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600938)

搜索文档
单日进尺2618米 我国油气井钻探速度创下新纪录
央视新闻· 2025-09-12 00:22
技术突破 - 公司在海南莺歌海海域东方气田13-3区开发项目作业中实现单井日进尺2618米 刷新国内油气井单井日进尺纪录 [1] - 该井设计深度超过5800米 井底最高温度达150摄氏度 井底压力为家用高压锅的1000倍以上 [1] - 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井下状况自动跟踪与精准调控 可在2分钟内完成20余项操作衔接 项目整体作业效率提升50% [1] 开发项目特征 - 该井属于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 开发难度远超常规海上油田开发 [1] - 作业团队采用合成基钻完井液并运用控压设备在"近平衡"状态下高效钻进 有效保护低渗储层 [1] 行业发展趋势 - "十四五"期间国内海上年均钻井井数达近1000口 较"十三五"期间增长40% [2] - 深层与超深层、深水与超深水、高温高压与超高温超高压等领域作业井数达"十三五"期间的2倍 [2] - 行业钻完井作业效率整体提升15% 海洋钻完井技术实现快速迭代和跨越式发展 [2]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向海图强筑脊梁
搜狐财经· 2025-09-11 20:40
核心观点 - 公司提前完成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目标 原油增量占全国70%以上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实现双下降 科技创新成果突出 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2][3][4][6][11] 油气增储上产 - 提前两年完成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目标 [4] - 2023年原油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70%以上 [4] - 渤海油田原油产量从3000万吨提升至2024年目标4000万吨 [5] -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油气产量超2000万吨油当量 [5] - 陆上发现临兴、神府两个千亿方级大气田 [5] - 突破深水深层勘探 包括开平南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气田等 [4] 绿色低碳转型 - 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实现同比连年双下降 [6] - 2024年建成我国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工程 覆盖渤海7个油田150余座平台 [9] - 炼油产能能效标杆水平占比超50% 提前完成国家2025年30%的目标 [9]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LNG动力守护船队 [9] - 投运我国首个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 [10] - 布局氢能运输、CCS/CCUS、碳汇开发等新赛道 [10] 科技创新与装备突破 -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1] - 自主研制"海葵一号"圆筒型FPSO填补国内空白 [11] - 开发"璇玑""海经""海脉"等关键技术装备 [11] - 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8% [12] - 发布"海能"人工智能模型 推出5个专业场景和6个通用场景模型 [12] 发展规划与目标 - 公司确认十四五规划绝大部分目标已基本完成 年底将全面实现 [2] -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投入、人才培育三个倍增计划 [12] -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人工智能+、产业焕新三大专项行动 [12]
中国海油创造我国油气井钻探速度新纪录 单日最高进尺达2618米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49
公司运营表现 - 中国海油高效完成东方1-1气田13-3区项目6口开发井的表层作业 [1] - 公司单日最高进尺达2618米 创造国内油气井钻探速度新纪录 [1] - 单日进尺高度超过峨眉山顶峰到山脚的高度 [1]
单日最高进尺达2618米!中国海油创造我国油气井钻探速度新纪录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42
公司运营效率 - 中国海油高效完成东方1-1气田13-3区项目6口开发井的表层作业 [1] - 单日最高进尺达2618米 超过峨眉山顶峰到山脚高度 [1] - 创造国内油气井单日进尺新纪录 [1]
62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35
机构评级概况 - 今日共发布65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涉及62只个股 [1] - 云南白药和山东黄金关注度最高 均获得2次机构买入型评级 [1] - 电子行业和基础化工行业最受机构青睐 各有9只个股上榜 [2] - 机械设备和石油石化行业分别有7只和6只个股获得机构关注 [2] 目标价与上涨空间 - 12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 其中10只个股上涨空间超过10% [1] - 奥飞数据上涨空间最高达35.92% 国泰海通预计目标价为29.78元 [1] - 优优绿能和小熊电器上涨空间分别为34.56%和24.84% [1] 机构评级变动 - 7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 涉及安利股份和古井贡酒等个股 [1] 市场表现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上涨2.01% 表现强于沪指 [1] - 48只个股股价上涨 其中香农芯创和深南电路出现涨停 [1] - 聚和材料涨幅最高达12.79% 麦格米特和欧陆通分别上涨7.91%和7.79% [1] - 隆鑫通用跌幅最大为3.00% 三生国健和山东黄金分别下跌1.39%和1.35% [1] 重点个股评级情况 - 云南白药获2次买入评级 动态市盈率14.69倍 今日上涨0.66% [2] - 中国海油获2次买入评级 动态市盈率8.96倍 今日上涨0.38% [2] - 山东黄金获2次买入评级 动态市盈率31.23倍 今日下跌1.35% [2] - 聚和材料涨幅最高达12.79% 属于电力设备行业 [3] - 香农芯创涨停20% 动态市盈率94.78倍 属于电子行业 [3]
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封存二氧化碳破亿方
齐鲁晚报· 2025-09-11 09:33
项目成果 - 中国海油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1] - 减少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 [1] - 未来10年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1] 技术能力 - 项目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 [1] -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 [1]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向海图强筑脊梁
国家能源局· 2025-09-11 09:24
