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信视像(600060)
icon
搜索文档
AI电视大战,谁抢先吃到了红利?
创业邦· 2025-05-01 10:05
电视行业AI转型 - 电视行业作为成熟存量市场,因AI技术迎来第二春,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国产厂商如海信、TCL在底层芯片、大模型到终端体验全面布局,苹果也被曝出研发智能电视 [7] - 行业经历从硬件价格战到互联网电视时代靠软件盈利,再到AI重塑价值的演变 [7] - 2024年海信视像电视营收超466亿元,TCL电子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同比翻倍 [8] 业绩回暖驱动因素 - 高端化+大屏化战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避免价格战,提升单价 [9] - 日韩厂商竞争力下降,国产厂商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国内竞争压力 [9] 系统服务商AI红利 - 酷开科技等系统服务商成为AI第一轮红利受益者,推出超级智能体并与运营商、车载等多领域合作 [10][13] - 商业化优势:FPGA架构和32B小模型降低算力成本,中游位置积累的垂直场景数据优势 [13] - 商业模式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推出软件售卖、设备授权等四大路径 [14] AI电视核心场景 - 显示领域:三星8K AI画质芯片、海信RGB-Mini LED电视应用AI画质芯片提升画质音效 [19] - 交互场景:海信、创维基于自研大模型推出AI智能体,三星Vision AI强调物联网生态互联 [19][20] - 互联场景:电视作为智能家居中枢协调其他设备 [18] 行业痛点与AI价值 - 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70%暴跌至2024年30%,AI通过重构交互体验提升用户活跃度 [15][16] - AI技术主要解决画质提升、环境自适应、跨设备协同等传统电视痛点 [18][19]
买过百吋电视的人都在喊“后悔买晚”?用过才知道多香!
搜狐网· 2025-04-30 07:06
百吋电视市场趋势 - 百吋电视成为消费者热议焦点,社交平台涌现"买后箴言",用户普遍反馈"电视一定要买大,不然将来会后悔"[1] - 海信电视在百吋电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每卖出2台100吋电视就有1台是海信,海信百吋电视全球销量第一[9] - 行业进入"墙有多大,电视买多大"的客厅WALL时代,海信已布局超过50款100吋巨幕产品,形成行业最全产品线[9] 产品技术优势 - 百吋电视采用AI画质芯片提升画质,实测显示播放十年前内容画质比当年DVD清晰三倍[3] - 搭载最高330Hz动态高刷技术,游戏场景下画面丝滑无拖影,解决传统电视画面撕裂和延迟问题[5] - 具备智能场景识别功能,可自动切换影院/体育等模式,优化画面暗部细节和动态补偿[8] - 采用黑曜屏技术实现低反射,配合0有害蓝光和广视角设计,护眼效果接近纸质书[3] 用户体验升级 - 观影体验接近IMAX影院级别,影像富有立体感,避免"大屏马赛克"现象[3] - 游戏场景支持多人互动,解决小屏幕拥挤问题,提升家庭娱乐氛围[5] - AI语音识别升级,能准确响应儿童模糊发音和方言指令,提升家庭使用便利性[7] - 护眼功能受到家庭用户认可,儿童观看动画片眼睛不酸涩,优于手机观看体验[3] 市场营销策略 - 海信推出"世俱杯百吋风暴"促销活动,提供20%国家补贴(单台至高2000元)和7000元赠礼[10] - 配套服务包括免费勘测、送装一体、180天只换不修等售后保障[10] - 产品矩阵覆盖不同需求:E8Q Pro定位影游旗舰,E7N Pro配备独显芯片,E5N Pro为行业TOP爆品[12] - 价格策略覆盖7599-25999元区间,搭配视频会员和游戏配件等增值服务[12]
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估1.96亿台,年减0.7%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30 06:34
全球电视出货量预测 - 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减0.7%至1亿9,644万台,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和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提前释放需求影响 [3] - 2025年上半年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3.8%至9,418万台,主要因品牌商赶在关税宽限期内提前出货 [6] - 2025年下半年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减4.5%至1亿227万台,可能面临"旺季不旺"情况 [6] 品牌出货动态与关税影响 - 2025年第一季度四大电视品牌(三星电子、LG电子、TCL、海信)出货量达4,559万台,年增6.1%,主要因提前备货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4] - 美国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越南电视产地税率从46%降至10%,墨西哥生产且符合USMCA的商品仍享关税豁免 [5] - TCL和海信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分别年增15%和7%,VIZIO出货年增率预估达20% [6] 中国电视市场趋势 - 中国三大品牌(TCL、海信、小米)重点促销Mini LED电视,2025年出货量预计增长50%至1,156万台,三大品牌合计市占率达64% [7] - Mini LED电视因节能补贴、背光设计优势和供应链成本竞争力,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点 [7] - 2025年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7.1%至679万台,但中长期受限于面板产能和价格劣势,出货量可能维持在650万至700万台 [7] 供应链与产能挑战 - 在墨西哥产能不足的厂商若未能在2025年第二季度前转移供应链,将面临成本转嫁和市占率流失风险 [6] - 三星电子计划2025年OLED电视出货目标提高至250万台,试图推动市场增长 [7]
面向中国的Mini LED电视出货量增至2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4-30 06:10
