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力股份(603611)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需求驱动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1:40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行业概述 -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仓库运营,提高效率、准确性和敏捷性[1][2] - 2018年市场规模为319.2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3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1][7] -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包括人工成本上升、仓储租金上涨、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及信息化普及[1][7] 行业技术特点 - 核心技术包括RFID标签制作、无线传感技术,实现自动出入库、盘点和库存管理[4][5] - 系统由标签制作、出库管理、入库管理、库存管理4个子系统构成,标签制作为关键环节[5] - 分拣设备(如自动分拣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50亿元(2024年),技术成熟推动成本降低[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硬件设备(穿梭车、货架、分拣机等)和软件系统(WMS、WCS),技术决定产业水平[9] - 中游:系统集成商提供解决方案[9] - 下游:烟草、医药、电商、冷链等行业应用广泛,烟草产量达24654.6亿支(2024年)[9][13] 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智能化升级,如《"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物流设备数字化[15][17] - 2024年政策强调智慧物流设施(立体库、分拣机器人等)布局,支持设备更新[17] - 烟草行业在"互联网+"战略下加速智能仓储与大数据、云计算融合[13]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低,本土企业处于成长阶段,代表企业包括音飞储存、德马科技、中科微至等[18][20] - 音飞储存2024年上半年智能物流业务收入4.94亿元,毛利率24.8%[21] - 德马科技2024年营收15.42亿元,智能物流系统集成业务占比34.81%[23] 发展趋势 - 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头部企业集中度增强[25] - 全球化与互联网技术推动资源整合,大中型企业加速建设智能物流系统[1][25] - 应用领域向新能源、3C、医药等行业拓展,市场需求潜力大[9][25]
【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 智能仓储装备市场占比约36%
前瞻网· 2025-04-29 06:39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 [1] - 近两年行业复合增速15.64% [1] 细分产品市场 - 智能物流装备分为智能仓储装备、智能分拣装备、智能搬运市场和物流机器人 [3] - 2023年智能仓储装备市场和智能分拣装备市场占比分别达到36%和33% [3] 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东杰智能(300486)、诺力股份(603611)、机器人(300024)、德马科技(688360)、兰剑智能(688557)、科捷智能(688455)、昆船智能(301311)等 [1] 企业布局情况 - 东杰智能能够生产堆垛机、穿梭车、提升机、托盘输送机、AGV小车、输送分拣设备等智能物流硬件设备 [6] - 诺力股份主要业务由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板块和智能制造装备板块两大板块构成 [6] - 德马科技的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已广泛运用于电商、快递、智能制造、纺织、医药、烟草、商超零售、冷链等领域 [6] - 兰剑智能产品覆盖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核心设备与软件,自主研发了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 [6] - 今天国际专注于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集成,产品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分拣系统等 [6]
A股统一大市场板块震荡拉升,东方创业直线涨停,德马科技涨超9%,物产中大、诺力股份、中谷物流、南山控股跟涨。





快讯· 2025-04-29 02:09
统一大市场板块表现 - A股统一大市场板块出现震荡拉升行情 [1] - 东方创业股价直线涨停 [1] - 德马科技涨幅超过9% [1] - 物产中大 诺力股份 中谷物流 南山控股等公司股价跟涨 [1]
诺力股份(60361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08:3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年度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6.3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6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2.79%,主要系本期收到的以现金结算的货款减少所致[3][6]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8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6.67%[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8%,较上年同期增加0.16个百分点[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8.1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16%[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0.8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6%[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21.84万元[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998户[8]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丁毅持股72,567,657股,丁晟持股12,999,686股,张科持股6,869,756股[9] 资产负债项目季度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864,418,247.6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4,410,389.40元有所减少[11]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9,866,174.5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1,496,834.65元有所增加[11]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947,583,884.3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48,056,105.56元有所增加[11]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2,733,628,841.3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05,896,689.07元有所减少[11]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6,635,358,694.0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669,999,377.91元有所减少[12]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176,108,104.2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55,237,707.98元有所增加[12]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8,811,466,798.3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825,237,085.89元有所减少[12]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5,103,308,840.6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15,439,331.79元有所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90,745,964.4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2,941,090.01元有所增加[13] 