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险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车险持续提升保障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9-21 21:53
中国车险市场总体概况 - 2024年车险保费超过9130亿元 占非寿险总保费54%以上 [1] - 车险行业持续提升经营能力 致力于提供更公平定价与更全面风险保障 [1] - 行业能够引导汽车制造企业提升车辆安全与性能标准 并支持中国汽车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1] 车险行业经营质量提升 - 2024年底车险综合费用率23.8% 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创18年来最低水平 [2] - 车险综合赔付率74.1% 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 [2] - 消费者车均保费较2020年车险综改前减少21% [2] - 商业车险通过多轮改革降低费率减少佣金扩大保障范围 [2] - 中国人保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 - 车险费用率较2020年末下降18.2个百分点 [2] 自然灾害对车险的影响 - 自然灾害导致车险损失频率和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 [2] - 单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损失可达市场保费规模近1% [2] - 中国人保累计受大灾损失净额41.8亿元 其中车险损失净额13.4亿元 [3] - 公司承诺在正常灾害水平下综合成本率确保低于96% [3] 新能源车险发展现状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费1409亿元 占车险保费总额15.4% [4] - 新能源车险平均综合成本率在100%以上 承保损失57亿元 [4] - 高综合成本率主要由高赔付率造成 [4] - 新能源汽车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 [4] - 301款保有量超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中99款赔付率超过100% [4] - 55款保有量超5000辆新能源货车中38款赔付率超过100% [4] 新能源车险高风险原因 - 物理特性导致理赔成本高昂 一体化铸造技术可修复性偏低 [4] - 动力电池平均成本约占整车价值一半 且极易损坏 [4] - 驾驶特性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年出险率较高 [4] - 营运车辆按家用车用途投保造成保费与实际风险错配 [4] 新能源车险监管与创新 - 监管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降低维修保养成本创新优化车险供给 [5] - 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经济性研究推动降低出险率和维修成本 [5] - 上海保险交易所推出车险好投保平台 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5] - 中国太保上半年新能源车险总体经营情况较好已经实现盈利 [5] - 家用车综合成本率较为理想 商用车综合成本率超过100% [5] 新能源车险出海发展 - 海外市场存在新车型投保难保费贵现象 制约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 [6] - 中国人保制定"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三步走发展策略 [6] - 2025年初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 承保车辆超千辆 [6] - 当前赔付率约50%大幅好于预期 [6] - 6月份选定泰国作为境外业务第二站 成功实现首单落地 [6] 车险出海合作模式 - 中国太保产险与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怡保险经纪达成战略合作 [7] - 创新打造"技术输出+本土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 [7] - 输出定价能力 凭借丰富的新能源车险数据及承保理赔经验 [7] - 输出管理能力 在配件价格管理定损平台建设等方面显著提升 [8] - 构建再保合作模式 作为再保分入人分入当地新能源车险业务 [8] 海外市场拓展前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百万辆 [9] - 为海外车险业务拓展提供坚实市场基础 [9] - 中国人保将继续探索东南亚欧洲南美洲主要保险市场 [9] - 中国太保产险将持续深化新能源车险国际化战略 [9] - 以泰国市场为起点逐步拓展全球业务版图 [9]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证券时报· 2025-09-17 08:37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的一大看点是出海,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头部公司已在香港地区、泰国等地落 地业务。 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出海布局有何逻辑?趋势和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落地路径?就这些 问题,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科技服务商,今年上半年,经其出单的新能源车险保费26亿元,同比增长达 150%。 出海车企和海外车主有痛点,保险业面临出海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的动因?这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 车有何意义? 张磊: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很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2024 年和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达到120.3万辆、128.4万辆和130.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是 77.6%、6.7%和84.6%。 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比利时、英国,以及巴西和东南亚国家,这些地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也成 为推动出口的重要动力。 在1—7月中国汽车出口(368万辆)中,新能源车占35%,虽然占比还不太高,但新能源车出口增速较 高,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不仅是老牌品牌,越来越多 ...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证券时报· 2025-09-17 08:29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的一大看点是出海,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头部公司已在香港地区、泰国等地落地业务。 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出海布局有何逻辑?趋势和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落地路径?就这些问题,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车车科技CEO张 磊。 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科技服务商,今年上半年,经其出单的新能源车险保费26亿元,同比增长达150%。 所以,这也是中国保险行业出海的重大机遇。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家"走出去"战略,参与跨境业务创新与国际规则对话。另一方面,可以把"看家本领"带到海外, 推动车险合约及理赔标准全球化,协助车企建立海外维修与备件体系。 