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688052)

搜索文档
纳芯微(688052)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17 10:3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0,000.00万元至200,000.00万元,同比增长44.94%至52.56%[3]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1,092.7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533.48万元[5] 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466.52万元至13,466.52万元[3] - 公司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000.00万元至-41,0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87.93万元至9,687.93万元[3] 业绩增长与下降原因 - 公司2024年度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和消费电子领域景气度改善[6] - 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产品售价承压,毛利率下降[6] 期间费用与研发投入 - 公司2024年度期间费用上升,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市场开拓、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增加[7] 股份支付费用 - 公司2024年度摊销股份支付费用约6,756.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44%[8] - 公司冲回累计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约20,146.44万元,因预计无法完成2024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8] 减值损失 - 公司基于谨慎性考虑,计提了较大金额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9]
芯片股爆发,圣邦股份、清溢光电20%涨停,纳芯微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1-17 06:10
芯片股表现 - 芯片股17日盘中强势拉升,圣邦股份、清溢光电20%涨停,芯朋微、和林微纳涨超15%,纳芯微、杰华特、虹软科技等涨超10%,生益科技、康强电子、瑞芯微等亦涨停 [1] 商务部回应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内有关芯片产业反映,拜登政府对芯片行业给予了大量补贴,美企业因此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并对华低价出口相关成熟制程芯片产品,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1] - 中国国内产业的担忧是正常的,也有权提出贸易救济调查申请,调查机关将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审查,并将依法启动调查 [1]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声明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文称,国内有关成熟制程芯片产业正面临来自美国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挑战,有申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诉求 [1] - 美拜登政府对本国芯片行业施以巨额补贴,使得美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平等优势,并以低价向中国出口芯片产品,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1] 半导体产业发展 - 半导体产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在中国发展的内外资半导体企业依据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 鼓励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以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有效手段,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 中信证券观点 - 美国一再加码的制裁限制会进一步倒逼国产AI算力芯片和先进制程的发展,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进步,逐渐实现先进半导体产业的突破 [2] - 建议核心关注晶圆代工、算力芯片设计、国产设备及零部件、先进封装四大方向 [2] - 晶圆厂作为半导体先进国产替代核心战略资产地位强化 [2] - 算力芯片设计企业应加速布局国产先进制程工艺,关注国产工艺布局较快的企业 [2] - 设备企业国产化趋势明确,当前最应关注具备先进制程、平台化、细分国产化率低的公司 [2] - 先进封装在AI芯片领域发挥作用增强,在2.5D/3D/HBM相关方向有持续技术迭代空间,建议关注国内布局先进封装的厂商 [2]
纳芯微(688052) - 关于持股5%以下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1-16 16:00
股东持股情况 - 国润瑞祺持股2015372股,占比1.41%[2] - 慧悦成长持股3684711股,占比2.59%[2] - 苏州华业及长沙华业合计持股1976182股,占比1.39%[6] 前期减持情况 - 国润瑞祺前期减持2732659股,占比1.92%[8] - 慧悦成长前期减持107157股,占比0.075%[8] - 苏州华业及长沙华业前期减持2342035股,占比1.64%[8] 本次减持计划 - 三家股东拟各减持不超1425284股,不超总股本1%[2][4] - 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2025年1月23日至4月22日[10] - 锁定期届满后通过多种方式减持,价格依二级市场定[11] 减持相关规定 - 减持需提前书面通知并公告,按规定时间进行[11] - 未履行承诺将说明原因、道歉,违规收益归公司[12] 减持影响说明 - 本次减持与此前承诺一致,不影响公司治理经营[12][13] - 减持不导致控制权变更,股东遵守法规及时披露[13]
纳芯微:国产稀缺车规模拟芯片厂商
