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防务(600685)

搜索文档
国际船东重返中国,造船大省“链主”争霸谁领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01
国际船东回流与中国造船市场复苏 - 4月大陆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69%,重回全球榜首 [1][4] - 中国船舶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手持订单排期至2029年 [1] - 5月12日至18日全球新船订单28+2艘,中国船厂接获18+2艘,包括瑞士地中海航运旗下4艘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订单 [1][5] 全国造船指标表现 - 2025年1-4月造船完工量1532万载重吨(同比-8.4%),新接订单量3069万载重吨(同比-11.1%),手持订单量22978万载重吨(同比+43.6%) [3][4] - 同期国际市场份额:造船完工量49.9%,新接订单量67.6%,手持订单量64.3% [3] - 出口船舶占比:造船完工量88.4%,新接订单量84.8%,手持订单量92.4%,出口金额158.3亿美元 [5] 区域造船竞争格局 - 江苏2023年造船完工量2026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近50%,大幅领先上海(667万载重吨)、浙江(413万载重吨) [7][8] - 辽宁、广东、山东三省完工量集中在300-400万载重吨区间,竞争激烈 [7] - 2024年全国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 [7] 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 - 头部船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维模型共享率提升80%,生产设计效率提高20% [6] - 江苏、广东等省2025年政策聚焦绿色船舶、高技术船舶,上海推动LNG燃料供应及内河船舶电动化 [9][10] - 深远海养殖产业链(如养殖工船、配套船队)和游艇经济被视为新增长点 [10][11]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 骨干船企实现三维数字化工艺模型(MBD)全流程应用,智能制造生产线覆盖型材切割、焊接等环节 [6] - 规模效应带来边际成本递减,中国船厂单位成本降低,全球价格竞争力提升 [6]
研判2025!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相关政策、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首艘大型LNG船交付打破垄断,智能绿色技术推动中国船舶业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1:35
行业概述 - 高技术船舶是采用高技术、特种技术和尖端技术设计制造的新型船舶,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特殊技术性能和高附加值,属于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2] - 高技术船舶融合新型材料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在性能、环保、安全及经济性方面表现优越 [2] -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运输类、工程类、科考与特殊用途类、客运类等高技术船舶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49-1960年为奠基阶段,在苏联技术援助下奠定现代化基础,1953年签订"六四协定"引进军用舰艇技术 [4] - 1961-1978年为体系完善阶段,自力更生研制出核动力潜艇等第一代战斗舰艇,1966年成为世界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4] - 1979-1999年为技术引进阶段,1980年出口船舶2.34万吨,1994年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5] - 2000-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交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2008年交付14.7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 [6] - 2010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设计建造40万吨级矿砂船、10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 [6]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销售收入710.09亿元,同比增长14.53% [1][14]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占全球55.7%),新接订单11305万载重吨(占全球74.1%),手持订单20872万载重吨(占全球63.1%) [11] - 上海三大船企2024年交付69艘船舶中,中高端船型占比达98% [11] - 成功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打破韩国垄断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船舶集团2024年手持订单排至2028年,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承接卡塔尔18艘LNG船订单(总价400亿元) [16][18] - 江苏扬子江船业2024年营收265亿元,净利润66亿元,手持订单排至2030年,清洁能源船订单占比74% [20] - 沪东中华造船手持订单量排名第一,江南造船建造中国首艘LPG运输船,外高桥造船交付国产首制大型邮轮 [16][18]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LNG运输船氮氧化物排放减少85% [22] - 智能化发展显著,智能能效平台使超大型集装箱船单航次油耗降低15%,5G通信与AI系统实现自主避碰 [23] - 高端制造突破,2024年承接全球74.1%高技术船舶订单,长三角建立绿色燃料供应体系支持出口 [24] 产业链与政策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航运、国防军工等领域 [8] - 2025年政策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支持LNG、生物柴油、绿氢等清洁能源应用 [9][10]
“梦想号”领航深海科技 中船防务2024年净利润大增685%
全景网· 2025-05-21 00:25
