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锦江酒店(600754)
icon
搜索文档
锦江酒店: 锦江酒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17 10:1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40.63亿元,同比下降4% [5] - 营业利润16.91亿元,同比下降6.0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1亿元,同比下降9.06%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35.62亿元,同比下降31% [5] - 截至2024年底已开业酒店13,416家,客房总数129.1万间 [8] 业务板块表现 - 酒店业务收入138.21亿元,同比下降4.02% [7] - 全服务型酒店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9.57% [7] - 有限服务型酒店收入135.83亿元,同比下降4.68% [7] - 食品及餐饮业务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3.15% [14] - 中国大陆境内酒店收入占比69.2%,境外占比30.8% [7] 酒店运营数据 - 2024年净增开业酒店968家 [8] - 全服务型净增24家 [8] - 有限服务型净增944家 [8] - 中端酒店8,067家,占比60.13% [9] - 加盟店占比94.26%,直营店占比5.11% [9] - 中国大陆境内RevPAR为2019年水平的100.13%,同比下降5.78% [10]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实施"12+3+1"品牌发展战略 [15] - 构建全球酒店互联网平台、全球采购平台、全球共享服务平台 [4] - 2025年计划新增开业酒店1,200-1,500家 [2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43-150亿元,同比增长2%-7% [24] 资本市场计划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计划修订公司章程以适应H股发行 [1] - 拟聘请H股发行及上市的审计机构 [1] 行业趋势 - 中国酒店连锁化率约40.95%,仍有提升空间 [19] - 中高端酒店签约项目占比32%,增长显著 [20]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 [21] - 旅游产业向"橄榄型"结构转变 [21]
锦江丽笙酒店迎来“高配”CEO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6-17 08:22
核心观点 - 本土头部酒店集团正加速布局高端酒店市场 通过高管任命 品牌整合和产品创新等方式补齐品牌矩阵短板 抢占高端赛道[1][4][5] 行业竞争态势 - 锦江酒店首席执行官毛啸兼任锦江丽笙国际酒店CEO 该公司旗下拥有10个高端品牌包括J 岩花园 昆仑等 致力于奢华及高端酒店管理解决方案[2] - 首旅酒店集团推出诺金国际平台 整合十大高奢品牌包括诺金 安麓 建国等 并计划引入新品牌和布局酒店式公寓板块[4] - 华住集团通过"美好家族"系列高端品牌美仑美奂和美仑国际在存量市场积极拓展 亚朵推出萨和品牌进军高端市场[1][4] 市场环境变化 - 供给端:老五星级酒店市场被中高端品牌切分 地产时代高星酒店进入出清期 拍卖流拍事件频发[6] - 需求端:商务客群需求减少 度假需求增加 年轻用户更追求情绪价值和质价比[7] - 投资端:投资人身份多元化 投资诉求变化 "全服务不等于全设施"理念逐渐普及[7] - 业主结构变化:从地产商主导转变为地方国资 城投公司及资产传承型私人业主主导[8] 本土酒店竞争优势 - 与国资背景业主合作具有先天优势 锦江丽笙和诺金国际均有地方国资支持[12] - 更擅长投资回报模型 本土集团起家于经济型酒店 在运营效率 供应链管理和坪效人效方面经验丰富[13][14] - 亚朵萨和品牌采用精选服务模式 平衡体验与坪效 万达酒管将部分公区设施对外开放提升投资回报[14] - 抓住存量改造机遇 华住美仑美奂品牌成功改造上海外滩东方饭店 锦江丽笙和诺金国际擅长地标酒店焕新[15] 发展机遇 - 高端酒店市场传统由国际集团主导 但当前需要新的产品模型和投资模型 本土品牌有望补齐高端短板[10][16] - 租赁模式在高端酒店领域逐渐增多 投资门槛降低[7] - 本土集团更懂中国消费者需求 在迎合用户诉求方面更加灵活[14]
锦江酒店境外酒店业务五年亏25亿 百亿商誉压顶赴港上市推进全球化
长江商报· 2025-06-16 00:53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于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2] - 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H股上市审计机构及上市后首个会计年度境外审计机构[2] - 上市决议有效期拟定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24个月[2] - 主要目的为推进全球化战略 加强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1][2]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为1996年上市的新亚股份 2003年资产重组后更名为锦江酒店[2] - 2015年收购法国卢浮集团正式拓展境外业务[1][6] - 2016年和2018年相继收购铂涛集团和丽笙酒店集团[6] - 控股股东锦江资本曾于2006年在港上市 2022年5月私有化退市[2] 财务状况 - 2023年营业收入146.49亿元(同比+299.53%) 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691.14%)[4] - 2024年营业收入140.63亿元(同比-4%) 净利润9.11亿元(同比-9.06%)[5] - 2024年境内营收95.65亿元(同比-5.34%)占69.2% 境外营收42.56亿元(同比-0.9%)占30.8%[5] - 