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600848)

搜索文档
上海临港新片区举办“临港科创城”推进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5:56
核心观点 - 上海临港新片区启动"临港科创城"建设 旨在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 通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引领和人才集聚等举措 计划5年内成为上海重要科技成果承载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2030年建成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实验室 培育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10万名以上创新创业人才 [1] 建设规划 - 临港新片区将强化五大方向:科技成果转化 前沿产业引领 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低成本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资本加速赋能 [1] - 设定具体目标:5年内成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新兴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地 新业态新模式重要试验场和青年创业理想家园 [1] - 2030年目标: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1] 合作伙伴与支持体系 - 首批国际合作伙伴包括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 科研院所 金融机构 孵化载体 创新策源主体和"链主"企业 [2] - 临港集团发布"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聚焦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8类创新业态 [2] - 提供8项配套政策:流量 网络 融资 展业 落户 物流 出海 推介 [2] - 推出"零界魔方"品牌 提供"零门槛 零成本 零起点"创新创业载体 [2] 具体扶持措施 - 提供"办公免费租":引进的创新创业项目可享受3年零租金办公 届满递延2年租金减半 使用位置较好 配套较好 交通便利的商办研办楼宇 [3] - 提供"公寓免费住":创业团队和青年人才首年可免租居住人才公寓 享受届满递延2年续租优惠期 公寓可拎包入住且与办公地贴近 [3] - 专设"生活管家"服务:提供物业 食堂 社群 文体等全方位贴心服务 [3] - 配套便利设施:首发项目配套公寓距离创业空间车程5分钟可达 配有定点班车满足通勤需求 [3] - 形成"集成政策+优质空间+专业服务"运作模式 打造青年创业支持体系 [3]
A股独董观察: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陈欣兼任厦门银行、群兴玩具、上海临港董秘 报酬合计40.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2 05:29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 - 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促进规范运作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 独立董事通过专业知识和独立判断提升董事会决策水平 为公司发展提供客观建议[1] 陈欣的独立董事任职情况 - 2024年陈欣在厦门银行 群兴玩具和上海临港三家A股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 报酬分别为26.8万元 12万元和2万元 合计40.8万元[1] - 任职期间厦门银行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 群兴玩具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和4次股东大会 上海临港召开2次董事会会议 陈欣均按时出席所有会议[1] - 陈欣对三家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的所有议案均投赞成票 未提出异议 反对或弃权[1] 陈欣的专业背景与任职经历 - 陈欣为1975年12月出生的中国国籍人士 拥有明尼苏达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2] -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副教授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为会计与资本市场[2] - 除A股公司外 还兼任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上市)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并曾在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终止)担任独立董事[2]
推进“临港科创城”建设 上海临港发布“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新华社· 2025-08-22 03:49
临港新片区战略规划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前沿产业引领、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低成本创新创业载体和资本加速赋能 [1] - 目标在5年内打造上海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新兴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地、新业态新模式试验场和青年创业家园 [1] - 到2030年建成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10万名以上创新创业人才 [1] 合作伙伴与生态构建 -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有机所、临港实验室、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成为首批国际合作伙伴 [1] 临港集团支持举措 - 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针对青年创业提供创业空间零租金和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2] - 聚焦硬核科技、数据加工、跨境直播、跨境医疗、短剧基地、游戏创客、代码外包、小众赛事八类创新业态 [2] - 提供流量、网络、融资、展业、落户、物流、出海、推介八项配套政策 [2] - 发布"零界魔方"品牌 提供零门槛、零成本、零起点的创新创业载体 [2]
让年轻人创业“零门槛零成本” 临港发布“超级个体288行动” 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注入新动能
