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奈科技(688116)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9:25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7.6万辆 同比增长41.2% [1][2] - 新能源车渗透率31.4% 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 [1][2] - 纯电动车(BEV)销量11.4万辆 同比增长32.3% 插电混动车(PHEV)销量6.2万辆 同比增长61.5% [2] 主要国家市场动态 - 德国BEV销量3.9万辆 同比增长45.7% PHEV销量2.4万辆 同比增长76.7% [3] - 英国重启BEV补贴 约25%车型获得补贴资格 BEV销量2.2万辆 同比增长14.9% PHEV销量0.98万辆 同比增长69.4% [4] - 法国BEV销量1.7万辆 同比增长29.6% 渗透率19.4%创年内新高 PHEV销量0.6万辆 同比下降5.0% [5] - 西班牙通过MOVES Ⅲ补贴计划和15%个税减免政策推动电动化转型 [6]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欧盟议会通过碳排放考核修正案 将2025年考核目标调整为2025-2027三年平均值 [1] - 车企陆续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 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1] - 法国生态奖金补贴额度提升 社会租赁计划预计9月回归 [5] 产业链投资机会 - 锂电池领域推荐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欣旺达 [7] - 锂电材料领域推荐湖南裕能 涉及正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等多环节 [7] - 电源电驱系统推荐威迈斯 富特科技 充电桩领域推荐通合科技 [7]
天奈科技(688116) - 天奈科技关于商标争议事项进展的公告
2025-09-23 08:30
法律诉讼 - 2022年11月21日公司就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山东大展[5] - 2023年2月16日山东大展对公司商标提无效宣告请求,公司已起诉[8] 判决结果 - 2025年9月17日重审判决被告停止侵权、注销域名、赔偿150,000元[9][10] - 重审案件受理费14,700元,公司负担8,000元,被告负担6,700元[10] 案件状态 - 截至披露日一审判决处上诉期,结果不确定[6]
天奈科技,10万吨碳纳米管正极材料项目
DT新材料· 2025-09-22 16:05
天奈科技碳纳米管正极材料项目 - 公司正在实施年产10万吨碳纳米管正极材料项目 首期2万吨产能建设中[2] - 项目结合碳纳米管制备技术与正极材料复合工艺 计划分阶段实现产能布局[2] - 产能规划显示公司有意在产业化初期建立体量优势 首期2万吨产能可在两到三年内达到主流动力电池供应链门槛[3] 碳纳米管技术应用演进 - 碳纳米管在负极应用已成熟 特别在硅碳负极体系中解决体积膨胀与界面不稳定问题[2] - 正极应用长期受限于复合均匀性 成本与规模化因素 现因高倍率快充需求成为解决高镍三元与高电压正极瓶颈的潜在路径[2] - 公司从导电剂供应商转型为复合材料体系解决方案供应商 通过"材料+导电"方式切入正极复合[3] 市场驱动因素与技术优势 - 高镍三元体系在高压环境下存在电子传输效率不足和结构稳定性问题[4] - 碳纳米管可构建均匀稳定导电网络 改善界面阻抗与电子迁移效率 支持15分钟充至80%的快充需求[4][5] - 技术同时适用于固态电池 锰基高电压正极等新兴体系[5] 行业竞争格局 - 贝特瑞布局碳基材料涵盖石墨烯 碳纳米管及多孔碳 重点在导电剂和负极复合材料 正拓展至高镍三元适配研究[5] - 杉杉股份与国际碳纳米管供应商合作 已在负极快充性能提升方面实现量产应用 并尝试向更广泛电池材料环节延伸[5] - 日韩企业如LG Chem已布局碳纳米管导电剂量产 指出其可提高电池容量和寿命[6] 产业化挑战 - 成本控制是关键 碳纳米管价格仍高于传统炭黑 石墨等导电剂材料[6] - 工艺适配性问题包括分散性与团聚控制 若不当可能导致浆料均匀性不足影响电池一致性[6] - 市场培育周期长 动力电池客户验证流程通常长达两年以上[6]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拓展 - 锂电负极涉及石墨 硅碳等材料 使用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等原料[12] - 钠电负极使用硬碳/软碳 原料包括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及生物质碳源[12] - 气体扩散层(碳纸)使用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丙烯睛 原丝 树脂等材料[12] - 液流电池使用碳纤维电极碳毡 超级电容器使用生物质碳源制成的电容炭[12] 产业链设备支持 - 碳材料生产设备涵盖粉碎机 混合设备 造粒设备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石墨化炉等[13] - 电极制造需砂磨机 湿法造粒机 干燥机 裁切设备等[13] - 高端材料加工涉及三维编织设备 CVD炉 浸渍设备 等静压成型设备等[13]
天奈科技涨2.01%,成交额4.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57.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57.46元/股,成交额4.41亿元,换手率2.27%,总市值210.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57.16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73%和11.82%,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40%和33.0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8.6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52%、16.29%和25.54% [1]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38万户,较上期增加1.28%,人均流通股14455股,减少1.2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003984)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316.4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1.08%,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9亿元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纳米级碳材料研发生产,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收入占比98.04%,粉体占比1.90% [1] - 属于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行业,概念板块涵盖石墨烯、锂电池、宁德时代概念等 [1]
锂电池产业链行业双周报:《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20250919