这样一来,卖车和保险同步布局,就能形成"卖车—保险—理赔—维修"的闭环,不仅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也利好车企和保险公司未来长远发展。 出海车企和海外车主有痛点,保险业面临出海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的动因?这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有何意义? 张磊: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很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达到 ...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券商中国· 2025-09-17 03: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速增长带动保险行业出海机遇 头部保险机构已在香港和泰国等地布局新能源车险业务 车车科技作为保险科技服务商计划2025年四季度启动出海[1][5][16] - 新能源车险出海将推动行业从"产品出海"向"服务出海"转型 通过科技赋能和生态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9][10][11][12] - 出海面临监管壁垒、文化差异、数据匮乏和维修网络四大难点 可通过与车企合作、数据支持、共保机制三类路径突破[13][14][15] 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 - 2023-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分别达120.3万辆、128.4万辆和130.8万辆 同比增速分别为77.6%、6.7%和84.6%[5] - 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出口量368万辆的35% 虽占比不高但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6] - 出口市场集中于欧洲(比利时、英国)及巴西、东南亚地区 因当地需求旺盛且中国车型具备性价比高、科技配置丰富优势[6][7] 出海动因与意义 - 车企出海存在三大痛点:金融贷款成本高、当地保费高昂、车型数据不透明导致定价困难[7] - 保险出海可形成"卖车-保险-理赔-维修"闭环 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利好车企与保险公司长远发展[8] - 跟随国家"走出去"战略参与跨境业务创新 推动车险合约及理赔标准全球化 协助建立海外维修体系[7] 出海前景与趋势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欧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保有量持续上升将带动保险需求[9] - 借鉴日本三井住友、东京海上案例 其海外业务占比过半 证明汽车产业国际化可带动金融服务全球化[9] - 三大发展趋势:从产品出海转向与头部车企协同服务出海 科技赋能数字化平台成为核心竞争力 保险覆盖范围从车辆扩展至充电桩、自动驾驶、网络安全等全生态[10][11][12] 面临难点 - 监管壁垒:各国保险政策、法律体系及牌照要求差异大 准入难度高周期长[13] - 文化壁垒:需长期适应当地投保习惯、品牌认知及价格敏感度[13] - 数据匮乏:缺乏当地市场历史理赔数据 尽管新能源汽车本身产生大量数据[13] - 维修网络:海外建立符合技术标准且价格合理的维修体系工程复杂[13] 落地路径 - 借助车企海外渠道与本地保险公司合作 提供国内赔付率数据及定价模型增强承保意愿[14] - 通过咨询顾问及数据支持切入市场 设立代表处协助完成风险定价及数字化系统建设[15] - 探索共保或再保机制 由国内保险公司承担部分再保业务 实现风险共担压力分散[15] 车车科技出海规划 - 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国际化 首批重点市场为亚太与欧洲 后续拓展至中东和拉美[16] - 跟随中国车企出海 依托其销售网络成为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合作伙伴[16] - 复制国内已验证的新能源车险服务平台模式 打造连接当地保险公司、经销商、车企及消费者的枢纽[16] - 2026年以市场开拓和平台落地为主 2027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预计超10% 2028年合作网络成熟后进一步提升占比[16] 业务数据表现 - 车车科技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达26亿元 同比增长150%[4]
新能源车险开始赚钱了!压缩综合成本率+业务出海,险企找到盈利新途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16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财险行业车险保费收入4505亿元 同比增长4.5% [2] - 新能源车险承保车辆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承保亏损57亿元 [3] - 人保/平安/太保三家险企车险保费合计3062.82亿元 占行业车险保费68% [1] 头部险企业绩 - 人保财险车险保费1440.65亿元(同比+3.4%) 综合成本率94.2% [1][2] - 平安产险车险保费1086.11亿元(同比+3.6%) 综合成本率95.5% [1][2] - 太保产险车险保费536.06亿元(同比+2.8%) 综合成本率95.3% [1][2] 新能源车险发展 - 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重从14.1%升至19.8% 服务车辆超536万辆 [3] - 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217亿元(同比+46.2%) 市场份额27.6% 实现承保盈利 [3] - 行业通过主机厂合作和数据优化降低赔付成本 家用车领域已实现盈利 [3][4]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75.2%) 为海外车险提供市场基础 [5] - 人保财险在香港承保新能源车超千台 赔付率约50% 并在泰国实现业务落地 [6] - 太保产险联合国际保险机构在泰国实现多批次保单落地 聚焦车辆损失险与责任险 [6] 战略布局方向 - 头部险企优先布局东南亚/中东市场 构建跨境协同网络与本地化适配 [7] - 通过"信贷+保险"方案降本控险 依托车主数据反哺风险减量 [7] - 推动车险合约及理赔标准全球化 协助建立海外维修与备件体系 [7]
中报观察|新能源车险盈利拐点已至,险企海外“闯关”挑战多
环球网· 2025-09-05 06:10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 为财险公司开辟广阔市场蓝海[1] - 新能源车险因高出险率和高赔付率特性 使财险公司陷入承保亏损窘境[1] - 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承保亏损57亿元 呈现连续亏损[4] 市场转折 - 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新能源车险业务出现盈利拐点[1][5]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车575万辆 同比增长49.3% 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46.2% 市场份额27.6% 实现当期承保盈利[5] - 太保产险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原保费收入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例从上年同期14.1%上升至19.8% 服务车辆数超过536万[5] 盈利驱动因素 - 保险公司建立精细化定价模型 通过多维度评估量化新能源车风险[6] - 新能源家用车保费占比从2020年42%上升到2024年67% 整体赔付率低于营业客车和货车[6] - 供应链和维修体系优化 零配件供应链逐渐成熟 规模效应显现 部分配件价格下降[6] - 维修技师专业培训普及 维修效率提升 压低人工成本[6] 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四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从降低维修成本、创新车险供给、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7] - 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和自愿参与"车险好投保"平台[8] 企业战略 - 中国平安聚焦新能源风险减量服务 协同车企优化车型设计 