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微公司(688012)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平均股价40.94元,9股股价超300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24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0.94元 [1] - 股价超过100元的股票有67只 股价在50元至100元之间的有147只 股价在30元至50元的有157只 [1] - 今日上涨股票358只 下跌股票219只 [1] 高价股表现 - 寒武纪为科创板最高价股 收盘价1448.39元 下跌2.95% [1] - 茂莱光学收盘价452.99元 源杰科技收盘价358.80元 [1]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平均上涨1.67% 其中37只上涨 27只下跌 [1] - 源杰科技涨幅20% 杰普特涨幅10.12% 华峰测控涨幅9.81% [1][2] - 开普云跌幅5.72% 鼎通科技跌幅3.81% 寒武纪跌幅2.95% [1][3] 发行溢价表现 - 科创板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390.65% [1] - 寒武纪溢价2149.40% 安集科技溢价1404.83% 百利天恒溢价1304.86% [1]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百元股31只 医药生物行业11只 计算机行业10只 [1] - 百元股还分布于通信 机械设备 家用电器 电力设备 有色金属等行业 [2][3][4] 资金流向情况 - 科创板百元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3.22亿元 [2] - 海光信息净流入6.85亿元 百济神州净流入3.05亿元 中微公司净流入2.10亿元 [2] - 金山办公净流出1.88亿元 艾力斯净流出1.36亿元 国盾量子净流出1.18亿元 [2] 融资融券数据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769.26亿元 [2] - 中芯国际融资余额128.78亿元 寒武纪融资余额106.24亿元 海光信息融资余额77.35亿元 [2] - 最新融券余额合计3.79亿元 [2] - 寒武纪融券余额0.50亿元 海光信息融券余额0.41亿元 中芯国际融券余额0.37亿元 [2] 个股交易特征 - 影石创新换手率16.88% 开普云换手率12.05% 中科蓝讯换手率11.73% [2][3] - 思看科技换手率21.03% 鼎通科技换手率10.28% 百济神州换手率10.26% [2][3][4] - 裕太微涨幅9.79% 换手率10.84% 佰仁医疗换手率仅0.59% [4]
中微公司-通过多元化产品结构保持向上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2025-09-01 03:2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微公司(股票代码:688012 SS)[1][7][10] * 半导体设备行业(WFE - 晶圆制造设备)[1][7][1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230元(基于20倍2026年12月动态市盈率)[1][7][12][23] *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预计将受益于半导体产业链脱钩和WFE设备国产化加速趋势[12][2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盈利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为49%和65%[1][12][22] * 公司通过产品多元化保持向上趋势,ICP设备在手订单已超过CCP设备,增长势头源于先进逻辑和DRAM需求[7] * 公司的薄膜业务(如LPCVD, ALD, EPI)增长迅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长6倍[7] * 国内半导体资本支出的坚挺趋势预计将由先进存储和逻辑产能扩张推动[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8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28%),净利润为3.93亿元(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25%)[7] * 合同负债和库存保持上升趋势,表明未来需求前景广阔[7] 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 * 更新后的2025E/2026E/2027E收入预测分别为144.95亿元/224.61亿元/299.35亿元(较旧预测下调约1-3%)[3][16] * 更新后的2025E/2026E/2027E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3.69亿元/48.64亿元/71.97亿元(较旧预测下调12-18%)[7][16] * 预测毛利率将从2025E的39.5%提升至2027E的43.6%[16] * 预测营业利润率将从2025E的13.1%提升至2027E的23.8%[16] * 预测净利润率将从2025E的16.3%提升至2027E的24.0%[16] * 预测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59.9%,2026年增长55.0%[11][16] * 公司自由现金流预计将从2025E的38.39亿元增长至2027E的77.14亿元[11] 风险因素 * 评级和目标价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包括:美国对关键零部件采购的限制收紧;产能扩张中断影响交付节奏;下游需求疲软或其它关键设备短缺影响客户资本支出[24] 其他重要信息 * 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上涨5%,但跑输A股半导体行业指数20个百分点[1]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归因于新(高端)设备的成本较高[7] * 公司曾给出2025年上半年新订单同比增长约40%的指引[7] * 股价表现(截至2025年8月29日):214.17元[2] * 总市值约为188.06亿美元[10] * 90天波动性为35[10] * 彭博共识评级为35家买入,3家持有,0家卖出[10]
