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搜索文档
金融行业双周报:上半年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四升一降”,银行业绩边际改善-20250905
东莞证券· 2025-09-05 11:52
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行业评级为标配(维持)[1] - 保险行业评级为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总结 - 证券行业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42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合计2518.66亿元(同比+11.37%),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65.09%),呈现头部券商稳健与中小券商高弹性格局[3] - 银行业绩边际改善,42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1.04%),净利润1.10万亿元(同比+0.80%),增速均由负转正,ROE维持10%以上[6] - 保险行业稳中有进,5家上市险企营收1.33万亿元(同比+4.7%),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3.7%),负债端银保渠道驱动新业务价值提升,资产端权益布局增强收益[7] 行情回顾 - 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93%、-3.56%、-3.89%,同期沪深300指数+1.80%[6][14] - 子板块中西安银行(+5.12%)、太平洋(+12.18%)、中国人保(-2.76%)表现突出[6][14] - 申万行业排名中银行位列第13,非银金融位列第28[6][14] 估值情况 - 银行板块PB为0.76,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PB分别为0.81、0.64、0.72、0.63[23] - 证券板块PB为1.56,处于近5年63.78%分位点,具修复空间[25] - 保险板块PEV分别为新华保险0.67、中国太保0.61、中国平安0.70、中国人寿0.71[28] 市场指标 - 利率环境:1年期MLF利率2.0%,1/5年期LPR分别为3.0%/3.50%,银行间拆借利率(1天/7天/14天)为1.39%/1.45%/1.49%[32] - 流动性:同业存单利率(1个月/6个月)为1.56%/1.74%,较前周+4.94bps/+9.04bps[32] - 交易活跃度:A股日均成交额26352.48亿元(环比-10.79%),两融余额22183.45亿元(环比+2.98%)[33] - 国债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1%(环比-0.03个百分点)[37] 行业动态 - 险资举牌活跃: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农行H股、招行H股、邮储H股均被三度举牌[40] - 开户数据增长:2025年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同比大增165%,环比+35%[43] - 证券行业盈利面达85%,年化ROE为7.25%(同比+1.88个百分点)[43] - 农业银行总市值2.55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43] 投资建议标的 - 银行板块关注:成都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7][46] - 保险板块关注: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7][49] - 证券板块关注:浙商证券、国联民生、方正证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7][48]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邮储银行1238.1万股 每股作价约5.7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5 11:45
交易详情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日增持邮储银行1238.1万股 [1] - 每股作价5.7094港元 总金额约7068.81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达31.8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1% [1]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增持后中国平安人寿对邮储银行持股比例增加 [1] - 持股比例由增持前水平提升至16.01% [1] - 持股数量增加1238.1万股至31.8亿股 [1] 市场动向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进行 涉及邮储银行H股(01658) [1] - 单笔交易规模达7068.81万港元 [1] - 每股交易价格5.7094港元 [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邮储银行(01658)1238.1万股 每股作价约5.7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1:42
交易详情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日增持邮储银行1238.1万股[1] - 每股作价5.7094港元[1] - 总交易金额约7068.81万港元[1] 持股变动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达31.8亿股[1] - 持股比例从15.99%升至16.01%[1] - 本次增持1238.1万股对应持股比例提升0.02个百分点[1]
平安回应寿险与健康险业务协作调整:正常调整,积极进行多渠道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16
产品调整 - 平安寿险e行销平台自9月8日起下架平安健康险多款医疗险产品 [1] - 平安寿险计划销售自营医疗险产品 [1] 战略方向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积极进行多渠道布局 搭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1] - 公司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 升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1] - 公司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全旅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1] 后续安排 - 平安健康险将做好寿险渠道在保客户保单的服务及续保 [2] 行业影响 - 此次调整有助于激发医疗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 公司坚持多渠道多元化发展 [2]
