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信(6017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完成海域5G覆盖增强组网测试
人民网· 2025-09-30 14:54
近日,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于舟山海域成功完成海域5G覆盖增强组网和极限测试。测试开始前,工作人 员综合考虑海域环境、设备选型、天线形态、频段制式等多种因素,实施5G超远覆盖增强组网部署和 海域专项特性优化。 9月19日至20日,海测队伍自朱家尖出发,以普陀区桃花岛对峙山基站为测试起点,向东极限拉远至120 公里处,2天时间系统性验证了5G NR低中高频段与多种天线收发配置组合下的海域5G覆盖能力及地球 曲率对海域覆盖的影响,总测试里程超过450公里。 从测试情况来看,在超远覆盖增强组网的加持下,电信岸基海域5G覆盖距离可超过100公里,得益于中 频大带宽优势,最远端下行速率仍可达到60Mbps,业务体验良好。 近年来,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依托舟山丰富的海洋经济资源,持续开展无线技术创新,积极赋能海洋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海域5G网络覆盖上,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创新应用特制高增益天线和新型AAU设备,结合波束精准指 向能力,让岸基5G信号触达更远海域。通过基于电子海图大数据的射频和特性参数优化,有力保障渔 场、锚地、航线等场景高质量的海面及低空立体覆盖,为渔民、过往和锚泊船只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保障航行安全与效率,促进了 ...
中国移动APP流量钱包将下线 ,联通、电信客服也已“查询不到”
新浪财经· 2025-09-30 06:16
9月30日,中国移动App(应用程序)流量钱包功能将下线。当天,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客服了解 到,该功能已查询不到。(贝壳财经) ...
卫星互联网落地中国移动,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红盘上扬
新浪财经· 2025-09-30 06:12
截至2025年9月30日 13:41,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上涨0.56%,成分股国睿科技上涨8.47%,长电科技上涨7.97%,中国中冶上涨6.57%,云南铜业上涨 6.21%,航天电器上涨4.86%。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0.52%,最新价报1.5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9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周累计上涨 0.5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4。 华创证券分析称,随着运营商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卫星产业链发展值得关注。整体来看,商业航天产业链已逐步完善,从火箭发射、发射场投 建、卫星制造及检测到卫星运营及商业化落地等环节已渐趋闭环。 机构指出,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有望加速卫星应用端技术突破和商业落地,叠加上游密集组网,卫星产业的发展路径证持续清晰,制造端、发射端、需求 端均有所突破,未来产业空间广阔。 规模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周规模增长2485.3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 央企创新驱动ETF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其在企业创新和盈利质量方面的综合情 况,选取较具代表性的100 ...
从“天地一体”到“万物智联” 央企重塑通信产业新格局
卫星通信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 覆盖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三星等主流品牌共36款机型 并推出6款直连卫星汽车[2][4] - 中国联通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可面向全国用户开通手机直连业务 同时成功发射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4] - 中国移动正在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将按照"以地强天、星地融合"发展思路拓展卫星固定宽带和手机直连等业务[1][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中国电信联合产业伙伴历时两年攻克八大关键技术 完成全国4万公里遍历测试 实现大众消费级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全球首发[2] - 中国移动发射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和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 在昌平6G实验室开展天地一体技术试验[7][9] - 中国联通主导制定125项国际标准 累计形成1200余项5G相关专利 大幅超越4G和3G时代[18] 5G网络建设与应用 -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通过共建共享建成全球首个5G SA共享网络 基站规模超过150万站 实现规模翻倍、覆盖翻倍、速率翻倍[18] - 共建共享累计节省投资超过3800亿元 节约运营成本超440亿元/年 减少碳排放超1300万吨/年[18] - 中国联通累计实施5G应用项目5万多个 覆盖国民经济41个工业分类 打造5G工厂超过7500个[15] 物联网与连接规模 - 中国移动总连接数突破37亿 物联网卡连接数超14亿 全球率先实现"物超人"[10] - 在甘肃民勤部署5万余块智能水表 四年累计节水超20% 物联网耳标帮助村民定位放养山羊[10][12] - 5G-A网络在智慧城市、低空经济、工业智造、车联网等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已覆盖上海地铁18号线[12][14] eSIM技术发展 - eSIM作为隐形SIM卡可通过远程写入实现身份绑定与号码切换 为设备形态进化打开新空间[9] - eSIM推广将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和产业生态升级[9] - 苹果推出全球首款仅支持eSIM的超薄iPhone 契合万物智联发展趋势[9] 国产芯片研发 - 中国电子飞腾公司CPU累计应用突破1000万片 实现从"可用"向"好用"迈进[20] - 飞腾公司推进"通算+智算"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布局"CPU+XPU"产品组合为重大工程提供算力支撑[20] - 中国移动制定十万余字5G技术体制及40余本技术规范 加速5G中频段产业成熟[16]
通信行业周观点:OpenAI万亿算力蓝图,阿里磐久超节点亮相-20250930
长江证券· 2025-09-29 23: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9] 核心观点 - OpenAI与英伟达合作共建至少10GW AI计算集群,英伟达分阶段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首批1GW采用Vera Rubin平台,预计2026年下半年上线,并公布远期20GW、万亿美元级基建蓝图,首阶段新增约7GW [5][7] - 阿里巴巴发布自研磐久AI Infra 2.0 128卡超节点,采用UPN Scale-Up架构,Scale-Up带宽达到Pb/s级、延迟控制在百纳秒量级,光互连有望成为超节点扩展核心,并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预计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提升10倍 [6][7] - 持续看好AI与算力主线,推荐多个细分领域公司,包括运营商、光模块、液冷、空芯光纤、国产算力、AI应用和卫星应用 [7] 板块行情 - 2025年第39周,通信板块下跌0.39%,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2][4] - 2025年年初以来,通信板块上涨62.96%,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位 [2][4] - 