内地经济景气边际回升
中信证券· 2025-09-01 02:48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主要指数下跌,道琼斯指数跌0.2%至45,544.9点,标普500指数跌0.6%至6,460.3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2%至21,455.6点[3][6][8] - 欧洲股市普遍下跌,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跌0.64%,法国CAC 40指数跌0.8%,德国DAX指数跌0.6%[3][6][8] - 港股结束三连跌,恒生指数涨0.32%重上25,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4%[3][10] - A股继续走高,沪指涨0.37%报3,857点,深证成指涨0.99%,创业板指涨2.23%,全周累计涨7.74%[3][14] - 亚太股市多数下跌,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跌1.5%,泰国证交所指数跌1.1%,日经225指数跌0.3%[19][20]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7月核心PCE同比升2.9%,高于6月的2.8%,降息预期降温[3][4][8] - 中国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提升0.1;非制造业PMI为50.3,提升0.2[4] - 印度2026财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长7.8%,超出市场预期[21] 板块及个股动态 - 科技股表现分化,阿里巴巴(BABA US)因云业务收入增26%及AI收入占比超20%,股价大涨12.9%[3][7][8] - 半导体板块回调,中芯国际(981 HK)跌2.6%,恒玄科技(688608 CH)跌7.8%[3][14] - 医疗保健板块领涨美股,升0.73%;信息技术板块领跌,跌1.63%[8] - 黄金股表现强劲,灵宝黄金(3330 HK)涨15%创历史新高[10] 大宗商品与外汇 - 国际油价下跌,纽约期油跌0.9%报64.01美元/桶,布伦特期油跌0.7%报68.12美元/桶[3][25] - 金价上涨逼近历史高点,铜价连续四周攀升[3][25] - 美元指数微跌0.01%至97.77,人民币汇率稳定于7.131[24] 债券市场 -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2年期收益率跌1.2基点至3.62%,10年期升2.5基点至4.23%[27][29] - 亚洲债券市场卖盘偏多,利差走宽,台湾寿险卖盘较多[3][29] 企业财报与预测 - 比亚迪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0%[4] - 美的集团第二季度内销空调增速达25%,净利润增长15%[12] - 北方华创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IC设备业务增长强劲[17] 地缘政治与政策事件 - 地缘冲突升级影响市场情绪,乌克兰局势和法国政局不确定性拖累欧洲股市[3][8]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全球关税多数不合法,但暂未叫停实施[4] - 美国撤销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中国使用美国技术的豁免[4] 行业与投资趋势 - 反内卷政策推动资本品和上游原材料行业景气回升[4] - 铜供需紧张,预计25Q3-Q4铜价有望冲击10,500美元/吨[25] - 印度储备银行可能在2025年底降息25-50个基点[21]
中国半导体板块反弹之后何去何从_板块重估;精选个股
2025-08-31 16:21
**行业与公司** 中国半导体行业 A股半导体板块上周上涨13% 8月跑赢沪深300指数13个百分点[1] 行业涉及本土AI芯片、晶圆厂设备(WFE)、苹果供应链、安卓智能手机组件及IDM供应商[1][3] 具体公司包括华勤技术、浪潮信息、中微公司、立讯精密、韦尔股份、闻泰科技等[3][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板块上涨驱动因素**:情绪改善源于三大催化剂 包括深度求索V3 1模型推出支持新一代本土AI芯片的新数据格式(UE8M0 FP8) 中国移动公布50亿人民币AI服务器招标供应商名单 7月WFE进口数据超预期[1][3] * **本土AI供应链表现突出**:中国移动AI服务器招标总量约7058台 基于伪CUDA或CANN架构 提振本土AI解决方案需求 本土AI芯片量产预计2025年下半年放量 封装测试服务商和服务器供应商将受益[3][4] * **WFE进口数据强劲**:7月中国WFE进口同比增长约14% 环比增长11% 前7个月累计同比增长2% 超出市场预期的全年下降10% 主要类别如蚀刻和沉积设备同比增长强劲 由先进存储和逻辑产能扩张驱动[3] * **估值重估预期**:科技板块当前市盈率较历史均值高约20% 但WFE和苹果供应链板块市盈率低于均值0 5个标准差 预计在积极营收/盈利增长基础上将迎来估值重估[3] * **投资偏好与选择性**:看好本土AI供应链的服务器厂商(华勤技术、浪潮信息) 领先WFE设备商(中微公司) 以及苹果供应链(立讯精密、高伟电子) 因iPhone新机旺季量能上调 对安卓组件供应商持选择性态度 因2025年下半年需求低于季节性水平 尽管晶圆厂和IDM利用率高涨 但对半导体涨价持谨慎态度 看好估值要求较低的韦尔股份和闻泰科技 对卓胜微预期 turnaround 有限[3]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移动招标份额分配**:H3C在多个包件获得70%份额 ZTE在部分包件获得70%份额 浪潮信息在伪CUDA高显存包件获得100%份额 昆仑信息、华鲲振宇、长江计算等公司在CANN包件获得显著份额[4][6] * **板块相对表现**:A股WFE个股年内跑输科技和半导体指数2%和1% 尽管指引30-50%的销售增长[3] * **历史市盈率波段**:A股科技、半导体、半导体生产设备、苹果供应链的历史市盈率均值分别为33倍、48倍、54倍、22倍[13][16][19][24] **风险提示** 报告由J P Morgan Securities (China) Company Limited发布 包含分析师认证和重要披露信息 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所涵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产生潜在利益冲突[2][28]
中微公司20250829
