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开超级智能体

搜索文档
创维集团发布2025中期业绩:总营收稳增逾两成 新能源与全球化双引擎动力十足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2: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2.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3%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282.90亿元 同比增长24.6% 主要受新能源业务驱动 [2] - 海外市场营业额80.53亿元 同比增长7.1% 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 [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06.27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27.3% 财务结构稳健 [7] 新能源业务突破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3.5% 占总营收比例达38% [3] - 累计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突破25.6吉瓦 规模效益行业领先 [3] - 首创"光伏+普惠+数字科技"模式 户用分布式光伏业务跃居行业领先地位 [3] - 完善光伏全产业链布局 涵盖发电/储能/充电技术及组件/逆变器研发制造 [3] 智能家电业务表现 - 智能家电业务收入170.44亿元 同比增长9.4% 保持稳健增长 [4] - 智能电视全球销售额跻身TOP5品牌 高端产品系列成为市场标杆 [5] - 智能电器业务中国大陆收入39.36亿元(同比增长34.1%)海外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35.5%) [6] - 创维剃须刀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台 个护品类拓展成效显著 [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达10亿元 重点投向AI技术/智能交互/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7] - 推出首款全场景AI智能眼镜 探索"眼镜即入口"跨终端生态 [8] - 汽车车载专业显示业务产销同比大幅增长 核心项目定点持续增加 [8] - 酷开超级智能体获全链路技术能力"卓越级"认证 覆盖六大智能场景 [8] 资本管理与企业行动 - 完成股份回购3.41亿股(占总股本15.28%)总代价10.61亿港元 全部内部资源拨付 [9] - 通过外汇对冲策略实现汇兑收益3300万元 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影响 [7] - 持有80家未上市公司及9家上市公司股权 布局半导体/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 [8] 战略发展方向 - 加快新能源业务出海战略 扩大全球绿色能源市场份额 [11] - 深化智能家电高端化战略 强化全场景智能服务体系协同 [11] - 以"连接/智能/生态"为核心 覆盖家居/办公/汽车多场景服务 [11]
创维集团:上半年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能源增长强劲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09:38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64亿元 同比增长20.3%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主要受益于新能源业务收入大幅增长53.5%及智能家电业务稳健增长 [1][3][6]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 同比增长近54% 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38% 成为集团最重要增长动力 [2][3][6] - 公司财务结构稳健 现金及现金等值106.27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27.3% 并实现汇兑收益3300万元 [10][11]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 同比增长近54% 占总营收38% 累计建成并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5.6吉瓦 [2][3] - 首创"光伏+普惠+数字科技"模式 户用分布式光伏业务跃居行业领先 推出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定制解决方案 [3] - 完善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实现光伏发电、储能及充电技术整合 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拓展至光伏支架、组件、逆变器和储能业务研发生产 [3] - 加快储能业务发展和新能源业务"出海"战略 扩大全球绿色能源市场份额 [16] 智能家电业务 - 智能家电业务营业额170.44亿元 同比增长9.4% 主要得益于智能电器业务在中国内地及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超34%和35%增长 [4][5][9] - 智能电视全球销售额跻身全球电视品牌TOP5 新一代Smart Mini LED电视G7F Pro系列、嵌入式AI电视G6F系列、"黑骑士"A5FPro系列成为高端市场标杆产品 [5][7] - 空调和洗衣机产品订单持续增长 推动智能电器业务中国内地营业额同比增长34.1%至39.36亿元 海外市场同比增长35.5%至16.94亿元 [9] - 创维剃须刀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台 [9] - 持续深化高端化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1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62.64亿元 同比增长20.3% 中国内地营业额282.90亿元 同比增长24.6% 海外市场营业额80.53亿元 同比增长7.1% [6] - 现金及现金等值106.27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27.3% [11] - 实现汇兑收益3300万元 [11] - 成功实施约10.61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 [14]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10亿元 重点投向AI技术、智能交互、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14] - 首款全场景AI智能眼镜正式亮相 探索"眼镜即入口"跨终端生态 [13] - 汽车车载专业显示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销同比大幅增长 [13] - 酷开科技推出"酷开超级智能体" 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评估全链路技术能力达"卓越级" [13] 战略布局 - 围绕半导体、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进行战略性投资 持有80家未上市公司和9家上市公司股权证券投资 [14] - 强化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 打造覆盖家居、办公、汽车的全场景智能服务体系 [17] - 秉持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理念 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5][16]
接入豆包大模型,酷开OTT大屏的花式玩法
财富在线· 2025-08-08 10:14
为了提供低延迟、个性化、越来越懂用户的服务,"酷开超级智能体"以"长记忆、快思考、秒行动"为核 心能力,通过用户专属的数字管家、极简交互及六大专业智能体完成服务闭环。其中影音与教育智能体 成为撬动用户高频使用的核心支点。 大模型带来的自然语言交互,正在加速渗透到智能硬件的各个垂直场景。 现在,说一句"我要看刘德华的电影",酷开大屏就会弹出库内所有关于刘德华的电影,而且会根据用户 的习惯和喜好排序。这种便捷的方式替代了过往握着遥控器、对着菜单栏、一层层按键一行行寻找片源 的繁琐操作。 通过接入多款不同模态的豆包大模型、联网问答 Agent 等产品,"酷开超级智能体"大屏 AI 解决方案能 够在影音、教育、健康、创作、生活、设备六大专业场景下直接交付服务——跳过冗余中间环节、精准 触达用户真实需求,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主动服务。 作为创维集团旗下探索创新智能硬件的子公司,酷开科技在 AI 时代积极探索 OTT 行业的新形态和新交 互。电视大屏之外,"酷开超级智能体"还将"对话即服务"的体验带到了学习机、闺蜜机、车载屏等更多 智能硬件上。截至2025年5月,酷开公司服务的终端用户数已超2亿,月活用户数 ...
