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银行(601009)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银行(601009):扩表动能充足 开门红表现出色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02.73亿元,同比+11.32%,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9.05%,加权平均ROE为12.97%,同比-0.15%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1.90亿元,同比+6.53%,归母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7.06% [1] - 2024年每股分红0.56元,静态股息率达5.35% [1]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总额1.26万亿元,同比+14.31%,其中对公贷款9362.04亿元(+14.86%),个人贷款3101.94亿元(+12.75%) [1] - 2024年末存款总额1.50万亿元,同比+9.26%,其中对公存款10193.69亿元(+8.14%),个人存款4764.98亿元(+11.69%) [1] - 2025年一季度末贷款总额1.35万亿元(较年初+7.14%),存款总额1.66万亿元(较年初+10.77%) [1] 息差与利息收入 - 2024年公司净息差1.94%,同比-10bp,生息率4.00%(-22bp),付息率2.36%(-13bp),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4.62% [2] - 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77.52亿元,同比+17.80%,主要因2024年一季度LPR调降导致基数较低 [2] 非息收入与成本管理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93亿元(-28.55%),投资收益209.95亿元(+26.99%) [2] - 2025年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43亿元(+17.98%),投资收益46.07亿元(-13.73%) [2] - 2024年成本收入比28.08%(-2.39pct),2025年一季度23.80%(-0.04pct) [2] 资产质量 - 2024年不良率0.83%(同比-7bp),关注类贷款占比1.20%(同比+3bp),拨备覆盖率335.27%(同比-25.31pct) [3] - 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0.83%(环比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1.15%(环比-5bp),拨备覆盖率323.69%(环比-11.58pct)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2.54亿元、567.84亿元、606.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12亿元、234.26亿元、253.92亿元 [3] - 对应2025年4月24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0.56倍、0.50倍、0.45倍 [3]
主要经营指标延续“双U型曲线”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将规范有序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4:03
核心观点 - 南京银行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稳健,主要经营指标呈现"双U型曲线"特征,即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正U型)、成本和不良率下降(倒U型)[1][5] - 公司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突破500亿元和200亿元,同比增速达11.32%和9.05%,领跑万亿元规模上市银行[3][5] -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末总资产跨过2.5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增至2.76万亿元[3] - 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0.83%),连续15年低于1%,资产质量优良[6][9] - 2024年拟派发现金股利超60亿元,占净利润31.74%,股息率超5%,并计划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3][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32%至超5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05%至超200亿元[3][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53%和7.0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3.7和1.92个百分点[5] - 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4.62%),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19.98%)[6] - 2024年末净息差降幅收稳,2025年一季度同比提升3个BP[8] - 成本收入比持续改善,2024年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至28.08%,2025年一季度再降4.28个百分点[6]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0.83%,较2024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3][6] - 对公贷款问题资产逐步出清,房地产业务以优质个人按揭为主,开发贷风险缓释充足[9] - 零售贷款风险策略优化,风险水平基本稳定[9] - 主要风险指标持续向好,管理层对维持资产质量稳定有信心[9]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4年现金分红率31.74%,拟派发现金股利超60亿元,股息率超5%[3][10] - 2024年股价累计上涨57.96%,在上市银行中表现突出[10] - 主要股东(法国巴黎银行等)全年累计增持超70亿元,法巴持股比例提升至18%以上[10][12]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534.5亿元,净利润3.03亿元,信贷规模突破500亿元,行业排名第9[12] 业务战略与布局 - 通过资产和负债两端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稳定净息差[6] - 重点管控负债成本,2024年存款付息率下降11个BP[8] - 与法国巴黎银行深化业务协同,在境内外业务联动、综合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12] - 南银法巴消金引入国际金融公司(IFC)为战略股东,注册资本增至52.15亿元[12]
多家A股上市城商行成绩单出炉,谁在领跑
金融时报· 2025-04-28 13:31
资产规模 - 截至2024年末,6家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两万亿元,包括北京银行(4.22万亿元,+12.61%)、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2.11万亿元,+14.72%) [1] - 成都银行、长沙银行资产规模超万亿元,重庆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资产增速均超10% [1] 营业收入 - 江苏银行(808.15亿元,+8.78%)、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营收增速11.32%,较2023年1.23%大幅提升)2024年营收均超500亿元 [2] - 非息收入贡献显著:上海银行(204.99亿元,+33.11%)、杭州银行(139.24亿元,+20.21%)、南京银行(236.46亿元,+19.98%)、江苏银行(248.58亿元,+14.82%)、北京银行(180.07亿元,+10.06%) [2] 投资收益与利息收入 - 债券牛市推动投资收益增长:上海银行(131.66亿元,+94.42%)、杭州银行(+29.66%)、江苏银行(+20.86%)、北京银行(+18.80%),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77亿元(+329.48%) [3] - 