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601288)

搜索文档
“买买买”!平安“扫货”3只金融股
券商中国· 2025-09-17 05:58
中国平安投资动向 - 中国平安持续增持中国太保H股 9月11日买入7780.92万股 持股比例从8.47%升至11.28% 单日耗资约25亿港元[2][3] - 8月以来累计增持中国太保H股超50亿港元 持股比例上升6.24个百分点[3][4] - 通过平安人寿等子公司操作 平安人寿持股中国太保H股比例达10.17%[3] 银行股投资布局 - 9月4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4021.3万股 持股比例达18.07%[2][7] - 9月2日平安人寿增持邮储银行H股1238.1万股 持股比例达16.01%[2][7] - 今年以来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买入银行股H股 重仓4只银行股并持续增持其中3只[7] 保险同业投资扩展 - 8月28日平安人寿耗资超10亿港元增持中国人寿H股4409.5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8.13%[6] - 对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H股投资均采用突破举牌线后持续增持策略[2][6] - 8月以来投资中国人寿H股超50亿港元 持股比例上升3.28个百分点[6] 投资逻辑与策略 - 低利率环境下通过OCI账户增配高股息股票资产 偏好经营稳健、分红稳定的标的[7][8] - 重点关注银行股和保险股因能承接大体量资金且符合分红政策稳定性要求[7][8] - 投资决策基于财务投资考量 强调股息率与盈利持续性的平衡[8][9] 行业资金配置趋势 - 保险行业权益投资余额达4.73万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25%[10] - A股上市险企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4000亿元增幅28.7%[10] - 2024年保险公司举牌达28次 创2021年以来新高[10] 权益市场展望 - 险资看好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 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板块轮动机会[10][11] - 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领域存在投资机遇[11][12] - 险资将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 提升稳健性和长期回报潜力[10][11]
924行情1周年:农业银行、工业富联市值暴增超8000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05:41
市值增长总体表现 - A股市场自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16日期间 44只股票市值增长超过1000亿元 104只股票市值增长超过500亿元 701只股票市值增长超过100亿元 [1] 头部公司市值增长排名 - 农业银行市值增长8228亿元 从15779亿元增至24007亿元 增幅59.23% 位列市值增长榜首 [1][2] - 工业富联市值增长8145亿元 从3717亿元增至11862亿元 增幅225.50% 位列第二 [1][2] - 宁德时代市值增长7964亿元 从8285亿元增至16249亿元 增幅93.16% 位列第三 [1][2] 银行业市值增长表现 - 建设银行市值增长5939.85亿元 增幅28.52% [2] - 工商银行市值增长5890.30亿元 增幅35.71% [2] - 中国银行市值增长3717.36亿元 增幅20.50% [2] - 招商银行市值增长2838.35亿元 增幅38.76% [2] - 邮储银行市值增长2673.81亿元 增幅35.99% [2] 电子行业高增长个股 - 寒武纪-U市值增长5137.11亿元 增幅577.34% [2] - 海光信息市值增长3962.76亿元 增幅226.17% [2] - 中芯国际市值增长3912.72亿元 增幅152.77% [2] - 胜宏科技市值增长2759.31亿元 增幅1183.71% [2] - 北方华创市值增长1214.44亿元 增幅80.14% [3] 通信与信息技术板块 - 中际旭创市值增长3350.41亿元 增幅279.31% [2] - 中国移动市值增长3122.71亿元 增幅10.50% [2] - 新易盛市值增长2761.52亿元 增幅410.25% [2] - 同花顺市值增长1470.07亿元 增幅270.31% [3] - 中科曙光市值增长1099.04亿元 增幅207.93% [3] 非银金融板块表现 - 东方财富市值增长2685.51亿元 增幅159.01% [2] - 中国平安市值增长2495.03亿元 增幅34.30% [2] - 国泰君安市值增长2028.46亿元 增幅33.20% [2] - 中信证券市值增长1622.60亿元 增幅54.18% [2] - 中国人寿市值增长1371.87亿元 增幅10.84% [3] 医药生物行业增长 - 药明康德市值增长1930.73亿元 增幅161.97% [2] - 恒瑞医药市值增长1886.16亿元 增幅62.49% [2] - 百济神州-U市值增长1384.91亿元 增幅116.63% [3] 其他重点行业表现 - 紫金矿业市值增长2694.79亿元 增幅62.39% [2] - 比亚迪市值增长2635.56亿元 增幅30.90% [2] - 阳光电源市值增长1317.11亿元 增幅85.84% [3] - 中国石油市值增长1299.39亿元 增幅10.96% [3] - 牧原股份市值增长1185.59亿元 增幅66.60% [3]
六大行校招“管理+专业”并进,科技岗向“人工智能+”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5:05
招聘规模 - 工行计划招聘20351人 农行招聘20780人 建行招聘17336人 中行招聘13291人 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1][2][4][6][7] - 交行新增645个岗位[5] 岗位结构优化 - 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 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等岗位与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形成精准对接[1] - 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岗位继续保持 包括绿色金融 乡村振兴等[1][4] - 科技菁英岗位主要为系统开发 应用研发 信息安全 数据挖掘 产品设计等领域提供人才储备[2] 人工智能专项计划 - 工行创新推出人工智能+行动专项计划招聘20人 要求AI技术背景优先 通过科技机构+分行轮岗后定向输送至总行核心部门[1][3] - 