第一季度经营财务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6.3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7.51亿元,同比下降6.68%[1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4.5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6.36亿元,同比下降11.19%[1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2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6.18%[16]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45元/股,同比增长6.67%[1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2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7.59亿元,同比下降13.56%[1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7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9.04亿元,同比下降7.00%[1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5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1.45亿元,同比下降71.40%[1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7668.38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753.69万元,同比增长61.31%[15]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 -7359.60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60.98万元,同比下降4695.67%[15]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951.29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732.90万元,同比增长366.62%[16] 现金流量项目变化(美元)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6690221706亿美元,上期为3.0888200728亿美元[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6478798835亿美元,上期为3.7739757838亿美元[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788.577129万美元,上期为 - 6851.55711万美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3839126921亿美元,上期为6.0322767107亿美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0890011702亿美元,上期为3.8409048389亿美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49.115219万美元,上期为2.1913718718亿美元[1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646.471765万美元,上期为 - 405.122252万美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3.0238829342亿美元,上期为161.799448万美元[19]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5973354151亿美元,上期为9.6043180252亿美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734524809亿美元,上期为9.62049797亿美元[19]
机构风向标 | 诺力股份(603611)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3.5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4-28 01:00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7日共有64个机构投资者持有诺力股份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2152.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36%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为7.73%包括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中欧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型组合等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3.54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2个包括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B和汇丰晋信新动力混合A持股减少占比达1.37%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59个主要包括汇丰晋信大盘股票A、富国稳健增强债券A/B等 [2]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8个包括天弘多元收益债券A、天弘新价值混合A等 [2]
诺力股份(603611) - 诺力股份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7 08:20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4月15日发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通知,4月25日召开,8位董事实到[2] - 公司董事会决定2025年5月19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7] 议案表决 - 《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等多项议案表决通过,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3][13][19][21][23][24][26][27] - 《2025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议案》关联董事回避,5票同意通过[20] - 《关于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的评估报告》获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全票通过[25]
诺力股份(603611) - 诺力股份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4-27 08:2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净利润461,907,440.06元[5] - 最近三年平均净利润440,613,783.21元[5] 利润分配 - 每股派现0.897元,拟派现231,067,909.53元,占净利润50%[1][3]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532,976,036.58元[5] - 最近三年累计回购注销169,574,900.90元[5] - 现金分红比例159.45%[6]
诺力股份(603611) - 天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7 08:17
审计相关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诺力股份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3] - 诺力股份董事会负责内控建立、实施与评价[4]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重大缺陷[5] 审计结果 - 天健认为诺力股份于2024年12月31日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8] - 审计报告出具日期为2025年4月25日[9]
诺力股份(603611) - 诺力股份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姜伟)
2025-04-27 08:16
2024年情况 - 召开9次董事会和1次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姜伟均出席[2] - 发布68份公告,信息披露符合规定[6] - 关联交易价格公平合理,无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8][9] - 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利润分配方案实施[9] 2025年展望 - 独立董事继续恪守职责,维护公司和股东权益[11] - 加强沟通协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1] - 重点关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11]
诺力股份(603611) - 董事会议事规则
2025-04-27 08:16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设董事长、副董事长各1名[3] 会议召开 - 董事会每年至少开两次定期会议,提前十日通知董事[6] - 特定主体可提议召开临时会议,董事长10日内召集主持[6] - 定期和临时会议分别提前十日和五日书面通知,全体同意可缩短[11] - 定期会议变更需提前三日书面通知,不足三日需顺延或获认可[11] 会议出席 - 过半数董事或其委托董事出席方可举行,关联董事无表决权[15] - 非董事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列席会议[15] - 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或委托出席,董事会建议撤换[18] - 董事不出席致人数不足,董事长和秘书向监管报告[18] 会议表决 - 提案未通过,条件无重大变化1个月内不再审议,全体同意除外[25] - 决议须超全体董事半数赞成,担保等需三分之二以上同意[24] - 关联董事回避时,决议需无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24] - 部分董事认为提案不明可要求暂缓表决[25] - 会议不得表决未通知提案,受委托董事也不得代表表决[21] - 一人一票,记名投票,表决意向分三种[23] 会议其他 - 会议档案保存10年[28] - 董事长督促落实决议并检查通报[30] - 决议报送交易所备案,按要求提供记录[28] - 按规定披露会议事项或决议,重大事项公平披露备案[32] - 会议以现场召开为原则,也可其他方式进行[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