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600036)

搜索文档
从田惠宇、丁伟再到王庆彬,招商银行缘何出现塌方式腐败?
水皮More· 2025-09-15 09:26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多名高管因腐败问题被查 反映金融领域存在系统性权力监督缺失和制度漏洞 [2][5][7][8] 高管腐败案例 - 原副行长王庆彬退休五年后被监察委调查 曾历任建行山东分行副行长 招行济南分行 上海分行及总行副行长 [2][5] - 原行长田惠宇因受贿超2.1亿元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获利近2.9亿元 被判处死缓并没收全部财产 罚款超3亿元 [2][5] - 原副行长丁伟与王庆彬先后被查 三人均曾担任招银国际董事长 该平台成为权力变现通道 [5][7] 腐败操作模式 - 田惠宇通过"代持"和"影子公司"将招银国际投资收益转入私人账户 其中对宁德时代的早期投资为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涉及利益输送 [5] - 王庆彬退休后出任招商局融资租赁董事长及多家金融机构独董 体现"退休不退场"的期权腐败模式 [6] - 案件由青海海东市监察委异地管辖 反映案件牵扯深远且存在供述链关系 [6][7] 腐败成因分析 - 权力过于集中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分行行长和业务条线高管缺乏制衡 例如王庆彬兼任总行副行长和北京分行行长 [7] - 投商行一体化 跨境投资等创新业务存在监管滞后 内控机制未同步跟上 [7] - 业绩至上导向导致企业文化异化 高管模糊公私边界 认为"为银行赚钱后个人分羹合理" [7] 系统性影响 - 齐鲁银行在王庆彬辞任独董时未按惯例感谢其贡献 仅注明"个人原因" 反映机构对潜在风险的预判 [8] - 连续三任招银国际掌门人落马表明问题并非个别人物堕落 而是系统性失范 [8] - 金融反腐需强化权力监督与制度制衡 退休和时间均不能规避责任 [8]
股份制银行板块9月15日跌0.97%,兴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2
板块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97%[1] - 上证指数下跌0.26%至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1] - 兴业银行领跌板块 跌幅达1.63%[1] 个股涨跌情况 - 民生银行跌幅最大达1.14% 成交563.27万手[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29.64亿元 跌幅0.75%[1] - 光大银行成交量最大达522.18万手 跌幅0.55%[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1] - 游资资金净流入7.7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02亿元[1] - 光大银行主力净流出4.04亿元 占比-21.37%[2]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出4.31亿元 占比-14.54%[2]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4.47亿元 占比-18.25%[2] 资金结构特征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1.27亿元 占比-18.78%[2] - 兴业银行散户净流入2.20亿元 占比12.72%[2] - 中信银行游资净流出2279.38万元 占比-6.09%[2]
招商银行(0396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5 08: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净利润同比增长3.87%至876亿元[3] - 营业净收入为1699.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3%[1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30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25%[15] - 营业净收入1699.23亿元同比下降1.73%[20][24]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20]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106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6亿元人民币[37][39] - 非利息净收入638.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7%[41]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76.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43] - 公司非利息净收入638.38亿元同比下降6.77%占营业净收入37.57%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140]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6.02亿元同比下降1.89%占非利息净收入58.90%[140] - 大财富管理收入208.57亿元同比增长5.45%[140] - 代销理财收入45.91亿元同比增长26.27%代理保险收入32.09亿元同比下降18.76%[141] - 代理基金收入24.38亿元同比增长14.35%代理信托计划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46.90%[141] - 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499.77亿元,同比增长0.02%,营业净收入932.56亿元,同比下降0.71%,占公司营业净收入的61.56%[159] - 批发金融业务税前利润331.35亿元,同比下降5.73%[171] - 批发金融业务营业净收入608.72亿元,同比下降5.87%[171] - 信用卡利息收入306.12亿元同比下降4.96%[166] - 信用卡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同比下降16.23%[166] - 集团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520.36亿元,同比增长1.64%[11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成本收入比30.11%,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17] - 经营费用总额为56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7%[45] - 信用减值损失为246.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6%[48] - 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23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0.92亿元[49] - 本期计提贷款损失准备233.4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6.08亿元显著减少[94] - 经营费用同比下降1.01%[133] 净利息收入相关指标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26%至1,156亿元[3]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0.21%至875亿元[3] -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20][36] - 非利息净收入638.38亿元同比下降6.77%[20] - 净利息收益率1.88%,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17] - 净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重62.43%,同比上升2.03个百分点[17] - 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190.80亿元同比下降9.93%[26]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565.19亿元同比下降15.04%[32] - 投资利息收入449.33亿元同比增长8.05%[2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1.88%,同比下降12个基点[37] - 2025年上半年生息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3.14%,同比下降46个基点[37] - 2025年上半年计息负债年化平均成本率1.35%,同比下降37个基点[37]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息收益率1.86%,环比下降5个基点[40] - 净利息收益率为1.88%(集团)和1.94%(公司),同比下降12和13个基点[137] - 第二季度净利息收益率1.86%(集团)和1.91%(公司),较一季度下降5个基点[137]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细分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6.02亿元同比下降1.89%[23]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9%[41]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72.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7%[41]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27.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9%[43]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为72.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7%[43] 投资相关收益 - 投资净收益20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42] - 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48.1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减少[42] - 投资净收益为20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43] 资产和负债规模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4.71%达到125,000亿元[3] - 资产总额达12.66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16%[15]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12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31%[15] - 客户存款总额为9.42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58%[15] - 资产总额126571.