 [1][3] 公司发展历程与技术路径 - 联影智能成立于2017年底,创始团队来自西门子医疗和UNC医学院,专注影像AI算法与临床应用 [4] - 产品策略从高频使用部位切入,已覆盖心脑血管/肿瘤/骨科等100+产品,获22张NMPA二类证、12张三类证,15款FDA认证,13款CE认证 [4] - 通过联影医疗设备渠道获取临床数据形成"天然飞轮",相比纯软件公司具备硬件载体优势 [7] 商业模式挑战与突破 - 2023年营收2.54亿元但亏损1.36亿元,反映影像AI行业普遍存在的商业闭环难题 [11][12] - 医院软件付费意愿低+单病种产品局限性是主要痛点,但AI实际提升效率显著(如下肢力线分析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5秒) [12] - 通过基层医疗案例(如湖北枝江卒中系统挽救30+病例)验证AI的软性资源下沉价值 [13] 技术架构与生态布局 - 2024年发布uAI影智大模型平台,采用"多模态底座+多场景智能体"架构,含视觉/影像/语音/文本/混合模态五大专用模型 [14] - 典型应用uAI MERITS智能体实现术中多源信息融合,在颌面外科完成AI+AR引导的皮瓣移植 [17] - 构建"智能飞轮"生态:设备为入口、大模型为中枢、智能体为执行单元,提出"元医院"全院级无感智能系统概念 [18] 行业竞争格局与长期价值 - 联影选择"自建闭环"重资产路径,从设备入院到随访康复全流程覆盖,形成难以复制的生态协同效应 [22][23] - 医疗大模型竞争进入拼生态协同阶段,需持续投入算力/数据/人力,面临部署成本高与生态拓展限制等挑战 [24] - 公司定位为医疗AI时代操作系统提供商,其设备+数据+场景的全栈能力被视为行业重建者的关键资质 [22][25]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关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2025-06-18 09:47
产品资质 - 2025年至今取得境内外多个医疗器械注册证[1] - 全球注册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超140款产品[1] - 51项产品获FDA 510(k)认证、52款获欧盟CE许可[1] 新产品研发 - 自主研发DSA设备uAngio AVIVA CX获美国FDA 510(k)认证[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三季度前完成DSA全球主要市场准入布局[2] 市场扩张 - 全系列产品在全球超8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