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防务(600685)

搜索文档
中船防务午前涨逾5%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关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34
股价表现 - 盘中涨幅超过6%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4.56%至15.59港元 成交额达1.32亿港元[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1.73亿元 同比增长16.5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6亿元 同比增长258.4%[1] 公司背景 - 中船集团旗下从事船舶整装的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1] - 控股黄埔文冲与参股广船国际为核心资产[1] 行业状况 -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1]
申万宏源:首予中船防务“买入”评级 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智通财经· 2025-09-12 03:04
行业供需格局 - 全球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需求端老船替换为核心主线且全船型替换进度刚过半 替换需求充足 叠加新增环保政策影响使替换周期有望拉长[2] - 供给端全球活跃船厂数量大幅下降 当前产能仅为上轮周期高点的74% 预计2030年产能恢复至85%仍无法满足远期交付需求 供需紧平衡支撑船价维持高位[2] - 2025年4月301调查第二版方案较前一版明显松动 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在月度层面重回第一 此前积压的造船需求有望释放 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3]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2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倍、11倍、7倍[1] - 当前市值/手持订单金额(PO)为0.42倍 显著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 处于历史低位[1] - 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2028年排产较2027年大幅提升 CGT口径增幅分别为58%和34% 金额口径增幅分别为61%和41%[4] 公司竞争优势 - 交付订单多签订于2021年开始的船价上行周期 钢材采购成本随钢价下行回落 高价订单与低成本钢价形成剪刀差[4] - 产能释放伴随利润率提升提供充足业绩弹性 结合高价订单交付提速和老船替换需求充足[1][4] - 中船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 后续进展值得关注[5]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301调查导致2025年初船东观望情绪强烈 造船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且船价阴跌[3] - 2025年2月301初版方案出台后 中国新签造船订单在3月被韩国超过[3] - 环保政策延长老船替换周期 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支撑[2]
申万宏源:首予中船防务(00317)“买入”评级 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3:04
行业供需格局 - 全球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需求端老船替换进度刚过半且替换需求充足 叠加环保政策影响替换周期有望拉长[1] - 供给端全球活跃船厂数量大幅下降 当前产能仅为上轮高点的74% 预计2030年产能恢复至85%仍无法满足远期交付需求[1] - 供需紧平衡支撑船价维持高位[1]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301调查初版方案导致中国新签造船订单在2025年3月被韩国超过 船东观望情绪强造成造船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2] - 2025年4月301第二版方案较前一版明显松动 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在月度层面重回第一水平[2] - 此前积压的造船需求有望释放 将重新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2] 公司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2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倍、11倍、7倍[1] - 当前市值/手持订单金额(PO)为0.42倍 显著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 处于历史低位[1] - 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2028年排产较2027年CGT口径增幅分别为58%和34% 金额口径增幅分别为61%和41%[3] 公司竞争优势 - 交付订单多签订于2021年开始的船价上行周期 钢材采购成本随钢价下行回落[3] - 高价订单与低成本钢价的剪刀差持续存在 产能释放伴随利润率提升提供充足业绩弹性[3] - 受益于全球造船周期上行与自身产能释放[1] 集团整合预期 - 中船集团重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于2025年1月公告对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4] - 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4]
中船防务再涨超6%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关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9-12 02:59
股价表现 - 中船防务H股(00317)股价上涨5.7%至15.76港元 成交额达1.1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1.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8.46% [1] - 公司2028年排产较2027年提升幅度较大 远期业绩弹性充足 [1] 公司治理 - 中船防务拟于9月15日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中船集团2025年1月公告对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 [1] 行业动态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方案获批 中船系重组步伐加快 [1] -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1] - 年初以来压制中国造船市场的悲观因素出现变化 [1] 公司架构 - 中船防务是中船集团旗下从事船舶整装的上市公司 实控人为国资委 [1] - 控股的黄埔文冲与参股的广船国际为核心资产 [1]
港股异动 | 中船防务(00317)再涨超6%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关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2:57
股价表现 - 中船防务股价上涨5.7%至15.76港元 成交额达1.1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1.73亿元 同比增长16.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增长258.46% [1] 公司战略与资产 - 公司为中船集团旗下船舶整装上市公司 实控人为国资委 [1] - 核心资产包括控股的黄埔文冲与参股的广船国际 [1] - 中船防务2028年排产较2027年提升幅度较大 远期业绩弹性充足 [1] 行业动态 -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存在 [1] - 年初压制中国造船市场的悲观因素出现变化 [1] 集团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方案获批 中船系重组步伐加快 [1] - 中船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 [1]
