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船防务(600685)
icon
搜索文档
中船防务及中国船舶租赁成功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联合发布会
格隆汇· 2025-09-18 08:08
公司业绩表现 - 中船防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54% [3] - 中船防务合同承接金额154.98亿元人民币 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680亿元人民币 其中造船订单约650亿元人民币 [3] - 中国船舶租赁2025年上半年营收20.18亿港币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13.4亿港币 [4] 业务战略与布局 - 中船防务确立国际领先综合性海洋产业发展商目标 构建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海洋科技创新应用产业三大布局 [3][4] - 中国船舶租赁执行逆周期投资顺周期运营跨周期管控战略 优化船队结构 坚持绿色租赁和绿色航运发展战略 [4][5] - 中国船舶租赁推动船队结构向绿色优质高附加值发展 与银行系租赁公司开展错位竞争 [5] 资本市场沟通 - 联合发布会邀请超100位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代表参加 [1] - 管理层针对船舶行业形势、未来发展策略、市场措施、分红政策等专业问题进行全面解答 [3][4][5] - 公司承诺完善信息披露 增强运营透明度 巩固投资者信任与支持 [5] 行业环境与挑战 - 新造船价高位缓慢上行 骨干船厂在手订单覆盖年限不断延长 [5] - 船舶租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公司审慎考虑项目风险 [5] - 中船防务在船舶市场机遇期逆势超额完成经营接单任务 [3]
中船系概念下跌0.67%,主力资金净流出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27
中船系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6日收盘 中船系概念下跌0.67%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股票仅有3只 包括中船特气上涨2.35% 昆船智能上涨1.15% 久之洋上涨0.11%[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国船舶下跌3.82% 中船防务下跌2.05% 中国动力下跌1.89%[1][2] 板块资金流向情况 - 中船系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36亿元[2] - 8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7只净流出金额超过千万元[2]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7.37亿元 为板块内最高[2] - 中国动力净流出6500.10万元 中船防务净流出4150.30万元 ST应急净流出3856.52万元[2] - 仅中船特气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82.84万元 久之洋净流入56.06万元[2] 行业相对表现对比 - 在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中 中船系与金属钴并列跌幅0.67% 位列跌幅榜第五[2] - 同期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上涨3.72% 人形机器人上涨3.58% 汽车热管理上涨3.28%[2] - 跌幅大于中船系的板块包括猪肉下跌1.93% 养鸡下跌1.50%[2]
航海装备板块9月16日涨40.79%,中科海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6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53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0.79% [1] - 上证指数报收3861.87点,上涨0.04%;深证成指报收13063.97点,上涨0.45% [1] 个股涨跌情况 - 中科海讯领涨,收盘价47.27元,涨幅6.34%,成交量8.79万手,成交额4.04亿元 [1] - 海兰信收盘价68.81元,涨幅1.23%,成交量37.43万手,成交额6.94亿元 [1] - 天海防务收盘价6.53元,涨幅0.62%,成交量58.22万手,成交额3.77亿元 [1] - 江龙船艇收盘价13.13元,涨幅0.54%,成交量9.04万手,成交额1.18亿元 [1] - 亚星锚链收盘价9.52元,涨幅0.42%,成交量19.89万手,成交额1.88亿元 [1] - 国瑞科技收盘价16.22元,下跌0.31%,成交量8.21万手,成交额1.32亿元 [1] - 中国海防收盘价30.21元,下跌0.56%,成交量6.03万手,成交额1.81亿元 [1] - 中船防务收盘价26.74元,下跌2.05%,成交量9.94万手,成交额2.66亿元 [1] - 中国船舶收盘价37.04元,下跌3.82%,成交量144.97万手,成交额54.10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6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32亿元 [1] - 中科海讯主力净流入3129.33万元,占比7.74%;游资净流出200.21万元,占比-0.49%;散户净流出2929.12万元,占比-7.24% [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出1324.11万元,占比-3.52%;游资净流入176.19万元,占比0.47%;散户净流入1147.92万元,占比3.05% [2] - 国瑞科技主力净流出1481.12万元,占比-11.21%;游资净流出1055.11万元,占比-7.99%;散户净流入2536.23万元,占比19.20% [2] - 江龙船艇主力净流出1730.63万元,占比-14.71%;游资净流出46.09万元,占比-0.39%;散户净流入1776.73万元,占比15.10% [2] - 亚星锚链主力净流出2545.89万元,占比-13.56%;游资净流出192.28万元,占比-1.02%;散户净流入2738.17万元,占比14.58% [2] -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出2736.55万元,占比-15.08%;游资净流入225.58万元,占比1.24%;散户净流入2510.96万元,占比13.83% [2] - 中船防务主力净流出4331.21万元,占比-16.26%;游资净流入1843.30万元,占比6.92%;散户净流入2487.91万元,占比9.34% [2] - 海兰信主力净流出5475.19万元,占比-7.89%;游资净流出1337.78万元,占比-1.93%;散户净流入6812.97万元,占比9.82% [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8.98亿元,占比-16.60%;游资净流入1.37亿元,占比2.52%;散户净流入7.62亿元,占比14.08% [2]
