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片仔癀(600436)
icon
搜索文档
片仔癀资产经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0.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0:48
公司注册资本变动 - 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5亿元人民币 增幅达36.7% [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 法定代表人陈刚毅 经营范围涵盖企业资产管理运营 工业园区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以及三大产业投资 [1] 股权结构与业务范围 - 公司由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从事授权范围内的企业资产管理运营业务 [1] - 业务范围包括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建设 以及对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投资经营活动 [1]
片仔癀资产经营公司增资至20.5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0:04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 - 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人民币增至20.5亿人民币 增幅约37% [1] - 注册资本变更日期为2025年9月9日 变更前注册资本为150000万元 [2] - 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05000万人民币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6日 法定代表人为陈刚毅 [1][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2] - 登记状态为存续 登记机关为漳州市龙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 股权结构 - 公司由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3] - 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为市管国企 是公司控股股东 [3] 经营范围 - 从事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的企业资产管理运营 [1][2] - 工业园区及其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 [1][2] - 对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 木业机械设备制造与销售 [1][2] - 土地整理、土地收储和土地开发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2] - 仓储、物业服务 建筑 货物、包装材料及制品、花卉苗木、木制品、家具、农副产品的批发零售 [2] 经营状况 - 公司参保人数为33人(2024年报) [2] - 纳税人资质为一般纳税人 行业分类为商务服务业 [2]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50600574706491U [2]
百年片仔癀“潮”前走 中医药老字号的“青春密码”
核心观点 - 片仔癀作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 通过传承创新和多元化布局 实现品牌年轻化和产业扩张 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典范 [1][3][5] 历史传承与品牌底蕴 - 片仔癀源于明朝宫廷秘方 以麝香、牛黄、三七、蛇胆等名贵药材制成 因"一片即可退癀"得名 [2] - 1956年由馨苑茶庄等九户组建同善堂联合制药厂 1999年改制 2003年上交所上市 [2] - 核心产品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位居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创汇前列 [2] 科研创新与现代化发展 -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18个在研项目聚焦慢性病和难治性疾病领域 [3] - 2024年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揭示结直肠癌抑制新机制 [3] - 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采用动漫科普形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3] 营销创新与品牌年轻化 - 2025年抖音挑战赛"炎炎夏日非遗相随"话题播放量达1.8亿 挑战赛播放量超2100万 参与人数近1万 [4] - 推出国风IP"癀小御" 通过城市文化直播打造"探店+民俗"沉浸式体验 [5] 大健康产业生态布局 - 形成化妆品、日化产品、保健食品三大核心板块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化妆品板块推出珍珠霜、珍珠膏等多款销售额过亿单品 [6] - 日化领域以牙膏为核心 2016年牙火清牙膏成为明星产品 2025年将拓展婴童洗护市场 [6] - 保健食品涵盖保健系列、滋补系列、茶系列和饮品系列 与华祥苑合作推出"药食同源"联名白茶 [6][7]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片仔癀实施"圆山计划" 全国累计开设国药堂527家 签约名医237名 含6名国医大师 [8] - 2025年上半年名医馆总接诊量62602人次 同比增长20.25% [8] - 漳州老字号企业2024年营业额超104亿元 同比增长11.22% [10] 行业趋势与跨界融合 - "新中式养生"潮流兴起 中药茶饮、即食燕窝等产品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7][8] - 老字号通过"工业+旅游"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 片仔癀博物馆工业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0% [9][10] - 天益寿推出即冲型"蒸米粉"和中药茶饮 同溢堂研制杜仲雄花葛根饮等大健康产品 [9]
片仔癀荣登产业型LP TOP30 彰显中医药龙头资本赋能新势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5:50
核心观点 - 片仔癀药业荣获"产业型LP TOP30"奖项 成为中医药行业唯一上榜上市公司 体现其向"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转型获得市场认可 [1][2] 行业背景 -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正处于发展范式转换期和关键重塑阶段 [1] - 新一代科技产业革命全球兴起 投资机构需探寻发展"新范式" [1] - 精准理解和发掘新质生产力成为股权投资市场核心诉求 [1] 评选体系 - 母基金周刊基于公开数据、研究数据和广泛机构调研进行评选 [1] -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 从六个维度综合评价投资机构能力 [1] - 评估维度包括:价值创造、服务赋能、组织治理、市场影响、创新驱动、社会责任 [1] 公司战略 - 公司从传统医药制造向"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转型 [2] - 近年来积极加速产业投资领域布局 [2] - 通过参与设立多个产业基金进行资本运作 [2] - 积极挖掘潜在优质并购标的 [2] - 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2] 行业影响 - 为股权投资行业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2] - 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2]