东莞证券· 2025-09-19 1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锂电池行业景气度上升 整体需求快速增长 业绩拐点确立[3][44]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0GW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3][39][44] -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传统旺季 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预计125万辆 渗透率有望攀升至58.1%[3][39][4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为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3][44] - 反内卷持续深化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有利于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3][44] 行情回顾 - 锂电池指数近两周上涨17.97% 跑赢沪深300指数14.92个百分点[2][11] - 锂电池指数本月至今累计上涨19.54% 跑赢沪深300指数19.51个百分点[2][11] - 锂电池指数年初至今上涨46.60% 跑赢沪深300指数32.29个百分点[2][11] - 近两周涨跌幅排名前三公司:厦钨新能(42.03%)、天际股份(38.64%)、天赐材料(35.08%)[12][15] - 本月涨跌幅排名前三公司:天宏锂电(71.94%)、天际股份(64.10%)、先导智能(59.76%)[12][15] - 年初至今涨跌幅排名前三公司:震裕科技(243.03%)、利元亨(223.07%)、铜冠铜箔(194.40%)[12][15] 板块估值 - 锂电池板块整体PE(TTM)为32.63倍 处于近五年50.16%的历史分位[19] 锂电池产业链价格变动 -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1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2.14%[3][22][24] - 氢氧化锂报价7.16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42%[3][22][24] - 电解钴报价27.50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2.61%[22][25] - 电解镍报价12.31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74%[22][25] - 磷酸铁锂报价3.43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3][22][26] - 三元材料NCM523报价11.55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86%[3][22][26] - 六氟磷酸锂报价5.70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88%[3][22][30] - 动力电芯价格持稳 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均价0.31元/Wh 方形三元电芯均价0.42元/Wh[3][22][36] 产业新闻 - 2025年8月全球电池产量198.42GWh 同比增长50.31%[39] - 全球储能电池产量54.45GWh 同比增长64.5%[39]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9.1万辆和139.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39]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39] - 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453.0万个 同比上升88.5%[39] - 松下控股计划在2027财年推出固态电池首批样品[39][40] - SK On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 计划2029年实现商用化[42] 公司公告 - 宁德时代推出NP3.0技术平台及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产品[42] - 富临精工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锁定磷酸铁锂供应[42] - 恩捷股份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已投产[42] - 厦钨新能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42] - 天奈科技2025年1-8月为固态/半固态客户供货近1500吨[42] - 当升科技全固态正极材料开始10吨级别批量出货[43] 重点标的推荐理由 - 宁德时代:2025H1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动储电池市占率稳居全球榜首[45]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45] - 恩捷股份: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正在搭建[45] - 天奈科技:2025H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53.2%[46] - 先导智能:2025H1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拥有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46]
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放量
高工锂电· 2025-09-19 10:36
行业背景与会议信息 - 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将于2025年11月18-20日在深圳举办 由高工锂电和高工产研主办 海目星激光总冠名 大族锂电特别赞助[2] - 会议聚焦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背景下的单壁碳纳米管规模放量趋势[2] 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进展 - 天奈科技2025年1-8月固态/半固态电池客户碳纳米管浆料总出货1500吨 其中单壁产品占比70%[3] - 天奈科技上半年单壁浆料出货约1000吨 仅第二季度达800吨 预计三季度出货提升至1500-2000吨[3] - 公司预计2026年上半年单壁粉体产能达130-140吨 对应浆料规模达万吨级[3] - 天奈科技已与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合作 并进入海外市场与美国QuantumScape达成合作[4] - 道氏技术已向多家电芯客户批量供货单壁碳纳米管 并向头部锂电池企业及海外客户送样测试[5] - 山东碳寻规划2025年实现单壁粉体产能100吨/年 浆料1.3万吨/年 2026年粉体扩至400吨 2028年目标粉体1000吨/年[6] 产能扩张与资本布局 - 天奈科技"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分三期建设 一期150吨/年 二三期2025年底启动 2026年底总产能达450吨/年[5] - 美国天奈计划2026年投产万吨级碳纳米管浆料生产线 欧洲天奈计划2026年投产3000吨浆料生产线[5] - 道氏技术将原募集资金转投"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总投资6亿元 建设周期三年[5] - 捷强装备以4690万元现金收购山东碳寻51%股权 切入单壁碳纳米管新材料赛道[2] 技术优势与需求驱动 - 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电池正极添加量是液态体系的3-5倍 在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中为刚需材料[7] - 在钠电池中添加量比液态锂电池高出8-10倍 钠电池规模化商业化将释放需求弹性[7] - 单壁产品单吨利润为传统一代、二代产品的3倍以上[10] - 天奈科技推动单壁+多壁混合第四代产品认证 目标2025年出货1万吨[10] 应用拓展与市场前景 - 单壁碳纳米管应用延伸至机器人领域(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和电子器件领域(低功耗、高速度碳基器件)[8] - 碳基电子器件市场预计5年内商业化 潜在规模达百亿美元级别[9] - 随着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 单壁碳纳米管使用量已显著超越多壁碳管 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急速扩大[11]
