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搜索文档
举牌!加仓!收购!2025上半年保险公司投资规模首破36万亿:侧重高分红价值股,提升股息收入,稳净投资收益率...
13个精算师· 2025-09-11 14:10
资本市场热度与保险公司业绩提升 -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 上证综指创近十年来新高 沪深京三市超4100股飘红 成交额达2.46万亿元 沪指涨1.65% 深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 [2] - 2025年上半年73家寿险公司净利润达1858亿元 连续3年上升且创近年来新高 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增长 [2] 保险资金投资规模与配置变化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首次突破36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较十年前增加近25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 [9] - 直接投资股票资金首次突破3万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万亿元 [9] - 保险公司持有628家A股公司股票 持仓市值5572亿元 较一年期上涨超1300亿元 [13] - 近一年内增持548家公司 合计市值超1700亿元 同时减持528家公司 [13][14] 险资加仓策略:交易与收息双目标 - 部分公司通过短期交易兑现收益 如新华保险2025年上半年兑现投资资产收益约110亿元 [14] - 侧重高股息公司投资 以稳定现金流为目标 增持行业包括银行、能源、运输、电信等 被增持公司多为千亿市值 经营稳健且股息率较高 如中国人寿增持潍柴动力(股息率4.91%)、中国移动(股息率4.48%)等 [16][17][18] 举牌潮特点与平安案例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31次 创近年来新高 集中于能源、银行、物流等行业 H股公司占比较多 [20][23] - 中国平安举牌9次银行H股 包括3次举牌农业银行、3次邮储银行、3次招商银行 持有账面余额超700亿元 浮盈约600亿元计入OCI [24][25][26] 长租公寓收购与长期投资试点 - 保险公司通过基金直接收购长租公寓项目 如大家长租住房基金规模45亿元 友邦保险联合中宏保险以9.8亿元收购2252套保租房 [28][29] - 长期投资试点累计批复超千亿元资金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成立的鸿鹄基金已投资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等能源和物流头部企业 [32][33] FVOCI股票配置与股息收入提升 - FVOCI股票增速快于FVTPL 以降低利润波动影响并提升股息收入 [36] - 头部险企股息收入占比上升 如中国人寿股息收入占比14.5%(上升0.8%)、中国太保30.0%(上升1.8%)、新华保险29.5%(上升4.1%) [37] - 通过高股息股票对冲利率下行导致的利息收入下降 稳定净投资收益率 [37][41] 头部险企投资策略方向 - 中国平安关注高分红价值股(类固收配置)和成长性行业(科技、高端制造、创新药) [40] - 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均强调加大高股息股票和OCI配置 提升长期回报 [40]
股市十年轮回,我收获了185%的涨幅和-82%的重挫
36氪· 2025-09-11 12:21
投资组合表现 - 中国平安持有十年实现185%收益 成本从40元降至20元 [5] - 苏宁易购(原苏宁云商)同期亏损82% 股价从10元跌至不足2元 [5] - 两只股票对冲后净收益约15% [25] - 其他长期持仓包括中国银河(两年67%) 人民网(三年34%) 海天精工(四年26%) 鞍钢股份(一年30%) [9] 市场环境变化 - 沪指在2024年9月重新站上3800点 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 [1] - 2015年3-4月沪指从3300点上行至6月5178点高位 [1] - 2015年6月15日后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13] - 2016年1月熔断机制实施和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股市大跌 [15] 公司基本面分析 - 中国平安通过综合金融"三驾马车"布局成功穿越周期保持增长 [11] -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且维持分红政策 [15] - 苏宁易购因债务危机连年亏损 2020年被恒大200亿债务引发连锁反应 [17] - 两家企业当时均为行业龙头 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主营业务根基 [11] 投资策略与心态 - 采用闲钱入市策略 严格控制股市资金占比 [22] - 长期持有理念 通过财报和公司运营情况判断投资价值 [23] - 拒绝技术流路线 不看K线不预判资金趋势 [23] - 在2015年高位入市经历三次调价才成功买入 [20] 风险事件影响 - 2015年6月13日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引发市场大跌 [14] - 中国平安在10送10转增后股价受大盘拖累加速下跌 [15] - 苏宁易购因跨界尝试不顺利且债务问题爆雷最终被ST [17][19] - 市场黑天鹅事件使基本面分析暂时失效 [15][19]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服务计划增持中国平安(02318)738.95万股 每股作价约56.0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1:31
公司股份变动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长期服务计划于9月8日增持中国平安738.95万股H股 [1] - 每股作价56.0194港元 总金额达4.14亿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升至3.76亿股 持股比例达5.05% [1]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服务计划增持中国平安738.95万股 每股作价约56.0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1 11:25
交易信息 - 中国平安长期服务计划于9月8日增持公司H股738.95万股 [1] - 每股作价56.0194港元 总金额达4.14亿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升至3.76亿股 持股比例达5.05% [1] 股权变动 - 此次增持属于公司内部长期服务计划操作 [1] - 持股比例由增持前的未披露数值提升至5.05% [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市场完成 [1]