以AI赋能中药现代化 片仔癀公司积极践行“人工智能+”导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9-09 14:41
政策背景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提出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 健康管理 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 旨在通过AI赋能医疗健康领域 提升民生福祉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作为全国中药龙头企业前瞻布局AI与数智化应用 通过多维度举措推进"数转智改" 推动传统中药生产向智能化 高效化跃迁[1] - 公司启动AI智能应用专题培训 邀请中国电科专家团队进行讲解 吸引230余名高管和员工参与 中国电科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严谨技术支撑 包括智能化研发工具应用 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1] 技术实施进展 - 培训内容系统覆盖AI技术发展历程及前沿产品动态 包括DeepSeek Kimi+等AI大模型在个人应用 企业办公 人力资源 销售 研发等多领域实际应用 强化制药全流程人机协同能力[2] - 公司于2024年初开始国产数据库建设 历时一年多 于2025年3月实现所有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国产化转换 成为全省首家完成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全栈式国产化替换的国有企业 在全国医药行业居于前列[2] - 公司以DeepSeek R1大模型为架构进行本地私有化部署 同时集成阿里通义千问Qwen等模型 构建多模型协同调度技术底座 项目通过整合各业务系统数据建立集团级数据中台 引入可视化工具形成智能问答系统和数据驾驶舱 提升决策科学性 项目已完成AI模型搭建 正处于知识库积累和数据中台构建阶段 总投资超1000万元[2] 信息安全与生产升级 - 公司在母公司及7大子公司内部网络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部署流量探针 构建以威胁情报为驱动 终端安全 边界安全 大数据分析等安全设备智能协同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实现集团网络信息安全能力提升[3] - 公司全面推进大健康智造园建设 通过建设智慧安防 智能能源 智能停车 智慧办公等系统构建园区全方位智能化系统 打造便捷 安全 节能运营环境 在制药生产环节引入专业系统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打造数字工厂 项目正进行基础建设和整体规划 新工厂将对标国内一流制药企业 打造国内领先制药智慧工厂 实现企业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快速转型[3] 发展前景 - 随着智造园投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 公司有望通过AI驱动的"数转智改"实现生产力革命性飞跃 为中药行业现代化发展树立转型标杆[3]
从“药茅”到“困兽”,片仔癀的成本失控与转型乏力
华夏时报· 2025-09-08 05:52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传统发展模式挑战 核心产品承受成本与需求双重压力 多元化业务尚未形成有效增长动力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8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22%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大幅下滑40.76% [3] - 毛利率下降是利润降幅主因 核心产品肝病用药毛利率较2023年缩水近30个百分点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40.41% 较2024年同期下降4.33个百分点 [4] - 核心产品肝病用药毛利率52.98% 同比减少10.89个百分点 [4] - 心脑血管用药业务收入6010.41万元 同比下降71.04% 毛利率降至8.94% [9] 成本压力 - 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1月65万元/公斤升至2025年150万元/公斤 涨幅130.77% [5] - 安宫牛黄丸每万盒需16公斤牛黄 成本压力显著传导至毛利率 [5] - 进口阿根廷牛黄可降低原料成本30%-40% 但中国年需求超5000千克 年产量仅600千克 缓解效果有限 [6] 价格策略失效 - 锭剂20年提价19次 零售价从102元/粒涨至760元/粒 [7] - 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官方指导价760元/粒 渠道实际售价仅600-700元/粒 部分临期产品低至350元/粒 [7] - 肝病用药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7.63% 显示提价策略抑制需求 [7] 多元化业务表现 - 化妆品业务收入从2020年9.05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3.2亿元 五年缩水超60% [11] - 医药流通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降幅扩大至12.82% 毛利率骤降至8.78% [11] - 子公司宏仁医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0.1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635.7万元 [11] 市场竞争格局 - 安宫牛黄丸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同仁堂终端渠道超10万家 2024年销量超125万盒 [10] - 公司2024年安宫牛黄丸销量82.97万盒 面临达仁堂、广誉远等品牌分流 [10]
A股多家头部中药企业增收不增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8 00:41