截至2025年3月末商誉规模达116.04亿元 占总资产25.5% 净资产73.56%[7] 境外业务表现 - 2020-2024年境外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业务累计亏损超3亿欧元(约24.9亿元人民币)[1][6] - 2024年法国卢浮集团营收5.56亿欧元 净利润亏损1079万欧元[6] - 截至2024年末卢浮集团运营酒店1168家[6] - 2015-2024年境外业务净利润波动较大 2020年后持续亏损[6] 业务规模与募资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已签约酒店17391家 客房164.25万间[6] - 2021年A股定增募资50亿元 用于酒店装修升级等项目[3]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入募资29.76亿元 酒店装修项目投资进度12.97%[3]
锦江酒店(600754) - 锦江酒店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13 09:01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6月23日10:30 - 11:30举行2024年度及2025年Q1业绩说明会[2][3][5][7]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3][7]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2][3][5]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6月16 - 20日16:00前可提问[2][6] - 2025年6月23日10:30 - 11:30可在线参与[6] 报告发布 - 2025年4月2日发布2024年年报,4月30日发布2025年Q1报告[2]
何以“再战港股”?锦江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6-12 15:16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锦江酒店拟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权协调人行使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1] - 公司计划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的24个月内选择适当时机完成H股上市 [1] - 此次H股发行将拓宽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展示公司"轻资产"运营理念的执行成果 [9][10]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前5个月香港联交所迎来28家新上市公司,募资额达773.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和707% [6] - 消费板块表现亮眼,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新消费公司成功上市 [6] - 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监管机构协同推出系列互联互通政策支持"A+H"上市 [6] 战略意义与资金用途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达30%,H股上市有助于加大出海业务步伐 [7] - 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14] - 通过港股融资支持海外战略性直营店投资和硬件更新,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6][16]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海外酒店业务收入42.56亿元,占总营收30% [14] - 境外有限服务型酒店全年RevPAR为2019年的112.27%,较2023年增长0.35% [14] - 2025年一季度境外酒店开业1165家,占总酒店数量8.6%,境外业务收入占比26.73% [15] 东南亚市场布局 - 与马来西亚RIYAZ集团合作推进五个品牌落地东南亚市场 [17] - 计划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6个国家开发项目 [17] - 调整东南亚市场拓展模式,转为以中国团队为主吸引当地和中国投资者 [17] 国际化战略 - 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和丽笙酒店集团股权,补充中高端品牌矩阵 [14] - 推动卢浮产品迭代升级,实施"精准焕新"提高海外品牌竞争力 [16] - 通过全球酒店互联网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和采购平台加速全球资源整合 [18] 应对市场挑战 - 通过整合后台、会员和供应链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6] -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对两地股东一视同仁 [12] - 优化品牌矩阵,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 [13]
锦江酒店(600754) - 锦江酒店关于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2025-06-12 08:00
人事变动 - 公司工会委员会选举李红为第十一届董事会职工董事[1] - 李红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起三年[1] 人员信息 - 李红1973年11月出生,曾任上海宾馆要职,现任多职[3] 时间信息 - 公告于2025年6月13日发布[3]
经营业绩不振的锦江酒店,三年后想重返港股了
观察者网· 2025-06-11 09:40