解放日报· 2025-08-22 01:47
核心政策内容 - 上海临港新片区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 以办公免费租和公寓免费住为核心支持青年创业者 打造全市成本最低的青年创业集聚区"零界魔方" [1] - 办公空间提供3年免租和后续2年租金减半政策 首期开放2万平方米拎包入驻空间 配备创业管家提供一站式服务 [1] - 人才公寓首年免租并可递延2年续租 配备生活管家服务 首发公寓距办公地车程约5分钟并设定点班车 [1] 产业与配套支持 - 政策聚焦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等8类创新业态 [1] - 提供资助展业 托底融资 代办落户 精准推介 加持流量 保障网络 优惠物流 便利出海等8项配套政策 [1] - 入驻企业可获最高8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最高50万元无偿资助 最高50万元流量券 最高50万元算力券 最高50万元运力券 最高10万元网络券 [2] 项目进展与案例 - "零界魔方"创新创业空间以零门槛 零成本 零起点为特点 成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新名片 [2] - 已有迷你谷 智能光疗仪 光翼等12个创业团队完成签约 涵盖数字经济 慕课达人 数据加工领域 [2] - 00后创业者晋子洋计划租赁120-150平方米办公室 认为政策与其数字内容创作和政务营销服务业务高度契合 [2] 金融与保险创新 - 临港新片区推出全国首个区域专属替代性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临港新片区蓝湾B计划" [3] - 该产品由申能保险联合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机构共同推出 针对青年创客 科研技术精英等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 [3] - 保险产品将医疗新技术 新药品 新器械 新耗材纳入保障范围 满足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3]
“临港科创城”建设体系发布 到2030年集聚超10万名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临港新片区发展规划 - 临港新片区发布"临港科创城"建设体系 目标通过5年努力打造上海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新兴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地、新业态新模式重要试验场和青年创业发展理想家园 [2] - 到2030年建成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2] - 临港新片区揭牌六年累计引进落户人才超过14.1万人次 包括近7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今年前7个月新引进人才超过2.8万人次 [4] 临港集团支持政策 - 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包括"创业空间零租金"和"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聚焦8类创新业态并提供8项配套政策 [2] - 创业空间零租金政策提供最长3年零租金 届满后递延2年租金减半 首批启动面积约10万平方米 配备创业管家一站式服务 [3] - 居住空间零租金政策提供首年免租金公寓 届满后递延2年续租优惠期 配套物业食堂文体设施及通勤班车 建立生活管家服务体系 [3] 企业资金与资源支持 - 入驻企业可申请最高8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最高50万元无偿资助 以及覆盖流量算力运力网络等环节的专项支持券 [3] - 同步发布"零界魔方"品牌 主打零门槛零成本零起点 作为临港科创城首发项目与核心载体打造开放灵活面向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社区 [4] 国际合作伙伴 -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有机所、临港实验室、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临港科创城首批国际合作伙伴 [4]
临港新片区打造科创城 到2030年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3:04
科技创新之城发展目标 - 2030年建成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1] -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1] -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1] 五大协同推进体系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脑机接口 创新药物 卫星研制等领域技术转移和人才溢出 [1] - 强化前沿产业引领 聚焦未来产业赛道 建立潜力科创企业培育库 [1] -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实施蓝鲸计划吸引领军型 创新型 创业型青年英才 [1] - 构建低成本创新创业载体 打造5个临港科创社区 覆盖环湖总部湾 国际创新协同区 现代服务业开放区 [1] - 强化资本加速赋能 设立首期规模6亿元临港启航系列基金 五年投入3亿元拨改投专项资金 [1] 国际合作伙伴生态 - 首批合作伙伴包括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有机所 临港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2] - 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参与包括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 亚马逊云科技 [2] 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 推出创业空间零租金 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2] - 聚焦8类创新业态: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 [2] - 提供8项配套政策:流量 网络 融资 展业 落户 物流 出海 推介 [2] 零界魔方创新创业载体 - 提供零门槛 零成本 零起点创新创业服务 [2] - 首批12个入驻项目涵盖数字经济 慕课达人 数据加工等创新业态 [2] - 入驻团队包括迷你谷 智能光疗仪 光翼等创业团队 [2]
临港新片区举办上海“临港科创城”建设推进大会
中证网· 2025-08-21 10:41
