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600673)

搜索文档
宜都现代化工创新型集群获评优秀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05:44
产业集群绩效评价 - 宜昌市宜都高新区现代化工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2025年湖北省"优秀"等级 [1] 产业规模与结构 - 集群工业总产值868.1亿元 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88% [1] - 汇聚企业242家 形成新能源材料 专用精细化学品 医药化工三大主导产业 [1] - 培育全球领先紫外线吸收剂 多元醇 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多项产品市占率居全国或全球第一 [1] - 新能源材料与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连续两年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1] 科技创新能力 - 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 拥有研发人员4109人 [1] - 研发费用支出达29.6亿元 [1] - 兴发集团(600141) 东阳光(600673)等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省级实验室建设 [1] - 2024年促成10余项校企合作专利转化 [1] 营商环境建设 - 搭建"都宜云链"供应链金融平台 全省首家磷石膏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 科创供应链平台 [2] - 对接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打造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 - 获批中国化工学会全国首个园区类化工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2] - 创新推出"科创贷""人才贷"金融产品 2024年累计发放贷款12.71亿元 [2] 未来发展规划 - 锚定优化产业结构 强化科技支撑 完善服务体系三大方向 [2] -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2]
重视固态电池材料等成长板块
国盛证券· 2025-08-10 13:1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板块配置机遇 - 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基础化工板块指数从9565.18点调整至3876.11点,累计下调59.5%[1] - 2024Q1板块在建工程增速连续回落,固定资产增速拐头回落,2025Q1在建工程增速降至-7.3%[1] - 2024年7月11日至8月8日,基础化工指数(005006)累计涨幅5.9%,石油石化指数(005001)累计涨幅2.5%[1] - 机构持仓方面:主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从2021Q3的6.69%下降至2025Q2的3.72%,指数型基金持仓比例从2.26%下降至0.37%[1] 固态电池材料机遇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传统三元锂材料体系难以突破300Wh/kg[2] - 固态电池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类型,聚合物和氧化物电解质主要用于半固态电池,硫化物和卤化物主要用于全固态电池[2] - 预计2026年起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产业化验证、示范应用、大规模推广[2] - 建议关注:道氏技术、长阳科技[2] AI4S及AI材料投资机会 - 2025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3] - AI在药物研发中可替代传统人工流程,大幅加快研发速度、节省成本[3] - 化工材料领域(钙钛矿、固态电池、半导体材料等)AI已开启范式渗透,AI4S头部服务商加速新材料产业化[3] - 建议关注:晶泰控股、志特新材、道氏技术、东材科技、圣泉集团、东阳光[3] 重点标的 - 东阳光(600673.SH):2025E EPS 0.47元,PE 34.02倍[4] - 晶泰控股(02228.HK):2027E EPS 0.02元,PE 375.80倍[4] - 中岩大地(003001.SZ):2025E EPS 0.92元,PE 31.99倍[4] - 卫星化学(002648.SZ):2025E EPS 2.20元,PE 8.66倍[4]
国盛证券:“Scale-up“战略正在重塑光通信产业格局 继续看好算力板块
智通财经· 2025-08-10 12:49
全球光通信行业动态 - 康宁2025Q2光通信业务营收15.7亿美元(同比+42%),净利润2.47亿美元(同比+73%),重点提及"Scale-up"战略预计带来20亿美元企业网络业务2-3倍新增市场空间 [1] - 安费诺以105亿美元现金收购康普CCS业务,涵盖数据中心光纤互联、宽带通信及楼宇连接三大领域,强化全链路布局并与康宁形成垂直竞争 [2] Scale-up战略重构产业逻辑 - 从Scale-out到Scale-up的演进本质是AI算力架构追求更高效率的转变,Scale-up通过提升单个节点计算密度实现算力扩展,GPU间互联距离缩短至机架内但连接密度呈数量级提升 [3] - Scale-up架构对带宽和延迟要求更严苛,需支持极高频宽GPU间数据传输和细粒度内存语义通信,推动光通信技术向更高能效和集成度发展 [3] - 芯片级光互联(如CPO)成为必然选择,传统铜缆互联面临功耗和散热极限挑战,高密度GPU集群促使CPO等技术快速发展 [4] 产业链各环节受益情况 - 上游光芯片/组件率先爆发:高速VCSEL/EML激光芯片(200G/通道以上)、硅光引擎和光连接器需求直接拉动 [5] - 多模光纤因Scale-up获得超行业增长,特种光纤(如抗弯曲、高密度带状光纤)在机架内布线场景需求提升 [5] - 设备集成环节马太效应强化,头部企业通过并购补足短板,竞争转向全栈解决方案能力,提供一体化方案的厂商获更大溢价空间 [6] 行业转型与头部企业布局 - 康宁与博通推进CPO技术研发解决光电转换瓶颈,其DCI方案已获三家头部客户采用,预计形成10亿美元级市场 [1] - 安费诺通过收购康普CCS业务实现从高速光纤连接器到数据中心布线的完整产品链布局 [2] - AI算力需求推动产业链从芯片级光互联到高密度光纤布线全面升级,头部企业加速技术突破与垂直整合 [6]
东莞金融市场周报:绿通科技超5亿豪赌半导体;东阳光药港股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0 08:30