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逆势增长:宁波银行(479.93亿元,+17.32%)、长沙银行(205.64亿元,+2.68%)、兰州银行(59.91亿元,+0.92%) [3] 盈利能力 - 净利润头部银行:江苏银行(318.43亿元)、宁波银行(271.27亿元)、北京银行(258.31亿元)、上海银行(235.60亿元)、南京银行(201.77亿元) [4] - 高增速银行: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齐鲁银行(+17.77%),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增速超10% [4] - 徽商银行(净利润159.17亿元,+6.18%)、哈尔滨银行(归母净利润9.197亿元,+24.28%)、贵州银行(净利润37.79亿元,+3.43%)实现"双增" [4] 资产质量与业务转型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66%-1.79%,10家银行不良率下降,如重庆银行(1.25%,-0.09%) [5] - 拨备覆盖率分化:杭州银行(541.45%)、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均超450%)、宁波银行(389.35%),北京银行(208.75%)和郑州银行(182.99%)较低 [5] - 信贷投放侧重科技金融、制造业、普惠领域,加速零售业务与数字化转型 [5]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有序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10:5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32%,净利润同比增长9.05%,增幅逐季提升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53%,净利润同比增长7.06%,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3.7个和1.92个百分点 [1] 分红政策 - 现金分红率多年稳定在30%以上,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超60亿元,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74% [1] - 股息率在5%以上,处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 [1] - 将规范有序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响应政策号召增加分红频次 [1] 战略规划 - 2025年聚焦"五张名片"战略:科创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和数字银行 [2] - 加快完善组织架构、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展业模式,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战略支撑点 [2] - 推动业务结构改善、收入来源拓宽,带动盈利能力稳定提升,促进各板块业务均衡发展 [2] 行业动态 - 新"国九条"后,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调和提高分红工作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向优向好的经营趋势始终没有变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南京银行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展示向好经营趋势,主要经营指标呈“双U型曲线”,2025年将秉持理念推动稳健发展 [1][2][3] 分组1:经营趋势与指标表现 - 自去年一季度以来公司向优向好经营趋势未变,主要经营指标“双U型曲线”确定并延续 [1] - 营收和净利润走出正U型曲线,2024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32%和9.05%,2025年一季度分别增长6.53%和7.06%,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3.7和1.92个百分点 [2] - 成本和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线,2024年末成本收入比28.08%,同比降低2.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7个BP,今年一季度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4.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BP,不良贷款率保持0.83% [2] 分组2:各方评价 - 股东、市场和金融管理部门对公司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和认可,2024年主要股东增持超70亿元,全年股价涨幅在上市银行中名列前茅,执行央行政策情况获评最高等级A级 [2] 分组3: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秉持价值创造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新五年战略规划执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等,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全集团稳健发展 [3] - 2025年公司将聚焦“五张名片”,完善组织架构等,打造新业务增长点和战略支撑点,推动改善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促进各板块均衡发展 [3]
南京银行:24年业绩超预期 25年Q1营收增6.53%
新华财经· 2025-04-28 09:19
公司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规模超2 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25% [2] - 负债规模超2 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41% [2] - 2024年营业收入502 73亿元,同比增长11 32%,增速领跑万亿规模上市银行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1 77亿元,同比增长9 05% [2]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6 71%至2 76万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存款、贷款规模较年初分别增长10 77%和7 1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1 9亿元,同比增长6 53% [2] 经营趋势与改革成效 - 2024年营收、净利润增幅逐季提升,好于市场预期 [3] - 2025年一季度"正U型曲线"向上延展,成本与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线" [3] - 2024年通过"1+10+N"改革框架覆盖组织架构、风控升级、科技赋能等领域 [3] - 改革成效体现在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营收增长超11% [3]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将聚焦科创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和数字银行"五张名片" [3] - 计划加快完善组织架构、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展业模式 [3] - 目标打造更实的业务增长点,改善业务结构并拓宽收入来源 [3] - 推动盈利能力稳定提升,促进各板块业务均衡发展 [3]
