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603019)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聚焦小盘成长风格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20:16
私募机构调研图谱 - 6月私募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频次高达1769次,涉及751家私募机构和387只个股 [1] -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三大行业成为调研主阵地,小市值成长股更受机构青睐 [1] - 私募调研覆盖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21个,其中6个行业调研次数突破100次大关 [2] 热门调研个股 - 迈威生物以51次调研拔得头筹,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等跻身当月十大热门调研股 [1] - 十大热门调研股中七只总市值低于200亿元,部分不足100亿元,多分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 [1] - 京北方6月股价大涨逾45%,吸引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公募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2] 行业调研分布 - 电子行业调研个股数量排名第一,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分列二三位 [2] - 计算机、汽车、基础化工行业同样获得私募较高关注,通信、环保等行业位居热度榜单前列 [2] - 5-6月私募调研偏好变化不大,半导体、医疗器械等二级行业持续受关注 [3] 私募机构参与情况 - 6月85家私募机构调研达5次以上,正圆投资、盘京投资等排名居前 [3] - 31家百亿级私募参与调研,包括星石投资、淡水泉等头部机构 [3] - 医药生物领域受头部私募重点关注,高毅资产、聚鸣投资等密集调研迈威生物 [2] 后市投资策略 - 世诚投资重点关注港股互联网大厂、AI科技股深度调整后的机会及上游资源品 [4] - 星石投资对市场情绪持续修复持乐观态度,认为A股中长期投资性价比突出 [4] - 丹羿投资建议以"低估值且存在未来估值上修可能的品种"作为底仓 [4] - 桓睿天泽重点关注医药(创新药领域)和消费(品牌价值重估企业)两大方向 [5]
11.90亿主力资金净流入,数据安全概念涨1.33%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09:27
数据安全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26日收盘,数据安全概念上涨1.33%,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位,板块内99股上涨 [1] - *ST广道30%涨停,信安世纪、科创信息等20%涨停,吉大正元、实达集团、格尔软件等涨停 [1] - *ST天喻、长亮科技、东方国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30%、12.31%、10.35% [1] - 众诚科技、恒银科技、*ST信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29%、4.03%、3.07% [1] 资金流向 - 今日数据安全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90亿元 [2] - 6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中科曙光主力资金净流入8.34亿元居首,楚天龙、长亮科技、实达集团分别净流入7.26亿元、3.15亿元、2.42亿元 [2] - 吉大正元、实达集团、楚天龙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55.27%、26.14%、25.06% [3] 个股表现 - 科创信息今日涨幅20.01%,换手率32.34%,主力资金净流入2.05亿元 [3] - 东方国信涨幅10.35%,换手率15.25%,主力资金净流入2.03亿元 [3] - 格尔软件涨幅9.99%,换手率13.80%,主力资金净流入9739.53万元 [3] - 恒宝股份涨幅4.69%,换手率51.56%,主力资金净流入8655.64万元 [4] - 信安世纪涨幅20.02%,换手率14.39%,主力资金净流入7844.76万元 [4] 板块对比 - 兵装重组概念涨幅8.73%居首,电子身份证、国产航母分别上涨2.89%、2.19% [2] - 光刻机、共享单车、细胞免疫治疗跌幅居前,均下跌约1.48% [2] -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CIPS)等数字相关概念也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91%、1.73% [2]
主力资金监控:中科曙光净买入超7亿

快讯· 2025-06-26 02:56
主力资金流向 - 通信、工业金属、小金属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非银金融、证券、计算机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非银金融板块净流出超47亿元 [1] 个股资金动向 - 中科曙光上涨,主力资金净买入7.53亿元位居首位 [1] - 寒武纪-U、中际旭创、海光信息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1] - 东方财富遭净卖出超10亿元 [1] - 比亚迪、国泰海通、中兵红箭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居前 [1]

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上涨,润泽科技领涨,机构预计DeepSeek R2版本或于下半年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6-25 02:50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 28% 成分股润泽科技(300442)上涨4 30% 同花顺(300033)上涨3 26% 东方财富(300059)上涨1 33% 深信服(300454)上涨1 21% 圣邦股份(300661)上涨1 18%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 13% 最新价报0 75元 成交1091 50万元 [1] 行业权重与调整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聚焦自主可控和金融科技 电子和计算机行业权重合计82% 非银金融权重上升2个百分点至10% [2] - 指数前两大权重行业为电子(47%)和计算机(35%) 电子行业以半导体为主 计算机分为软件和硬件 [2] 成分股与权重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98% 东方财富(300059)权重8 12% 中芯国际(688981)权重6 58% 汇川技术(300124)权重5 49% 北方华创(002371)权重4 95% 海光信息(688041)权重4 85% [3][5] - 其他权重股包括寒武纪(688256)权重4 84% 海康威视(002415)权重4 23% 豪威集团(603501)权重4 19% 中科曙光(603019)权重3 60% 澜起科技(688008)权重3 31% [5] 规模与份额 - 数字经济ETF近1周规模增长1186 32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3] - 数字经济ETF近1月份额增长6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3] AI产业预期 - 银河证券预期DeepSeek R2版本或于下半年亮相 国内AI全产业链受益度有望提升 [1] - DeepSeek R1版本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预期R2版本将在多模态融合、实时决策能力及垂直场景泛化性上实现跃升 [1]
中科曙光: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4 19:19
