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武纪(688256)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半年报:超七成公司盈利 寒武纪、士兰微等扭亏为盈
新华财经· 2025-09-24 23:25
行业整体表现 - 申万电子行业485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622.83亿元,同比增长22.11% [1][2] - 归母净利润合计862.65亿元,同比增长33.09% [1][2] - 近八成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1][6] - 寒武纪、士兰微等三十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7] 营收领先企业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3][4]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位列第二 [3][4] - 京东方A营收1012.78亿元位列第三 [3][4] - TCL科技(856.62亿元)和华勤技术(839.39亿元)分列第四、五位 [3] 净利润领先企业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位居榜首 [5][6] - 立讯精密66.44亿元位列第二 [5] - 京东方A32.47亿元位列第三 [5] - 北方华创(32.08亿元)和中芯国际(23.01亿元)进入前五 [5][6] 高增长企业 - 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增速居行业首位 [4] - 南极光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244.67% [10] - 南极光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982.43% [10] 毛利率表现 - 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25.71%,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1][8] - 芯动联科毛利率86.54%位居行业第一 [8][9] - 臻镭科技(84.54%)、莱特光电(74.72%)等5家公司毛利率超70% [8][9] - 合力泰、南极光、和辉光电等公司毛利率同比涨幅显著 [1][8] 细分领域亮点 - 南极光背光显示模组产品毛利率提升26.83个百分点至28.31%,主要受益于Switch2背光源模组出货量提升 [10]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达50-70亿元,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4]
【读财报】电子行业半年报:超七成公司盈利 寒武纪、士兰微等扭亏为盈
新华财经· 2025-09-24 23:1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申万电子行业485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622.83亿元 同比增长22.11%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862.65亿元 同比增长33.09% [1] - 近八成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过半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超七成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 [6]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位居行业第一 [3][4]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 京东方A营收1012.78亿元 均超千亿元 [3][4] - 营收前十企业包括TCL科技(856.62亿元)、华勤技术(839.39亿元)、歌尔股份(375.49亿元)等 [3] 盈利能力突出企业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领先优势明显 [5][6] - 立讯精密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京东方A为32.47亿元 [5] - 北方华创(32.08亿元)、中芯国际(23.01亿元)、胜宏科技(21.43亿元)等企业净利润表现突出 [5][6] 扭亏为盈企业情况 - 寒武纪、士兰微等三十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4] - 其他扭亏企业包括深天马A(174.75亿元)、士兰微(63.36亿元)、福日电子(53.33亿元)等 [7] 毛利率表现分析 - 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25.71% 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8] - 芯动联科毛利率86.54%位居行业第一 同比上升5.36个百分点 [8][9] - 臻镭科技(84.54%)、莱特光电(74.72%)、华峰测控(74.70%)等公司毛利率超70% [8][9] - 合力泰、南极光、和辉光电等公司毛利率同比涨幅较大 [1][8] 高增长企业案例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70亿元 [4] - 南极光营业收入3.98亿元 同比增长244.67% [12] - 南极光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982.43% 毛利率提升26.83个百分点至28.31% [12]