农行金融科技专项招聘20人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推广运用 研发方案设计等业技融合工作[4] - 专项计划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3] 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 农行将金融科技 数据分析专项纳入菁穗培训生体系 直接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数据驱动需求[1][4] - 交行设立科技金融储备生 通过2年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定向培养 打造技术应用+金融服务复合型人才[1][5] - 邮储银行U+人才计划构建科技人才培养闭环 提供专业+管理岗位路径[1][8] 管培生体系 - 工行星辰管培生计划招聘90人 采用1+1培养模式 境内轮岗一年后可选择至境外机构再锻炼一年[6] - 中行管培生分为五个方向 先在境内锻炼一年 再统一安排至全球境外机构实践[6] - 建行总部新员工安排培养锻炼2年 第一年在境内一级分行下派锻炼 第二年在总行部门轮岗[7] 私人银行业务 - 建行私人银行部招聘5人 负责私人银行客户综合服务及全行经营管理工作[8] - 建行2025年上半年AUM增幅14.39% 客户数增长14.69% 成为国有大行增速领先者[8] - 业务涵盖家族信托 保险金信托 慈善信托等顾问业务和家族办公室业务[8] 区域特色与国际化 - 中行通过小语种专项计划强化国际业务人才供给 招收11国语言 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5] - 中行上海总部管培生聚焦跨境业务 人民币交易等方向 形成全球布局+区域深耕人才矩阵[7] - 交行风险合规储备生通过2年综合培养 成长为熟悉商业银行风险与合规体系的专业人才[5] 总部人才培养机制 - 农行总部录用毕业生两年内分批次安排至基层分行轮岗锻炼一年[7] - 邮储银行总行提供1对1导师指导 系统性集中培训 分支机构轮岗及双通道晋升机制[8][9] - 建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新员工有机会到金融科技子公司或分行科技部门跟岗锻炼[7]
六大行科技金融全梳理:多层次组织架构成型,贷款、客户双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4:28
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 -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将科技金融列为首位以来 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1] - 六大行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发展重中之重 推动高站位规划、高标准服务和高质量发展 为科技型企业成长与产业发展提供支撑[2] - 建设银行党委在2024年5月召开会议明确全行科技金融体系化推进方案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进一步前瞻性安排目标策略和措施[2] 组织架构优化 - 六大行在总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 形成"总分支"或"总分支网"架构 或在科技企业密集区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及特色支行[2] - 工商银行完善"总行—25家分行科技金融中心—160家科技支行"的多层次服务体系[3] - 中国银行构建"总—分—支"体系 成立24个一级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和275家科技金融网点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3] - 邮储银行总行组建科技金融专班和科技金融中心 推动重点分行建设科技金融事业部一级部[3] - 农业银行总行增设科技金融专职机构 在重点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业务部门 截至半年末已设立25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300余家专业支行[3] - 交通银行健全"总分辖支"四级服务体系 20余家分行组建科技金融专门推进组织 设立87家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3] - 建设银行搭建五级联动组织体系 包括总行科技金融部(二级部)、6家总行级创新中心、重点城市直营中心和405家科技特色支行 子公司设置对口部门实现股权投资全覆盖[4] 业务规模与客户增长 - 截至2024年6月末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5]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增速超20% 服务科技型企业近30万户[5] - 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 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800亿元 授信户数16.11万户[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 较2023年末提升1.71个百分点 新增7417亿元增速16.81% 服务科技型企业数量超30万家[5] - 交通银行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22.93% 获贷企业数量增长11.12% 科技型中小企业3.23万户[5] - 邮储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 2024年净增超900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5] 产品服务体系 - 六大行围绕"股、贷、债、保"思路开展业务 交通银行发挥全牌照优势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6] - 建设银行以建信股权、建信信托、建信投资等子公司为支点 累计支持科技型企业超2000家 投资规模超900亿元[6] - 工商银行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领域拓展 截至6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2万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有贷户覆盖率44%[6] - 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优势支持科技型企业出海 