招商证券:25H1船舶板块股价表现承压 继续看好后续主流船型放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7:56
股价表现与基金持仓 - 2025上半年船舶板块股价表现承压 多数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 [1][2] - 典型中船系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持仓比例同比下降但环比第一季度有所增长 [2] - 中国船舶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基金持股比例分别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 [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船舶股业绩喜人 增利远大于增收 [1][3] - 业绩增长核心原因在于2022年左右高价订单进入密集交付期且钢材成本相较于2021年回落 [3] - 外高桥和中船澄西等民营船厂在过去多个报告期实现净利率与ROE持续增长 [3] 行业基本面 - 上半年新签订单与新造船价承受较大下行压力 克拉克森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从2024年9月189.96下滑至2025年5月186.69 [4] - 2025年5月全球新船订单量下落至167万CGT 为近4年单月最低水平 [4] - 主要船型运价半年均值同比跌幅均超20% LNG船和汽车运输船跌幅最大 油船环比有所上涨 [4] 订单与运力结构 - 2025年6月散货船和油船订单运力比分别只有10.4%和15% 远低于集装箱船的39.4% [5] - 散货船和油船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表明周期仍远未达峰值 [5] - BIMCO预估未来十年潜在拆解数量达16000艘船舶 合计7亿载重吨 相当于过去十年拆解数量的两倍 [5] 后市展望与推荐 - 主流船型尤其是散货船和中大型油轮订单运力比仍然偏低 有待放量推动周期向上 [1][4] - 美元降息有望催化老龄化运力背景下的供求矛盾 [1][6] - 继续强烈推荐中国船舶和中国动力 建议关注中船防务等造船及配套设备公司 [6]
军工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专题:基本面拐点显现,上游军工电子率先受益
恒泰证券· 2025-09-15 13:0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军工行业基本面呈现触底反弹局面 上下游出现明显差异 上游军工电子板块作为早周期品种最先受益[3] - 行业景气预计将从上游电子器件逐步向中下游核心零部件 雷达等设备 地面兵装及航空装备主机方向延伸[3] - 随着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继续得到确认 明确看好军工行业未来走势[4] 行业整体表现 - 141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45.49亿元 同比增长9.3%[3][9] - 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26亿元 同比下降1.1%[3][9] - 存货合计3108.39亿元 较年初增长19.8%[3][11] - 合同负债合计1520.30亿元 较年初增长14.9%[3][11] - 整体毛利率18.7% 较去年全年上升0.6个百分点[3][13] - 整体净利率6.3% 较去年全年上升2.6个百分点[3][13] 细分板块表现 航空装备板块 - 48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9亿元 同比下降7.5%[3][17] - 实现归母净利润72.9亿元 同比下降20.1%[3][17] - 营收下降主要因中航沈飞和航发动力两家主机厂营收明显下降[3][17] - 存货1494.7亿元 较年初增长9.4%[18] - 合同负债324.6亿元 较年初基本持平[19] 航天装备板块 - 8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下降15.3%[3][23] - 实现归母净利润3.56亿元 同比下降49.5%[3][23] - 存货较年初增加27.68亿元[23] - 合同负债42.08亿元 较年初基本持平[23] 地面兵装板块 - 12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3亿元 同比增长26.6%[3][25] - 实现归母净利润4.44亿元 同比下降2.2%[3][25] - 存货较年初增加1.23亿元[25] - 合同负债较年初减少5.81亿元[25] 航海装备板块 - 9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7.5亿元 同比增长12.6%[3][27] - 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 同比增长107.9%[3][27] - 主要受益于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两家造船龙头公司业绩释放[3][27] - 存货较年初增加26.43亿元 增幅5.8%[28]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13.52亿元 增幅1.6%[28] 军工电子板块 - 64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7.62亿元 同比增长51.1%[3][30] - 实现归母净利润37.04亿元 同比增长2.2%[3][30] - 存货779.76亿元 较年初增长73.6%[30] - 合同负债256.94亿元 较年初增长285.1%[30] 投资建议与ETF推荐 - 建议关注飞机及航发产业链 导弹 无人作战及反无装备板块 军贸业务重点产品生产相关企业[4][36] - 推荐关注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512710.SH) 国泰中证军工ETF(512660.SH) 华夏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159227.SZ)[4][39][40]