寒武纪-U大宗交易成交1236.6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6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4日大宗交易成交0.90万股 金额1236.60万元 成交价1374.00元与收盘价持平[1] - 买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 卖方为华泰证券泰州分公司[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0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14亿元[2] 股价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1374.00元 单日上涨1.75% 日换手率2.41%[2] - 全天成交额137.21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1.12亿元[2]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4.72% 但资金合计净流入5.58亿元[2] 融资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139.28亿元 近5日减少10.92亿元[3] - 融资余额降幅达7.27%[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6年03月15日[3] - 注册资本41835.0224万元人民币[3]
半导体甩掉了渣男外号
Datayes· 2025-09-24 12:24
A股市场表现 - "924"行情一周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涨幅显著 沪指累计涨超40% 深成指累计涨超65% 创业板指累计涨超108% 科创50累计涨126.5% [1] - 市场呈现"小登股"强势格局 代表个股如芯原股份年涨幅292.90% 生益电子涨131.45% 寒武纪-U涨105.22% 而"老登股"代表如海天味业跌12.68% 五粮液跌8.68% 中国人寿跌8.44% [2] - 今日市场低开高走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83% 深证成指涨1.80% 创业板指涨2.28% 科创50上涨3.49%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23474.78亿元 较上日缩量1713.16亿元 [16] 半导体设备进口 - 中国8月半导体生产设备(SPE)进口额达2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下降22% 环比下降主要由于7月高基数 [5] - 年初至今SPE进口额达212亿美元 同比增长3% 较前7个月同比增速改善1个百分点 [5] - 进口需求增长主要由光刻设备驱动 同比增55% 该领域本土化能力有限 其需求是衡量中国整体晶圆制造设备(WFE)需求的领先指标 [6] 区域半导体设备需求 - 上海进口需求强劲 同比增132% 表明该市28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产能在持续扩张 [6] - 湖北SPE进口需求回升 同比增23% 环比增296% 可能暗示长江存储或武汉新芯扩产 [6] - 广东进口需求开始正常化 环比下降46% 尽管同比仍增164% [6] 设备类型进口结构 - 光刻设备占SPE进口总额28.6% 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非光刻设备占比71.4% [7] - 蚀刻设备进口额558亿美元 同比增2% 沉积设备进口额576亿美元 同比降6% [7] - 离子注入机进口额118亿美元 同比降34% 其他设备进口额同比增27% [7] 阿里巴巴与AI合作 -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9% 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领域 [13] - 公司宣布token使用量每2-3个月翻一倍 在未来三年3800亿元投入计划基础上追加投资 [13] -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预计到2033年将较2022年增长10倍 阿里云2022年数据中心产能约2.5GW 预计到2032年增长到25GW [13]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培育数字国潮品牌 [20] - 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 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1] - 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1款进口游戏 包括《宇宙机器人》等 [22] 资金流向与龙虎榜 - 主力资金净流入951.73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 北方华创居首 [26] - 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 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银行、汽车、煤炭、社会服务、建筑装饰 [26] - 龙虎榜显示机构净买入力星股份24169.98万元 汇成股份15173.86万元 北方华创14288.91万元 [31] 知名游资动向 - 炒股养家买入山子高科1.053亿元 深科技5981万元 [35] - 中山东路买入北方华创2.314亿元 黄河旋风7049万元 [35] - 毛老板买入北方华创3.874亿元 呼家楼卖出北方华创2.103亿元 [35] 行业估值与拥挤度 -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领涨 银行、煤炭、通信领跌 [36] - 机械设备、公用事业、国防军工交易热度提升居前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食品饮料PE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位 [36] - 申万行业拥挤度显示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拥挤度较低 通信、煤炭拥挤度下降明显 [38]
“924行情”这一年!超1500股涨幅翻倍 科创芯片ETF领涨市场
凤凰网· 2025-09-24 10:36