金融要闻 - 东莞发布《关于做好东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实施方案》,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围绕"8+8+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5大重点工程、21项重点任务 [1] - 科技金融方面实施"接力护航"工程,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粤科融""莞科融"专项额度等工具,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科技研发贷""成果转化贷"等产品 [1] - 普惠金融方面实施"协力共扶"工程,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推进普惠小微首贷拓展和"首享户"专项行动,利用"资金流"融资服务平台和汇率避险保证金池专项资金 [2] 东阳光药上市 - 东阳光药于8月7日以"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暨介绍上市"模式登陆港交所,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整体上市 [3] - 公司聚焦创新药研发,深耕感染、慢病、肿瘤领域,以自主研发为核心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3] - 此次上市标志着东莞科创集团完成境内外资本市场全布局(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北交所、港交所) [3] 开普云收购动态 - 开普云拟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收购金泰克半导体或其存储业务资产控制权,交易或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实控人变更 [4] - 金泰克成立于2012年,主营内存、SSD存储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控制级、企业级和嵌入式存储,企业级内存已批量出货 [4] - 开普云2023年启动全栈式AI战略,构建"AI算力+智能体+智慧应用"能力,但净利从2022年9802.99万元连续下滑至2024年2058.68万元 [4] 绿通科技跨界收购 - 绿通科技拟以5.3亿元(含4.5亿元受让46.92%股权+8000万元增资7.69%股权)溢价325%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 [5] - 大摩半导体为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供应商,提供良率提升解决方案 [5] - 公司称此次收购旨在探索战略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 [5] 银禧科技增资子公司 - 银禧科技拟与关联方德轩科技共同增资子公司银禧特种材料1500万元(公司出资1050万元,德轩科技出资450万元) [5][6] - 增资后银禧科技持股70%,德轩科技持股30%,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6] 铭普光磁布局充电桩 - 铭普光磁拟以1.18亿元收购深圳ABB电动交通60%股权,标的公司主营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覆盖70多国市场,2024年近三分之二收入来自海外 [7][8] - 公司称收购将利用产业协同获取充电桩市场红利,并互补海外销售渠道 [8] 慕思股份股权危机 - 慕思股份因回购注销426.6万股(占总股本1.07%)导致社会公众股比例降至19.11%,连续10日低于深交所25%下限 [9][10] - 公司拟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恢复合规,控股股东(合计持股74.82%)已支持该议案,预计8月21日前完成权益分派 [10] - 若方案未通过或延迟,股票或于8月22日起停牌 [10]
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 东阳光药登陆港交所
经济观察网· 2025-08-09 01:08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东阳光药通过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整体上市,成为首单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的案例 [1] - 此举打破传统资本运作时间壁垒,降低资金摩擦成本,实现资源整合与资本升级衔接 [1] - 合并后公司形成研产销一体化闭环,未来以"创新+国际化"为双引擎驱动发展 [1] 公司研发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战略聚焦感染、慢病和肿瘤领域 [2] - 拥有150款获批药物(中国内地48种,境外23种),申请专利超2500件 [2] - 在研药物超100款(一类新药45款),1款已上市,3款申请上市,10款处于临床Ⅱ/Ⅲ期 [2] - 2025年将迎来新药收获期,10个项目申报生产,7个产品获批上市 [3] 生产基地与产能布局 - 拥有广东松山湖和湖北宜都两大国际标准生产基地 [2] - 宜都基地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线,2025年将上市艾考磷布韦、磷酸萘坦司韦等新药 [3] - 抗抑郁新药磷酸嘧替佐酮片、肺动脉高压新药东健强将在宜都基地完成临床样品生产 [3] 财务表现与行业环境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14亿、63.86亿、40.19亿元,经营利润分别为-7.93亿、17.66亿、3.81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港股IPO募资156亿港元(第二高),1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4] - 国家医保局等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链条支持行业发展 [3] 国际化与市场前景 - 公司具备"中国研发、全球授权"能力,创新药BD出海金额创历史新高 [4] - 市场认为公司感染、慢病、肿瘤领域创新能力和出海潜力将带来估值提升空间 [4][5]
【IPO追踪】“流感神药”不灵了?东阳光药合并上市后股价遇冷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01