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通过海内外联动支持生物医药、芯片设计等领域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6] 政策试点落实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3月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条件 贷款占并购交易额从60%放宽至80% 期限从7年放宽至10年[7] - 2024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快速增长[7] - 2024年2月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 实现18个试点城市全覆盖 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7] - 中国银行落地第一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 在杭州、宁波、成都等地提供融资支持 涉及交易金额超200亿元[8] -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近500亿元 市场份额居同业首位[8] - 建设银行2024年上半年承销科技创新债券72期规模237.02亿元 认购量同比增长近7倍[8] - 农业银行发行200亿元商业银行科技创新债券[8] - 中国银行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超300亿元 并发行200亿元专项债券[8] - 邮储银行科创类债券投资236.19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13.50%[8] - 工商银行设立28只AIC试点基金[9] - 农业银行设立13只AIC试点基金[9] - 建设银行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 联合设立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撬动超千亿社会资本[9] - 中国银行注册15只AIC股权投资基金认缴超110亿元 在商业航天等领域落地投资[9] - 交通银行通过交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备案基金41只 认缴规模262.60亿元增幅41.72%[9]
四大行校招释放超7万岗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4:23
招聘规模 - 工行招聘约20351人 农行招聘20780人 建行招聘17336人 中行招聘13291人 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1][2][3][5][6] - 交行新增645个岗位[3] 岗位结构特征 - 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 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等岗位与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形成精准对接[1] - 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岗位持续 包括绿色金融 乡村振兴 养老金融等方向[1][3] - 科技岗位设置突出 工行推出人工智能+专项计划招聘20人 要求AI技术背景[1][2] - 农行菁穗培训生设金融科技(20人) 数据分析(20人) 乡村振兴及普惠金融(10人) 绿色金融(10人) 养老金融(5人)专项计划[3] - 交行设立科技金融储备生 通过2年分行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1][3] - 中行小语种专项计划涵盖11国语言 服务国际业务[4] - 建行私行部招聘5人 负责私人银行客户综合服务及全行业务经营管理[7] 人才培养机制 - 工行星辰管培生计划招聘90人 采用1+1培养模式(境内轮岗1年+境外/子公司再锻炼1年)[5] - 农行总部员工两年内分批次安排基层分行轮岗锻炼1年[6] - 建行总部新员工培养锻炼2年 第一年在一级分行轮岗 第二年总行部门主导轮岗[6] - 邮储银行U+人才计划提供1对1导师 系统性培训 轮岗锻炼及双通道晋升机制[7] - 中行管培生先在境内锻炼1年 再安排至全球境外机构实践[5] - 交行风险合规储备生通过2年综合培养成长为专业人才[3][4] 业务战略导向 - 招聘计划紧密对接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推动AI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1][2]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重要增长极 建行2025年上半年AUM增长14.39% 客户数增长14.69%[7] - 中行全球化人才储备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4] - 交行专项人才助力区域经济与合规经营[3] - 邮储银行信息技术岗涵盖IT规划 数据管理 云计算等16个职能领域[8]
四大行校招释放超7万岗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4:18
招聘规模与总量 - 六大国有银行2026年校园招聘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工行招聘约2.0万人 农行招聘约2.1万人 建设银行招聘1.7万人 中行招聘1.3万人 [1] 岗位结构优化与战略方向 - 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 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等岗位与国务院《"人工智能 +"行动意见》形成精准对接 [1] -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设立绿色金融 乡村振兴等专项岗位 战略业务人才储备机制系统性升级 [1] - 工行创新推出"人工智能 +"行动专项计划招聘20人 要求候选人优先具AI技术背景 通过"科技机构+分行"轮岗后定向输送至总行核心部门 [1][3] - 农行将金融科技 数据分析专项纳入菁穗培训生体系 直接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数据驱动需求 [1] - 交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储备生 通过2年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定向培养 打造"技术应用+金融服务"复合型人才 [1] - 邮储银行"U +人才计划"构建科技人才培养闭环 提供"专业+管理"岗位路径 [1] 工行专项招聘计划 - 工行岗位设置覆盖境内39家一级分行 