Mini LED电视市场概况 - Mini LED电视通过更小的LED背光灯珠提升屏幕明暗对比度 2021年开始正式上市 [4] - 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份额中Mini LED占3% 普通液晶电视占94% OLED电视份额与Mini LED相当 [6] - 55英寸Mini LED电视全球平均价格901美元 介于液晶电视(501美元)和OLED电视(1317美元)之间 [6]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10-12月中国Mini LED电视出货量达202万台 占全球总量65% 是7-9月的2.3倍 [6] - 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提供15%-20%补贴 高价格产品补贴更多 推动Mini LED需求增长 [6] - 大尺寸电视(85/98/100英寸)补贴更高 带动相关零部件如AG/LR膜需求增长4-5倍 [7] - 中国缺乏强势OLED面板厂商 转向发展Mini LED技术 [9] 厂商竞争格局 - 2022年前三星垄断Mini LED市场 2023年起TCL(25%)和海信(24%)超越三星(20%) [9] - 日本厂商中索尼占全球Mini LED市场4% 夏普占0.2% [13] - 索尼2024年Mini LED供货量达30万台 是2023年的3.7倍 同时减少OLED供货 [13] 价格趋势 - 98英寸Mini LED电视2024年10-12月价格3374美元 较2022年同期下降49% [11] - 行业加快生产高利润大尺寸电视 预计价格将持续下降 [12] 全球市场影响 - 中国需求增长推动量产 可能导致全球价格下跌 影响日本市场 [2] - 中国产低价电视进入日本市场 Mini LED普及可能提升其在日本的可获得性 [13]
AI电视大战,谁抢先吃到了红利?
36氪· 2025-04-30 03:24
行业现状 - 电视行业作为成熟存量市场,因AI技术迎来第二春,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国产厂商如海信、TCL也在AI领域全面布局 [2] - 苹果被曝尝试推出全新自研智能电视,行业竞争加剧 [2] - 电视行业经历从硬件价格战到互联网电视时代靠软件盈利,再到AI重塑价值的演变 [2] 公司业绩 - 海信视像2024年电视营收超466亿元,全年实现正增长 [2] - TCL电子2024年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同比翻倍 [2] - 业绩回暖主要得益于"高端化+大屏化"战略和产品结构优化,而非AI技术 [3] 市场格局 - 国产电视巨头通过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4] - 日韩厂商表现不佳,为国产厂商创造发展机会 [4] AI商业化 - 系统服务商酷开科技成为AI第一轮红利受益者,推出"超级智能体"并与运营商、车载等多领域合作 [6] - 酷开基于FPGA架构开发32B小模型,运行成本可控且具备场景数据优势 [6] - 商业模式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推出软件售卖、设备授权等四大商业化路径 [8] 技术应用 - AI在电视领域主要应用于显示、交互和互联三大领域 [9] - 显示领域是AI落地的传统战场,三星、海信等厂商通过AI算法提升画质和音效 [11] - 交互和互联成为AI电视竞争新焦点,海信、创维采用中心化场景思维,三星强调物联网生态互联 [13][14] 行业挑战 - 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的70%暴跌至2024年的30%,用户活跃度下降是行业主要问题 [9] - AI电视竞赛刚刚开始,最终需通过用户体验验证技术价值 [15]
海信视像(600060):一季报业绩表现亮眼,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
招商证券· 2025-04-29 08: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报业绩亮眼,25Q1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9%,扣非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20% [1] - 国补拉动结构升级,海信国内市占优势放大,2025Q1国内彩电市场销量降2.2%销售额增3.4%,海信+vidda双品牌线上线下销售额市占率提升 [8] - 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无惧美国关税冲击,墨西哥产能足,全球制造供应链广,成FIFA世俱杯全球首个官方合作伙伴 [8] - 盈利端毛利率提升0.2pct至15.9%,期间费用率提升0.5pct,归母净利率提升0.5pct至4.1%,资产负债表合同负债同比增长9.5% [8]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68亿元、741亿元、8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1%、10%,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27.7亿元、3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0%、9%,对应PE分别为12倍、11倍、10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3616|58530|66784|74050|81105| |同比增长|17%|9%|14%|11%|10%| |营业利润(百万元)|2764|2864|3284|3677|3998| |同比增长|18%|4%|15%|1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96|2246|2512|2773|3010| |同比增长|25%|7%|12%|10%|9%| |每股收益(元)|1.61|1.72|1.93|2.13|2.31| |PE|14.5|13.5|12.1|11.0|10.1| |P B|1.6|1.6|1.5|1.4|1.3| [3]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305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295百万股,总市值30.4十亿元,流通市值30.2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15.5,ROE(TTM)11.5,资产负债率42.4%,主要股东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08% [4]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0、24、 - 10,相对表现分别为4、28、 - 