国产航母概念下跌1.29%,主力资金净流出2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0:33
板块表现 -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29% 位列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2] - 板块内仅6只个股上涨 其中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动力分别上涨1.29%、0.81%、0.50% [1] - 中国卫星、金信诺、博威合金等个股跌幅居前 [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67亿元 [2] - 28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8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中国卫星净流出2.17亿元居首 金信诺、泰豪科技、海兰信分别净流出1.71亿元、1.41亿元、1.37亿元 [2] - 中国船舶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533.01万元 中直股份和中船防务分别净流入968.31万元和954.70万元 [2] 个股表现详情 - 中国卫星下跌4.19% 换手率5.52% [2] - 金信诺下跌3.78% 换手率23.78% [2] - 泰豪科技下跌3.00% 换手率7.05% [2] - 航发控制下跌1.20% 换手率0.70% [3] - 宝钛股份下跌2.02% 换手率1.87% [3]
船舶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上行周期中的短暂停火,继续看好后续主流船型放量
招商证券· 2025-09-14 13:05
根据提供的策略研报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严格遵循任务要求,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无关内容,并按照报告目录结构进行分组总结。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船舶行业当前处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调整阶段,2025年上半年股价承压主要受新船订单量价低迷及美国301法案制裁影响,但行业业绩表现强劲,前置高价订单进入密集交付期,利润端呈现显著剪刀差[1][5][14] 展望后市,散货船和油船等主流船型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低位,船龄老化加速,叠加潜在拆解需求庞大,行业周期有望受益于后续船型放量及美元降息催化,维持对船舶板块的推荐评级[1][5][46][55] 一、船舶板块2025年上半年总结 1 股价复盘 - 2025年上半年船舶板块股价普遍承压,仅中船防务(A)跑赢沪深300指数,主要受益于其港股表现及超预期订单[5][12] - 中国船舶2025Q1和Q2基金持股比例同比分别下降3.8pct和4.9pct,但Q2环比显著提升,显示机构重新布局中船系[5][11] - 中国动力(军工)和亚星锚链因船舶低速机接单及深海科技概念催化,表现相对突出[11] 2 船企业绩 - 主要船企2025H1业绩增利远大于增收: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同比+109%至29.5亿元,中国重工同比+227%至17.5亿元,中船防务同比+258%至5.3亿元,中国动力(军工)同比+93%至9.2亿元[15] - 利润高增长核心原因为2022年高价订单进入交付期,且钢材成本较2021年显著回落,形成利润剪刀差[14] - 中国船舶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和中船澄西2025H1净利率分别达13.2%和8.6%,ROE分别为12.1%和6.0%,持续提升[18] 3 基本面梳理 下游航运市场 - 主要船型运价2025H1均值同比跌幅超20%:LNG船即期费率同比-56.1%,PCTC期租费率同比-50.4%,油船运价环比小幅上涨[19][20] - 集装箱运价大幅回落:WCI指数从2024年7月5900点下滑至2100点,跌幅65%,主因新船交付增加供给及红海危机影响消化[20][22] - 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期下滑:2024年增速3.4%,2025年预计回落至1.8%[21][26] 中游新船市场 - 全球新签订单大幅下滑:2025年5月订单量降至167万CGT,为近4年单月最低,6月同比-81%至254万CGT[5][31][32] - 新船价格小幅回调: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从2024年9月189.96降至2025年5月186.69,中国CNPI指数从1131点降至1107点[5][43][44] - 中国接单份额先低后高:受美国301法案影响,2025年1-3月份额仅31-32%,4-6月提升至59-76%[37][38][41] 4 远期展望 - 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6月散货船和油船订单运力比仅10.4%和15%,远低于集装箱船的39.4%[46][47] - 船龄老化加速:2024年拆解干散货船平均船龄达29.5年,高于2016年的23年,BIMCO预估未来十年潜在拆解数量达16000艘(7亿DWT),为过去十年两倍[49][52][54] - 周期推动力转向主流船型:散货船和油船拆解替换需求占主导,后续周期放量核心依赖这两类船型[46][49] 二、投资建议 - 继续强烈推荐中国船舶、中国动力(军工),建议关注中船防务、中集集团(A)、亚星锚链、润邦股份等造船及配套公司[5][55] - 核心逻辑:散货船和中大型油轮订单运力比偏低,美元降息有望催化老龄化运力背景下的供求矛盾[5][55] - 短期新签订单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船价预计横盘,重点关注年底至明年年初接单景气度[55]