中国平安疯狂举牌下的利润真相
36氪· 2025-09-05 08:56
投资活动与资产配置 - 平安人寿于8月26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后持股比例达15% 此前2月17日和5月12日分别突破5%和10% [1] - 公司持续增持银行股及保险同业如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等 [1] - 权益投资总额7784.22亿元 占总投资资产12.6%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1.7% 存在提升空间 [1] - 投资资产总额6.20万亿元 其中58%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3] - 股票持仓中67%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未实现浮盈约600亿元 增厚净资产并提升偿付能力 [3] 财务表现与利润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 同比下降8.8% [2] - 剔除平安好医生34亿元减值及H股可转债估值调整等短期因素后 净利润同比跌幅收窄至2.8% [4][5] - 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较一季度提速1.3个百分点 [6]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 同比增长39.8%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至38.9% [10] - 财产保险业务贡献营运利润100.1亿元 占比12.9% 银行业务贡献144.1亿元 占比18.5% [16] 寿险业务改革成效 - 合同服务边际余额733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3% 为2022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7][9] -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21.6% 尽管代理人数量下降6.3% [10]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非代理人渠道贡献占比提升至33.9% [10] - 银保渠道覆盖全国80%以上主流银行网点 形成"平安银行独家合作+外部大行深度联动"双渠道布局 [12] 估值水平与业务结构 - A股动态市盈率8.7倍 市净率1.1倍 低于友邦保险(16倍PE)及联合健康(13倍PE)等国际同业 [13] - 估值同时低于中国人寿(10.3倍PE)及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等国内同业 [13] - 业务结构涵盖寿险、财险、银行、证券等多领域 财险和银行板块估值较低(财险PE约7倍 银行PE约6倍) 形成折价 [16] 科技战略与AI应用 - 平安大模型上半年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应用于超650个场景 [18] - AI智能体辅助销售661.5亿元 产险反欺诈系统减损64.4亿元 [18] - 业务及管理费支出409.16亿元 同比增长11% 但AI投入规模较科技公司仍存差距 [18][19] - AI战略与同业相比尚未形成明显差异化 需强化护城河体现 [20] 分红政策与投资方向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 同比增长2.2% 连续13年保持分红递增 [20]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468.98亿元 分红融资比达8.92倍 [20] - 未来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导体)及高分红资产(股息率4%以上蓝筹股) [21]
保险板块9月5日跌0.3%,中国人寿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08:5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3% 中国人寿领跌且跌幅达1.16% [1] - 上证指数上涨1.24%至3812.51点 深证成指大幅上涨3.89%至12590.56点 [1] - 新华保险上涨0.83%至63.33元 中国平安上涨0.70%至57.90元 中国太保微涨0.32%至38.04元 [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人保成交量75.26万手居首 成交额6.28亿元 [1] - 中国平安成交55.82万手 成交额32.07亿元 [1] - 新华保险成交20.90万手 成交额13.07亿元 中国人寿成交18.09万手 [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 游资净流出2.65亿元 散户净流入1.57亿元 [1]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入5485.47万元(占比8.73%) 但遭散户净流出4773.62万元 [2]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入4336.84万元 游资大幅流出2.18亿元(占比-6.81%) [2] - 中国太保遭遇主力净流出2430.80万元 同时游资流出1.00亿元(占比-8.64%) [2] - 新华保险获主力净流入2295.55万元 游资净流入4346.44万元(占比3.33%)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1177.29万元 游资净流入1693.02万元(占比2.34%) [2]
一周保险速览(8.29—9.5)
财经网· 2025-09-05 08:46
监管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引导保险机构开展体育赛事和运动伤害保险业务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保险业协会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及服务指引以完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并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 [1] 行业财务表现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总营收13338.62亿元同比增长4.89% [1]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81.92亿元同比增长3.72% [1] - 五家险企计划增配权益资产并重点布局高股息价值股与成长性行业以提升中长期回报 [1] 高管人事变动 - 白凯拟任中国太平副总经理此前为中国人寿副总裁 [2] - 中国再保险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和春雷退休由党委副书记兼总裁庄乾志接任 [3] - 李世宏获批出任国宝人寿董事兼董事长 [4]