公司战略与上市计划 - 锦江酒店拟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可能行使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4] - 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计划在股东大会通过后24个月内完成上市 [4] - 此次H股上市被视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旨在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 [1][4] 公司背景与历史 - 锦江酒店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上海,主营业务包括全服务和有限服务型酒店运营管理、食品及餐饮等 [4] - 控股股东锦江资本曾于2006年在港上市,2022年因股价和流动性低迷而私有化退市 [5] - 公司2015年以12.88亿欧元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曾推动营收从2015年55.63亿元增至2019年150.99亿元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40.63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9.06%),扣非净利润5.39亿元(同比-30.32%) [6] - 四季度营收同比-11.24%,归母净利润-1.95亿元,毛利率33.09%(同比-7.05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9.4亿元(同比-8.25%),归母净利润3601万元(同比-81.03%) [14] 业务运营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限服务型酒店13,332家(占比99.37%),客房126.84万间(占比98.25%) [8] - 2024年有限服务酒店营收135.8亿元(同比-4.62%),其中境内93.3亿元(同比-6.2%),境外5.56亿欧元(同比-1.8%) [8] - 境外业务RevPAR仅增长0.36%,平均房价67.73欧元/间(2023年66.3欧元),出租率61.53%(2023年62.64%) [14] 行业对比 - 华住集团2024年营收238.91亿元(同比+9.2%),全球门店11,147家,酒店营业额928亿元(同比+15.5%) [9] - 首旅酒店2024年营收77.51亿元(同比-0.54%),净利润8.06亿元(同比+1.41%),门店7,002家 [11] 未来发展 - 2025年计划新增开业酒店1,300家(2024年1,515家),预计营收143-150亿元(同比+2%至7%) [14] - 境外子公司卢浮集团2020-2024年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1,079万欧元 [14] - 2024年4月公司向卢浮集团增资23.5亿元 [15]
锦江酒店加码出海拟赴港上市,一季度境外业务收入降幅扩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08:07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境外发行H股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 募集资金用于加强及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2] - 控股股东锦江资本曾于2006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22年10月3日因估值、股价和流动性长期低迷被私有化退市[2] - 华住集团于2020年9月完成港股二次上市 成为"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企业 以服务于品牌全球化与资本国际化[2] 全球化业务布局 - 2015年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 首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并补充中高端品牌矩阵 旗下运营Première Classe、Campanile、Kyriad等七大品牌[3] - 2018年联合收购丽笙酒店集团股权 进一步强化高端及商务酒店市场[3] - 2024年12月携手马来西亚RIYAZ集团推进锦江都城、暻阁、非繁云居、麗枫、锦江之星五个品牌落地东南亚六国 计划5年内拓展超百个酒店项目[3] - 以马来西亚为核心向东南亚辐射 目标市场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但逐步拉升 市场开拓成本低且华人比例高[4] 境外业务财务表现 - 2024年度中国大陆境外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业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56亿欧元 同比下降1.8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5689万欧元 同比增亏339万欧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47%至1.03亿欧元 占公司全部酒店业务比重从30.80%下降至26.73%[5] - 卢浮酒店集团连续多年亏损 公司通过控制成本、资金优化、债务重组降低流动性风险及财务费用[4] 酒店网络规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旗下签约酒店分布于中国大陆境外55个国家或地区 全球开业酒店总数达13,513家[5][6] - 中端酒店净开业149家 开业总数8,216家 其中麗枫酒店净开业30家达1,385家 维也纳酒店净开业27家达1,589家[6] - 经济型酒店净减少53家 开业总数5,212家 其中七天系列净减少38家至1,884家 锦江之星净增13家至977家[6] 品牌发展与战略重点 - 推动卢浮产品迭代升级 实施存量资产"精准焕新" 提高海外品牌竞争力[8] - 实施深度国际化战略 抓住东南亚市场机遇 推动产业链资源向海外延伸 重点推进海外业务整合、酒店规模拓展及亏损企业整治[9]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传小红书估值升至260亿美元/小米未来5年在海外开拓10000家门店