个股层面,通信板块内市值在80亿元以上的公司中,本周涨幅前三分别为永鼎股份(+23.9%)、超讯通信(+22.6%)、剑桥科技(+18.8%),跌幅前三分别为德科立(-22.3%)、长芯博创(-14.8%)、长飞光纤(-14.6%) [4] OpenAI与英伟达合作 - OpenAI与英伟达计划共建至少10GW的AI计算集群,由英伟达分阶段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首批1GW采用Vera Rubin平台,预计2026年下半年上线 [5] - OpenAI发布价值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蓝图,远期容量可达20GW,首阶段将携手甲骨文与软银在美新建五座数据中心,包括与甲骨文合作的三处新站点(合计规划容量约5.5GW)和与软银合作的两处项目(合计约1.5GW,预计18个月内上线) [5] - 德州阿比林"星际之门"项目首个站点已正式投运,采用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和英伟达芯片,规划扩展容量超过1GW,整体首阶段新增约7GW的AI算力 [5] 阿里巴巴AI基建进展 - 阿里云发布自研磐久AI Infra 2.0 128卡超节点,计算节点分成两个部分:左侧机柜32个GPU节点(共128颗GPU),右侧机柜16个计算节点(共32颗CPU),交换节点与计算节点正交连接(共16个交换节点) [6] - 系统搭载自研CIPU 2.0与EIC/MOC高性能网卡,采用基于UALink协议的Alink System,Scale-Up带宽达到Pb/s级、延迟控制在百纳秒量级 [6] - UPN Scale-Up架构采用单层ETH+互连,每台GPU服务器配置4卡、单卡带宽6.4T,整体可扩展至512张GPU,依托光互联机柜Orack+实现全光连接与开放机柜设计 [6] - 阿里CEO表明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预计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提升10倍 [6] 投资建议 - 推荐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7] - 推荐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仕佳光子,关注太辰光、源杰科技 [7] - 推荐液冷:英维克 [7] - 推荐空芯光纤: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关注长飞光纤 [7] - 推荐国产算力: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华丰科技、光迅科技、中兴通讯、紫光股份 [7] - 推荐AI应用:博实结、和而泰、拓邦股份、移远通信、美格智能、广和通 [7] - 推荐卫星应用: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灿勤科技 [7] 重点公司业绩数据 - 中国移动: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2025Q1营收同比增长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2025Q2营收同比下降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1455.41亿元,PE估值15.7倍 [15] - 中国电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2025Q1营收同比增长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2025Q2营收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349.47亿元,PE估值17.5倍 [15] - 中际旭创: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2025Q1营收同比增长3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8%;2025Q2营收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8%;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111.61亿元,PE估值41.2倍 [15] - 新易盛: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7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2.3%;2025Q1营收同比增长26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4.5%;2025Q2营收同比增长295.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8.4%;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77.97亿元,PE估值47.7倍 [15] - 中兴通讯: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7%;2025Q1营收同比增长7.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5%;2025Q2营收同比增长20.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9%;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87.27亿元,PE估值23.2倍 [15]
三大运营商均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6:37
本报记者 李乔宇 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工信微报"发文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移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中国移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中国移动已面向全国开展北斗短信服务,此次获得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中国移动"北斗+天通"双星卫星通信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营新阶段, 全面构建"天地一张网"智能通信新格局。 在此之前的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 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另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具备工业和信息化 部核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内容包括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卫星转发器 出租、出售业务等。 这也意味着,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已悉数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目前来看,三大运营商均就卫星通信业务有所布局。 从中国移动方面来看,在技术与标准层面,中国移动承担多项国家专项任务,牵 ...
重要资质 三大通讯巨头都拿到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12:07
9月29日,据工信微报消息,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继 中国电信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基础电信企业也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 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 给。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 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已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随 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推动 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联 动将更加紧密,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电信于2023年9月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截至2025年4月,中国电信联合华为、 荣耀、小米、OPPO、v ...