下一代入口之战:大厂为何纷纷押注智能体?
36氪· 2025-05-30 04:09
智能体的定义与核心价值 - 智能体(AI Agent)是具有自主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应用,区别于传统对话式AI,能深度理解用户意图并完成任务[2] - 智能体改变了人机协作范式,用户仅需发出指令即可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主动操作工具[1][6] - 类比云计算架构:大模型相当于IaaS(基础设施),平台工具相当于PaaS(平台服务),智能体相当于SaaS(软件服务),提供即买即用的智能[2] 智能体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 **To B场景**:智能体可简化企业系统操作,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自动调用系统资源完成任务,提升生产力[3] - **To C场景**:例如酷开超级智能体电视,用户通过语音描述电影情节即可直接播放,并联动智能家居调节环境[5] - 智能体成为下一代交互入口,掌握用户需求承接权意味着控制资源分配权[6] 智能体行业竞争格局与三大流派 - **AI厂商派**(百度、谷歌、OpenAI等):以大模型为底座构建智能体开发生态,目标打造类似AppStore的智能体分发平台[8] - **企业服务派**(微软、IBM、阿里云等):聚焦垂直场景,将智能体集成至企业现有系统,解决财务、销售等业务自动化问题[9] - **软硬件厂商派**(华为、酷开、三星等):将智能体植入终端设备,例如酷开超级智能体实现1.5秒内响应,形成"长记忆、快思考、秒行动"标准[11] 智能体发展趋势与挑战 - **垂直智能体优先落地**: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垂直智能体因边界明确、行业知识丰富,比通用智能体更早实现实用化[16] - **多智能体协同需求**:复杂任务需多个智能体协作,如酷开超级智能体已展示家庭服务整合能力,但多数产品仍停留在单任务阶段[17][18] - **硬件入口价值提升**:智能体重塑硬件交互逻辑,电视、学习机等设备可能成为服务中枢,例如教育智能体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方案[19][20] 行业动态与市场潜力 - 红杉AI峰会预测智能体市场潜力为"10倍于云计算"[1] - 2025年谷歌I/O、微软Build等大会均将智能体列为核心议题,覆盖编程、医疗、金融等行业[1] - 酷开在2025年春季发布会推出六大智能体构成的超级智能体系统[1]
AI电视大战,谁抢先吃到了红利?
创业邦· 2025-05-01 10:05
电视行业AI转型 - 电视行业作为成熟存量市场,因AI技术迎来第二春,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国产厂商如海信、TCL在底层芯片、大模型到终端体验全面布局,苹果也被曝出研发智能电视 [7] - 行业经历从硬件价格战到互联网电视时代靠软件盈利,再到AI重塑价值的演变 [7] - 2024年海信视像电视营收超466亿元,TCL电子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同比翻倍 [8] 业绩回暖驱动因素 - 高端化+大屏化战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避免价格战,提升单价 [9] - 日韩厂商竞争力下降,国产厂商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国内竞争压力 [9] 系统服务商AI红利 - 酷开科技等系统服务商成为AI第一轮红利受益者,推出超级智能体并与运营商、车载等多领域合作 [10][13] - 商业化优势:FPGA架构和32B小模型降低算力成本,中游位置积累的垂直场景数据优势 [13] - 商业模式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推出软件售卖、设备授权等四大路径 [14] AI电视核心场景 - 显示领域:三星8K AI画质芯片、海信RGB-Mini LED电视应用AI画质芯片提升画质音效 [19] - 交互场景:海信、创维基于自研大模型推出AI智能体,三星Vision AI强调物联网生态互联 [19][20] - 互联场景:电视作为智能家居中枢协调其他设备 [18] 行业痛点与AI价值 - 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70%暴跌至2024年30%,AI通过重构交互体验提升用户活跃度 [15][16] - AI技术主要解决画质提升、环境自适应、跨设备协同等传统电视痛点 [18][19]
AI电视大战,谁抢先吃到了红利?
