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601009)

搜索文档
知名QFII加仓!南京银行获得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增持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0:20
股东增持情况 - 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2025年9月22日至26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108,093,950股 持股比例从3.40%升至4.27% 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加至17.02% [3][4] - 紫金信托于7月18日至9月10日增持56,779,800股 持股比例提升0.46个百分点至13.02% [6][7] - 南京高科于7月24日至8月4日增持7,507,700股 持股比例从8.94%增至9.00% [7] 可转债赎回影响 - 公司7月提前赎回"南银转债"导致总股本增至12,363,567,245股 [7] - 可转债转股造成主要股东持股比例普遍稀释:法国巴黎银行系持股从16.38%降至16.14% 江苏交通控股系持股从14.21%降至14.01% 紫金投资系持股从12.74%降至12.56% 南京高科持股从9.05%降至8.94% [7] 股价变动 - 南京银行股价在9月22日回调至10.46元/股 随后于9月26日反弹至11.26元/股 [4] 增持背景分析 - 股东增持主要出于维持股权占比考量 因可转债转股导致持股比例被稀释 [7] - 所有增持均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完成 资金均来源于股东自有资金 [3][4][6][7]
知名QFII,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0:16
核心观点 - 南京银行获得法国巴黎银行等多家主要股东增持 持股比例显著提升[2][3][9] - 股东增持主要源于可转债转股导致持股比例稀释后的股权维护需求[11][12] 股东增持详情 - 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2025年9月22日至26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108,093,950股 持股比例从3.40%提升至4.27%[4][5] - 法国巴黎银行及QFII合计持股比例从16.14%增加至17.02% 增持资金为自有资金[4][5] - 紫金信托于7月18日至9月10日增持56,779,800股 持股比例从12.56%提升至13.02%[7][8] - 南京高科于7月24日至8月4日增持7,507,700股 持股比例从8.94%增至9.00%[10] 市场表现与背景 - 南京银行股价在9月22日回调至10.46元/股 随后反弹至9月26日的11.26元/股[6] - 公司于7月提前赎回"南银转债" 总股本增至12,363,567,245股 导致主要股东持股比例被稀释[12] - 可转债转股后 法国巴黎银行合计持股从16.38%降至16.14% 江苏交通控股从14.21%降至14.01% 紫金投资集团从12.74%降至12.56% 南京高科从9.05%降至8.94%[13]
知名QFII,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0:11
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 - 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南京银行股份108,093,950股,占公司总股本0.87% [2] - 增持后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加至17.02% [2] - 法国巴黎银行(QFII)持股数由419,851,157股增至527,945,107股,持股比例由3.40%升至4.27% [3] 其他主要股东增持情况 - 紫金信托于7月18日至9月10日期间增持南京银行股份56,779,800股(约5677.98万股),占总股本0.46% [5] - 紫金集团及紫金信托合计持股比例由12.56%提升至13.02% [5] - 南京高科于7月24日至8月4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增持7,507,700股(约750.77万股),持股比例由8.94%增至9.00% [5] 可转债赎回及股权稀释影响 - 南京银行7月提前赎回"南银转债"导致总股本增至12,363,567,245股 [5] - 可转债转股后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均被稀释: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由16.38%降至16.14% [5] - 江苏交通控股及江苏云杉资本合计持股由14.21%降至14.01%,紫金投资集团及紫金信托合计持股由12.74%降至12.56%,南京高科持股由9.05%降至8.94% [5] 股价变动情况 - 南京银行股价于9月22日回调至10.46元/股,截至9月26日反弹至11.26元/股 [3] - 股东增持行为发生在股价回调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完成 [2][3][5]
南京银行(601009)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8 08:00
权益变动 - 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权益变动前合计持股比例16.14%[4] - 权益变动后合计持股比例17.02%[4] - 法国巴黎银行(QFII)2025年9月22 - 26日增持108,093,950股,占总股本0.87%[7] - 本次权益变动为增持,资金为自有资金,不触及要约收购[9]
固收深度报告20250927:从4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解读银行债券投资“攻守道”