15家直属机构及6家综合化子公司 分为六大类岗位 [3] - 科技菁英岗位主要为系统开发 应用研发 信息安全 数据挖掘 产品设计等领域提供科技人才储备 [3] - 客户经理岗位聚焦零售与对公金融营销领域 [3] - 工行交易板块专项招聘计划招聘10人 经管 数理 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优先 入职后轮岗一年 期满返回总行金融市场部等部门 [4] 农行专项招聘部署 - 农行菁穗培训生八大岗位计划招聘总人数为120人 [4] - 金融科技专项招聘20人 数据分析专项招聘20人 乡村振兴及普惠金融专项招聘10人 绿色金融专项招聘10人 养老金融专项招聘5人 [4] - 金融科技专项岗位主要从事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 渠道分析与建设 经营场景拓展 智能化营销与风控模型及系统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推广运用 研发方案设计等业技融合相关工作 [5] - 数据分析专项岗位主要从事数据分析与洞察 数据挖掘与建模 业务监测分析工具及体系建设 大数据平台管理运用等相关工作 [5] 交行与中行特色招聘 - 交通银行校招新增645个岗位 [5] - 金融科技储备生为分行科技金融业务进行专项人才储备 通过2年定向培养成长为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 [5] - 风险合规储备生为分行风险合规体系进行专项人才储备 通过2年综合培养成长为熟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监管体系的专业人才 [5] - 中行小语种专项计划招收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等11国语言 优秀者可与总行签订劳动合同及服从外派安排协议 [5] 管培生与总部岗位培养机制 - 工行星辰管培生计划招聘90人 采取"1+1"培养模式 境内分行轮岗一年后可选择返回总行或至境外机构等再锻炼一年 [7][8] - 中行管培生体系呈现"境内外联动"特征 总行部门管理培训生分为信息科技 业务发展 金融市场 风险合规 综合管理共五个方向 先在境内锻炼一年 再安排至全球境外机构实践 [8] - 中行上海总部管培生聚焦跨境业务 人民币交易等方向 锻炼1年后入职上海总部 形成"全球布局+区域深耕"人才矩阵 [8] - 农行总部管理本部岗位主要从事全行战略管理 客户营销 产品设计 数据分析 风险管理 资源配置等工作 录用者两年内分批次安排去基层分行轮岗锻炼一年 [8] - 建行总部招聘120人 新员工入职后安排培养锻炼2年 第一年在境内一级分行下派锻炼 第二年在总行部门轮岗实习 [9] - 计算机 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新员工有机会到建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或分行科技部门跟岗锻炼 [9] - 邮储银行总行实施"U +人才培养计划" 提供1对1导师指导 系统性集中培训 分支机构轮岗锻炼 内部流动路径及"管理+专业"双通道晋升机制 [10] 私人银行业务与专项招聘 - 2025年上半年私人银行业务逆势而上 成为银行财富管理板块亮眼业务 建行以14.39%的AUM增幅和14.69%的客户数增长成为国有行增速领先者 [9] - 建行总行私行部招聘5人 负责私人银行客户综合服务及全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包括构建专业经营体系 专业队伍建设 宏观经济与投资策略研究 私募资管产品管理 资产配置与投资组合管理 规划管理家族信托等顾问业务和家族办公室业务 [10] 邮储银行信息技术与金融经济岗 - 邮储银行信息技术岗主要从事IT规划 项目管理 架构管理 科技风险 信息安全 科技创新 业务研发 数据管理 软件开发 功能测试 技术测试 数据分析 应用管理 系统管理 网络管理 云资源建设 运维开发 动力管理等工作 [11] - 金融经济岗主要从事需求管理 业务研发 功能测试 综合管理 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等工作 [11] - U培生作为分行本部经营管理领域人才储备 入职后安排轮岗锻炼 根据培养情况聘任至对应岗位 [11]
南方稳航120天滚动持有债券成立 规模2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03:04
基金基本信息 - 南方基金推出南方稳航12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基金合同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生效[1][2] - 基金分为A类份额(代码024425)和C类份额(代码024426) 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托管人[2] - 基金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准 批准文号为证监许可[2025]959号[2] 募集情况 - 基金募集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12日 验资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募集资金于2025年9月16日划入托管专户[2] - 总募集净认购金额达20.55亿元(2,055,029,610.55元) 其中A类份额16.44亿元(1,644,391,076.09元) C类份额4.11亿元(410,638,534.46元)[2] - 认购期间产生利息收入49.12万元(491,239.12元) 总募集份额20.56亿份(2,055,520,849.67份) 有效认购总户数为5,151户[1][2] 基金经理背景 - 基金经理王景明自2014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 历任固定收益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和信用研究员[1] - 2018年5月17日至2021年8月27日担任南方润元基金经理助理 2021年8月27日起正式担任基金经理职务[1]
六大行集体公告!启动
经济网· 2025-09-17 02:24