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投资引导等多维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4][5][7] -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通过战略规划、科技应用及产品服务创新 在绿色保险领域提供超12万亿元风险保障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8][10] - 公司深度参与广东省巨灾保险制度 累计提供107亿元台风强降雨风险保障 并运用鹰眼系统提升灾害预警准确率至70% [10][11][12] - 在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 公司通过绿色农险、古树保护及美丽圩镇建设等措施 提供157亿元农业风险保障并种植近3万棵树 [13][14] 绿色保险政策与定义 - 绿色保险定义扩展至环境资源保护、绿色产业运行及绿色生活消费 包含负债端保险产品与资产端绿色投资 [5] - 2022年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出台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5][6] - 绿色保险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需求 [6]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专属产品创新与差异化费率体系建设 [7] - 强化风险减量管理服务 通过防灾防损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率 [7]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以支持绿色产业融资需求 [7]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7]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由一把手挂帅 [7] - 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 从承保理赔服务全流程支持创新 [7] 科技赋能与气候变化应对 -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 集成AI与卫星遥感技术 实现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8][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 [12]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107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超11亿元 [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在绿色交通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综合保险解决方案 [8] - 在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8] - 在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创新开发碳捕集损失、电池能效衰减等产品 [9] - 开发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和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 助力社会治理 [9] 绿色农业与生态保护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1715个客户 提供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382万元 [13] - 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 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 [13]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为16082棵古树提供2.66亿元风险保障 [13][14] - 开展82场植树活动累计种植近3万棵树 并向乡村协会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 [14] 日常经营低碳转型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与非车险业务 实现无纸化服务 [10] - 通过"绿色出行计划"鼓励低碳出行 2024年1.7万车主参与 减少10.6万kg碳排放 [10]
中国平安9月10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8669.26万元 其中机构买入8669.26万元 溢价率为0.22%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2
股价表现 - 9月10日收盘价57.87元 单日下跌0.22%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0.16% [1] - 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价58.00元 较收盘价溢价0.22% [1] 大宗交易 - 单笔成交149.47万股 成交金额8669.26万元 [1]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机构专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5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83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9241.44万元 [1]
广东金融大讲堂|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0:12
绿色保险定义与政策背景 - 绿色保险内涵从传统气候环境类产品扩展至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领域 包括负债端保险产品服务和资产端绿色产业投资[2][3] - 2022年1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统一定义绿色保险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重点任务[3]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研发 构建差异化费率体系应对绿色低碳转型风险[4] - 强化绿色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能力 利用风险管理优势提供防灾防损预警服务[4]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建设 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和企业融资需求[4]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倡导绿色工作和生活方式[5] 公司战略举措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规划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6] - 2024年为市场主体提供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超12万亿元 赔款超28亿元[6] - 通过"保险+科技"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应用于城市防灾体系[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绿色交通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保险综合解决方案[7] - 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及碳捕集损失等创新产品[7] - 安全生产方面打造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事故预警[8] - 开发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实现住宅工程质量风险全流程管理[8] 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超1715个客户 提供超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出赔款超382万元[12] - 