2025-08-31 16:21
**中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要点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9%[3] * 归母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3]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销售额37.81亿元 同比增长40.1%[3] * LPCVD和ALD导体化学沉积设备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608.2%[2][3] * 研发投入14.92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30.07% 同比增长53.7%[3][4] **毛利率与成本管理**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下降至38.54% 主要因新设备导入初期成本较高及客户折扣[2][4] * 公司预计毛利率影响为一次性因素 全年目标维持在40%以上[2][4][5] * 通过技术领先 成本精细化管理和优化供应链采购来实现毛利率目标[5] **订单与市场结构** * 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40% 与确认销售增长同步[2][12] * 存储客户订单占比约67% 逻辑客户订单占比约30%[2][12] * 先进制程订单占比超过70%[2][12] * 下半年先进逻辑订单预计显著增加[12] **产能与研发布局** * 南昌 临港和总部厂房建设使产能扩展15倍以上 临港基地设计产能达200亿元[14] * 规划新建临港二期 成都和广州厂房 十年内总面积将扩大至75万平方米[14] * 员工总数约2800人 其中50%为研发人员[15] * 每位员工产值超过600万元人民币 确认销售超过430万元人民币[16] * 研发投入比例维持在15%-20%左右以支持持续创新[4][16][1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已开发出40种薄膜设备 计划五到六年内完成全部开发[4][13] * 在先进逻辑领域重点开发ICP LPCVD EPI和ARD设备[18][19] * ICP设备2025年增长接近100%[18] * 量检测领域组建60多人团队 计划明年年底推出第一台电子束设备[23] * 60:1深宽比刻蚀技术已量产 90:1技术突破并将很快进入市场[3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1086亿美元 同比增长2.1%[7] * 中国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从20年前不到5%上升到现在的35% 2024年超过40%[7] * 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预期383亿美元 比2024年下降约10%以上[8] * 国内逻辑芯片需求显著增加 存储采购量有所降低[9][10] * 国产设备替代率迅速上升 地缘政治因素加速替代进程[10] **竞争格局与国产化** * 国产化率约为18% 测试设备在20%-25%之间[25] * 在一些大型芯片生产公司中 国产化率接近60%[25] * 中微公司CCP在先进逻辑生产线市占率超过60% ICP接近40%-50%[25] * 成熟制程客户对国产设备关注度明显增加[26] * 刻蚀设备可覆盖所有先进制程应用 包括5纳米和3纳米以下[27] **财务展望与战略规划** * 公司产品覆盖约30%的集成电路设备市场 计划五年内扩大到60%[20][21] * 通过有机增长和外延扩展实现业务扩展[6][20] * 未来将按照3D生产战略 从刻蚀 薄膜延伸到量检测和湿法工艺[2][6] * 湿法设备已有布局 计划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32] * 长期毛利率目标至少40% 并争取做到45%[30]
上海证券:给予中微公司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08: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27.87亿元,同比增长51.26%,环比增长28.2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46.8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11.49%,但Q2单季环比下降19.39% [1] 产品收入结构 - 刻蚀设备2025H1销售收入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因高端产品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制造中出货量显著提升 [2] - LPCVD设备2025H1销售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608.19%,超过2024年全年规模,多款设备获重复订单 [2]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综合毛利率39.86%,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4.23%,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6.65%,研发投入总额14.92亿元,占营收比例30.07%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1.68亿元,较2024H1亏损0.08亿元增加1.76亿元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刻蚀设备覆盖28纳米及以上绝大部分应用,超高深宽比刻蚀机(深宽比60:1)大规模用于先进存储产线 [4] - 薄膜沉积设备已推出6款产品,钨系列通过关键存储客户端验证,ALD设备完成多个先进逻辑客户验证 [4] - 量检测设备通过新设超微公司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MOCVD设备在碳化硅功率器件和Micro-LED应用取得进展 [4] 机构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0.12/155.44/199.74亿元,同比增长32.51%/29.41%/28.50%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21.31/30.60/39.95亿元,同比增长31.91%/43.60%/30.53% [5]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66/46/35倍,90天内17家机构中13家给予买入评级,4家增持,目标均价224.11元 [5][10]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强推PCB设备高景气投资机会,推荐业绩兑现低估值高增速的工程机械-20250831
东吴证券· 2025-08-31 05:3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推荐PCB设备高景气投资机会 看好设备商受益于头部PCB厂高阶HDI扩产竞赛[2][3] - 推荐业绩兑现低估值高增速的工程机械 国内外周期强共振支撑板块业绩持续释放[4] - 油服设备受益于中东市场需求高景气 迎来业绩兑现期且成长空间广阔[5] PCB设备领域 - AI算力服务器需求激增推动PCB市场扩容 2024年服务器/存储方向产值109.16亿元 同比增长33% 占比约15%[2] - AI服务器推动PCB向高阶HDI板发展 2024年全球HDI板产值增速达18.8% 远超PCB行业整体增速5.8%[2] - 头部PCB厂商积极扩产高阶HDI产能 胜宏科技规划投资超60亿元 沪电股份规划43亿元扩产AI芯片配套高端PCB[2] - 扩产景气度确定性强且有扩散趋势 设备端关注钻孔环节的大族数控、耗材端鼎泰高科和中钨高新 曝光环节芯碁微装 电镀环节东威科技[3] 工程机械领域 - 2025年为国内周期上行起点 2025年1-7月国内挖掘机累计销量72943台 同比增长22.3% 装载机国内销量40171台 同比增长20.4%[4] - 海外市场短期需求高景气 1-7月挖掘机出口销量64715台 同比增长13% 装载机出口量33598台 同比增长4.85%[4] - 三一重工2025H1营业总收入447.8亿元 同比增长14.6% 归母净利润52.2亿元 同比增长46.0% 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单Q2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50%/20%[4] 油服设备领域 - 中东油气开采需求高景气 2020-2024年中国对中东6国能源行业投资累计502.8亿美元 其中油气项目291.5亿美元且逐年上升[5] - 油服设备行业技术壁垒高 竞争格局好 杰瑞股份2025Q2收入增速49% 纽威股份收入增速25%[5] - 中东油服市场规模千亿美元级 油服设备市场至少百亿美元级 中国公司市场份额低成长空间大[5] 其他重点领域 - 固态电池设备迎来产业化机遇 2025年陆续完成中试 2026-2027年小批量装车 2028-2029年规模化量产[51] - 数码印花设备受益于社会消费习惯转型 2015年以来我国数码印花产量占比从2%上升至2023年18%[46] - 无人叉车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3年中国无人叉车渗透率仅1.66%[48] - 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总装机容量规划60GW 预计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25]
中微公司: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5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80,229,335股A股股票 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02.29元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20,665.87万元 [1] - 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人民币8,206.66万元(不含增值税)及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642.96万元(不含增值税)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11,816.24万元 [1] - 募集资金于2021年6月22日到位 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00亿元 调整后投资总额为人民币811,816.24万元 [2] - 中微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额为人民币317,000万元 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额为人民币308,000万元 科技储备资金投资额为人民币119,816.24万元 [2] - 项目投资金额调整通过公告编号2021-047披露 [2] 