17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5456|36976|41060|45532|50014| |非流动资产|9651|9679|8938|8306|7767| |资产总计|45107|46655|49998|53839|57781| |流动负债|18382|20452|22001|23807|25565| |长期负债|1493|1205|1205|1205|1205| |负债合计|19874|21656|23206|25012|26769| |股本|1305|1305|1305|1305|130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895|19578|20942|22459|24083| |负债及权益合计|45107|46655|49998|53839|57781| [14]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928|3595|1902|2217|2422| |投资活动现金流| - 2797|37|762|772|776| |筹资活动现金流| - 49| - 3199| - 1656| - 1251| - 1374| |现金净增加额|82|432|1007|1738|1824| [14]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53616|58530|66784|74050|81105| |营业成本|44534|49366|56379|62567|68593| |营业利润|2764|2864|3284|3677|3998| |利润总额|2782|2884|3304|3697|4015| |所得税|232|312|362|407|443| |少数股东损益|454|325|430|517|561|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96|2246|2512|2773|3010| [16]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年成长率 - 营业总收入|17%|9%|14%|11%|10%| |年成长率 - 营业利润|18%|4%|15%|12%|9%| |年成长率 - 归母净利润|25%|7%|12%|10%|9%|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6.9%|15.7%|15.6%|15.5%|15.4%| |获利能力 - 净利率|3.9%|3.8%|3.8%|3.7%|3.7%| |获利能力 - ROE|11.5%|11.7%|12.4%|12.8%|12.9%| |获利能力 - ROIC|10.4%|9.5%|10.7%|11.2%|11.3%|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4.1%|46.4%|46.4%|46.5%|46.3%|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4.0%|3.2%|2.0%|1.9%|1.8%|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9|1.8|1.9|1.9|2.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6|1.5|1.6|1.6|1.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3|1.3|1.4|1.4|1.5|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8.9|8.6|9.3|9.2|9.2|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6.0|5.5|5.4|5.3|5.3|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1|3.9|3.9|3.8|3.8| |每股资料(元) - EPS|1.61|1.72|1.93|2.13|2.31| |每股资料(元) - 每股经营净现金|2.24|2.75|1.46|1.70|1.86| |每股资料(元) - 每股净资产|14.48|15.00|16.05|17.21|18.45| |每股资料(元) - 每股股利|0.81|0.88|0.96|1.06|1.15| |估值比率 - PE|14.5|13.5|12.1|11.0|10.1| |估值比率 - PB|1.6|1.6|1.5|1.4|1.3| |估值比率 - EV/EBITDA|16.9|15.8|13.5|12.8|12.2| [16]
海信视像(600060):一季度稳步增长 全球供应链应对关税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4-29 06: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营业收入133 75亿元 同比+5 31% 归母净利润5 54亿元 同比+18 61% [1] - 2025Q1毛利率15 9% 同比略有提升 归母净利润率4 7% 同比小幅提升0 2pct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2 14亿元 回款好于利润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159亿元 约为公司市值的50% [2] 内销市场情况 - 2024Q4营业收入同比+24 3% 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 2025Q1需求弹性减弱 收入增速放缓 [1] - 2025Q1中国彩电市场销量691万台 同比-2 2% 零售额264亿元 同比+3 4% MiniLED产品零售量渗透率24 4% [1] - 小米彩电品牌定位上移 内销市场竞争格局改善 [1] 技术布局与产品创新 - 2025年春季后海信电视迅速接入DeepSeek 针对AI眼镜市场 与XREAL合作 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AI眼镜 [1] 美国市场与关税风险 - 美国市场是海信重要市场之一 2024年海信电视在美国零售量排名第三 [2] - 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完成 美国市场主要由墨西哥 越南工厂供货 墨西哥工厂出口美国享有零关税 越南工厂关税10% [2] - 墨西哥工厂产能约800万台/年 足以满足美国市场需求 [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16年以来 海信 TCL为代表的中国彩电品牌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2024年海信系出货量市占率13 95% 同比提升0 99pct 连续三年排名第二 [3] - 韩国三星 LG缺乏大尺寸面板产业链优势 将更多资源用于推广OLED彩电 给中国品牌更多市场机会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639 68/696 74/759 44亿元 归母净利润25 76/29 90/34 24亿元 [3]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 97/2 29/2 62元每股 对应PE分别为12 5/10 8/9 4倍 [3]
【最全】2025年智能电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4-29 06:08