中船防务(00317):船周期上涨中继,关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进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1 12:0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全球造船周期上行与公司产能释放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2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倍、11倍、7倍 当前市值/手持订单金额(PO)为0.42倍 显著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 处于历史低位 [3][8] 核心观点 - 中船防务是中船集团旗下从事船舶整装的上市公司 实控人为国资委 控股黄埔文冲与参股广船国际为核心资产 造船业务为核心业务 2025H1造船营收占比92% [7] - 造船业供需紧张格局持续 需求端老船替换进度刚过半 全船型替换覆盖度CGT口径64% DWT口径61% 供给端全球活跃船厂数量较2008年峰值下降58% 当前产能仅为上轮高点的74% 预计2030年产能恢复至上轮高点的85%仍无法满足远期交付需求 [7][61][63] - 301法案影响减弱 2025年4月第二版方案增设豁免条款 强度较此前大幅降低 中国新签单量自2025年4月起重回全球首位 6-8月DWT口径新签订单量占全球比例超60% [7][10][87] - 公司2028年排产显著提升 CGT口径下黄埔文冲2028年排产102万CGT(同比增58%) 广船国际99万CGT(同比增34%) 金额口径下黄埔文冲2028年排产206亿元(同比增61%) 广船国际194亿元(同比增41%) [7][90] - 当前交付订单多签订于2021年开始的船价上行周期 且钢材采购成本随钢价下行回落 高价订单与低成本钢价的剪刀差持续存在 [7][99] - 中船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舶的同业竞争问题 后续进展值得关注 [7][10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4.02亿元(同比增20%) 其中造船产品收入167亿元(同比增26%) 2025H1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17%) 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258%) [24][26] - 2025H1各业务营收占比:造船92.4% 船舶修理及改造4.4% 机电产品1.2% 海工0.3% 钢结构工程0.3% [26][29] - 造船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4年提升至9.3% 2025H1升至10.4% 预计2025-2027年造船毛利率为12%、14%、18% [30][10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27亿元(同比增12%)、238.20亿元(同比增10%)、290.47亿元(同比增22%)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2亿元(同比增187%)、17.28亿元(同比增60%)、27.92亿元(同比增62%) [6][114] 行业供需分析 - 全球船队保有量从2008年8亿总吨上涨至16亿总吨 当前船厂年产量4800万CGT 仅为上轮周期顶峰的74% [63] - 订单覆盖年数自2021年持续增长并维持在3.5年以上高位 反映供需紧张关系 [68][72] - 环保政策催化周期上行 IMO制定航运业脱碳草案 目标2050年实现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 能源方案不确定性有望拉长本轮周期 [75][80] 估值分析 - 采用P/Orderbook(市值/民船手持订单金额)估值法 中船防务H股近10年区间0.24-1.35倍 当前0.42倍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 对比中国船舶当前0.76倍存在上行空间 [116][122][125]
航海装备板块9月11日涨0.42%,中科海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08:50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当日上涨0.42%,领涨股为中科海讯(代码300810)涨幅2.95%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1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375.9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81亿元 [1] 个股涨跌表现 - 中科海讯收盘价44.25元,成交量4.82万手,成交额2.11亿元 [1] - 中国船舶(代码600150)成为板块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13%,成交额25.36亿元为板块最高 [1] - 天海防务(代码300008)成交量61.61万手居板块首位 [1] 资金流向分布 - 亚星锚链(代码601890)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36.62万元,主力净占比6.41% [2] - 中国船舶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3.00亿元(原文单位为Z,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亿元),主力净占比-11.82% [2] - 游资资金集中流入中国船舶9287.37万元,游资净占比3.66%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中国船舶2.07亿元,散户净占比8.16% [2] 成交活跃度 - 板块内9只个股合计成交额超49亿元,中国船舶成交额25.36亿元占比超50% [1] - 海兰信(代码300065)成交额7.64亿元居板块第二 [1] - 中船防务(代码600685)成交额2.54亿元 [1]
航海装备板块9月10日跌0.13%,国瑞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8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3% 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上涨0.38%)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8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39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59亿元 [1] 个股涨跌情况 - 国瑞科技领跌板块 跌幅达5.76% 收盘价16.52元 [1] - 中国船舶为板块唯一上涨个股 涨幅0.37% 收盘价37.98元 [1] - 天海防务成交量最大 达64.96万手 成交额4.16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 达1.13亿元 占成交额4.54% [2] - 中国海防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74.50万元 占比9.63% 为板块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 [2] - 散户资金普遍净流入 其中中科海讯散户净流入2870.24万元 占比15.62% [2]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2396.2万元 但个股分化明显 海兰信获游资净流入2708.46万元 [1][2]
中船防务股价跌5.1%,摩根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005股浮亏损失7457.45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3:01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5.1%至27.75元/股 成交额4.33亿元 换手率1.86% 总市值392.2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特种船及其他49.00% 集装箱船26.75% 散货船10.46% 钢结构工程4.26% 船舶修理及改造3.91% 海工产品3.60% 其他(补充)1.21% 机电产品及其他0.81% [1] - 公司定位高端船用动力装备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服务商 成立于1994年10月21日 上市于1993年10月28日 [1] 机构持仓情况 - 摩根量化多因子混合基金(005120)二季度持有5005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88%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7457.45元 最新规模1552.6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1.41% 近一年收益46.3% 成立以来收益44.2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何智豪累计任职4年212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154.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53.31% 最差回报-34.95% [3]
中船防务:关于公司董事、总经理离任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5 15:43
公司人事变动 - 中船防务董事兼总经理陈利平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全部职务 包括董事 战略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2] - 辞职申请于2025年9月5日通过书面报告形式提交至公司董事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