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601728)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SASE受到越来越多客户青睐,行业规模高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2 01:10
文章核心观点 - 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IT架构云化、互联网化和移动化,导致跨云访问与管理复杂化,远程办公普及使网络安全边界模糊,传统安全方案难以应对,SASE架构成为解决新形势下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方向[1][7] - SASE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37.8%,预计2025年扩张至14亿元,当前以本地部署为主占比超65%,未来将向SaaS化部署形态发展[1][10][12] - SASE领域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包括网络/云服务厂商、安全厂商及初创企业,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2024年前五家企业占据50.6%市场份额,深信服、火山引擎、华为处于第一梯队份额超10%[1][13] - 未来SASE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走向统一化、多样化和AI化特色发展道路,各项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产品服务呈现模块化、多元化,交付形式持续多样化,AI赋能提升全生命周期运维效率[14][15][17][19]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相关概述 - SASE概念诞生于2019年,融合组网和安全服务能力,面向访问源而非数据中心,提供广域网组网和安全服务能力的技术框架[2] - SASE架构核心特点包括身份驱动、云原生、覆盖全边缘和全球分布,基于用户和资源身份决定网络访问权限,继承云的高弹性、自恢复特性,为所有企业资源构建统一网络,依托全球POP点确保低延迟服务[3][4] - SASE逻辑架构分为四层,管控层作为智慧大脑提供统一管理、控制与分析能力,SSE层通过模块化组合提供ZTNA、FWaaS等安全服务,网络层实现LAN、WAN与安全特性融合,终端层支持移动/固定操作系统提供零信任接入和终端防护能力[5] - 当前SASE应用场景包括总部及分支机构与数据中心或私有云组网,以及访问企业组织内部应用和数据的人员和身份众多场景,通过SASE架构实现灵活组网、安全能力覆盖和策略统一管理[5]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发展背景 -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最快领域,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7.8%提升至2024年10.4%[6][7] - 企业IT架构云化、互联网化、移动化导致跨云访问与管理复杂化,远程办公广泛盛行,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线上办公用户规模达5.7亿人,使用率51.5%[1][7] - 企业网络安全边界向以泛云、分支、移动用户等多中心、离散化访问方向发展,边界模糊带来巨大安全挑战,传统方案难以有效应对,包括威胁挑战指数级增长、难以防御高级威胁攻击、安全投入高和运维负担重等问题[1][7]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市场现状 - SASE解决方案受全球用户青睐,75%全球客户已经部署或将要部署SASE架构能力,51%中国客户已经部署或将在未来1-2年部署[8] - 用户群体覆盖制造业、政府与事业单位、通信、金融等多个行业,主要需求集中在网络攻击防护、资源弹性伸缩和合规性保障三大方面[10] - 2024年中国SASE产品服务市场规模11.4亿元,同比增长37.8%,预计2025年扩张至14亿元,当前以本地部署为主占比超65%[1][10][12] - SASE领域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包括网络/云服务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安全、火山引擎等)、安全厂商(深信服、启明星辰、奇安信等)及SASE初创企业[1][12] - 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2024年前五家企业占据50.6%市场份额,深信服、火山引擎、华为处于第一梯队份额超10%,南凌科技、中国电信紧随其后[1][13]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发展趋势 - SASE作为云网安融合时代安全与网络统一管理的最佳实践将受更多用户青睐,市场保持快速发展,中国SASE市场将走统一化、多样化、AI化特色发展道路[14] - 各项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包括对远程员工、云端数据保护能力,边缘多样化接入能力,通过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敏感数据防护及威胁检测能力提升,统一控制管理能力打破碎片化用户体验提升运维效率[15] - SASE产品服务呈现模块化、多元化,网络能力包括SDWAN基础和高级能力、加速能力、多云连接能力等,安全能力包括防火墙、零信任网络访问、数据防泄漏、邮件安全等[17] - 交付形式持续多样化,短期内包含云原生部署、私有化部署、混合部署等形式,考虑企业替换成本、使用习惯和行业特性等因素[18] - AI赋能SASE产品服务,小模型与大模型合作赋能提升产品分析、检测、响应、编排全生命周期运维和运营管理效率,如将大模型能力集成到边缘接入点更好运用边缘推理计算减轻管理负担[19]
通信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AI算力热潮奔涌,产业动能迸发