核心观点 - 公司提前完成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目标,原油增量占全国70%以上,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力量 [3][4] - 公司实现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双下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 [3][7]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8% [12][14] 向高求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2023年提前两年完成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目标 [4] - 近五年原油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70%以上 [4] - 渤海油田原油产量从3000万吨迈向4000万吨目标,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油气产量超2000万吨油当量 [5] - 获得开平南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气田等重大勘探突破 [4] - 攻克深水深层勘探开发、超稠油热采等关键技术 [5][6] 向质求实:绿色低碳转型 - 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实现同比连年双下降 [7][8] - 渤海油田群岸电工程覆盖150余座海上平台,炼油产能标杆水平占比超50%(2025年国家目标为30%) [10]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LNG动力守护船队,文昌9-7平台实现烟气余热发电 [10] - 实施我国首个"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 [11] - 布局氢能运输、CCS/CCUS及碳汇开发等新赛道 [11] 向新求变: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深海一号"超深水气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2] - 自主研制"海葵一号"圆筒型FPSO、"璇玑"等关键技术装备 [12][14] -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8% [14] - 发布"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开发5个专业场景和6个通用场景模型 [14] -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投入、人才培育"三个倍增计划" [14]
油气开采板块9月11日涨0.17%,中国海油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075.5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08:57
板块表现 - 油气开采板块整体上涨0.17% 领涨个股为中国海油[1] - 上证指数上涨1.65%至3875.31点 深证成指上涨3.36%至12979.89点[1] 个股涨跌 - 中国海油收盘价26.22元 涨幅0.38% 成交量39.73万手 成交额10.39亿元[1] - *ST新潮收盘价3.95元 涨幅0% 成交量15.98万手 成交额6303.47万元[1] - 洲际油气收盘价2.32元 跌幅0.43% 成交量136.97万手 成交额3.15亿元[1] - 蓝焰控股收盘价7.06元 跌幅0.84% 成交量14.04万手 成交额9867.06万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075.52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777.23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852.75万元[1] - *ST新潮主力净流入149.21万元(占比2.37%) 游资净流出463.43万元(占比-7.35%) 散户净流入314.23万元(占比4.98%)[2] - 蓝焰控股主力净流出167.66万元(占比-1.70%) 游资净流入847.77万元(占比8.59%) 散户净流出680.11万元(占比-6.89%)[2] - 洲际油气主力净流出1333.67万元(占比-4.23%) 游资净流入590.18万元(占比1.87%) 散户净流入743.48万元(占比2.36%)[2] - 中国海油主力净流出1723.41万元(占比-1.66%) 游资净流出5751.74万元(占比-5.53%) 散户净流入7475.15万元(占比7.19%)[2]
央视新闻丨实现从“技术空白”向“自主可控”跨越,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封存量破1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 2025-09-11 08:03
项目成就与规模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2] - 项目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超4000万立方米[4] - 未来10年计划回注二氧化碳超5.5亿立方米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实现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全链条技术升级[6] - 自主研发二氧化碳压缩机及气体处理系统 实现回注气体质量精准控制[12] - 从CCS技术升级至CCUS 形成"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模式[6][18] 产业应用与拓展 -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使原油增产达20万吨并显著提升油田采收率[6][17] - 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14] - 计划以渤中19-6气田和南海大气区为中心建设南北二氧化碳驱油驱气中心[14]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标志我国海上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成熟[2] - 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及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路径[18] - 形成完整规范的标准操作流程 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实践支撑[10]
研报掘金丨国海证券:维持中国海油“买入”评级,持续看好公司经营韧性与增长潜力
格隆汇· 2025-09-11 07: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减少8.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减少12.79%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 [1] - 中国海域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 [1] - 油气资源规模大且产量增长能力行业领先 [1] 技术实力与运营管理 - 具备丰富的油气勘探开发经验并成为中国海域盆地专家 [1] - 掌握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成套技术体系 [1] - 成本管控良好且财务表现稳健 [1] 发展战略与股东回报 - 立足油气主业根基以增储上产筑牢发展底气 [1] - 通过科技创新激活增长动能 [1] - 2025-2027年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 [1] 资产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 具备多元化资产结构 [1] - 稳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