东吴证券· 2025-09-27 14: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环境驱动利率波动、债券供需与政策导向共振影响债券投资收益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债券投资规模扩张、损益有别 银行业整体收益向好但仍存隐忧 不同银行类型表现分化 国有大行压力相对可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2家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体量 - 债券投资总体规模上 2025H1 42家上市银行三类债券型金融资产总规模分别为债权投资类52.8万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2万亿元、其他债权投资27.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分别环比增长3.90%、18.44%、16.15%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较多 或博弈价差收益增厚总体收益 [9] - 不同银行类型的债券投资分布结构有所分化 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及城商行债券配置盘稳定增长 股份行和农商行配置力量减弱 交易盘发力 呈现“大行配置稳健、中小行交易弹性突出”特征 [13] - 债券投资券种分布向政府类债券倾斜 2025年上半年各类商业银行增配政府类债券较多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平均环比增幅约10% 农商行稍少 金融债和其他债券配置力量分化 各类银行均以政府类债券规模大 金融债其次 信用类债券小 [18] - 金融资产类型与其债券品种结构呈现相关性 债券配置盘利率债稳健增长且为核心 信用债配置力度加大 金融债趋弱 交易盘以利率债及金融债为核心 增幅显著 债券投资板块呈“稳健打底、弹性增益”持仓格局 [22] 42家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损益情况 - 票息收益方面 2025H1 42家上市银行票息收益合计11332.00亿元 同比下降1.51% 收益总体稳定但同比回落或与基准利率下行有关 未来票息收益下滑速度预计放缓 仍为主要来源 [2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方面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117.26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81.16% 债市震荡中博取资本利得难度大 交易层面或存浮亏 [28] - 投资收益方面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实际投资收益合计约2875.05亿元 同比增长31.96% 银行可通过卖出老券和到期存量债券增厚收益 [31] 归因及总结 外部环境驱动 - 利率波动上 “调整多、机会少”的债市环境致存量债券价格下跌 与2025H1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幅下降81.16%相关 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受影响更显著 [35] - 债券供需上 2025H1国债、地方政府债与政金债供给同比增加 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降低 叠加部分高票息存量债券到期 推动银行债券投资票息收益环比回落 [37] - 政策导向方面 监管提高低评级信用债风险权重 倒逼银行减少配置 规范金融资产分类限制“随意重分类” 凸显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 [43][46] 银行业债券投资压力情况及后市展望 - 整体收益向好但仍存隐忧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债券投资实际收益约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3.82% 但票息收入面临下滑压力 波段交易难度提升 盈利模式或难持续 [3][47] - 不同银行类型表现分化 国有大行压力相对可控 国有大行票息收益稳步增长 交易盘有优势 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相对脆弱 债市“逆风期”盈利压力增加 未来或增加权益等市场资金配比 [50]



华明电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下属全资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7 00:39
担保事项概述 - 华明装备为全资子公司上海华明提供人民币5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涵盖主合同项下本金、利息、违约金及费用等债务 [1] - 担保事项已通过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及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符合授权额度范围 [1] 被担保人情况 - 上海华明为华明装备100%持股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911.225万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力设施器材制造及销售 [2] - 担保前对上海华明担保余额9.13亿元,担保后增至9.63亿元,其中占用2025年担保额度4.30亿元,剩余可用额度8.70亿元 [2] 担保协议内容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满后三年,担保范围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等 [3] - 协议签署方为华明装备与南京银行上海分行,被担保人为上海华明 [3]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额20.33亿元,实际担保金额4.50亿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4.15% [4] - 无对外部单位担保及逾期担保情形 [4]
银行行业资金流入榜: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4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6日下跌0.65% [1] - 申万行业中有10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两位为石油石化(1.17%)和环保(0.38%) [1] - 计算机和电子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3.26%和2.75%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835.79亿元 [1] - 5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汽车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8.82亿元(行业下跌0.56%) [1] - 