长江证券· 2025-09-11 14: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2] 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2025年上半年延续高景气 AI算力产业链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运营商资本开支向智算倾斜 高速光模块加速迭代渗透 推升盈利能力 核心厂商份额持续提升 ICT设备受益自主可控与AI大模型落地保持高增长 IDC资产端进入扩张周期 物联网端侧智能需求增长 AI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北斗卫星民用化快速推进 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2][8][1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H1通信行业整体(剔除三大运营商)实现营收4343.53亿元 同比增长15.94% 归母净利润335.48亿元 同比增长15.67% [8][21] - 2025Q2通信行业整体(剔除三大运营商)实现营收2426.68亿元 同比增长19.36% 归母净利润191.65亿元 同比增长15.16% [8][21] - 光器件板块持续高景气 物联网/光纤光缆&海缆/IDC及配套/ICT设备及配套收入稳步增长 [8][31] - 电信业务板块市盈率23.77x 处于近十年估值19.52%分位点 位于估值低位 [36] 算力产业链表现 - 运营商2025H1合计实现通信服务收入8945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 同比增长5.1% [39] - 运营商资本开支重心由传统网络转向智算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智算规模达33.3 EFLOPS 同比增长70% 中国电信智算规模达43 EFLOPS 同比增长105% [51] - 光模块行业2025H1实现营收413.28亿元 同比增长67.64% 归母净利润102.02亿元 同比增长126.70% [73] - 800G需求快速放量 1.6T进入加速导入期 高速产品占比提升显著推升盈利能力 行业整体毛利率38.21% 同比提升4.78个百分点 [73][75] - ICT设备及配套板块2025H1实现营收1521.18亿元 同比增长14.84% 但毛利率25.66% 同比下滑4.96个百分点 [59][68] - IDC及配套厂商2025H1实现营收189.4亿元 同比增长11.12% 行业进入CAPEX新一轮上行周期 [86][95] 大连接产业链表现 - 物联网板块2025H1实现营收349.95亿元 同比增长14.85% 归母净利润16.85亿元 同比增长9.45% [101] - AI端侧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需求持续释放 但受成本投入和国际贸易环境影响 利润增速相对偏弱 [101][105] - 北斗导航及卫星通信板块2025H1实现营收69.11亿元 同比增长10.57%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 同比增长32.37% [110] - 导航应用在智能驾驶 农机等民用市场加速渗透 低轨卫星产业链处于结构拐点期 [110][118] 重点公司表现 - 中际旭创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7.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4% [34] - 新易盛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82.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5.7% [34] - 天孚通信2025H1营收同比增长57.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5% [34] - 仕佳光子2025H1营收同比增长121.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2.0% [34] - 移远通信2025H1营收同比增长40.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0% [34]
天邑股份成为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采购项目第三成交候选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2:56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成为中国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2024年-2026年)集中采购项目第三成交候选人 [1] - 该项目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范畴 [1] - 若后续顺利签订合同 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及市场拓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1] 项目影响评估 - 项目履行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1] - 采购项目由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发布 采购周期覆盖2024年至2026年 [1]
天邑股份(300504.SZ):预中选中国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2024年-2026年)集中采购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9-11 11:53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成为中国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2024年-2026年)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候选人之一 [1] - 该项目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范畴 后续顺利签订合同将对经营业绩及市场拓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1] - 项目履行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1] 行业采购信息 - 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发布第二次集中采购项目询比文件成交候选人公示 [1] - 采购项目覆盖2024年至2026年双频宽带融合终端设备需求 [1]