临港科创城建设规划 - 上海临港新片区推出"临港科创城"建设体系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前沿产业引领和人才集聚 [2] - 目标5年内建成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承载地 2030年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2] - 规划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2] 合作伙伴生态构建 - 首批合作伙伴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 包括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院有机所等科研单位 [2] - 引入腾讯云计算、亚马逊云科技、思佰益投资等科技企业 以及沪农商行、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 [2] - 联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青年企业家协会等机构构建产业生态 [2]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 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 提供创业空间零租金和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3] - 聚焦硬核科技、数据加工、跨境直播等8类创新业态 配套流量、融资、落户等8项政策支持 [3] - 发布"零界魔方"品牌 提供零门槛、零成本、零起点的创新创业载体 [3]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数字综保区”,追赶新加坡等国际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8-20 14:11
数字综保区建设 - 临港新片区于2025年8月20日正式发布"数字综保区" 建设数智通关、数智赋能、数智监管和数智服务四大功能模块 [1] - 数智通关模块显著提升上海南港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 实现从"船等车"到"车等船"的转变 [1] - 数智赋能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不同部门数据壁垒 支持创新业态突破发展 [2] - 数智服务模块为企业提供报关备案、出口监管仓审批、物流通关可视化查询及智能预归类等综合服务 [2] 企业应用与效率提升 - 采埃孚通过电子账册和电子标签实现无纸化作业 客户可实时查看产品状态 提升交付预期明确性 [2] - 采埃孚依托数字综保区拓展"两头在外"业务 加强以上海为中心覆盖亚太的售后服务布局 [2] - 企业反馈显示"三单融合"质押融资试点使资金周转率提升超80% 单证流转效率提升超30% [4] - 山能智慧(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首票"三单融合"测试业务 [4] 技术创新与流程变革 - "三单融合"实现电子提单、电子提货单和电子仓单无缝衔接 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货物安全交付及信用对接 [3] - 数字船舶加注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打通 将服务从"事后响应"转为"事前预判" [5] - 平台可提前42小时识别船舶燃油加注需求 调度作业船舶使供油船空驶率降低30% [5] - 全流程电子化单证实现船供订单"一键申报"和加注作业"一口受理" [6] 行业影响与目标 - 数字综保区通过区块链和数据联通技术重塑行业操作模式 助力中国企业对接国际业务 [2] - 电子提单质押获航运企业和银行认可 认可度与纸质单证等同 [4] - 燃油加注平台整合流量计数据与船舶轨迹 形成闭环证据链确保加注真实可追溯 [5] - 临港新片区目标在船舶加注领域赶超新加坡 形成国际竞争力 [6]
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 临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
证券时报· 2025-08-19 22:20
制度创新 - 首创海关监管新体系 实现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 大幅提升通关效率[2] - 汽车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1.5天 带动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2] - 创建DEPA合作先行区 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 涵盖3个领域11个场景[3] - 推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 实现字段级精细化管理 替代逐案安全评估缩短数据流动耗时[3] 产业发展 - 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聚焦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4] - 伦茨集团实现伺服驱动等核心部件本地化研发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6] - 攀时公司高性能材料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投资项目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行业 预计2024年底投产[6] 金融开放 - 滴水湖金融湾纳入上海"一城一带一湾"金融新格局 聚焦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7] - 已吸引超过600家企业落地 目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7] -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实现"秒级"资金划转 将2-3个工作日的结算流程压缩至秒级 对标香港、新加坡等离岸中心[7] - 建议探索所得税减免 增加自由兑换币种 试点非自由兑换货币直连结算[8]
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一批重大科技产业项目落地上海临港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56
项目投资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六个重大科技产业项目 涵盖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 汽车软件 人工智能等方向 [1] - 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包括三维芯片集成 重型燃气轮机 脑机接口验证平台 水下机器人等项目 [1] 招商引资 - 临港新片区上半年签约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达850亿元 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90% [1] - 通过走出去招商签约56个项目 投资额612亿元 存量企业再投资29个项目 投资额239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