公司业绩与战略 - 中船防务2024年营业收入194.02亿元,同比增长20.17% [3] - 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684.86%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企业 [4] - 积极践行"经略海洋,舰船报国"的时代责任 [4] 梦想号技术突破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由中船集团自主设计,中船防务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总成建造 [1] - 具备全球最大1.1万米钻探深度 [2] - 实现采集、输送、存储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2] - 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流程最优的船载实验室 [2] - 配备全球规模最大且先进的科考船综合信息化系统 [2] - 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能在6级海况作业、16级超强台风下安全生存 [2] - 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2]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船防务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骨干企业 [3] - 前身为1993年在沪港两地上市、中国首家A+H股上市的造船企业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3] - 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装备四大海洋装备于一体 [3] - "梦想号"使我国跻身人类大洋钻探前沿 [2] - 大幅提升"深海进入、探测、开发"能力 [2] -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塑国际海洋科技竞争格局、维护海洋权益、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意义重大 [2] 未来发展展望 - 在中国南方已形成大型综合性防务及海洋装备企业集团 [4] - 以"梦想号"为帆,以先进技术为桨,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 [4]
中船防务(600685) - 中船防务关于参加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5-20 11:17
2024年业绩 - 累计营收194.02亿元,同比增20.17%[6] - 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684.86%[6] - 主营业务毛利14.61亿元,毛利率7.62%[7] 2025年目标 - 计划营收200亿元,承接合同174.5亿元[4]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营收36.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8.21%[4] - 合同承接125.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1.64%[4] - 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1099.85%[9] 其他 - 2024年出口占主营业务收入约32%[4] - 2024年集装箱船毛利23.96%,散货船12.20%[7]
中船防务总经理陈利平:预计本轮造船市场景气周期仍将持续
快讯· 2025-05-20 11:11
行业前景分析 - 短期来看,美国301条款贸易调查的最终裁决措施将对全球船东的订单决策产生阶段性影响,但实际冲击强度较此前市场预期相对温和 [1] - 中长期来看,自2021年启动的全球造船业景气周期仍具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1] - 全球船厂产能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释放,国际海事组织(IMO)框架下全球航运业减碳发展进程显著提速是核心驱动因素 [1] - 在海运贸易不发生颠覆式动荡的情况下,预计本轮造船市场景气周期仍将持续 [1]
广州驶出绿色智能“海上城堡”
广州日报· 2025-05-15 19:34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并交付首航 [1] - 该船由中远海运特运旗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 [1] - 首航搭载约4000辆中国品牌车辆,其中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1] 技术规范与标准 - "远海口"轮是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 - 该指南由我国自主制定,中远海运深度参与编制工作 [1] - 该船成为国内首艘获颁"NEV Carriage"附加标志的滚装汽车运输船 [1] 航线与运输效率 - "远海口"轮首航投入的"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较一般航线压缩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1] - 依托比雷埃夫斯港为枢纽的支线网络,航线服务网络可覆盖多个欧洲国家、北非主要国家及黑海区域港口 [1] 船舶技术参数 - 总长199.9米,船舶总吨68252吨,排水量39069吨 [2] - 装载能力为7000标准车位,可承载商品车、工程车、大巴等全品类车辆 [2] - 采用先进LNG双燃料主机,可实现24%以上的减碳率 [2] - 配备峰值功率302.8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同类船舶装载的最大光伏系统 [2] 绿色创新设计 - 船上设计可种植新鲜蔬菜的集装箱,构建自给自足的"绿色菜园" [2]
一网“管”全船、海上智慧“菜篮子”……解锁汽车运输船“国家队”新成员亮点
央视网· 2025-05-15 05:47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由中远海运特运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于5月15日首航 [1] - 该船执行"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单程航程约30天,较以往节省近三分之一时间 [6] - 随着"远海口"交付,中远海运汽车船队规模扩充至20艘,航线覆盖中国至波斯湾、欧洲、东非南非、南美西部、地中海等区域 [8] 船舶技术特点 - 船舶总长199.9米,采用"滚装"运输方式,装载效率高且空间大 [3] - 船舱可承载全品类车辆,采用模块化可升降调节甲板和专用绑扎带固定车辆 [5] - 配备512块单晶硅太阳能面板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总面积1300平方米,峰值功率302.8千瓦,年发电量41万度 [12] - 采用LNG双燃料动力,与传统燃油船相比节省约20%能耗,并配备中压岸电接收系统 [12] - 全船配备200多个摄像头,融合红外感温成像、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全程监控 [14] 绿色低碳创新 - 该船是我国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0] - "LNG+光伏+岸电"方案每年可节省燃油111吨、减少碳排放345.9吨 [12] - 配备自主研发的"汽车船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船舶和车辆动态远程监测 [12] - 船上配备蔬菜自动化种植柜,通过智能调控搭建海上"菜篮子" [15] 行业影响 - 该船代表我国航运船舶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缩影 [10] - 采用我国自主制定的技术指南,以更高规范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10] - 为国内汽车出口提供更高效、更绿色的运输解决方案 [8]