天邑股份:预中选中国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2024年-2026年)集中采购项目
格隆汇· 2025-09-11 11:36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成为中国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2024年-2026年)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候选人之一 [1] - 该项目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范畴 后续顺利签订合同将对未来经营业绩及市场拓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1] - 项目履行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1] 行业采购信息 - 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发布第二次集中采购项目询比文件成交候选人公示 [1] - 采购项目名称为双频宽带融合终端(2024年-2026年)集中采购 [1]
央企怎么做超级智能体?对谈中电信天翼AI:自研模型为底座,自主规划是必须,能适应千行百业才行
量子位· 2025-09-11 10: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电信天翼AI发布星辰超级智能体 在DBC德本咨询2025企业级AI Agent榜单中位列央企第一 [1] - 智能体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方向 国务院首次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4] - 星辰超级智能体基于全栈国产化技术 具备多模态理解、复杂推理和增强记忆能力 定位为深入业务架构的数字化生产力单元 [9][12][13][16] - 智能体平台能直接产出应用 是大模型落地产业的主流模式和最佳模式 [8][20][65] 智能体技术架构与能力 - 星辰超级智能体支持全模态理解 包括语音、视觉、文本等模态 支持文生图、文生视频 [11] - 采用完全国产化技术栈 包括自研底层模型、国产算力和国产框架训练 [12] - 定向增强复杂推理和记忆能力 上下文可扩展到百万字级别 针对办公、客服、金融、工业等场景优化 [13] - 采用四模块架构:感知与理解、认知与决策、记忆与知识、行动与执行 [27] - 通过数据加密和容器化隔离保障安全 满足ToC和企业级用户安全要求 [14] 智能体发展路线与现状 - 行业存在三种智能体发展路线:自主规划智能体(全自动+简单任务)、工作流智能体(半自动+复杂任务)、超级智能体(全自动+复杂任务) [23] - 超级智能体具备动态调整能力 通过虚拟机环境自主修正错误 无需人工编排工作流 [25][26] - 当前超级智能体已达到70分水平 能为人类提供有效帮助 但执行时间可能长达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8][30][32] - 能力上限取决于底层模型能力和系统嵌入程度 底层模型持续迭代中 [34] 产业落地与应用场景 - 智能体落地需要嵌入企业主业系统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案例显示智能体可实现客服工单自动预处理 [36][37] - 优先落地场景包括客服、营销、办公软件和IT化程度高的行业 因业务流程清晰且与大模型适配度高 [52] - 在客服网络运维领域实际应用中 智能体使员工处理工单效率提升30%以上 [40] - 市场需求强烈 国外资本市场和科技企业大幅投入 国内推动AI+产业落地 [43]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存在四类玩家:大模型厂商、科技大厂、创业公司、央国企 [53] - 央国企优势在于内部海量落地场景、全国本地化服务团队和丰富产业经验 [54] - 中国电信2024年产业数字化收入达1466亿元 与中车、中物流、国能等国企有深度合作 [56] - 星辰智能体平台采用内部开源模式 允许省专公司二次开发以适应各种场景 [54] 研发背景与人才培养 - 中国电信2024年初开始布局智能体平台 提前卡位新兴趋势 [22] - 专职投入大模型算法研发团队约300人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攻关下一代技术 [59] - 获得工信部授权运营"智能体开发工程师"职业认证培训 培养专业人才 [50] - 通过应用创意挑战赛和方案实现赛挖掘企业核心落地场景 [44]
中国手机用户会用上eSIM吗?三大运营商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0:02
运营商eSIM支持现状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 但具体开放时间待定[1] - 中国联通已支持eSIM业务 目前是大陆唯一支持iPhone Air的运营商[1] - 中国电信eSIM业务已准备就绪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开放iPhone 17等设备服务[1] eSIM技术优势 - eSIM为电子化SIM卡数据文件 可通过网络下载激活蜂窝网络 功能与实体SIM卡无异[2] - 节省手机内部空间 影响外观设计和电池容量 例如iPhone Air因取消物理卡槽实现史上最薄设计[2] - 使携号转网更便捷 支持不同运营商间无缝切换 并可实现双卡双待功能[2] - 安全性更高 无法被物理取出 防止手机丢失后SIM卡被盗用[2] 行业推广进展 - 全球超过400家运营商支持eSIM服务 平均支持50余款消费类设备[3] - 物联网设备显著受益 包括联网汽车/网关/路由器/无人机等难以更换实体SIM卡的场景[3] - 运营商可节省实体SIM卡成本 虽然单卡成本低但用户规模达亿级 综合开支削减显著[2]