锂电池产业链双周报(2025、09、05-2025、09、18):《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20250919
东莞证券· 2025-09-19 08:33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锂电池行业景气度上升 整体需求快速增长 政策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180GW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技术路线以锂电池储能为主[43] - 海外储能需求超预期增长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乘联会预计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25万辆 渗透率攀升至58.1%创历史新高[43] - 2025H1锂电池产业链净利润同比增长三成 扭转过去两年业绩下滑局面 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环比增长 业绩拐点确立[43] - 反内卷持续深化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43]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为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43] 行情回顾 - 锂电池指数近两周上涨17.97% 跑赢沪深300指数14.92个百分点[2] - 锂电池指数本月至今累计上涨19.54% 跑赢沪深300指数19.51个百分点[2] - 锂电池指数年初至今上涨46.60% 跑赢沪深300指数32.29个百分点[2] - 近两周涨跌幅前十个股中 厦钨新能上涨42.03% 天际股份上涨38.64% 天赐材料上涨35.08%[14] - 本月至今涨跌幅前十个股中 天宏锂电上涨71.94% 天际股份上涨64.10% 先导智能上涨59.76%[14] - 年初至今涨跌幅前十个股中 震裕科技上涨243.03% 利元亨上涨223.07% 铜冠铜箔上涨194.40%[14] 板块估值 - 锂电池板块整体PE(TTM)为32.63倍 处于近五年50.16%历史分位[18] 锂电池产业链价格变动 -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1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2.14%[3] - 氢氧化锂报价7.16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42%[3] - 电解钴报价27.50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2.61%[24] - 电解镍报价12.31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74%[24] - 磷酸铁锂报价3.43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3] - NCM523报价11.55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86%[3] - NCM622报价11.95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1.24%[3] - NCM811报价14.50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34%[3] - 人造石墨高端报价4.83万元/吨 低端报价2.05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3] - 石墨化高端报价0.96万元/吨 低端报价0.80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3] - 六氟磷酸锂报价5.70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88%[3] - 磷酸铁锂电解液报价1.67万元/吨 三元电解液报价2.14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3] - 湿法隔膜均价0.69元/平方米 干法隔膜均价0.43元/平方米 近两周价格持稳[3] - 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均价0.31元/Wh 方形三元电芯市场均价0.42元/Wh 近两周价格持稳[3] 产业新闻 - 乘联会预计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规模215万辆 环比增长6.5% 同比增长2.0% 其中新能源零售量125万辆 渗透率58.1%[38] - 2025年8月全球电池产量198.42GWh 同比增长50.31% 全球储能电池产量54.45GWh 同比增长64.5%[38] - 全球磷酸铁锂产量33.85万吨 同比增长61.72% 全球三元材料产量9.61万吨 同比增长16.48%[38] - 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6.3万吨 同比增长45.7% 全球电解液产量20.4万吨 同比增长38.77% 全球隔膜产量27.74亿平米 同比增长36.65%[38] -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39.1万辆和139.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38]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38] - 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 同比增长1倍 1-8月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38]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39.6GWh 环比增长4.4% 同比增长37.3%[38] - 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 环比增长11.9% 同比增长32.4%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1.6GWh 占比82.5% 环比增长14.8% 同比增长47.3%[38] - 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453.0万个 同比上升88.5% 截至8月底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 同比增长53.5%[38] - 国家发改委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180GW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2500亿元[38] - 松下控股计划在2027年3月财年内推出固态电池首批样品 首先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轮胎压力监测系统[39] 公司公告 - SK On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 