南京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再创新高 “双U型曲线”得到确定和延续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06: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以来,公司经营趋势持续向好,主要经营指标呈现"双U型曲线",营收和净利润走出正U型曲线,成本和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线 [1] - 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1.32%,净利润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9.05%,增幅逐季提升 [1] - 2024年末公司成本收入比28.08%,同比降低2.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7个BP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53%,净利润同比增长7.06%,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3.7个百分点和1.92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4.2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BP,不良贷款率保持0.83%的低位运行 [1] 财务资源管理 - 2024年公司统筹财务资源配置,保持核心竞争力相关投入,审慎安排财务支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 - 2024年公司信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31%,增速高于资产增速1.06个百分点,带动经营收入稳定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得益于息差边际企稳、中收来源拓展、投资收益贡献稳定和精益管理成效显著 [2] 战略规划与发展 - 公司秉持价值创造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新五年战略规划执行 [2] - 公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适应时代变革、筑牢安全屏障,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2] - 公司目标为"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 [2] 公司规模与排名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营业网点总数达289家,实现江苏省内县域全覆盖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27652.38亿元,存款总额16572.41亿元,贷款总额13461.20亿元 [3] - 公司位列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91位,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第21位 [3]
第四届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研讨会成功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03:44
行业动态 - 第四届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由中银金融科技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1] - 参会机构包括工银科技 农银金科 建信金科 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 邮储银行软件研发中心 中信科技 民生科技 兴业数金 龙盈智达 浙商银行 北银金科 南京银行 金电公司 成方金科 成方金信 腾讯金融云 上海金融数据港等 [1] - 会议主题为"数智驱动 生态共赢——构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聚焦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发展实践 [2] 会议内容 - 采用"集中学习+主题演讲+讨论交流"形式开展 工银科技 农银金科 建信金科 中银金科分别围绕人工智能 大模型 数智赋能 综合化经营能力建设进行研讨 [2] - 腾讯云计算公司专题分享大模型金融场景探索与实践 代表们深度剖析金融科技对金融行业发展模式及未来方向的影响 [2] 行业倡议 - 呼吁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深化跨领域协作 推动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民生发展中释放更大价值 [2] - 提出携手做好"五篇大文章" 在技术创新浪潮中书写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
QFII大举加仓这些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4-27 12:29
QFII持仓概况 - QFII合计持仓A股39.96亿股,持仓总市值达510.2亿元,现身33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其中新进约200家上市公司[1] - 按持股数量排名,持股超过10只的共计8家QFII,摩根士丹利国际持股数量位居第一达169只,瑞银集团持有90只个股位居第二[1] - 法国巴黎银行持仓市值最高达195.52亿元,持有7只个股[2] 主要QFII机构动向 - 阿布达比投资局现身14家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3.06亿股市值63.36亿元,新进东方锆业、同花顺等[3] - 科威特投资局重点加仓英威腾[3] - 高盛国际新进个股数量居第一,持有53只个股其中新进22只[3] 重点持仓个股 - 南京银行被QFII持仓市值最高达192.64亿元,法国巴黎银行持有18.65亿股未变[3] - 持仓市值前十个股包括银行、能源、消费、电气设备等行业[6] - 紫金矿业被减持1830.73万股,海大集团被减持1263.22万股[4][11] 行业配置与加仓情况 - QFII重点加仓制造业、TMT等行业个股[1] - 一季度QFII增持78只个股,摩根大通大幅增持中国西电5112.42万股[7] - 加仓前十个股分布在电气设备、化工、机械等行业,包括中国西电、银禧科技、智慧农业等[9] 外资机构观点 - 路博迈集团认为中国股票持仓比例仍低,经济和企业盈利可能出现惊喜,建议超配[12] - 中国信贷周期显现萌芽迹象,房地产市场企稳可能推动消费增长和股市板块轮动[12]
南京银行:“债券之王”投资收益暴增,零售狂飙十年现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4-25 02:55
债券投资业务 - 公司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例41.7%,在29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银行(46%)和宁波银行(44%) [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18.2%,显著高于杭州银行(10%)和宁波银行(11.4%),显示更激进的投资风格 [1][2]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8亿元,同比暴增329.5%,其中99.9%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 [3] - 2025年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上年同期盈利18.1亿元转为亏损2.2亿元 [1][4] - 2024年6月因债券交易授权管理不到位被罚款60万元 [4] 零售业务转型 - 消费贷余额从2014年增长24倍至2024年的2038.4亿元,占零售贷款比例达63.7% [5] - 个人贷款总额十年增长近9倍至3201.9亿元,占总贷款比例提升7.1个百分点至25% [5] - 2024年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从上一年盈利28.5亿元转为亏损12亿元 [6] - 个人贷款利息收入193.9亿元,同比仅增1.87%,远低于规模增速12.8% [6] - 2024年个人银行业务支出137.4亿元,同比大增42.9% [7] 资产质量 - 2024年个人贷款不良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 [7] - 2024年不良贷款核销及转出132.9亿元,同比大增69% [7] - 不良贷款生成率从0.84%上升至1.1% [7] - 公司类贷款不良率0.66%,其中房地产和制造业不良率分别上升1.64和0.14个百分点 [8] 战略调整 - 2024年编制新五年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五大银行",科创银行被放在首位 [10] - 2024年7月南京市委巡察组指出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 [11] - 2025年4月启动"零售价值客户三年倍增计划",继续重视零售业务 [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02.7亿元、净利润20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9.3%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总营收比例达31.2%,带动非利息净收入占比升至47% [3] - 2024年末净息差1.94%,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