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船舶(600150)
icon
搜索文档
A股公告精选 | 7天5板吉视传媒(601929.SH)等连板股提示交易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1:23
吉视传媒业务澄清 - 公司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 [1] - 公司未参与投资当前上映影片 [1] 海思科药物研发进展 - 创新药HSK47977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2] - 该药品为口服BCL6 PROTAC小分子制剂 国内尚无同靶点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2] - 已完成FDA的Pre-IND沟通和IND申报递交 正在审评中 [2] 白云机场商业合作 - 与中免集团签署T3航站楼出境免税项目经营合作合同 [3] - 合同期限10年 自T3航站楼国际功能启用日起算 [3] - 由中免集团在特定区域经营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免税商品 [3] *ST华微风险事件 - 未能在2025年8月12日前完成资金占用整改 [4] - 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2个月 [4] - 若6个月内未清收被占用资金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臻镭科技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亿元 同比增长73.64% [5] - 净利润6231.97万元 同比增长1006.99% [5] - 受益于下游行业回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5] 江特电机控制权变更 - 实际控制人由朱军和卢顺民变更为王新和朱军 [6] - 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 [6] ST盛屯风险警示撤销 - 股票简称由"ST盛屯"变更为"盛屯矿业" [7] - 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7] - 2025年8月14日起复牌交易 [7] 金橙子资产收购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 主营高精度快速反射镜业务 [8][9] -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实施 [8] - 股票于2025年8月13日复牌 [9] 中国联通分红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12元(含税) [10] - 合计派发股利约34.77亿元 [10] 中国船舶股东权利 - 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 [11] - 较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38.50元/股溢价28.25% [11] 双一科技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31万股 [12] -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7923% [12] - 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实施 [12] ST峡创风险警示撤销 - 证券简称由"ST峡创"变更为"海峡创新" [13] - 日涨跌幅限制保持20%不变 [13] 玉禾田股价异动说明 - 连续两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5% [14] - 智元创新对玉树智能持股比例较小 对公司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14] 百川股份股东减持 - 董事长郑铁江拟减持不超过1782.77万股 [14] - 占总股本比例3% [14] - 因个人资金需求实施减持 [14]
中国船舶(600150.SH):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0:43
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 - 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 [1] - 成功行使收购请求权的股东将以30.02元/股获得现金对价 [1] 市场价格对比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为38.50元/股 [1] - 收盘价较行权价格30.02元/股存在28.25%溢价 [1]
中国船舶(600150) - 中国船舶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事项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实施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2025-08-12 10:15
收购请求权价格与溢价 - 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3] -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38.50元/股,较行权价溢价28.25%[3][16] 股东持股与申报 - 可申报的异议股东持股预计不超1853.85万股[6] - 登记日为2025年8月12日,申报期8月13 - 15日[7] - 申报方向“申报卖出”,当天可撤单次日不得撤回[9] 其他信息 - 收购请求权提供方为中国船舶集团[11] - 税费参照A股交易执行[14] - 预计申报截止后3 - 5个交易日公告结果并复牌[15][18]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812
华宝证券· 2025-08-12 09:19
新股发行及上市 - 广东建科(证券代码:301632)于2025年8月12日上市,发行价格为6.56元[1] 权益提示 - 中国重工(601989)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8月13日[1] - 中国船舶(600150)收购请求权申报期为2025年8月13日至8月15日[1] - 申科股份(002633)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8月27日[1] - ST凯利(300326)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8月15日[1] - 抚顺特钢(600399)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可转债及债券 - 金能转债(113545)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13日[6] - 西子转债(127052)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12日[6] - 惠城转债(123118)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6] - 中宠转2(127076)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6] - 奇正转债(128133)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日[6] 风险提示 - *ST苏吴(600200)可能终止上市[6] - *ST天茂(000627)可能终止上市[6] - *ST聆达(300125)可能终止上市[6] - *ST元成(603388)可能终止上市[6] - *ST宇顺(002289)可能终止上市[6]
航海装备板块8月12日涨1.02%,江龙船艇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28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当日上涨1.02%,领涨股为江龙船艇[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6只上涨,4只下跌,涨幅最高为江龙船艇6.11%,跌幅最大为国瑞科技-4.53%[1] 个股价格表现 - 江龙船艇收盘价15.81元,成交量60.08万手,成交额9.65亿元[1] - 中国重工收盘价5.10元,涨幅1.80%,成交量583.25万手,成交额29.41亿元[1] - 中国船舶收盘价38.50元,涨幅1.64%,成交量158.39万手,成交额60.64亿元[1] - 天海防务收盘价7.22元,涨幅0.28%,成交量149.42万手,成交额10.88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游资净流入3946.4万元,散户净流入2.61亿元[1] - 中国重工主力净流入7073.12万元,占比2.40%,游资净流出5414.24万元[2] - 江龙船艇主力净流入5450.59万元,占比5.65%,游资净流出3611.00万元[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2.68亿元,占比-4.42%,游资净流入1.02亿元[2] -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出5605.76万元,占比-13.00%,散户净流入6442.99万元[2]