开发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 计划2029年实现商用化[41] - QuantumScape与大众PowerCo完成全球首次固态锂金属电池驱动电动车实车演示[41] - 宁德时代推出NP3.0技术平台和神行Pro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41] - 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签订预付款协议 获15亿元预付款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41] - 恩捷股份子公司湖南恩捷专注高纯硫化锂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 高纯硫化锂中试线完成 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投产[41] - 厦钨新能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方面布局 氧化物路线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41] - 天奈科技2025年1-8月为固态、半固态客户累计供货近1500吨 单壁产品占比70%[41] - 当升科技开发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全固态正极材料开始10吨级别批量出货[42] 建议关注标的 - 宁德时代:2025H1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动储电池市占率全球榜首[44]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300Wh/kg[44] - 恩捷股份: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44] - 天奈科技:2025H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53.2% 单壁产品实现批量出货[45] - 先导智能:2025H1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45]
天奈科技涨2.04%,成交额2.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6.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4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股价58.46元/股,上涨2.04%,总市值214.21亿元,成交额2.98亿元,换手率1.50%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96.45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9.82% (2929.74万元) 卖出占比9.00% (2685.95万元),大单买入占比30.47% (9094.84万元) 卖出占比30.63% (9142.18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1.2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25%、19.43%、27.91%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1.08%,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比98.04%,碳纳米管粉体占比1.90%,其他业务占比0.0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38万户,较上期增加1.28%,人均流通股14455股,较上期减少1.26% [2] -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003984)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16.41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公司属于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申万行业,概念板块涵盖锂电池、石墨烯、宁德时代概念、固态电池及磷酸铁锂 [1] - 主营业务为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成立于2011年1月,2019年9月上市 [1]
天奈科技(688116)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18 09:3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20%[12] - 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59.99%[13]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5.02%[18]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65,360.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8%[26][27] - 2025年1 - 6月利润总额13,449.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79%[26]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74.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7%[26]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68.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3%[26]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69.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84%[26][27][28] - 2025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5,434.8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60%[26]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572,958.5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50%[26] - 2025年1 - 6月费用化研发投入4902.3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043.75万元下降2.80%[48]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合计4902.3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043.75万元下降2.80%[48]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50%,较2024年同期的7.80%减少0.30个百分点[48] 市场与合作 - 2024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占比53.2%,处于行业领先地位[37] - 2022 - 2024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46.7%和53.2%,均为行业第一[43] - 公司与多所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建立合作研发关系[35] - 