IDC报告揭示AI新格局:中国电信天翼AI如何成为最大“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9-29 09:57
核心观点 - 中国电信天翼AI凭借全栈AI能力体系和双平台战略 在IDC多项报告中进入领导者象限 成为唯一跻身前列的中央企业 标志着从技术追赶者蜕变为行业引领者 [1] - 公司以星辰多模态大模型底座为核心 构建覆盖语义 语音 视觉与多模态的全栈AI能力体系 通过开发平台和应用平台降低企业使用大模型的技术门槛与开发成本 [3] - 天翼AI在2024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以5.3%份额位列第五 在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以56.5%高速增长跃居行业第五 是前五名中唯一的央企 [4] - 依托中国电信全国政企客户网络和属地化服务能力 公司将大模型技术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 推动AI技术在政务 工业 医疗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实现深度落地 [4][5] 技术能力 - 构建开发平台+应用平台双平台战略 服务于中国电信内部"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的MaaS层 提供从数据管理 训练推理到智能体落地的全链路工具链 [3] - 全面支持国产化软硬件生态 在政务 政法 工业 应急等政企场景展现端到端数智化解决方案能力 [3] - 业内较早提出"模型中台"理念 通过AI中台体系帮助行业用户快速部署 迭代和运营大模型应用 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基础设施演进 [3] - 将视觉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 推动AI应用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 实现业务决策智能化突破 [4] 市场表现 - 在IDC《中国大模型开发平台2025年厂商评估》中进入领导者象限 是该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央企 [3] - 大模型平台市场排名第五 份额达5.3% 计算机视觉应用细分领域增速56.5% 排名行业第五 [4] - 依托星海AI中台 在政务 运营商 医疗 交通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实现深度落地 客户包括中国电信体系内单位及中车 中物流等外部行业头部企业 [4] - IDC预测天翼AI在未来大模型市场竞争中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5] 行业应用 - 在政务领域助力实现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在工业领域通过视觉质检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水平 [5] - 在医疗 交通 应急等行业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与安全能级的关键工具 [5] - 通过云化 SaaS化产品触达广大中小企业和家庭用户 推动智算资源普惠化发展 [5] - 以模型中台+行业平台双轮驱动拓展AI技术应用边界 推动AI从可用走向好用 [5]
中国移动也获得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经营许可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9:33
行业准入与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标志着三大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均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 [1] - 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并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 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移动是本月第二家获颁许可的电信企业 中国联通于9月8日率先获得许可并随后上线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1] 运营商业务布局进展 - 中国移动在星地融合通信领域已有诸多布局 但目前仅推出北斗短信业务 未开通手机直连卫星通话服务 [1] - 中国电信作为最早开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运营商 其业务已发展一段时间并实现国际化拓展 包括5月8日在中国香港落地业务及5月16日在老挝联合发布天通卫星业务 [2] - 中国电信卫星业务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5% 显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2] 技术发展与业务形态 - 三大运营商依法获得资质后均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推动星地融合通信技术应用落地 [1] - 中国电信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并成功将业务扩展至中国香港及老挝市场 [2]
政策产业双驱动,AI智能家庭开启智惠生活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9-29 09:3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并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1] - 工信部强调家庭业务进入以智能为基础、以体验为核心的新阶段 需政策引导和产业合力 [2] - 工信部指出智能家庭是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需把握AI与信息通信技术融合机遇 从网络底座、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和标准体系协同推进 [4] 技术架构与行业研究 - 中国信通院发布行业首份《AI智能家庭(AItoH)研究报告》 定义AI2H概念并提出"业-云-智-网-端"核心架构 [4] -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成立AI to Home专题组并发布《AI未来家应用场景研究报告》 [6] 应用场景创新 - AI智能家庭推动康养、教育、办公、健身等领域智能化变革 成为数字经济新蓝海 [1] - AI赋能家庭康养可守护老年人生活质量并成为未来康养体系重要支撑 [8] - 家庭应用覆盖康养、体育、教育、云游戏等领域 基础电信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推进创新实践 [1][10] 企业实践与解决方案 - 中国移动通过"灵犀"智能体融合端网云产品布局智惠万家服务 [10] - 中国电信采用"智+屏"双核驱动构建全场景家庭智能应用 [10] - 华为提出设备、内容、服务各环节共建智能家庭AI业务与生态 [10] - 科大讯飞聚焦AI赋能家庭教育场景和应用 [10] - 咪咕公司通过AI+超高清重构体育内容生态 [10] - 海马云分享云游戏产业发展情况及解决方案 [10] 行业共识与发展前景 - AI智能家庭将带来通信娱乐体验全面升级 并在康养、教育、办公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 [10] - 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将推动AI智能家庭普及 创造智能便捷温暖的家庭生活体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