股票激励计划批准和授权 - 公司于2021年4月26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 [8] - 同日召开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实并出具核查意见 [8] - 2021年5月18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 [9] - 2021年6月17日完成首次授予1,244万股限制性股票登记,涉及510名激励对象 [9] - 2022年5月10日完成预留授予109万股限制性股票登记,涉及50名激励对象 [10] 激励计划调整及回购注销 - 2021年因权益分派将首次授予价格从14.65元/股调整为14.51元/股 [9] - 2022年将预留授予价格从13.61元/股调整为13.45元/股 [12] - 累计回购注销不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股票:2021年44.5万股 [9]、2022年43.5万股 [13]、2023年31.509万股 [14]、2024年6.01万股 [14]、2024年8.8万股 [14]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涉及450名激励对象,可解锁374.34万股,占对应授予量的34% [14]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涉及50名激励对象,可解锁35.178万股,占对应授予量的32.27% [14] -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已通过董事会审议,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4] 法律意见结论 - 本次解锁事项已取得必要批准授权,程序合法合规 [16] -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符合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约定 [16] - 公司尚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相关法定程序 [16]
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与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锁暨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9:19
股权激励计划解锁公告 - 本次解锁涉及4,095,180股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其中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锁3,743,400股(占总股本0.26%),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锁351,780股(占总股本0.02%)[1][3][5] - 解锁股票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解锁后公司股本结构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至408,92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增至1,462,706,864股[1][5] - 高管解锁股份需遵守《公司法》关于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的规定及离职后半年禁售期要求[5] 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于2021年6月25日完成登记,授予价格经调整后为14.51元/股,涉及1,244万股;预留部分于2022年6月14日完成登记,授予价格调整为13.45元/股,涉及129万股[1][3] - 历次解锁记录显示:首次授予部分前两期分别于2023年6月26日解锁3,800,610股(472人)、2024年6月26日解锁3,702,600股(461人);预留部分第一期于2024年6月26日解锁379,500股(54人)[3] 业绩考核达标情况 - 首次授予第三期考核要求:以2019年为基数,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115%(实际187,038.7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0.48%(实际达标)、研发费用占比≥5%(实际9.17%)[3][4] - 预留授予第二期考核要求: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85%(实际159,661.7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8%(实际达标)、研发费用占比≥5%(实际8.50%)[4][5] - 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显示:首次授予448人获100%解锁比例、2人获60%;预留授予47人获100%、3人获60%[4][5] 公司治理程序 - 本次解锁已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获得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监事会一致认可[1][5][7]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确认解锁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7]
中科曙光(603019) - 中科曙光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与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锁暨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4 12:18
股票上市与解锁 - 本次股票上市股数为4,095,180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3] - 2023 - 2024年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部分已有三次股票解锁,解锁数量分别为3,800,610股、3,702,600股、379,500股[16] - 首次授予第三个限售期将于2025年6月25日届满,可解除限售数量占获授权益数量比例为34%[17][18] - 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二个限售期于2025年6月14日届满[21]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激励对象450人,可解除限售股票3,743,400股,占总股本0.26%[24][2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激励对象50人,可解除限售股票351,780股,占总股本0.02%[25] 限制性股票授予与调整 - 2021年6月4日,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4.65元/股调整至14.51元/股[6] - 2021年6月25日,首次授予1,244万股限制性股票,实际授予激励对象510人[6] - 2022年4月29日,以13.61元/股的授予价格向62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137万股[7] - 2022年5月13日,预留部分股票授予价格由13.61元/股调整为13.45元/股,离职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14.51元/股调整为14.35元/股[9] - 2022年6月14日,预留部分授予129万股限制性股票,实际授予激励对象59人[9] 股票注销与回购 - 2022年7月19日、2023年7月27日分别办理完毕离职激励对象44.5万股、43.5万股限制性股票注销登记[9][10] - 2024年7月11日,办理完毕激励对象315,090股限制性股票注销登记[11] - 2024年8月21日公司同意回购注销60,100股限制性股票,12月9日办理完毕注销登记[12] - 2025年3月3日公司同意回购注销88,000股限制性股票[13] 业绩指标 - 2023年公司净利润187,038.70万元,较2019年增长215.07%,净资产收益率10.48%,研发费用占比9.17%[20] - 对标企业2023年较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75分位值为28.89%,净资产收益率75分位值为6.48%[2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159,661.79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168.96%,净资产收益率11.12%,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0%[21][22] - 