市场总体表现 - A股市值从70.47万亿元增长至105.05万亿元,增长34.58万亿元,剔除新股后市值增长33.04万亿元 [1][3] - 市场个股平均上涨86.2%,中位数涨幅60.6%,1504只个股涨幅超100%,占市场总数28.2% [1][15] - 百元股数量从38只增至170只,增长347.4%,5元以下低价股数量从1127只减少至567只,减少51.3% [1][3] 指数与板块表现 - 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期间涨幅翻倍,通信、电子、综合板块指数涨幅超100% [9][11] - 电子板块涨幅127.16%,通信板块涨幅124.06%,综合板块涨幅108.62% [12][13] - 煤炭板块涨幅仅2.51%,石油石化板块涨幅8.14%,公用事业板块涨幅9.92% [13] 个股表现 - 上纬新材区间涨幅2084.68%,成为涨幅最高个股,市值444.02亿元 [15] - 38只个股涨幅超5倍,3只个股涨幅超10倍,*ST苏吴区间跌幅88.84%,跌幅最大 [15][16] - 寒武纪股价首次突破千元,盘中超越茅台成为新"股王" [4] ETF市场表现 - ETF资产净值规模从2.87万亿元增长至5.33万亿元,增长86.0% [3] - 科创芯片ETF涨幅居前,南方科创芯片ETF涨幅197.65%,规模19.24亿元 [17] - 嘉实科创芯片ETF涨幅197.13%,规模354.12亿元,为规模最大科创芯片ETF [17] 市场里程碑事件 - A股市值历史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沪指时隔10年重返3800点 [4][7] - A股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4万亿元,深市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 [5] - A股成交额连续31日超2万亿元,连续109日超1万亿元 [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电子板块A股市值排名再次登顶,农行总市值首次超越工行 [4] - 创业板市值亚军易主,中际旭创首次超越东方财富 [4] - 舒泰神成为年内第2只"10倍股",美邦股份成为年内首只10连板股 [4][5]
寒武纪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9000股,成交额123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38
大宗交易概况 - 寒武纪于9月24日发生大宗交易成交9000股 成交金额1236.6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09% [1] - 成交价格1374元/股 与当日市场收盘价完全持平 [1] 交易细节 - 证券代码688256 交易日期为2025年9月24日 [2] - 买入方为国蒙海德语意股份 卖出方为悉書研究院贸易限 [2] - 该笔交易被标记为KO(专场交易) [2]
从摩尔上市看国产算力产业机遇!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国产算力芯片产业 包括AI算力芯片 通用GPU 端侧算力芯片等细分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摩尔线程 沐曦 寒武纪 华为 海光 瑞芯微 以及翱捷 星源 灿芯 恒玄 晶晨 兆易创新等[1][2][3][10][11][12][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机遇与空间 * 国产算力芯片产业迎来长期投资机遇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增长[1][2] * 国产算力市场空间巨大 早期预测为2000亿 英伟达预测2027年可达8000亿[3][8] * 寒武纪远期市值空间可达10万亿 假设40%净利润率和30倍市盈率[3][9] * 赛道空间大且国产化率低 投资赔率好[2] 公司财务与融资 * 摩尔线程IPO募资80亿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46亿 1.24亿和4.38亿 复合增速超过200% 同期利润分别为-18.4亿 -16.7亿和-14.9亿[1][4] * 沐曦募资40亿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004亿 0.53亿和7.43亿 净利润分别为-7.8亿 -8.7亿和-14.1亿[1][4] * 两家公司毛利率较高但净利润为负 主要因半导体设计研发成本前置且成本项占比高 尚未带来经营杠杆效应[1][4] 产品竞争力 * 摩尔线程最新平湖架构芯片IP32算力达到32T 接近英伟达H20 互联带宽从240GB/s提升至800GB/s 显存容量高达80GB 具备对标英伟达高端芯片的能力[1][5] * 华为升腾系列产品未来三年将逐年上市并实现参数翻倍 对标英伟达Blackwell系列[5] * 寒武纪590与690达到非常高参数水平[5] * 瑞芯微3688等产品对标高通8295及英伟达Orin X Nano 性价比更高[12][13] 政策影响与国产替代 * 国家网信办要求停止测试采购英伟达RTX PRO6,000D 推动国内企业使用自主研发处理器[6] * 国产AI处理器性能已达到或超越英伟达出口中国大陆产品水平[1][6] * 主流互联网公司已开始测试导入国产卡 经过两年适配周期 龙头企业适配已成熟[1][7] 量产时间表与供应链 * 预计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厂商将大规模放量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问题解决和产能释放[1][7] * 自2023年11月以来 主流互联网公司开始接受并测试国产卡 培育生态[7] * 国内互联网公司自研ASIC产品方案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推出 大规模量产可能要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10] 技术路径与细分领域 * 3D堆叠技术是未来国产云端芯片放量的重要技术路径 具有稀缺性和竞争优势 兆易创新拥有良好卡位[17] * AI时代端侧部署是趋势 将带动硬件产品量价提升 瑞芯微是高带宽 低功耗 高性价比及高灵活性的核心标的[3][13][14] * 更多1.5B到20B参数模型将应用于主流端侧场景[14] * 三方自研ASIC不会对华为海思等形成冲击 因为市场足够大可以并行发展[10] 其他重要内容 * 摩尔线程和沐曦收入高速增长但净利润为负[1] * 瑞芯微近期市值达千亿 其3588产品过去两年大规模出货提升了端侧硬件使用水平[12][15] * 国产ASIC产业逻辑更顺畅 国内互联网CSP推进意愿强烈[11] * 符合自研ASIC人员团队 历史经验及先进制程供应链条件的国内上市公司大约只有三家 如新元 奥杰等[11]