上市情况 - 东阳光药通过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成为港交所首例此类案例 [2] - 上市首日股价收跌0.56%,次日续跌6.09%,表现遇冷 [2] - 介绍上市未发行新股,未引入增量资金,股价下跌可能与原有股东获利抛售及港股创新药板块调整有关 [2] 核心产品表现 - 抗流感药物"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曾占据国内90%市场份额,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3] - 该产品市场份额从2023年64.8%降至2024年54.8%,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3] - 抗感染药物收入从2023年57.46亿元降至2024年27.98亿元,同比腰斩 [3][4]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63.86亿元下降至2024年40.19亿元 [3]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10.14亿元及2480.3万元,波动剧烈 [5]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40.7%,主要因2024年一季度流感高发期基数较高 [4] 行业竞争 - 中国有超过70家制药公司生产磷酸奥司他韦,市场竞争激烈 [5]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F Hoffmann-La Roche AG、广州一品红制药等厂商 [5] 多元化转型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占比从2022年13.6%提升至2024年26.6%,成为新增长点 [4][6] -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销售额从2022年不到9000万元飙升至2024年逾2亿元 [6] - 公司在中国有49款1类在研创新药物,包括1款已提交NDA和10款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 [8] 产品结构 - 抗感染药物收入占比从2023年90%降至2024年69.6% [4] - 磷酸奥司他韦收入占比从2023年86.9%降至2024年64.2% [7]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占比从2023年5.9%提升至2024年15.5% [7]
东阳光药港股上市 超百款在研药物在手 打造创新药旗舰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1:45
公司上市与整合 - 东阳光药(06887 HK)于8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香港市场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案例 [1] - 公司吸收合并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HK),整合医药资源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创新药旗舰平台 [1][2] - 东阳光长江药业曾为东阳光集团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平台,2015年底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220亿港元 [2] 核心业务优势 - 公司承接东阳光长江药业在抗感染药物和慢性病药物的基本盘优势 [3] - 作为全球最大奥司他韦生产企业之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4] - 糖尿病业务拥有国内最全产品管线,5款胰岛素产品全部中选集采,2024年胰岛素注射液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4][9] 研发实力与管线 - 东阳光药研究院进入上市公司体系,拥有1100+研发人员,2014-2023年位列中国药企专利数量首位 [4] - 研发平台覆盖化学药及生物药全生命周期,具备小核酸、ADC、PROTAC等先进技术 [5] - 2024年研发成本占总收入20 8%、13 0%及22 1%,长期保持高研发投入 [6] - 拥有100+在研药物,包括49款1类创新药,其中1款进入上市审评,10款处于Ⅱ/Ⅲ期临床 [7] - 已实现3款1类创新药上市,1款申请上市,拥有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丙肝新药组合 [8] 商业化与国际化进展 - 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达676亿元,预计2030年增至1223亿元,公司以此为基础拓展代谢、心血管等慢病领域 [9] - 特发性肺纤维化新药HEC585进入临床Ⅲ期,获FDA孤儿药资格,具有Best in class潜力 [9] - 2024年11月与英国Apollo公司达成HEC88473项目海外授权,总交易金额近10亿美元 [9] - 形成"创新+国际化"双引擎驱动,加速商业化进程和全球化资源整合 [10]
东阳光药港股第2日跌6%创新低 去年期内利润降98%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9:26
股价表现 - 港股上市第二个交易日收报56.25港元 跌幅6.09% 盘中创54.00港元新低 [1] - 上市首日收报59.90港元 涨幅4.17% 盘中最高达62.30港元(涨幅8.35%) [2] 上市结构 - 通过吸收合并港股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整体上市 为首单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案例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0.19亿元 同比下降37% [2] - 2024年经营利润3.81亿元 同比下降78.4% [2] - 2024年期内利润2480万元 同比下降97.55% [2] - 近三年营收分别为38.14亿元(2022年)、63.86亿元(2023年)、40.19亿元(2024年) [2] - 近三年毛利分别为29.22亿元(2022年)、50.77亿元(2023年)、30.59亿元(2024年) [2] - 近三年经营利润分别为-7.93亿元(2022年)、17.66亿元(2023年)、3.81亿元(2024年) [2] - 近三年期内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2022年)、10.14亿元(2023年)、2480万元(2024年) [2]
综合板块8月8日涨1.77%,东阳光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381.6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8 08:35
板块表现 - 综合板块当日上涨1.77%,领涨个股为东阳光 [1] - 上证指数下跌0.12%至3635.13点,深证成指下跌0.26%至11128.67点 [1] 资金流向 - 综合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381.61万元,游资净流出437.17万元,散户净流出944.45万元 [2] - 东阳光主力净流入1.38亿元(净占比12.36%),但游资净流出3651.72万元(净占比-3.28%),散户净流出1.01亿元(净占比-9.08%) [2] - 鲁银投资主力净流入1367.96万元(净占比8.65%),游资净流入428.13万元(净占比2.71%),散户净流出1796.08万元(净占比-11.36%) [2] - 上海三毛主力净流入364.73万元(净占比2.95%),游资净流入37.74万元(净占比0.31%),散户净流出402.48万元(净占比-3.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