26个行业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298.36亿元居首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38.07亿元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当日上涨0.08% 主力资金净流入5.66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25只上涨 11只下跌 [2] - 23只银行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农业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0亿元居首(上涨0.15%) [2] - 工商银行净流入1.14亿元(上涨0.41%) 南京银行净流入8877万元(上涨2.36%) [2]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的银行股有11只 江苏银行净流出6598.35万元居首(上涨0.60%) [2][3] - 宁波银行净流出5055.40万元(平盘) 杭州银行净流出3711.51万元(上涨1.26%) [2][3]
南京银行涨2.00%,成交额5.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96.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05
股价表现 - 9月26日盘中上涨2.00%至11.22元/股 成交额5.87亿元 换手率0.43% 总市值1387.19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6% 近5个交易日上涨7.06% 近20日上涨0.90% 近60日下跌7.04%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96.4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988.45万元(买入7371.93万元占比12.57% 卖出6383.48万元占比10.88%) [1] 资金流向 - 大单买卖平衡 买入1.44亿元占比24.59% 卖出1.44亿元占比24.58% [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172.70万股至3.51亿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55万户 较上期减少5.26% [2] - 人均流通股161,432股 较上期增加29.37%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 同比增长8.84% [2] - 营业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值 [2] 业务构成 - 公司银行业务占比48.79% 资金业务占比25.90% 个人银行业务占比24.98% 其他业务占比0.33% [1] - 主营业务涵盖存贷款 票据业务 债券投资 同业存放及拆放 结算代理等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9.3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71.28亿元 [3] 行业属性 - 属于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行业分类 [1] - 概念板块包括长期破净 低市盈率 破净股 阿里概念 QFII持股等 [1]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跨境金融服务再升级 “出口快贷2.0”赋能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14:10
产品创新 -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通过"出口快贷2.0"产品为外贸企业核定387万元国际贸易融资额度和10万元衍生交易类融资额度[5] - 产品提供最高10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 无须抵押担保 覆盖本外币融资及外汇衍生服务[5] - 企业通过手机扫码申请可实现当天额度核定 两个工作日内完成秒贷出口押汇和远期结汇业务[5] 技术应用 - 产品依托数字化风控技术和智能化风控模型实现全线上化审批[5] - 采用数据分析和场景化服务理念重塑外贸融资体验[5] 客户案例 - 服务对象为无锡针纺织品销售企业 因出口回款周期长且国内采购需现结面临资金流动性压力[5] - 银行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 提供"融资+避险"一站式综合服务[5] 战略规划 - 南京银行将持续聚焦外贸企业需求 创新服务模式并丰富金融产品体系[6] - 通过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6]
城商行板块9月25日跌0.94%,重庆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37
板块表现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94% 领跌个股为重庆银行(收盘价8.94元 跌幅1.65%)[1] - 上证指数微跌0.01%至3853.3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445.9点 呈现市场分化态势[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全部下跌 跌幅区间为1.10%-1.65% 其中西安银行跌1.50%至3.95元 郑州银行跌1.48%至2.00元[1] 成交情况 - 杭州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0.47亿元 成交量69.29万手 上海银行成交5.67亿元居次[1] - 郑州银行成交量最大达145.51万手 厦门银行成交量最低为13.28万手[1]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78亿元 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入1.25亿元和1.52亿元[1] 资金流向 - 苏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808.24万元(占比16.25%) 游资净流出3223.56万元(占比10.89%)[2] - 齐鲁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85.55万元(占比6.49%) 但散户资金净流出2736.70万元[2] - 南京银行游资净流出3232.83万元(占比6.09%) 散户净流入2874.76万元(占比5.42%)形成明显对冲[2] - 重庆银行主力与游资分别净流出567.89万元和523.28万元 散户净流入1091.16万元(占比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