公司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38] - 公司与国内主流及日韩知名锂电池企业推进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硅基负极应用并供货[41] - 公司与国际化工企业合作研发碳纳米管导电母粒,基本完成商业化测试[41] 技术与产品研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33项发明专利及69项实用新型专利等多项专利[30] - 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国家标准1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9项[30]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42名,其中博士22名,硕士41名,研发部门人数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8.71%[32] - 公司在碳纳米管纤维方面有研发进展,未来应用于多领域[42] - 公司在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掌握相关制备技术并将研发新产品[60][61] - 公司创新开发新型碳纳米管正极材料,引领行业技术革新[62] - 公司将碳纳米管与正极材料结合形成新型复合正极材料,可改善电池性能[62][63] 市场扩张与投资 - 美国天奈筹建“年产10,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15] - 欧洲天奈筹建“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15] - 公司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天奈锦城,从事生产磷酸(锰)铁锂新型碳纳米管正极材料[17] - 公司投资设立合资公司锦晟天奈,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业务[17] 其他要点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中,蔡永略、岳帮贤、王鸣光分别增持5000股[70][71] -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66] -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建立并执行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未发现违规使用情形[67] -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实际投向变更的情形[68] -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获单项冠军产品认定,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65] - 公司董事长TAO ZHENG(郑涛)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478,883股、通过新奈众诚间接持有79,155股[72] - 公司董事严燕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5,205,580股、通过新奈联享间接持有41,560股、通过新奈众诚间接持有173,223股、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4,886,185股、通过佳茂杰科技间接持有1,306,600股[72] - 公司董事蔡永略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488,305股、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3,298,569股[72] - 公司董事张景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68,358股、通过新奈众诚间接持有103,879股、通过新奈联享间接持有41,427股、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30,540股[72] - 公司董事姚月婷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75,209股、通过新奈联享间接持有41,427股、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61,081股[73] - 公司原监事会主席蓝茵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09,498股、通过新奈联享间接持有414,261股、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152,695股[73] - 公司副总经理叶亚文期末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公司股票3,542,516股[73] - 公司副总经理岳帮贤期末通过新奈智汇间接持有公司股票318,212股、通过新奈联享间接持有207,131股、通过新奈众诚间接持有207,764股、通过新奈普乐间接持有1,480股、通过新奈共成间接持有305,389股[75] - 本持续督导期间内,公司实控人、董监高间接持有的股份均无质押、冻结情形[75] -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需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76]
固态电池深度报告:固固界面 - 聚焦本征界面问题,材料设备体系革新
2025-09-17 14:5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固态电池 涉及固固界面问题解决 材料与设备体系革新[1] * 公司包括海外领先企业Quantumscape Solid Power 国内企业宁德时代 比亚迪 以及设备与材料供应商如先导智能 利元亨 微导纳米 北方华创 德龙激光 联赢激光 天奈科技 道氏技术等[3][12][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固态电池通过干法成型 等静压 结构化材料 激光设备等工艺解决固固界面问题 提升离子传导性能 减少副反应 提高机械匹配性[1][6][7] * 无溶剂化干法成型是应用确定性最高的方向 价值量达千万级 技术壁垒较高 国产化程度较高[1][11] * 等静压技术可系统性解决固固界面接触不良 孔隙率高 枝晶生长及体积膨胀等问题 价值量同样在千万级[1][11] * 界面改性通过涂层 掺杂 可控反应以及合金化等技术调控微观结构 增加接触面积并阻断不良反应[3][13] * 海外企业如Quantumscape和Solid Power更早布局高端设备 广泛使用ALD技术 已进入中试到小批量生产阶段[1][5] * 国内企业倾向于技术创新 采用干法或结构化材料等经济方法 处于小试到中试阶段[1][5] 其他重要内容 * 全固态电池主要挑战包括离子传导障碍 副反应 力学匹配差 界面阻抗高(需控制在50欧姆以下) 枝晶生长风险[9] * 结构化材料包括结构化铜箔和骨架支撑膜 价值量在千万元级别 国产化率较高[11] * 激光设备用于切割和加工 处于规模化测试或导入阶段 整体设备国产化程度偏高[11] * ALD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界面解决方式之一 国内微导纳米 北方华创 拓荆等企业领先[15] * 界面改性辅助材料如多孔MOF材料 COF材料 碳纳米管及导电炭黑用量显著增加 例如导电炭黑用量较液态电池成倍增长[15] * 先导智能和利元亨布局等静压及干法设备 并向国内外头部定制厂供货[3][17] * 德龙激光获得宁德时代的激光设备订单[3][23] * 联赢激光在传统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有望逐步增加市场份额并受益于激光用量整体增长[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