中报观察|新能源车险盈利拐点已至,险企海外“闯关”挑战多
环球网· 2025-09-05 06:10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 为财险公司开辟广阔市场蓝海[1] - 新能源车险因高出险率和高赔付率特性 使财险公司陷入承保亏损窘境[1] - 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承保亏损57亿元 呈现连续亏损[4] 市场转折 - 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新能源车险业务出现盈利拐点[1][5]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车575万辆 同比增长49.3% 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46.2% 市场份额27.6% 实现当期承保盈利[5] - 太保产险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原保费收入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例从上年同期14.1%上升至19.8% 服务车辆数超过536万[5] 盈利驱动因素 - 保险公司建立精细化定价模型 通过多维度评估量化新能源车风险[6] - 新能源家用车保费占比从2020年42%上升到2024年67% 整体赔付率低于营业客车和货车[6] - 供应链和维修体系优化 零配件供应链逐渐成熟 规模效应显现 部分配件价格下降[6] - 维修技师专业培训普及 维修效率提升 压低人工成本[6] 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四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从降低维修成本、创新车险供给、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7] - 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和自愿参与"车险好投保"平台[8] 企业战略 - 中国平安聚焦新能源风险减量服务 协同车企优化车型设计 通过好车主平台推送安全指引与风险提示[8] - 中国太保强化与主机厂合作 加强生态合作降低赔付成本 利用数据做好风险控制和风险选择[8] - 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0.65-1.35扩大至0.5-1.5 保险公司可根据风险精准定价[8] 产品创新方向 - 引入"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商业车险产品[9] - 开发电池单独险、充电桩损失险、电网故障险等专属新能源保险产品[9] - 针对网约车等高强度使用场景设计阶梯式保费 按里程或时长计费[9] 技术发展 - ADAS与新能源融合推动车险行业进入"风险重构"时代[9] - 保险公司需依托数据工具前瞻布局 把握政策放开与技术迭代主动权[9] 海外拓展 - 中国人保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在香港、泰国落地 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三步走策略发展[10] - 车车科技联合多家国内新能源车企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国际市场 布局亚太、欧洲、拉美三大区域[10] 出海挑战 - 海外市场维修网络薄弱、配件贵、工时费高 理赔成本偏高[11] - 缺乏本地行车数据支撑精准定价 风险评估难度大[11] - 海外金融、维修、事故鉴定等体系与国内差异大 当地合作伙伴配合度有限[11] - 不同国家监管政策、责任划分、消费者保护要求各不相同 增加业务成本和运营复杂度[11]
信用债ETF规模有所回升,平安公司债ETF回撤可控有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9-05 05:59
信用债ETF市场概况 - 信用债ETF总规模达3577亿元,单日增加18.5亿元,其中基准做市ETF规模上升1.0亿元、科创债ETF规模上升8.8亿元 [1] - 加权久期中位数为3.9年,流动性方面整体成交金额1111亿元,平均单笔成交额521万元(基准做市545万元、科创债522万元),换手率中位数32.6% [1] - 估值显示收益率中位数1.89%,贴水率中位数-3.7BP(基准做市-3.7BP、科创债-4.8BP) [1] 债市基本面与机构观点 - 机构持续看多债市,认为经济面临略微通缩问题,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猪肉价格处于近五年最低水平,蔬菜水果批发价处于近五年中等偏下位置 [2] - 央行持续宽松政策,资金面无忧,中旬或超额续作6个月买断式操作,春节前降准降息可能性上升 [2] - 机构预测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区间为1.6%-1.8%,当前看多至1.65% [2] 平安公司债ETF表现分析 - 平安公司债ETF(511030)在本轮债市调整中回撤控制排名第一,近一周场内成交贴水仅2BP,全周净申购流入0.52亿元 [2][3] - 同期科创债ETF出现净赎回3.4亿元,平安公司债ETF优势相对突出 [2] - 该ETF规模为224.05亿元,近一周成交量123.66万手,换手率58.65%,贴水率-0.02%,近一周涨跌0.044% [3] 同类ETF比较数据 - 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511220)规模245.22亿元,贴水率-0.12%,换手率16.56% [3] -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511070)规模211.29亿元,贴水率-0.25%,换手率262.63% [3] - 科创债ETF中,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159600)贴水率-0.06%,富国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159200)贴水率-0.05% [3]
最新回应!平安人寿与平安健康险的业务协作系“正常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4:56
业务调整 - 平安寿险e行销平台自9月8日起下架平安健康险相关医疗险产品 [1] - 平安人寿将推出系列自营医疗险产品 [1] - 平安健康险将专注于寿险渠道在保客户的保单服务及续保工作 [1] 战略方向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多渠道布局和多元化产品矩阵搭建 [1] - 公司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战略 [1] - 公司将升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提供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 [1] 市场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将提升平安在医疗险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