36氪· 2025-04-30 03:24
行业现状 - 电视行业作为成熟存量市场,因AI技术迎来第二春,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国产厂商如海信、TCL也在AI领域全面布局 [2] - 苹果被曝尝试推出全新自研智能电视,行业竞争加剧 [2] - 电视行业经历从硬件价格战到互联网电视时代靠软件盈利,再到AI重塑价值的演变 [2] 公司业绩 - 海信视像2024年电视营收超466亿元,全年实现正增长 [2] - TCL电子2024年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同比翻倍 [2] - 业绩回暖主要得益于"高端化+大屏化"战略和产品结构优化,而非AI技术 [3] 市场格局 - 国产电视巨头通过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4] - 日韩厂商表现不佳,为国产厂商创造发展机会 [4] AI商业化 - 系统服务商酷开科技成为AI第一轮红利受益者,推出"超级智能体"并与运营商、车载等多领域合作 [6] - 酷开基于FPGA架构开发32B小模型,运行成本可控且具备场景数据优势 [6] - 商业模式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推出软件售卖、设备授权等四大商业化路径 [8] 技术应用 - AI在电视领域主要应用于显示、交互和互联三大领域 [9] - 显示领域是AI落地的传统战场,三星、海信等厂商通过AI算法提升画质和音效 [11] - 交互和互联成为AI电视竞争新焦点,海信、创维采用中心化场景思维,三星强调物联网生态互联 [13][14] 行业挑战 - 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的70%暴跌至2024年的30%,用户活跃度下降是行业主要问题 [9] - AI电视竞赛刚刚开始,最终需通过用户体验验证技术价值 [15]
【产业互联网周报】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传Manus融资7500万美元;美分析师:H20出口管制毫无意义,对中国AI发展影响不大
钛媒体APP· 2025-04-28 03:16
人工智能专利与技术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指导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池 [2] - 科大讯飞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升级,在数学、代码等任务上效果显著提升,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 [8] 企业融资与估值 - 通用型AI智能体Manus AI背后的中国创业公司"蝴蝶效应"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近5亿美元 [3] - 未来智能获数千万元Pre A+轮融资,月活增长超10倍,复购率44% [81][82] - 美国AI初创公司Manychat完成1.4亿美元B轮融资,专注于AI营销机器人 [83] 大模型与AI产品动态 - 字节内测Agent产品"扣子空间",支持调用多位专家Agent完成任务 [4]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价格最高降低80%,每百万token输入价格0.8元 [50][51] - 智谱旗下GLM-4-Plus降价90%,从50元/百万tokens降至5元/百万tokens [37]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宇树机器人回应春晚"死机"事件,称系误按急停按钮 [7] - 美的宣布人形机器人5月进厂,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 [63] -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相关岗位招聘约80个,擎天柱AI团队扩招 [64] 算力与基础设施 - 内蒙古算力规模达12万P,其中90%为智能算力,居全国第一 [29] - 百度点亮国内首个全自研三万卡集群,支持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48] - 青岛计划到2027年算力总规模达12EFLOPS,智能算力占比40% [104]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94][97] - 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五年增长4.5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98] - 习近平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105]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功能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 [59][60] - Yandex推出新一代AI车载平台,月活跃用户超7000万 [16] - 蚂蚁集团在广州设立"双中心",深化数字金融和跨境支付合作 [11] 教育与人才培养 -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教研团队含多位院士和国家级人才 [9] - 蚂蚁集团推出"Plan A"AI人才专项,面向全球招募顶尖AI研究人员 [46] - 教育部本科增列人工智能教育等29种新专业,聚焦AI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96]
酷开一口气甩出 6 个超级智能体!CEO:一定要做 AI 原生,性价比是我们追求的主要方向
AI前线· 2025-04-25 13:48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在2025春季发布会上推出超级智能体,涵盖影音、健康、生活、设备、创作、教育六大领域,并发布酷开学习机Y41 Air、酷开闺蜜机C20系列等硬件产品 [2] - 公司宣布正式以AI原生企业的定位面向未来发展 [2] - CEO提出"所有硬件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的理念 [3] 行业现状与公司定位 - 当前智能体市场存在应用广度及深度不足、设备交互无法满足场景需求的问题,导致智能体应用价值未充分发挥 [5] - 公司强调自身作为应用厂商更注重性价比,与大厂专注大模型的逻辑形成差异化 [8] 技术规划与产品迭代 - 公司计划分三步推进超级智能体发展:用户数据闭环观察(3个月)、升级意图识别模型(7B→32B)、保持与行业领先大模型同步 [6] - 超级智能体将支持软件售卖、设备授权、PaaS服务、生态共赢等合作模式,Q1签约智能体销售中软件与硬件各占50% [7] 商业化与成本控制 - 公司内部重点核算大规模使用成本,确保成本足够低以实现商业化落地 [8] - 智能体需达到标准化产品要求才能销售,需确保用户数据达到基本程度 [8] 行业合作与场景落地 - 公司已在运营商、车载、酒店、办公等领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一汽奔腾、极氪汽车等车企及途虎养车等后装服务商 [9] - 公司提供智能座舱和影音娱乐系统软硬件全链路解决方案赋能汽车行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