科创板平均股价42.46元,75股股价超百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16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2.46元 其中收盘价超过100元股票有75只 股价在50元至100元之间股票有148只 股价在30元至50元股票有141只 [1] - 科创板今日上涨股票530只 下跌股票55只 [1] - 股价最高个股为寒武纪-U 报收1374.00元 上涨1.75% 茂莱光学和源杰科技分别以468.26元和382.39元位列第二三位 [1] 百元股价格变动情况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平均上涨3.70% 其中63只上涨 12只下跌 [1] -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上纬新材 盛美上海 步科股份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腾景科技 鼎通科技 芯原股份 [1] - 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483.21% 上纬新材溢价4426.62% 寒武纪-U溢价2033.87% 安集科技溢价1630.64% [1] 行业分布特征 - 百元股集中分布于电子行业36只 医药生物行业12只 计算机行业9只 [1] - 电子行业代表个股包括寒武纪-U 茂莱光学 源杰科技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包括百利天恒 惠泰医疗 百济神州-U 计算机行业代表包括金山办公 达梦数据 [1][2] 资金流向数据 - 百元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44.84亿元 [2] - 净流入居前个股包括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澜起科技 [2] - 净流出居前个股包括东芯股份净流出21369.81万元 金山办公净流出16355.18万元 源杰科技净流出16094.65万元 [2] 融资融券情况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933.31亿元 融资余额居前个股包括中芯国际147.67亿元 寒武纪-U139.28亿元 海光信息76.65亿元 [2] - 最新融券余额合计4.42亿元 融券余额居前个股包括海光信息0.52亿元 寒武纪-U0.43亿元 中芯国际0.40亿元 [2]
百元股数量达170只,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占比均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1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平均股价为13.59元,其中股价超过100元的个股数量为170只,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只 [1] - 上证指数报收3853.64点,单日上涨0.83% [1] - 百元股单日平均涨幅达2.37%,跑赢沪指1.53个百分点,其中131只上涨,38只下跌 [1] 百元股价格分布 - 股价在50-100元区间个股数量为462只,30-50元区间个股数量为759只 [1] - 贵州茅台以1442元成为最高价股,寒武纪(1374元)和吉比特(626.5元)分列二三位 [1] - 北方华创和联合化学出现涨停,光库科技和豪恩汽电跌幅居前 [1] 百元股时间维度表现 - 近一个月百元股平均上涨21.28%,显著超越沪指0.73%的涨幅 [2] - 年内累计平均涨幅达115.14%,超额收益达100.17个百分点 [2] - 天普股份近一个月涨幅279.8%,上纬新材年内涨幅1559.62% [2]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占比最高,达58只,占百元股总数34.12% [2] - 计算机行业19只,占比11.18%;医药生物行业18只,占比10.59% [2] - 电力设备、通信、机械设备等行业均有显著代表性个股 [3][4][5][6][7] 板块分布结构 - 科创板贡献75只百元股,占比44.12% [2] - 创业板50只,主板42只,北交所3只 [2] - 科创板成为高价股主要集聚地 [2] 机构关注度 - 中国移动、阳光电源、索辰科技等4只个股获得机构买入评级 [2] - 机构关注标的覆盖通信、电力设备、计算机等多个行业 [2][7] 个股表现亮点 - 寒武纪单日上涨1.75%,吉比特大涨8.21% [1][2] - 盛美上海涨幅14.81%,安集科技上涨11.88% [4] - 上纬新材单日涨停(20%),芯源微涨幅10.67% [6] 行业龙头代表 - 食品饮料行业:贵州茅台(1442元)、山西汾酒(194.61元) [1][3] - 医药生物:百济神州(309.68元)、迈瑞医疗(233.89元) [3][4] - 电力设备:宁德时代(379.93元)、阳光电源(154.2元) [2][4]
国内AI人工智能发展加速,AI人工智能ETF(512930)涨超1.7%盘中价格再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24
行业动态与公司进展 -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1]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年内预计有较多GPU企业启动上市 [1] - 华为计划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芯片 Q4推出昇腾950DT 2027年Q4推出昇腾960 2028年Q4推出昇腾970芯片 [1] - 华为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累计部署超300套 服务20余家客户 [1] - 华为将于2025年Q4推出算力规模8192卡的Atlas 950 SuperPoD 2027年Q4推出算力规模15488卡的Atlas 960 SuperPoD [1] - DeepSeek于9月22日将线上模型升级至DeepSeek-V3.1-Terminus 优化Code Agent与Search Agent表现 [1] 市场表现与指数追踪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截至9月24日14:56上涨1.79% [2] - 成分股澜起科技上涨7.53% 神州泰岳上涨7.04% 科大讯飞上涨6.47% 金山办公与三六零跟涨 [2] - AI人工智能ETF(512930)上涨1.73% 报2.18元 近一周累计上涨1.47% [2] - 该ETF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可比基金最低费率 [2] - 指数选取50只为AI提供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 [2]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82% [3] - 权重股包括新易盛(6.52%)、中际旭创(6.71%)、寒武纪(6.45%)、科大讯飞(5.72%)、豪威集团(5.62%)、中科曙光(5.32%)、海康威视(5.29%)、澜起科技(4.86%)、金山办公(3.34%)、浪潮信息(2.71%) [3][4] - 9月24日权重股表现分化 中际旭创下跌2.43% 澜起科技大涨7.53% 科大讯飞上涨6.47% [4] 产品信息 - AI人工智能ETF(512930)设场外联接基金: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3384)、C(023385)、E(0246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