行业整体表现 - 中药行业呈现结构性机遇发展格局 政策推动 价格调整 技术革新与需求分化交织 [1] - 行业正从资源依赖向质量导向跃迁 中药材质量管控全面强化 供应链承压与重构并存 [3] - 集采常态化加速行业及市场分化 中药材价格呈现分化态势 [3] 企业财务表现 - A股中药市值前五企业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企业间存在两极分化 [1] - 云南白药实现营收212.57亿元同比增长3.92% 归母净利润36.33亿元同比增长13.93% 创同期历史新高 [2][6] - 片仔癀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 归母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下降16.22% 为2003年上市以来首次上半年营收下降 [2][6] - 白云山营收418.35亿元同比增长1.93% 归母净利润25.16亿元同比下降1.31% [2][7] - 华润三九营收148.10亿元同比增长4.99% 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下降24.31% [2][8] - 同仁堂营收97.69亿元同比微增0.06% 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7.39% [2][7] 业绩驱动因素 - 云南白药工业销售收入增加8.51亿元 该板块毛利率达67.93% 同比增长0.57% [6] - 片仔癀关键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57万元/公斤大幅上涨至170万元/公斤 成本压力显著增大 [7] - 华润三九利润下降受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 零售渠道阶段性调整及高基数等因素影响 [8] - 同仁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5亿元 同比激增13139.22% 因原材料采购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 [7] 研发创新布局 - 白云山布局160多项在研项目 其中1类创新药十余项 [10] - 片仔癀推进18个在研新药及经典名方研发项目 5个中药1.1类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10] - 云南白药在研项目涉及16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 开展37个项目 核药项目INR101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10] - 云南白药上线70+数字员工 节省人力7000人天/年 持续推进AI+医药转型 [11] - 华润三九研发投入6.62亿元同比增长68.99% 在研项目205项 通过收购天士力加强处方药研发创新 [11] - 华润三九以经典名方和创新中药为研发基本盘 通过自主研发与BD转化双线并举拓展创新产品管线 [11]
片仔癀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携手京东健康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7 01:52
公司战略与品牌推广 - 公司与京东健康合作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中医药文化 推动国际化传播[1] - 公司亮相世界舞台展现品牌实力并获得国际关注[3]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核心产品片仔癀拥有近五百年历史 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 运用现代前沿科技与循证医学方法开展89项基础研究及25项临床试验[3] - 积极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3] 未来发展路径 - 公司将继续深耕中医药领域 推动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3] - 致力于让片仔癀持续在世界舞台焕发生机[3]
“中药茅”片仔癀业绩失速
凤凰网财经· 2025-09-06 13:4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81%至53.7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6.22%至14.4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7.04%至14.53亿元[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56%,应收账款增至9.77亿元,为近10年最高水平[3][11]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66亿元,较年初下降38.57%,其中货款减少约1.2亿元至4434万元[9] 业务板块分析 - 医药制造业营收29.85亿元(同比+3.15%),毛利率下降7.6%至59.95%,增速较前三年大幅放缓[7] - 肝病用药营收28.96亿元(同比+9.7%),营业成本同比大增52.98%,毛利率下降18.99%至61.5%[8] - 心脑血管用药营收6010万元(同比-70%),毛利率下降6.17%[10] - 医药流通业营收19.77亿元(同比-12.82%),化妆品业营收3.2亿元(同比-17.01%),毛利率分别下降4.9%和3.08%[10] 成本与供应链 - 核心原材料(麝香、牛黄、蛇胆、三七)价格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其中贵细原料价格上半年仍在高位徘徊[8] - 存货总额57.43亿元,其中原材料38.96亿元(医药制造业占比99.01%),库存商品12.28亿元[10] - 尽管普通中药材价格下降,但成本压力仍显著挤压利润空间[7][8] 研发与投资活动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5%至1.2亿元,占营收比重约2%,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力度[12] - 推进"圆山计划"新增66家名医馆,拟参与设立6只基金(总规模10亿元),目前已设立4只[12] - 重大投资项目包括新建科技大楼(总投资10亿元)和新建产业园(总投资44.8亿元),其中健康美妆园预计投资16.8亿元[12] - 科技大楼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37.42%,健康美妆园累计投入占预算9.45%[13] 市场与销售策略 - 为维持销售稳健态势,公司战略性增加销售费用投入[7] - 肝病用药产品销量在2024年同比下降7.63%至418.86万盒,经销商拿货积极性降低[9] - 应收账款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高于营收增速,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达20%[11]
片仔癀药业亮相纽约 “出海”提档增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6 12:22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公司与京东健康合作登陆纽约时报广场加速出海进程[1] - 公司参与2025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和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展示中医药文化[1][2] - 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外贸单项品种出口前列[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1] - 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专门中医药合作协议[1] - 中医药纳入中国与16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中成药制造和医药流通[1] - 在化妆品 日化 保健食品等领域拓展大健康版图[2] - 上半年推进2个新药立项和18个在研新药及经典名方研发项目[2] 品牌建设举措 - 公司通过跨界合作加速触达Z世代消费群体[2] - 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健康理念 养生文化及美容时尚文化融合[2] - 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华老字号企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