智能电视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智能电视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产业链上游和中游,涵盖PCB、电子元器件、智能控制器、显示面板、平台及方案、智能电视制造等环节 [1] - 产业链上游企业包括鹏鼎控股(全球主要PCB生产企业)、生益科技(全球第二大刚性覆铜板企业)、紫光国微(国内最大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等 [2] - 中游企业包括京东方A(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军企业)、TCL科技(电视面板全球前二)、海信视像(全球电视出货量第二)等 [2][3] - 行业上市公司区域分布集中在华东、华南,广东省企业数量最多 [5] 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深康佳A成立时间最早(1980年),TCL科技注册资本最高(187.79亿元) [8][9] - 海信视像和四川长虹招投标信息最多(均超1000条) [8] - 海尔智家发明专利数量最多(24560条),员工总数最多(112458人) [11] - 小米集团在消费品牌湾区价值百强榜排名最高(第14位) [9] 业务布局与业绩表现 - 海信视像智能电视业务占比最高(79.12%),国外收入占比51.14% [15][16] - TCL科技2024H1智能电视业务收入最高(498.77亿元),小米集团次之(471.34亿元) [16] - 海尔智家智能电视业务毛利率达30.61%,显著高于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 [16] - 海信系电视全球100英寸以上市场份额58.5%,蝉联全球第一 [16] 业务发展规划 - TCL科技计划推动N型、大尺寸面板转型,巩固全球市场份额 [18] - 海信视像将强化显示技术优势,应用AI/大数据技术升级产品 [18] - 小米集团重点布局75/86/98英寸大屏及Mini-LED技术,向高端化转型 [18] - 四川长虹推进"全球经营+品牌倍增"战略,加强8K全链路技术 [18] - 深康佳A聚焦Mini/Micro-LED与AI大模型结合,推行大板化策略 [18]
海信视像(600060):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改善逻辑持续
浙商证券· 2025-04-29 04: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信视像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改善逻辑持续,营业收入133.75亿元,同比增长5.31%;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8.61%;扣非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19.52% [1] - 2025年国补延续,彩电行业规模增长3.4%,MiniLED进入产品普及期,一季度市场份额达24.4% [2] - 公司受益产品结构升级,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一季度收入增速5%,归母净利润增速19%,毛利率15.93%,同比提升0.1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4.14%,同比提升0.46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海信视像加速推新,3月推出E8Q系列、UX系列新品,4月推出小墨E5QPro新品,期待旺季新品拉动效果显现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639/699/76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9%/10%;实现归母净利润25.8/28.8/31.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5%/11%/10%,对应PE分别为12x/10x/9x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530|63932|69907|76940| |(+/-) (%)|9.2%|9.2%|9.3%|1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46|2583|2876|3167| |(+/-) (%)|7.2%|15.0%|11.4%|10.1%| |每股收益(元)|1.72|1.98|2.20|2.43| |P/E|13.33|11.60|10.41|9.46| [7]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6976|41231|46815|52895| |非流动资产|9679|9693|9404|9150| |资产总计|46655|50925|56219|62045| |流动负债|20452|21485|23453|25660| |非流动负债|6167|6546|6958|7569| |负债合计|21656|22642|24643|26843| |少数股东权益|5421|5795|6212|667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578|22488|25364|28531| |负债和股东权益|46655|50925|56219|62045| [12]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58530|63932|69907|76940| |营业成本|49366|53531|58464|64269| |营业税金及附加|185|272|285|295| |营业费用|3421|3964|4334|4770| |管理费用|1040|1081|1181|1300| |研发费用|2374|2557|2796|3078| |财务费用|52|15|-24|-68| |资产减值损失|205|149|192|220| |投资净收益|396|396|396|396| |其他经营收益|399|343|377|373| |营业利润|2864|3284|3634|4028| |营业外收支|20|20|20|20| |利润总额|2884|3304|3653|4047| |所得税|312|347|361|421| |净利润|2572|2957|3292|3626| |少数股东损益|325|374|417|45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46|2583|2876|3167| |EPS(最新摊薄)|1.72|1.98|2.20|2.43| [1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3595|2814|3220|3953| |投资活动现金流|37|-330|-160|-243| |筹资活动现金流|-3199|124|157|43| |现金净增加额|432|2608|3216|3753| [12]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 (%)|9.2%|9.2%|9.3%|10.1%|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 (%)|9.17%|9.23%|9.34%|10.06%|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7.17%|14.97%|11.35%|10.14%|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5.66%|16.27%|16.37%|16.47%| |获利能力 - 净利率|4.39%|4.62%|4.71%|4.71%| |获利能力 - ROE|8.94%|9.69%|9.61%|9.49%| |获利能力 - ROIC|12.16%|12.40%|12.12%|11.8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6.42%|44.46%|43.83%|43.2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6.81%|5.68%|5.77%|5.2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81|1.92|2.00|2.06|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53|1.62|1.69|1.7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28|1.31|1.30|1.30|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0.87|10.79|11.43|11.06|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6.14|6.04|6.28|6.16|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72|1.98|2.20|2.43|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元)|2.75|2.16|2.47|3.03|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5.00|17.23|19.44|21.86| |估值比率 - P/E|13.33|11.60|10.41|9.46| |估值比率 - P/B|1.53|1.33|1.18|1.05| |估值比率 - EV/EBITDA|4.75|5.14|3.98|2.83| [12]
研判2025!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增速放缓显转型,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催生高端智能化升级浪潮[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1:29
行业概述 -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涵盖家庭环境的音频和视频播放、接收、录制及相关功能的电子设备,以提高家庭娱乐体验为核心,分为家用影视设备制造和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两大类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5658亿元,同比增长0.91%,增速较疫情前显著放缓 [1][13] - 行业进入存量更新为主导的竞争周期,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能普及转向品质升级 [1][13] - 高端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智能交互、沉浸体验、多场景适配成为产品迭代的关键方向 [1][13]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阶段,依赖进口,产品以黑白电视机、录音机和收音机为主 [4] - 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普及,国内企业掌握核心生产技术 [4] - 21世纪初至2020年为技术创新与升级阶段,智能电视、网络音响、虚拟现实等新型产品涌现 [4] - 2020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转型,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铜、铝、铁、塑料等)、零部件(芯片、显示屏、扬声器等)及软件技术服务(操作系统、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 [7]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京东、淘宝等)、线下门店(家电专卖店、大型超市等)及房地产公司、家装公司等 [7] 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组合音响产量为2.06万台,同比下降6.03%,经济下行压力抑制消费需求 [9] - 2025年3月底中国视听设备制造业PPI指数为98.1,同比下降1.9%,受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能源需求季节性收缩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承压影响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为鸿蒙生态连接设备超1.8亿台,小米AIoT平台接入设备突破3亿,形成闭环生态 [15] - 海信视像2024年营业收入为585.30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为22.46亿元,同比增长7.17%,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65.8% [16] - 创维集团2024年总营收为650.13亿元,同比下降5.82%,毛利为88.08亿元,同比下降8.68%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升级,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及8K超高清技术将普及 [20] - 新兴市场拓展带来增长机会,海外市场(东盟、金砖国家等)及细分市场(家庭影院、VR/AR设备)成为重点 [21][22] - 产业融合加速,半导体显示技术与视听设备深度融合,5G通信助力视听传输,智能家居生态协同发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