中国电信(601728):基本盘保持稳健,智能收入大幅增长
山西证券· 2025-09-11 08: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1][13] 核心观点 - 基础业务收入增长稳健 ARPU保持平稳态势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1066亿元同比+13% 5G网络用户渗透率较24年底提升61p p 移动用户达433亿户 ARPU达460元 [3] -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641亿元同比+02% 宽带用户达199亿户 宽带综合ARPU达483元 [4] - 产数业务继续增长 产业数字化收入达749亿元同比+15% 其中天翼云收入达573亿元 智能收入达63亿元同比+894% [6] - 新兴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AIDC收入达184亿元同比+74% 安全收入达91亿元同比+182% 视联网收入同比+462% 卫星通信手机收入同比+205% 量子收入同比+1711% [7][11] - 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2025H1资本开支342亿元同比-28% 投资继续向算力倾斜 [12] - 自有智能算力达43EFLOPS 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 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 八大枢纽节点占比达85% [12] - 公司力争2025年收入 EBITDA 净利润良好增长 智能收入高速增长 保持云计算良好增长 上半年分红率达72% [1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2694亿元同比+13% 服务收入2491亿元同比+12%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5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02% EBITDA 806亿元同比+49%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74/36574/38247亿元 同比增长53%/52%/46% 对应EPS为038/040/042元 [13] - 2025年09月10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00/190/182倍 [13] 市场数据 - 收盘价729元 总股本91507亿股 流通股本77630亿股 流通市值565921亿元 [8] - 每股净资产518元 每股资本公积076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234元 [9]
话费最低50元起充?我的地盘该由我做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5:05
运营商与第三方平台话费充值限制事件分析 - 运营商被质疑取消低于50元的小额充值选项 第三方平台设置最低50元起充门槛 引发消费者权益争议 [1] - 运营商解释原因为与平台小额充值合同到期或对第三方渠道充值有限制 但实质上不再提供低额面额给第三方平台 [1] - 该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构成强迫交易违法行为 [2] 反垄断法律风险与处罚机制 - 根据《反垄断法》第22条 若运营商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将面临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及上一年度销售额1%至10%罚款的行政处罚 [3] - 企业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包括对他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可预期利益损失 [3] - 《反垄断法》提供柔性处理机制 若企业承诺在执法机构认可期限内采取措施消除后果 可终止调查并避免处罚 [3] 行业影响与发展建议 - 强行取消低额充值选项可能陷入垄断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的负面舆论 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均非良策 [1] - 企业应通过提供更优质新颖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 而非通过提高充值门槛提升营运收入 这将是更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3] - 话费充值金额等同于消费者对套餐的消费选择 营收高低应由消费者决定 而非运营商或平台单方面限制 [4]
iPhone Air 开售在即,北京电信 eSIM 服务将同步上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3:56
北京电信eSIM服务上线 - 北京电信宣布具备eSIM开通能力 将于9月19日苹果iPhone Air开售时同步上线eSIM服务体验[1] - eSIM套餐资费与相关权益保持不变 确保用户权益不受影响[1] - 所有线下营业厅开放eSIM办理渠道 暂不支持线上办理 营业厅工作人员将全程协助用户办理开通手续[3] eSIM服务配套措施 - 用户启用eSIM后如需更换为非eSIM终端 可向北京电信申请恢复实体SIM卡服务[3] - 目前中国内地支持eSIM业务的运营商仅有中国联通 苹果iPhone Air为仅支持eSIM的机型[3] 运营商eSIM业务进展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完成全面准备工作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商用试验批复后开放办理 服务范围将涵盖iPhone 17等机型[3] - 中国移动已具备支持eSIM手机业务的能力 后续开放安排将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用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