造船业大周期来临:订单加速交付 上市船企有望迎业绩拐点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行业概况 - 2023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 6%、72 6%和53 2%,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 3%、67 2%和46 8%,均居世界第一 [1] - 2023-2025年中国新船订单预计交付量为1713万/1688万/1429万修正总吨,高价订单进入收获期,头部造船厂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 - 造船业自2020年复苏,2021年全球造船活跃产能利用率达93 9%,2022年新接订单多在2024年后交付,行业呈现产能偏紧状态 [2] 企业经营 - 广船国际累计承接32艘7000-9200车系列汽车滚装船订单,全球市场份额25%,居世界第一,且多为高利润LNG船型 [3] - 外高桥造船厂船坞饱和,承担国产邮轮调试及集装箱船、汽车船订单,已交付多艘高难度高利润LNG船 [3] - 2023年1-5月74家重点船企累计收入1376 4亿元(同比+31 3%),利润总额46 4亿元(扭亏为盈),行业利润率3 37%(同比+3 76个百分点),5月单月利润率达5 85%(同比+3 61个百分点) [3] 上市公司业绩 - 中国重工一季度扭亏为盈,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 9-2 1亿元(同比扭亏) [4][5] - 亚星锚链一季度净利润5895 62万元(同比+122 02%),扣非净利润4545 57万元(同比+48 14%) [4] - 中国海防一季度营收4 37亿元,扣非净利润562 75万元(同比+24 10%) [4] - 中船科技一季度营收6 70亿元,扣非净利润1034 67万元(同比+271 51%) [4] - 天海防务一季度营收6 58亿元,扣非净利润869 91万元(同比+1720 25%) [4] - 中国船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6亿元(同比+155 43%-206 51%),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有望迎来拐点 [5] 产业链动态 - 造船大周期带动拖船和修船公司谋求上市:洲际船务(港股IPO)、中联航运(筹划上市)、锦江航运(IPO过会)、国航远洋(北交所上市)、德翔海运(港股二次上市申请)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因订单爆满和业绩兑现期来临加速资本运作 [6] 行业驱动因素 - 克拉克森造船价格指数较2023年初上升3%,较2021年初上升33%,造船价格持续上涨 [2] - 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下跌降低造船成本,利润空间扩大 [2] - 量价齐升叠加钢价下行推动行业盈利复苏,业绩改善拐点陆续显现 [5]
多项指标领先全球 中国船舶制造业正乘风远航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中国船舶制造业里程碑事件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 标志着公司具备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大型邮轮的能力 摘取全球船舶制造业"皇冠上三大明珠" [1] - 邮轮全长323.6米 宽37.2米 总吨位13.55万吨 拥有2125间客房 可搭载5246名乘客 配备22间餐厅酒吧及中国特色设施包括麻将室、火锅店和中国风格剧院 [2] 行业全球竞争力表现 - 2023年1-11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50.1%、65.9%和53.4% 三大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 [3] - 2023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4149万修正总吨 中国船企承接2446万修正总吨 占比59% 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3] - 造船产品覆盖全部船型 产量占国际市场份额超40% 行业全年收入超过5000亿元 [3] 全球合作与市场影响 - 中国船东持有船队规模达2.492亿总吨 市场份额15.9% 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4] - 希腊过去10年一半的新船在中国建造 比雷埃夫斯港成为欧洲集装箱装卸领头羊 [4] - 2022年中国造船厂接到至少58艘新汽车运输船订单 占全球订单总量86%以上 [5] 绿色转型与技术突破 - 计划在2025年前生产全球一半以上使用清洁能源的船舶 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甲醇等低碳燃料动力船舶 [6] - 加快液氨、液氢、液态二氧化碳等新型运输船舶的研发 [6] - 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船舶重工集团重组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企业 [7]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产业整合再进一步
新华网· 2025-08-12 05:38
交易概述 - 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7月4日审议通过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交易以换股方式进行 金额达1151.5亿元 [1] - 交易仍需履行中国证监会注册程序 自2025年5月8日受理以来整合工作有序推进 [1]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57.01%(完工量)、76.96%(新接订单量)和66.54%(手持订单量) 稳居世界第一 [2] - 全球船舶工业复苏 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持续改善 行业迎来关键发展机遇 [2] 整合意义 - 合并是2019年原"两船"(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的深化 延续中国船舶工业体制改革 [1] - 两家公司在军船、民船、海工装备、动力系统等领域存在业务交叉 整合可减少同业竞争并提升经营效率 [2] - 通过资源协同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 [2] 战略影响 - 重组后公司将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服务国家战略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 [2] - 合并源于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分拆 两大集团长期在装备制造和船舶建造领域并行发展 [1]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长城军工流出5.12亿元、北方稀土流出4.83亿元
金融界· 2025-08-12 04:05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截至8月12日开盘一小时,主力资金流出前20的股票中,长城军工以5.12亿元净流出位居榜首 [1] - 北方稀土紧随其后,主力资金净流出达4.83亿元 [1] - 航天科技、天齐锂业、金发科技分别录得4.17亿元、3.91亿元、3.79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盛和资源、中航沈飞、际华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过3.5亿元,分别为3.67亿元、3.64亿元、3.54亿元 [1] - 禾望电气、华胜天成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23亿元、2.98亿元 [1]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在榜单中排名第11位 [1] - 内蒙一机、拓尔思、赣锋锂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35亿元、2.20亿元、2.20亿元 [1] - 北方导航、中国稀土、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过2亿元,分别为2.15亿元、2.07亿元、2.05亿元 [1] - 汇金股份、东方财富、东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1.99亿元、1.99亿元、1.92亿元 [1]
2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3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2:04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7.24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5.98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5.97亿元 [1] - 机械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5.26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3.36亿元 [1] - 银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2.38亿元 [1] - 化工行业获融资净买入8.27亿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2088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208股净买入金额超3000万元 [1] - 3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1] - 中际旭创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4.71亿元 [1] - 大族激光获融资净买入4.47亿元 [1] - 宁德时代获融资净买入4.09亿元 [1] - 胜宏科技获融资净买入3.5亿元 [1] - 新易盛获融资净买入3.25亿元 [1] - 盐湖股份获融资净买入3.08亿元 [1] - 中国船舶获融资净买入2.53亿元 [1] - 盛和资源获融资净买入2.14亿元 [1] - 北方稀土获融资净买入2.12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