36氪· 2025-06-08 04:05
公司动态 - 小米计划未来5年内在海外开拓10000家门店,推进全球新零售战略 [2] - 小红书估值飙升至260亿美元,较此前200亿美元增长30%,为IPO注入动力 [2] - 甜啦啦在印尼新增10家门店,累计签约达127家,覆盖雅加达等主要城市 [2] - 名创优品评估分拆潮流玩具业务TOP TOY独立上市可能性 [3] - 石头科技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 - 锦江酒店拟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拓展海外业务,计划在东南亚6国落地5个品牌 [3] - 美团无人机香港首条常态化航线投入运营,覆盖跨海+公园场景 [4] - 比亚迪计划2025年在日本推出微型电动车,产品开发按计划推进 [5] - 爱仕达拟在越南投资不超过1.5亿元建设炊具、小家电和工业机器人项目 [5] - 蔚来汽车Q1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21.5%,整车毛利率10.2% [5] - Jovi品牌登陆巴西,推出两款5G智能手机,本地化生产保障质量 [6] - TikTok在越南开设首家线下选品中心,提升选品频次和效率 [6] - 腾讯云助力GoTo集团完成东南亚最大规模迁云实践,涉及千余微服务 [7]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7] - 快手可灵AI年化收入运行率突破1亿美金,P端付费订阅贡献70%营收 [8] - 创维汽车印尼工厂首台本地化生产新能源车下线 [8] - 滴滴国际业务Q1经调整EBITA实现盈利,订单量同比增长24.9% [8] - 速卖通韩国站持续增长,马东锡继续担任代言人,占据韩国跨境电商85%份额 [9] - 菜鸟战略聚焦国际物流与科技业务,实现单月盈利超预期 [9] - PingPong获阿联酋支付牌照原则性批准,已覆盖60多张全球支付牌照 [10] 行业数据与政策 - 1-4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6320.6亿元,同比增长8.2% [10] - 2024年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十年翻番 [11] - 中欧电动汽车案价格承诺磋商进入最后阶段,探讨技术路径解决方案 [11] - 商务部鼓励中国企业拓展对南亚经贸合作,挖掘新增长点 [11] - 香港特区政府将资助逾百亿港元发展人工智能,设立30亿港元专项计划 [12] - 5月全球AI APP下载总量2.8亿次,环比下滑16.4%,ChatGPT占比提升至32% [12] - 非洲小家电市场2025年预计达2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7.24% [13] 投融资 - 博萃循环完成B轮过亿元融资,用于产品研发及海外项目合作 [13] - 德智航创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突破 [13] - 光子跃迁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深化AI影像算法研发 [14] - 船长BI完成数千万融资,重点投入AI广告及全球化服务 [14] 近期发布与活动 - KrASIA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覆盖东南亚商业人群 [15]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助力企业布局中东市场 [16] -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吸引超17000位出海人加入,提供每日跨境资讯 [17]
锦江酒店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聚焦海外业务拓展与资本结构优化
华夏时报· 2025-06-06 03:00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2]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2][6] - 赴港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6] 公司背景与控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全服务型酒店营运及管理、有限服务型酒店营运及管理、食品及餐饮业务[3] - 控股股东为上海锦江资本有限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 - 锦江资本曾于2006年在港交所上市(2006 HK),2022年5月因私有化退市[3] 海外业务现状与战略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0 63亿元,其中海外酒店业务收入42 56亿元,占比超30%[7] - 海外业务净利润亏损5689万欧元,同比增亏339万欧元[7] - 卢浮集团为公司海外业务核心,运营1168家酒店(欧洲901家,欧洲以外267家),其中直营272家、加盟896家[7] - 公司计划通过H股上市推动卢浮产品迭代升级,实施存量资产"精准焕新",降低资产负债率[8] 东南亚市场拓展 - 2024年12月与马来西亚RIYAZ集团合作,推进5个品牌进入东南亚6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8] - 2025年重点推进品牌出海计划,锦江都城老挝首店已签约落地琅勃拉邦[8] 市场与行业观点 - H股上市有助于接触国际化投资者群体,优化资本结构,吸引国际资本支持海外扩张[2] - 资金可差异化配置:A股资金用于国内业务,H股资金用于海外布局[6] - 境外上市有望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国际机构合作深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