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601665)

搜索文档
触发可转债强赎条款 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金融时报· 2025-07-11 01:41
齐鲁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 - 齐鲁银行决定行使"齐鲁转债"提前赎回权 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价格全部赎回 [1] - 触发原因为股价持续向好 2024年累计涨幅近70% 收盘价稳定在6 50元/股以上 [1] - 6月3日至7月4日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1] 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现象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突破转股价130%阈值 7月7日摘牌 [2]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高于转股价130% 7月18日摘牌 [2] - 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可转债年内已触发强制赎回 常熟银行 重庆银行转债价格接近赎回线 [2] 银行板块表现与转债条款 - 2024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17 77% 行业排名第二 [3] - 杭州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 07% 南京银行增长9 05% [3] - 银行分红方案落地后转股价格下调 增强强制赎回预期 [3] 资本补充机制 - 强制赎回推动投资者转股 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4] - 杭州银行预计可转债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个百分点 [5] - 中小银行通过定向增发 二级资本债 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上半年发行1545 6亿元"二永债" [6] 市场影响与策略 - 强制赎回缓解银行还本付息压力 高效补充资本 [1] - 银行转债市场供需变化推高估值 新发转债减少 存续规模快速下降 [3] - 投资者需关注正股走势及赎回条款 及时转股或卖出避免损失 [6]
可转债队伍密集减员 “固收+”新出路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12
可转债市场概况 - 7月以来银行转债密集强赎转股摘牌,带来缩量效应,使其更为"炙手可热" [1] - 截至7月10日,全市场可转债总存量降至6680.79亿元,较年初缩水655.43亿元 [1] - 上交所存量规模为4087.68亿元,较年初减少559.46亿元,深交所存量规模为2554.48亿元,较年初下降95.88亿元 [1] - 沪深交易所公募可转债中,已进入赎回期和转股期的个券数量达456只,对应规模6207.60亿元,占全市场存量规模的95.36% [1] 可转债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0日,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8.17%,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涨幅为10.04% [2] - 个券表现中,N华辰转涨幅高达57.30%,N路维转上涨34.74%,塞力转债上涨15.58% [2] - 上半年转债市场行情主要是被小微盘标的拉升,叠加纯债资金溢出效应,共同推动了可转债市场的行情走牛 [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银行转债品种备受关注,基于银行作为发债主体的优质信用资质和险资增量资金对银行股的多次举牌 [2] - 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发行的可转债已在年内触发强制赎回,转股率分别高达99.94%和99.93% [3] - 杭银转债于5月下旬触发强制赎回条款,南银转债在6月初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3] - 7月以来,齐鲁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相继触发强赎或摘牌 [4] - 常熟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在内的多只银行可转债正接近转股价格的1.3倍赎回线 [4] 机构投资者动态 - 机构自营团队、私募基金对可转债配置诉求上行,基于正股操作难度大,转而关注转债 [5] - 公募基金更看重转债性价比,保险机构因可投池压缩,更多转向间接投资 [5] - 部分机构认为转债行情短期过热,但长期需求仍在,尤其来自纯债产品和"固收+"基金的资金 [5] - 下半年偏好"大盘转债",重点关注银行、光伏、农林牧渔板块方向 [6]
青岛银行 VS 齐鲁银行:山东两家头部城商行对决
数说者· 2025-07-09 22:27
济南与青岛城商行对比分析 核心观点 - 齐鲁银行与青岛银行作为山东省两大城商行龙头,在规模、区域布局、财务指标等方面竞争激烈,近年差距逐步缩小[2][11] - 青岛银行总资产(6899.63亿元)与营收(134.98亿元)略高于齐鲁银行(6895.39亿元/124.96亿元),但净利润(42.64亿元)低于后者(49.86亿元)[8][13] - 成本控制差异是利润分化的关键:青岛银行成本收入比34.95%显著高于齐鲁银行27.41%,职工薪酬多支出5.71亿元[24][26] 出身与股东结构 - 均成立于1996年,2008-2009年更名现用名[3] - 第一大股东均为外资银行:澳洲联邦银行持齐鲁银行15.43%,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持青岛银行17.50%[4] 资本市场与区域布局 - 青岛银行实现H+A两地上市(2015H股/2019A股),齐鲁银行仅A股上市(2021年)[5] - 青岛银行完成山东省内16市全覆盖,无省外分行;齐鲁银行未覆盖济宁/枣庄,但设天津分行及12家外省村镇银行[5] 子公司与人员结构 - 青岛银行拥有租赁和理财子公司,齐鲁银行控股12家村镇银行并参股济宁银行(11.36%)/德州银行(2.64%)[5] - 青岛银行员工5312人(硕士占比24.9%),齐鲁银行5675人(硕士占比15.8%)[6] 财务指标对比 资产与收入结构 - 贷款占比均低于50%(青岛49.38%/齐鲁48.89%),公司贷款占比均约71%[8][9] - 利息净收入占营收73%左右,手续费收入占11%左右[10] 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 - 不良率相近(青岛1.14%/齐鲁1.19%),但齐鲁拨备覆盖率(322.38%)显著高于青岛(241.32%)[8][21] - 青岛银行净息差1.73%高于齐鲁1.51%,但净利润仍落后[8][15] 长期趋势 - 总资产差距从2021年900亿缩至2024年4.24亿,营收差距从26亿缩至10亿[11][14] - 齐鲁银行自2017年起净利润持续领先,2024年超出青岛银行7.22亿元[13]
年内第5只!又有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金融时报· 2025-07-08 13:41