对标企业2022年相比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75分位值为 - 16.51%,净资产收益率75分位值为4.35%,公司指标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21][22] 激励考核 - 首次授予的448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为B以上,解除限售比例100%;2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对应解除限售比例60%[20] - 47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为B以上,解除限售比例100%;3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为C,解除限售比例60%[22] 其他 - 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26] - 本次限制性股票解锁后,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095,180股至408,92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4,095,180股至1,462,706,864股[28]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25日,公告主体为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35]
中科曙光(603019)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24 12:17
激励计划时间节点 - 2021年4月1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5] - 2021年4月19 - 29日公示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16] - 2021年5月7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6] - 2021年5月10日审议通过调整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与授予数量等议案[17] - 2021年6月4日同意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8] - 2021年6月25日办理完毕首次授予1244万股限制性股票登记工作[18] - 2022年4月13日决定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18] - 2022年5月13日调整预留部分股票授予价格和离职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22] - 2023年6月16日同意对部分限制性股票办理解除限售[23] - 2023年7月27日办理完毕离职激励对象部分限制性股票注销登记[24] - 2024年拟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并办理完毕注销登记[25] - 2024年8月21日同意对部分不符合解除限售标准的限制性股票予以回购注销并办理完毕[25][26] - 2025年3月3日同意对部分不符合解除限售标准的限制性股票予以回购注销[26] 解锁信息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锁激励对象450人,可解锁限制性股票3743400股,占总股本0.26%[28] - 高级管理人员本次可解锁限制性股票40800股,占已获授予限制性股票的34%[28] - 其他激励对象本次可解锁限制性股票3702600股,占已获授予限制性股票的34%[28]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锁激励对象50人,可解锁限制性股票351780股,占总股本0.02%[28] 激励金额 - 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激励金额为1,090,000,其中351,780,占比32.27%[29] 其他 - 公司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29][30] - 公司本次解锁尚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相应法定程序[29][30]
中证社会发展安全产业主题指数上涨1.2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科曙光等
金融界· 2025-06-23 15:33
指数表现 - 中证社会发展安全产业主题指数上涨1.21%报1596.77点成交额347.0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85%近三个月下跌11.26%年至今下跌3.54% [1] 指数构成 - 从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安防设备、安全检测等领域选取不超过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1] - 以2012年06月29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中华测检测占比9.48%海康威视占比8.05%中科曙光占比3.6%万孚生物占比2.93%美亚光电占比2.91%格林美占比2.87%南网科技占比2.6%大华股份占比2.43%航天智装占比2.35%思维列控占比2.34%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7.1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2.84%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42.47%信息技术占比41.80%公用事业占比5.47%通信服务占比4.93%医药卫生占比4.89%金融占比0.45%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东海中证社会发展安全 [3]
“超70亿元涌入信创ETF试图套利”始末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23:08
信创ETF套利热潮降温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复牌后,7只重仓两只股票的信创ETF被集体抛售,截至6月13日已跌破停牌前位置,数十亿套利资金无功而返甚至短期被套 [1][4] - 信创ETF套利存在溢价接盘、收益被稀释和申赎规则调整等多重风险与限制 [1] - 7只信创ETF规模从5月25日至6月9日净增加71.7亿元,但复牌后四天规模缩减46.2%至44.6亿元 [3][4] 套利策略与市场反应 - 投资者因"两光"停牌后看涨预期,涌入持有"两光"的信创ETF,试图分享复牌后潜在上涨收益 [2] - "两光"占国证信创指数成分股比例合计13.7%,若复牌后均上涨10%,跟踪该指数的ETF将增厚1.37%收益 [3] - 复牌当日中科曙光涨停,海光信息高开8%后收涨4%,但7只信创ETF跌幅在2.5%-3.8%不等 [3] ETF套利风险与限制 - 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定价能力有限,部分信创ETF在"两光"停牌次日高开低走,开盘价成为重组以来最高点 [6] - 停牌股仅占ETF成分股一部分,若其他成分股下跌明显,复牌后收益增厚或难以对冲拖累 [6] - 7只信创ETF在"两光"停牌期间涨幅全部跑输跟踪指数,偏离度最高超1个百分点 [6][7] 申赎规则与原持有人利益争议 - 信创ETF规模暴增导致"两光"权重被稀释,复牌后收益贡献大幅降低,原持有人利益受损 [7][9] - 除易方达基金外,其他6只信创ETF将"两光"现金替代标志设为"必须",堵住"买入-赎回"套利通道 [8] - 深交所上市的信创ETF现金替代规则调整被质疑鼓励套利,进一步摊薄原持有人利益 [10][11] 基金管理人应对措施 - 国泰基金曾对旗下信创ETF限购,将申购上限设为100万份,但因场内溢价接近7%后续打开申购上限 [9] - 现金替代规则调整导致套利者成本下降,套利动机强化,进一步扩大ETF规模并摊薄原持有人利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