申万宏源· 2025-01-01 23: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测2024-2026年营收为19、29、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56%、30% [20][23]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S估值,给予纳芯微9X PS,对应市值251亿元,相较于当前市值有32%的上升空间 [20][23] 核心观点 - 纳芯微是国产车规模拟芯片领先厂商,1H24汽车电子领域营收占比超33% [4][25] - 公司已实现车规隔离产品全覆盖,卡位汽车电子领域,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18][20] - 2021年获得ISO 2626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最高等级ASIL-D认证,是国产厂商中少数较早通过该认证的企业 [4][25] - 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在比亚迪、东风汽车、五菱汽车等主流整车厂商实现批量装车 [4][25]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5%,3Q24营收环比增长 [39] - 2024-2026年预测营收分别为19、29、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56%、30% [20][23] - 2024-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61、161百万元 [6][20] - 2024-2026年预测毛利率分别为33.5%、35.7%、36.5% [6][20] 产品布局 - 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 [32] - 信号链产品:2024-2026年收入预测为9.0/11.5/14.5亿元,增速分别为28%/28%/26%,毛利率为38.0%/39.0%/40.0% [40] - 电源管理产品:2024-2026年收入预测为7.5/10.8/13.9亿元,增速分别为75%/44%/29%,毛利率分别为23.5%/23.8%/24.0% [24] - 传感器产品:2024-2026年收入预测为2.2/7.0/9.8亿元,增速分别为35%/213%/40%,毛利率分别为48.3%/48.5%/49.0% [10][155] 行业分析 -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国产化率从2017年的6%上升至2023年的15% [19][67] - 全球模拟芯片竞争格局分散,2023年全球第一大模拟芯片厂商德州仪器市占率达16%,CR10为67% [19][66] - 汽车电子领域需求增长显著,2023年模拟芯片应用领域中汽车电子占比24% [94]
纳芯微:动态跟踪点评报告:通过收购拓宽业务领域,行业在25年触底有望带动盈利回升
东吴证券· 2024-12-31 12:17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基于公司在隔离产品技术布局领先,且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模拟产品份额逐步扩大 [5][1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收购麦歌恩68.28%的股份,进一步增强了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传感器芯片和物联网领域的布局 [1][11] - 随着2025年德州仪器(TI)扩产计划的结束,模拟行业有望迎来拐点,供需关系逐步平衡,市场恢复正常,公司盈利有望逐步提升 [18] - 新能源车领域需求下降和海外大厂扩产导致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公司2024-2025年的盈利预测从4.4/6.1亿元调整至-3/0.4亿元,新增2026年预测为1.5亿元 [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311百万元,同比下降21.52%,预计2024年将增长48.35%至1945百万元 [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05.34百万元,同比下降221.85%,预计2025年将扭亏为盈,达到39.48百万元 [4] - 2023年每股净资产为43.55元,预计2026年将降至40.43元 [8] -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13.26%,预计2026年将上升至18.59% [8] 行业分析 - 半导体行业在2025年有望触底回升,随着TI扩产结束,市场供需关系逐步平衡,行业利润有望改善 [18] - 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模拟产品份额逐步扩大,尽管短期面临需求下降和价格竞争的压力,但长期前景看好 [5][18] 收购与整合 - 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麦歌恩68.28%的股份,交易对价为68,282.16万元,全资子公司纳星投资以31,717.84万元收购麦歌恩31.72%的股份,最终公司及子公司将持有麦歌恩100%的股份 [1] - 通过收购麦歌恩,公司将进一步整合其在传感器芯片和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资源、市场渠道及研发团队,提升整体布局和技术深度 [11] 盈利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1945百万元,同比增长48.35%,2025年预计为2504百万元,同比增长28.76%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3.29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39.48百万元,同比增长113.46% [4] - 2024年每股收益预计为-2.06元,2025年预计为0.28元 [4]
纳芯微:关于收购上海麦歌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进展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4-12-05 09:0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收购麦歌恩68.28%股份,对价68282.16万元[3] - 公司及子公司受让麦歌恩31.72%股份,对价31717.84万元[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持有麦歌恩100%股份[3][5] 数据相关 - 麦歌恩注册资本3582.2488万元[6] - 上海莱睿出资额1306.5935万元[7] - 上海留词出资额179.7350万元[9] 股权结构 - 苏州纳芯微电子持股麦歌恩68.28%[6] - 上海留词持股麦歌恩19.76%[6] - 上海莱睿持股麦歌恩11.96%[6] 出资比例 - 苏州纳星在上海留词出资比例56.27%[8] - 苏州纳星在上海莱睿出资比例12.74%[7]
纳芯微:三季度营收同比高增,汽车电子持续布局