通过好车主平台推送安全指引与风险提示[8] - 中国太保强化与主机厂合作 加强生态合作降低赔付成本 利用数据做好风险控制和风险选择[8] - 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0.65-1.35扩大至0.5-1.5 保险公司可根据风险精准定价[8] 产品创新方向 - 引入"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商业车险产品[9] - 开发电池单独险、充电桩损失险、电网故障险等专属新能源保险产品[9] - 针对网约车等高强度使用场景设计阶梯式保费 按里程或时长计费[9] 技术发展 - ADAS与新能源融合推动车险行业进入"风险重构"时代[9] - 保险公司需依托数据工具前瞻布局 把握政策放开与技术迭代主动权[9] 海外拓展 - 中国人保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在香港、泰国落地 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三步走策略发展[10] - 车车科技联合多家国内新能源车企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国际市场 布局亚太、欧洲、拉美三大区域[10] 出海挑战 - 海外市场维修网络薄弱、配件贵、工时费高 理赔成本偏高[11] - 缺乏本地行车数据支撑精准定价 风险评估难度大[11] - 海外金融、维修、事故鉴定等体系与国内差异大 当地合作伙伴配合度有限[11] - 不同国家监管政策、责任划分、消费者保护要求各不相同 增加业务成本和运营复杂度[11]
人保、太保、平安成本普降,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浪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0:25
上市险企保费收入与市场份额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保费收入6079亿元,市占率达63% [1] - 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 [1] - 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 [1] 综合成本率优化 - 中国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1] - 中国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 - 中国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平均值96.1%,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 [1] 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 - 太保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上升至19.8% [3] - 太保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536万且实现盈利 [3] - 平安新能源车保费收入增长46%且承保利润为正 [4] - 人保境内新能源车险份额34.2%,超燃油车份额2.7个百分点 [4] 新能源车险出海战略 - 人保财险实现香港及泰国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 [5] - 太保产险与MSIG及中怡保险经纪合作,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7个月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4] 非车险业务表现分化 - 人保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 [6] - 太保非车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 [6] - 平安非车险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 [7] - 平安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22.5%,意外伤害险同比增长25.6% [7] 非车险成本与盈利变化 - 人保意健险综合成本率恶化1.9个百分点至101.8% [6] - 太保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6] - 平安健康险综合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 [7] - 太保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企财险承保盈利提升 [6] 非车险行业监管政策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2025年四季度落地实施 [8] - 非车险保费占比从2019年37.1%攀升至2024年47.4% [8] - 新规通过"五不得三必须"设定刚性经营红线 [8]
财险老三家人保、太保、平安成本普降,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6:20
财险"老三家"整体业绩表现 - 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6079亿元,市占率达63% [1] - 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 [1] - 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 [1] - 中国平安财险业务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1] - 中国人保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 - 中国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平均值为96.1%,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主要受大灾赔付减少和加强费用管控带动 [1] - 人保综合成本率95.3%,创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 [1] - 平安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改善最明显 [1] 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 - 新能源车险正在步入盈利期 [3] - 中国太保的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9.8% [3] - 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6万,且已实现盈利 [3] - 平安、太保和人保财险(家自车)已实现当期承保盈利 [3] - 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表示新能源车险已经进入盈利空间 [3] - 家用车综合成本相对比较理想,商用车的综合成本还是超过100% [3] - 中国平安上半年新能源车的保费收入增长46%,而且新能源车的承保利润也是正的 [4] - 人保财险的新能源车险份额34.2%,超过燃油车份额2.7个百分点 [4] -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4.6% [4] - 人保财险于2025年初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6月实现泰国业务首单落地 [5] - 中国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及中怡保险经纪,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5] 非车险业务表现 - 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 [6] - 农险、责任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均同比改善,企财险COR实现大幅优化主要受益于大灾影响较同期降低 [6] - 意健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恶化1.9个百分点至101.8%,主要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 [6] - 太保产险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 [6] - 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6.12亿元,同比下降129.9% [6] - 非车险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影响后,非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6] - 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企财险承保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6] - 平安产险非车险原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 [7] - 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5%,农险同比增长15.7%,意外伤害险同比增长25.6%,责任保险同比下降4.0% [7] - 综合成本率除了农险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至98%以外,责任保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综合成本率均优化,健康险综合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 [7] - 非车险业务在财产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已从2019年的37.1%攀升至2024年的47.4% [7] - 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实施在即,旨在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 [7][8] - 新规通过"五不得三必须"设定刚性经营红线,直击行业手续费虚高、条款执行走样、应收保费风险及规模导向偏差等顽疾 [8] - 预计相关政策将于四季度落地实施,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业绩有一定正向影响,对2026年非车险经营业绩将有明显改善 [8]
盈利曙光初现,国内新能源车险出海远征
北京商报· 2025-09-02 13:16
行业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新能源车出海成为新趋势 带动新能源车险出海远征 [1] - 新能源车险作为新兴业务 在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带动下 成为财险公司最重要业务增长极之一 [3] - 头部险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积极布局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 试图在全球市场抢占先机 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6] 市场表现 - 2024年国内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 承保亏损57亿元 呈现连续亏损状态 [2] - 2025年上半年市场迎来标志性拐点 上市险企中报宣布新能源车险盈利 [2] - 太保产险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上升至19.8% 服务车辆数超536万 家用车领域已实现盈利 [2] - 平安产险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46.2% 市场份额27.6% 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 实现承保盈利 [2] 盈利改善因素 - 政策支持优化定价与风险分担 险企与产业链协同降本 保费规模扩大摊薄成本 [4] - 维修技术成熟和配件供应优化 改善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状况 [4] - 头部险企推进新能源车险风险减量 协同车企挖掘出险场景优化车型设计 通过平台推送安全指引与风险提示 [4] - 强化与主机厂全面合作降低赔付成本 利用数据优化风险选择 [4] 行业挑战 - 新能源车险整体仍处于承保亏损阶段 网约车等运营车领域出险率和赔付强度远高于自用车 是亏损重灾区 [5] - 2025年1月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从数据共享 维修标准 费率厘定 产业协同等多方面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5] 出海布局 - 人保财险2025年初实现中国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 承保超千台车辆 赔付率50%左右 6月实现泰国业务首单落地 [7] - 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及中怡保险经纪 与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7] - 前海再保险为首家为泰国客户提供综合电动汽车再保险解决方案的再保险公司 与主要泰国当地保险公司达成业务合作 [7]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6] 出海挑战 - 海外市场理赔配件体系 法规环境和风险特征差异巨大 配件供应体系不同 维修标准不一致 [9] - 缺乏当地市场历史数据 合理定价及核保面临挑战 需基于当地数据建立定价模型 [10] - 需熟悉当地监管规定 寻找当地保险合作伙伴 与当地伙伴制定承保条件核保规则理赔管理 [9] - 需在遵守当地个人信息隐私法规前提下 搜集车联网数据建立风险定价模型 [10]
金融中报观|盈利曙光初现,国内新能源车险出海远征
北京商报· 2025-09-01 13:55
行业整体表现 - 新能源车险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标志性拐点 头部险企宣布实现盈利 [4] - 2024年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承保亏损57亿元 呈现连续亏损状态 [3]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8] 头部险企业绩突破 - 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上升至19.8% 服务车辆超536万 家用车领域已实现盈利 [4] - 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46.2% 市场份额27.6% 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 实现承保盈利 [4] - 人保财险香港新能源车险承保超千台 赔付率约50% 泰国业务实现首单落地 [9] 盈利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优化定价与风险分担 险企与产业链协同降本 保费规模扩大摊薄成本 [5] - 维修技术成熟和配件供应优化改善高维修成本状况 [5] - 头部险企推进风险减量服务 协同车企优化车型设计 通过数据优化风险选择 [5] 行业改革进程 - 2025年1月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推动数据共享 维修标准 费率厘定等多方面提质增效 [6] - 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推动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 [7] - "车险好投保"平台解决高风险车辆投保难 自主定价系数优化推进迅速 [7] 出海业务布局 - 头部险企以香港 泰国为支点深化全球合作 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9] - 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及中怡保险经纪 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9] - 前海再保险为首家为泰国提供电动汽车再保险解决方案的再保险公司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出口 [10] 出海挑战与策略 - 海外市场理赔配件体系 法规环境和风险特征差异巨大 需建立全球化配件供应网络 [11] - 需熟悉当地监管规定 寻找当地保险合作伙伴 制定符合当地条件的承保规则 [11] - 缺乏当地历史数据使定价核保面临挑战 需基于当地车联网数据建立风险定价模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