中船防务(00317.HK):船周期上涨中继 关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进展
格隆汇· 2025-09-12 12:17
公司概况 - 中船防务是中船集团旗下从事船舶整装的上市公司 实控人为国资委 控股黄埔文冲与参股广船国际为核心资产 [1] - 公司业务覆盖造船 海工制造 机电设备制造等 其中造船业务为核心业务 2025H1造船营收占比92% [1] 行业供需格局 -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需求端老船替换为核心主线 全船型替换进度刚过半 替换需求充足 本轮新增环保政策影响使替换周期有望拉长 [1] - 供给端上轮周期后全球活跃船厂数量大幅下降 当前产能仅为上轮高点的74% 即便2030年产能恢复至上轮高点的85% 仍无法满足远期交付需求 [1] - 供需紧平衡支撑船价维持高位 [1] 市场环境变化 - 2025年2月301初版方案出台后中国新签造船订单在3月被韩国超过 4月301第二版方案较前一版明显松动 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在月度层面重回第一 [1] - 此前积压的造船需求有望释放 重新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 [1] 公司产能与业绩 - 黄埔文冲2028年排产较2027年增幅58%(CGT口径)或61%(金额口径) 广船国际2028年排产较2027年增幅34%(CGT口径)或41%(金额口径) [2] - 当前交付订单多签订于2021年开始的船价上行周期 钢材采购成本随钢价下行回落 高价订单与低成本钢价的剪刀差持续存在 [2] - 产能释放伴随利润率提升可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业绩弹性 [2] 集团整合预期 - 中船集团重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曾于2025年1月公告对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2] - 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 [2]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 17亿元 2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倍 11倍 7倍 [2] - 当前市值/手持订单金额(PO)为0.42倍 显著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 处于历史低位 [2]
航海装备板块9月12日涨0.36%,中国海防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08:37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9月1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6% 领先上证指数0.22%和深证成指0.13%的涨幅 [1] - 中国海防以1.81%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30.91元 成交额2.36亿元 [1] - 中奏海讯上涨1.76%至45.03元 天海防务上涨0.77%至6.55元 中国船舶上涨0.37%至38.07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810.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71亿元 [1] - 海兰信主力净流入3541.68万元 占比4.18%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入3234.14万元 占比9.84% [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1.83亿元 占比7.53% 但游资净流入6147.94万元 散户净流入1.21亿元 [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出3471.40万元 但散户净流入3602.41万元 占比9.92% [2] 交易活跃度 - 中国船舶成交量48.20万手居首 成交额18.42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天海防务成交量40.77万手 海兰信成交量34.32万手 成交额6.58亿元 [1] - XD亚星锚成交量12.77万手 中船防务成交量10.00万手 [1]
申万宏源:首予中船防务“买入”评级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34
行业供需格局 -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需求端老船替换为核心主线且全船型替换进度刚过半 替换需求充足 叠加新增环保政策影响使替换周期有望拉长[1] - 供给端全球活跃船厂数量较上轮周期大幅下降 当前产能仅为上轮高点水平[1] - 年初以来中国造船市场受美国301调查影响 船东观望情绪强导致成交量大幅下降及船价阴跌 2025年2月301初版政策公告后市场出现变化[1] 公司业绩与产能 - 公司2028年排产较2027年显著提升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CGT口径下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2028年排产较2027年增幅分别达58%和34%[1] - 金额口径下两船厂2028年排产较2027年增幅分别为61%和41%[1] - 当前交付订单多签订于2021年开始的船价上行周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 对应PE为18倍[1] 集团战略进展 - 中船集团高度重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于2025年1月公告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1] - 后续同业竞争问题解决进展值得持续关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