齐鲁银行可转债触发赎回条款 - 齐鲁银行公告"齐鲁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因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5 00元/股的130% [1] - 公司董事会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 将以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全部赎回 投资者可选择在二级市场交易或按5 00元/股转股 [3] - 若投资者未及时转股或卖出 被强制赎回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业内人士建议根据对银行股价预期决定操作策略 [3]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近期多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包括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和南京银行"南银转债" 均因正股价格连续15个交易日突破转股价130%阈值 [3][4] - 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也已在年内触发强制赎回 常熟银行和重庆银行等转债正股价格正接近赎回线 [4] - 2024年初至今申万银行行业指数涨幅达17 77% 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 银行板块走强是转债触发赎回主因 [4] 可转债条款与银行资本补充 - 银行可转债条款规定 当正股价格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天达到转股价130%以上即触发强制赎回 [4] - 转股价格下调增强了银行转债触发强赎预期 多家银行在分红方案落地后下调转股价 [5] - 可转债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选项 提前赎回可加速一级资本补充 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杭州银行预计转债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个百分点 [6]
齐鲁银行董事会更迭!“80后”金融人入局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11:50
董事任命 - 齐鲁银行收到山东金融监管局批复,核准吴睿智担任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 [1] - 吴睿智为"80后"董事,1983年出生,拥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2] - 吴睿智现任济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3] 董事背景 - 吴睿智具有丰富的银行机构任职经历,包括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公司客户经理、天津银行济南分行多个部门主管等职位 [3] - 吴睿智还在产业资本领域有任职经历,包括济南经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事业部等机构 [4] 董事会变动 - 2025年4月24日,殷光伟因工作调整辞去齐鲁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职务 [5] - 同日,齐鲁银行董事会提名吴睿智为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 - 随着监管批复的获得,吴睿智的就职程序正式完成 [6]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任职资格获得核准的公告
2025-07-08 10:15
人事变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核准吴睿智公司董事任职资格[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8日[2]
银行行业资金流出榜:浦发银行等8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09:50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8日上涨0 70% 申万所属行业中29个行业上涨 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前 分别为2 89%和2 30% 公用事业和银行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为0 37%和0 24% [1] - 银行行业今日下跌0 24% 在42只成分股中11只上涨 30只下跌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54 50亿元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 达74 37亿元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6 78亿元 [1] - 1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 达22 97亿元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22 85亿元 银行行业净流出6 10亿元 [1][2] 银行行业个股资金动态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14只 其中9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招商银行净流入4 18亿元居首 南京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净流入6865 73万元和4752 84万元 [2]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8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 浦发银行净流出1 97亿元 齐鲁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净流出1 83亿元和1 71亿元 [2] - 银行行业个股涨跌幅方面 浦发银行下跌2 53% 齐鲁银行上涨1 26% 江苏银行下跌1 12% [2][3] 银行行业资金流向排名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的银行个股:浦发银行(-1 97亿元) 齐鲁银行(-1 83亿元) 江苏银行(-1 71亿元) 民生银行(-1 29亿元) 交通银行(-8469 05万元) [2][3]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的银行个股:招商银行(4 18亿元) 南京银行(6865 73万元) 农业银行(4752 84万元) 青农商行(2954 45万元) 张家港行(2544 77万元) [2][3]