东方证券· 2024-12-03 02: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36.40元 [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17亿元,再次达到历史新高,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87%,连续五个季度营业收入实现环比增长;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2] - 汽车电子领域营收快速增长,24Q3汽车电子领域营收达1.96亿元,环比增长26%,单季度营收占比达38%,环比提升6个百分点 [2] - 海外布局进展顺利,公司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已通过多家海外tier1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并与大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4-26年收入分别为19.1/26.0/32.6亿元,采用PS估值法,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7.5倍PS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36.40元,维持"买入"评级 [3][10]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长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7.5% [5] - 2024年预测毛利率36.7%,净利率-17.2% [5] 可比公司估值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S估值为7.5倍 [11]
纳芯微: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11-21 10:14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4年12月04日15:00 - 16:00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2][3][5]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2][5][6]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4][6] 参与人员 - 董事长、总经理王升杨等参加[6] 投资者参与 - 2024年12月04日在线参与,11月27日至12月03日16:00前可提问[2][6] 其他 - 2024年10月29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3] - 公告2024年11月22日发布[9]
纳芯微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证券时报网· 2024-11-21 04:34
公司动态 - 纳芯微联合芯弦半导体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 [1] - NS800RT系列MCU可实现万亿分之一秒级别的PWM控制 [1] - 该系列MCU应用于光伏/储能逆变器、不间断电源、工业自动化、协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空调压缩机等系统 [1] - 纳芯微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 [1] - 公司主要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 [1] - 纳芯微为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 [1]
纳芯微: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
华金证券· 2024-11-20 14:22
报告投资评级 - 给予纳芯微“增持”评级[6] 报告核心观点 - 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公司实现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86.59%,环比增长6.32%。利润承压,24Q3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环比亏损幅度均有所扩大[2] - 公司在传感器、信号链、电源与驱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五大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产品料号持续丰富,多款强竞争力新品加速放量[6][17]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81/25.89/31.37亿元,增速分别为43.5%/37.6%/2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0.27/1.27亿元,增速分别为4.9%/109.3%/374.4%[6][7] 业务板块分析 - **传感器**: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1.82/2.26/2.65亿元,增速分别为10.00%/24.00%/17.00%,毛利率分别为50.00%/53.00%/55.50%,营收占比分别为9.69%/8.73%/8.43%[9][10] - **信号链**: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9.70/12.90/15.35亿元,增速分别为37.50%/33.00%/19.00%,毛利率分别为38.00%/42.00%/45.00%,营收占比分别为51.56%/49.83%/48.93%[11] - **电源管理**: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7.17/10.61/13.26亿元,增速分别为67.50%/48.00%/25.00%,毛利率分别为22.00%/26.50%/30.00%,营收占比分别为38.10%/40.97%/42.26%[12] - **定制服务**: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0.05/0.05/0.05亿元,增速分别为0.00%/0.00%/0.00%,毛利率分别为78.82%/78.82%/78.82%,营收占比分别为0.26%/0.19%/0.16%[13] - **其他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0.07/0.07/0.07亿元,增速分别为0.00%/0.00%/0.00%,毛利率分别为54.37%/54.37%/54.37%,营收占比分别为0.38%/0.28%/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