在清远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12]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2025年3月在清远落地全国首个集成化守护平台[12] - 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开展82场植树活动种植近30000棵树[13] - 为全省16082棵古树名木提供总保额超2.66亿元的风险保障[13] 科技赋能与灾害应对 - 鹰眼系统3.0集成AI大数据等技术 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 覆盖十余种灾害类型[11] - 实现提前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分辨率达1km*1km[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11]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台风和强降雨风险保障107亿元 支付经济补偿超11亿元[9][10] 绿色经营与低碳倡导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非车险业务 提供80余类在线无纸化服务[9] - 2024年通过"绿色出行计划"吸引1.7万车主参与 停驶天数总和超30万天 减少10.6万kg碳排放[9]
摩根大通对中国平安的多头持仓比例增至6.99%
新浪财经· 2025-09-11 09:21
摩根大通持仓变动 - 对中国平安保险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6.78%增至6.99% [1] - 持仓变动发生于2025年9月8日 [1] 公司股权结构 - 摩根大通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增持公司股份 [1] - 外资机构对H股持股比例出现正向调整 [1]
险资借道ETF加速入市,配置规模超2800亿的幕后逻辑
新浪财经· 2025-09-11 09:00
保险资金规模与配置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7.4% [2] - 权益类资产配置达4.74万亿元 其中直投股票规模3.06万亿元 较上年同期净增1万亿元 [2] - 通过ETF入市规模达2688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超10% [2] ETF配置结构与策略 - 合计持有约500只ETF 持仓市值超2800亿元 份额超2500亿份 [2] - 主力机构中国人寿持有170只ETF 平安人寿持有129只ETF [2] - 配置策略多元化 加仓沪深300等宽基指数ETF 同时挖掘细分策略和主题ETF [3] - 中证A500持仓份额从325.6亿份跃升至454.8亿份 沪深300从177.8亿份降至99.8亿份 [3] - 新增中证国防 国证芯片 中证全指房地产 机器人等指数至重仓名单 [3] - 港股ETF受重点关注 中国人寿加仓港股通科技ETF 平安人寿加仓恒生科技ETF [3] 配置动因与政策环境 - ETF具备波动性低 分散风险 流动性好等优势 契合保险资金需求 [3][4] - 新会计准则实施推动保险资金增加ETF配置 [3] - 低利率环境促使保险资金增配权益资产博取超额收益 [4] - 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至总资产50% [4][5]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直接鼓励加大入市力度 [6]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长周期考核 提供制度保障 [6]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银行板块表现亮眼 申万银行指数上涨14.3% 股份制银行指数涨17.58% [7] - 股票成为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 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7] -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 预计带来5000亿元增量资金 [7] - ETF产品线持续丰富 保险资金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7] - 保险资金长期属性与ETF结合 正改变资本市场投资格局 [8]
133万人!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见底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59
代理人数量变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A股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合计133.02万人 较2024年末138.52万人减少5.5万人 降幅3.97% [1][3] - 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59.2万人 较2024年末61.5万人减少2.3万人 较2024年上半年末62.9万人减少3.7万人 [3] - 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34万人 较2024年末36.3万人下降6.34% 与2024年上半年末持平 [3] - 太保寿险期末代理人数量18.6万人 同比增长1.6% 月均18.3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 - 新华保险代理人数量13.3万人 较2024年末13.64万人减少0.34万人 较2024年上半年末13.9万人减少0.6万人 [3] - 人保寿险代理人数量7.92万人 较去年同期下滑3.41% [3] 代理人质量提升 - 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4] - 新华保险个险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31.05亿元 同比增长11.7% 人均产能同比增长74% [4] - 行业从"人海战术"转向"精英化"策略 注重提升核心人力占比 [1][4] - 数字化转型提升代理人人均产能 队伍结构通过淘汰低产能优化 [4] 行业转型背景 - 保险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高峰912万人降至2023年281万人 减少631万人 降幅近七成 [7] - 2020年起行业从追求规模向价值效益转型 代理人队伍转向重质量重留存 [7] -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加快推动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7] - 个险营销渠道改革成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推动行业向"终身价值守护者"进化 [8] 未来发展趋势 - 代理人队伍将呈现"总量企稳 结构优化"态势 人均产能和行业效率显著提升 [5] - 人口老龄化和财富管理需求增加为保险市场提供发展空间 [5] - 健康险养老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需求增长带来业务机会 [6] - 队伍发展预计温和回升 行业转型创造更好发展环境 [6] 转型具体要求 - 需提升专业素养 向综合财富管理人转型 加强险种理解 [9] - 服务模式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 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9] - 拓展数字化营销技能 提升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 [9] - 通过优增优育优化队伍结构 完善管理提升留存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