资金使用安排及原因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 主要涉及员工薪酬支付需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 无法通过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 [2] - 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需通过基本存款账户统一划转 无法通过多个募集资金专户支付 [2] - 外汇结算设备购买款项无法通过募集资金专户支付 需通过自有资金账户先行支付 [2] 资金置换操作流程 - 公司定期归集核算募投项目费用 编制自有资金支付明细表并由相关负责人审批 [3] - 经审批后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等额资金至公司相关存款账户 [3] - 资金划转记录需详细记载时间、金额及账户信息 并定期通知保荐代表人 [3] 公司治理及合规性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 审议通过资金置换议案 [4] - 该事项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规定 [4] - 保荐机构对资金置换事项无异议 认为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 [5]
【招商电子】中微公司:25Q2利润同比稳健增长,加快研发投入和新品推出节奏
招商电子· 2025-08-29 1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收入49.6亿元 同比增长43.9% 归母净利润7.1亿元 同比增长36.6% 扣非净利润5.4亿元 同比增长11.5% [2] - 25Q2收入27.9亿元 同比增长51.3% 环比增长28.3% 归母净利润3.93亿元 同比增长46.8% 环比增长25.5% 毛利率38.5%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2] - 扣非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9.2% 环比下降19.4% 扣非净利率8.6% 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与利润结构 - 25H1研发费用11.16亿元 同比增长96.7% 显著影响利润增速 [2] -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政府补助及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5H1达1.68亿元 同比增加1.76亿元 [2] 产品业务进展 - 刻蚀设备25H1收入约37.8亿元 同比增长40% 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3] - LPCVD设备收入1.99亿元 同比增长608% [3] - 减压EPI设备进入先进制程工艺和客户验证阶段 常压外延设备完成工艺开发并进入调试 常压EPI设备进入工艺验证阶段 [3] 技术突破与客户拓展 - 高端刻蚀产品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 [3] - EPI设备已付运至成熟制程客户进行量产验证 [3]
中微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升 20多款新设备正在开发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12: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 [1] - 毛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5.52亿元 [3] - 研发投入14.92亿元 同比增长53.70% 占营业收入比重30.07% [1][4] 产品与业务 - 刻蚀设备销售额37.81亿元 同比增长40.12% 覆盖95%以上刻蚀应用 技术延伸至5纳米及更先进制程 [2] - LPCVD设备销售1.99亿元 同比增长608.19% [2] - 高端刻蚀产品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中实现大规模量产 [2] - MOCVD设备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氮化镓基LED设备制造商 [4] - 在研项目涵盖六大类设备20多款新产品 包括CCP/ICP刻蚀设备、金属刻蚀、LPCVD、ALD、外延EPI等 [1] 技术与研发 - 已申请专利3038项 其中发明专利2507项 已获授权专利1901项 其中发明专利1593项 [5] - 采用矩阵式研发管理 独立团队与共享资源结合 [5] - 研发流程包含概念与可行性、Alpha、Beta、量产四个阶段 [5] - 模块化平台化设计缩短新品开发周期 [6] - 布局量检测设备领域 成立子公司"超微公司" [2] 市场与行业 - 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2026年有望达1300亿美元 中国和韩国是主要支出区域 [7] - 中国大陆2030年预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 产能占比从2024年21%提升至30% [7] - 绑定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头部客户 [8] - 直接触达终端晶圆厂商 深度参与产线规划 [8] 经营策略 - 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原则 [1] - 构建"设备+工艺+服务"生态闭环 形成长期稳定现金牛业务 [7] - 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单位生产成本 [3] -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3] - 采用"预研—量产—迭代"三级研发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