招聘规模与结构 - 六大国有银行同步启动2026年度校园招聘 包括总行本部 各分支机构及直属单位[1] - 工商银行总行计划招聘约120人 其中总行管理培训生90人 "人工智能+"专项20人 交易板块专项10人[2] - 建设银行总行计划招收130名应届毕业生 包括总行部门经办岗120人和信用卡中心10人[2] - 农业银行数据中心招聘145人 研发中心招聘215人[4] 学历与专业要求 - 所有银行总行招聘均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毕业时间需在2025年1月至2026年7月之间[3] - 工商银行"人工智能+"专项优先人工智能 大数据相关专业 交易板块专项优先经管 数理 计算机专业[2] - 中国银行总行设置小语种专项计划 招收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等11种语言专业人才[4][5] 人才需求方向 - 六大行均设置金融科技相关岗位 工商银行分支机构增设"科技菁英"岗位[4] - 交通银行设置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招聘岗位[6] - 中国银行总行直属机构专设"养老金融中心金融综合岗位" 负责养老金金融政策研究和市场分析[6] 外语能力要求 - 农业银行研发中心要求英语六级425分以上 或托福85分 雅思6.5分及以上[5] - 小语种专项计划录用人员将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外派 特别优秀者可与总行直接签约[5]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6张罚单,建行、农行2家支行因金融许可证遗失被罚
观察者网· 2025-09-17 01:53
银行机构违规处罚 - 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因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不力被罚款30万元[1][2] - 农业银行任丘渤海路支行因金融许可证遗失被警告并罚款5000元[4][6] - 建设银行锦州北京路支行因管理不善导致金融许可证遗失被责令改正 予以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3][5] 非银金融机构违规处罚 - 中航工业集团财务贵阳分公司因贷款三查不到位及流动资金贷款变相用于置换长期建设贷款被罚款30万元[1][3] - 时任中航工业集团财务贵阳分公司总经理李椒因贷款三查问题被警告[1][3] 保险机构违规处罚 - 华农财险西平支公司因虚挂中介套取费用 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及未按规定执业登记被警告并处罚款20.8万元[7] - 时任华农财险西平支公司经理殷明起因上述违规行为被警告并处罚款3.8万元[7] - 时任燕赵财险张家口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宝因对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负有责任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6][8] 监管处罚特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单日披露6张罚单涉及银行与保险机构[1] - 处罚内容涵盖罚款 警告 禁业及纪律处分等多种形式[1][6][7] - 违规事由包括业务风险管理不善 许可证管理缺失及财务数据造假等操作层面问题[1][3][7]
银行秋季招聘加码争夺金融科技人才 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双料选手”更受青睐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24
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聘趋势 - 全国主要商业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开启 银行持续加码金融科技人才招聘 [1]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 技术驱动业务增长成为战略共识 [1] - 人才需求结构从传统技术型转向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1] -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渗透至银行业务全链条和管理层面 岗位设置更趋精细化 [1] 银行专项招聘计划 - 工商银行总行推出"人工智能+"专项招聘 计划招聘20人左右 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优先 [2] - 农业银行"菁穗培训生"下设金融科技专项计划 要求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 复合背景优先 [2] - 浙商银行推出"CZ星计划" 优先招聘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AI相关专业复合人才 [2] - 上海农商银行招聘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等多个方向的FINTECH培训生 [2] 人才需求特征变化 - 科技人才需求从"技术支持"向"业务赋能"转变 强调金融知识背景和跨部门协作能力 [3] - 要求深刻理解金融逻辑 主动挖掘业务需求 利用技术驱动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3] - 招聘普遍强调候选人需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和跨部门沟通协作能力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商业银行培养模式向复合型转变 人员在核心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轮岗实践 [4] - 工商银行要求入职后在科技机构和分行轮岗一年 后安排到对公零售风控等业务部门 [4] - 浙商银行"CZ星计划"面向业务管理岗位 以培养总行二级部门或分行中层管理人才为目标 [4] - 通过业务实践打破认知壁垒 培养能用业务语言谈技术 用技术思维解业务的人才 [4] 未来人才需求方向 -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国际化 岗位进一步细分 [6] -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区块链开发专家数据安全架构师等细分岗位持续增加 [6] - 银行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常态化 通过实习实践联合培养提前锁定人才 [6] - 大型商业银行将积极引进具备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高端科技人才 [6] 人才保留措施 - 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 动态调整科技人才薪酬水平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收入和奖励 [6] - 构建科技公司式组织文化 推行扁平化敏捷化组织架构 营造开放包容创新氛围 [6] - 设计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路径 允许技术人才成为首席科学家资深架构师等 [6] - 为科技人才提供富有挑战性的重点项目 赋予决策权和资源调配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