中船防务(600685) - 中船防务关于参加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13 09:46
业绩说明会信息 - 召开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4:30 - 17:30[2][5] - 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2][5] - 召开方式为现场交流、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互动[2][4][5] 报告发布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分别于2025年3月28日及4月29日发布[3] 参会安排 - 与中船集团控股的其他11家上市公司共同参加[3] - 参加人员有董事总经理等4人[5] 投资者互动 - 2025年5月19日16:00前可会前提问[2][5] - 20日14:30 - 17:30可登录上证路演中心观看直播[5] - 20日15:30 - 16:30可进行网络文字互动[5]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电话传真020 - 81896411,邮箱comec@comec.cssc.net.cn[6]
中船系概念下跌3.40%,主力资金净流出1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09:14
中船系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 中船系概念下跌3.40%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昆船智能下跌6.62% 中国船舶下跌4.45% 中国重工下跌3.86%[1][2] - 中船系概念在当日概念板块跌幅榜中排名第一 跌幅超过国产航母(-2.37%)和军工信息化(-2.16%)等板块[2] 资金流动情况 - 中船系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8.90亿元[2] - 1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7只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2]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4.79亿元居首 中国重工净流出1.45亿元 中船防务净流出6903.18万元[2] 个股交易数据 - 昆船智能换手率最高达35.42% 跌幅6.62%[2] - 中国船舶换手率2.42% 中国重工换手率1.26% 中船防务换手率2.68%[2] - 中船特气是板块内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 净流入176.52万元 跌幅0.90%[2]
军工板块“空中加油”,资金持续博弈基本面与景气度拐点
第一财经· 2025-05-13 00:35
军工板块业绩表现 - 军工板块处于短期业绩筑底阶段,头部公司尤其是主机厂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复苏明显,但净利润仍然承压 [1][2] - 一季度71只军工标的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067.53亿元,同比减少3.15%,归母净利润56.14亿元,同比减少4.40% [3] - 2024年全年71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662.71亿元,同比增长0.76%,归母净利润238.96亿元,同比减少26.24% [3] 头部企业营收与盈利分化 - 40家头部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平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5.14%、1.37%,去年同期分别为-1.48%、-2.63% [3] - 14家头部企业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北方导航和中无人机营收增速分别达347.47%、286.64%,上年同期分别为-86.54%、-87.14% [4] - 40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值为-35.57%、中位数为-20.75%,去年同期分别为0.4%、-0.61% [4] 核心企业财务数据 - 航发动力一季度营收61.64亿元,同比减少1.71%,归母净利润751.14万元,同比减少95.15% [5] - 中航成飞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81.1%,净利润同比减少89.37%,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735.57% [5] - 中航成飞5月12日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97.4亿元 [5]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5月以来国防军工指数累计涨幅达13.42%,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中航成飞、成飞集成、晨曦航空等核心标的月内涨幅超30% [3] - 军工ETF上周累计涨幅达4.91%,本周早盘放量涨逾6%,收涨4.68% [1] - 游资活跃,中航成飞获国泰海通上海江苏路营业部席位买入近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854.35万元 [7]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军工行业未来基本面和情绪面将不断修复,业绩有望逐季度环比提升,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8] - 主机厂合同负债增长,一季度末整体合同负债341.6亿元,相比期初增长22% [6] - 航空产业链主机厂和配套厂商预计2025年营收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中航西飞、中航高科等预计增速分别为4%、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