齐鲁银行举办公益读书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8 06:49
活动概况 - 公司举办"益起悦读 书香齐鲁"公益读书会活动,作为29周年行庆系列活动之一,主题为"阅读+公益",包含名家讲座、读书分享、公益互动等环节[1] - 活动邀请高校教授、文化学者、近百名零售贵宾客户及员工代表参与,党委副书记葛萍出席致辞[1] - 活动旨在传递知识力量、回馈客户、践行社会责任,展现公司"金融为民"初心与"泉心公益"品牌温度[1] 活动内容 - 特邀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月斌解析文学作品《去老万玉家》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思考[1] - 山东大众阅读研究院院长刘国胜分享《先正读书诀》及名人读书智慧,探讨阅读对认知能力与人生境界的提升[1] - 员工代表分享阅读心得,设置"击鼓传书"趣味互动环节,通过朗读经典传递书香[2] 公益实践 - 公司自2016年推出"泉心公益"品牌,持续深耕民生领域,将公益行动融入金融实践[2] - 活动现场购置济南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作品赠予客户和员工,关爱自闭症儿童群体[2] - 活动搭建文化与公益桥梁,展现金融机构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中的担当[2] 未来规划 - 公司表示将继续以金融之力赋能社会进步,与客户、员工及社会各界携手提升金融温度与城市文化氛围[2]
齐鲁银行发布防范“五大领域”消费风险的提示
金投网· 2025-07-08 03:27
金融消费风险领域 - 民间投资中介利用"新能源""区块链""虚拟货币"等热门概念虚构投资项目 通过P2P平台违规放贷或实施"套路贷"诈骗 [1] - 养老领域以"养老理财""养老公寓会员""以房养老"名义承诺高额返利 实则挪用资金或卷款潜逃 部分捆绑高价保健品销售 [2] - 涉农领域通过"农业合作社""生态种植""扶贫项目"名义承诺高息回报 虚假农产品期货交易骗取农户资金 [2] - 市场零售以"预付卡消费返利""购物全返"诱导大额充值 部分平台以"新零售""社交电商"为幌子实施层级分销非法集资 [2] - 文旅领域借助"旅游地产""分时度假""影视众筹"等概念包装非法集资项目 艺术品诈骗通过虚假拍卖骗取投资款 [3] 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 需警惕"年化收益超10%"等违背金融规律的承诺 对预付式消费应查询商家信用并保留消费凭证 [4] - 选择持有金融监管部门许可证的正规机构办理业务 远离"无抵押 低利息 秒到账"的非法借贷渠道 [4][5] - 严控身份证号 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泄露 警惕冒充金融机构的诈骗电话要求转账 [5] - 发现非法金融活动需保存合同协议 聊天记录等完整证据链 通过公安机关或监管部门维权 [5] 金融安全核心原则 -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保本保息"承诺不可信 需保持风险意识避免侥幸心理 [6]
投资面再讨论银行周期属性:银行股:从“顺周期”到“弱周期”
中泰证券· 2025-07-06 12: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篇专题从基本面角度探讨银行股的“弱周期”性,本篇专题从投资面角度探讨银行股的弱周期性 [2][4] - 从无风险利率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银行息差下行预计慢于无风险利率,资产质量弱周期,银行股息率稳健性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时持续具有吸引力 [2][4] - 从“资金配置银行股”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配置银行股的资金包括非自由流通资金、保险资金、ETF和公募,资产荒背景下,险资会成为银行股稳定资金来源,非自由流通市值会起到压舱石作用,被动基金扩容增加银行股资金来源 [2][4] - “对等关税”后,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股,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给出两条选股逻辑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无风险利率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 银行股息率确定性和持续性强 - 息差方面,短期5月综合货币政策对25E息差正贡献,中长期监管不断加强对息差呵护,综合测算对25E、26E上市银行息差影响分别为+2.92bp和 -1.36bp [8][9] - 资产质量方面,银行与财政紧密度增强,底层核心资产有兜底,银行基本面正从“顺周期”进入“弱周期” [12] 如果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稳健的股息持续有吸引力 - 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至1.64%,若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稳健股息持续有吸引力,测算A股上市银行25E股息率(算数平均)仍有4%以上,H股股息率仍有4.8%以上 [18] 从“资金配置银行股”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 配置银行股的主要资金 - 包括非自由流通中的国有资金、保险资金、ETF资金和公募 [21] 资产荒背景下,非自由流通市值会起到压舱石作用 - 银行非自由流通市值占七成,位列板块第三高,主要由财政、国资、央国企等持股,起到稳定压舱石作用 [24] - 中央汇金发债存量成本2.7%左右,增持银行股为其提供稳定现金流,持有意愿强 [27] - 地方国资陆续增持地方银行,增厚财政资金来源 [30] 弱周期背景下,险资会成为银行股稳定资金来源 - 2024年保险资金对股票配置力度显著增强,1Q25股票投资同比 +45%,股票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8.1%,同比提升1.6个点 [31] - TPL股票仍占6成以上,但OCI股票增速是TPL的5倍(同比 +82%) [33] - 当前寿险成本仍在3%以上,权益资产中,险资更偏好板块股息率更高的银行股 [35] - 展望来看,每年增量资金稳定入市,“预期利率下降”对银行股息率要求下探,“两参一控”下仍有较大空间,预计六大险资每年增量入市资金超过3500亿 [42] 如果资本市场不强劲,被动基金扩容增加银行股资金来源 - 银行股在ETF中占比高(11.6%左右),过去银行股价波动更受益于被动基金的扩容而非主动基金的配置 [46] - 公募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公募配置银行股行为有待观察 [47] 投资建议 - “对等关税”后,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股,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 [4] - 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推荐大型银行和部分股份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