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6%[20] - 资产总额为126,571.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16%[50]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1,166.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31%[54]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39,735.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22%[52][56] - 公司负债总额1,136,029.1百万元(113,602.91亿元),同比增长4.05%[67] - 客户存款总额942,237.9百万元(94,223.79亿元),占总负债82.94%,同比增长3.58%[69][70] - 客户存款余额90634.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5%[146] - 公司贷款27987.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4%占贷款总额41.41%上升1.85个百分点[149] - 债券投资3184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0%占总资产26.98%上升1.68个百分点[149] - 公司客户存款余额50,468.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1%[177] - 公司贷款总额27,987.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4%,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41.41%[180] - 零售贷款余额3611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94%[168]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238.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170] - 零售小微贷款余额8,417.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7%[170] - 消费贷款余额4,162.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8%[170]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0,293.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9%,零售客户存款余额40,166.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9%[160] - 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余额64,544.92亿元,较年初增加3,954.69亿元[172] - 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4.45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51%[198] - 招银理财产品余额2.46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40%[198] - 招商基金资管业务规模1.54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1%[198] - 招商信诺资管业务规模3053.1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2%[198] - 招银国际资管业务规模1479.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3%[198] - 招商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8966.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3%[200]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3] - 拨备覆盖率456.23%较上年末上升6.42个百分点[3] - 不良贷款率0.9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7] - 不良贷款率0.9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1] - 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663.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7.60亿元,不良贷款率0.93%,下降0.02个百分点[75] - 公司贷款总额为7,116.62亿元人民币,其中正常类贷款占比97.64%,关注类贷款占比1.43%,不良贷款(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合计占比0.93%[74] - 公司贷款余额30,896.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89%,占贷款总额43.42%,不良额286.48亿元,减少18.27亿元,不良率0.93%,下降0.13个百分点[79] - 零售贷款余额36,781.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92%,占贷款总额51.68%,不良额377.13亿元,增加25.78亿元,不良率1.03%,上升0.07个百分点[79] - 制造业贷款余额7,220.2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82%,占贷款总额10.15%,占比上升0.43个百分点,不良率0.44%[80][81] - 房地产业公司贷款余额3,115.54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4.38%,不良率4.74%,较上年末4.94%下降0.20个百分点[80] - 信用卡贷款余额9,244.89亿元人民币,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76]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383.79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20.21%,不良率0.46%,较上年末0.48%下降0.02个百分点[76] - 批发和零售业公司贷款不良率1.00%,较上年末1.07%下降0.07个百分点[80] - 票据贴现余额3,487.37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4.90%,不良率0.00%[76] - 公司整体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末的0.93%略微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0.92%,不良贷款总额从611.17亿元人民币增至619.23亿元人民币[82]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4.74%改善至4.56%,但不良贷款金额仍高达127.86亿元人民币,是该行不良率最高的行业[82] - 制造业贷款总额从6,414.76亿元人民币增至6,913.08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从0.50%改善至0.45%[82] - 信用贷款总额从2.8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24%至2.89万亿元人民币,其不良率从0.96%上升至1.02%[87][88] - 保证贷款总额从8,724.9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0.28%至9,622.04亿元人民币,其不良率从1.97%显著改善至1.57%[87][88] - 长江三角洲地区贷款占比最高达22.49%,贷款金额从1.54万亿元人民币增至1.60万亿元人民币,不良率稳定在0.90%[84] - 东北地区不良贷款率最高达1.71%,虽较2024年末的1.73%略有改善,但仍远高于平均水平[84] - 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达1,589.86亿元人民币,占资本净额的11.57%和贷款总额的2.23%[89]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金额为249.99亿元人民币,占资本净额的1.82%,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9] - 逾期贷款总额970.84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比例1.36%,较上年末增加52.09亿元且占比上升0.03个百分点[90] - 逾期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49.12%(主要为信用卡逾期),抵质押贷款占比34.42%,保证贷款占比16.46%[90] - 重组贷款金额261.23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0.37%,其中逾期超90天的重组贷款金额91.09亿元[91]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2727.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4.32亿元,拨备覆盖率410.93%[94] - 不良贷款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值为1.28,与逾期60天以上贷款比值为1.12[90] - 新生成不良贷款327.21亿元,同比增加7.49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年化)0.98%,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151]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2,617.0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9亿元,拨备覆盖率422.63%,较上年末下降2.60个百分点[151] - 报告期共处置不良贷款318.46亿元,其中证券化146.21亿元,常规核销127.19亿元,现金清收30.91亿元[151] - 公司贷款不良生成额22.22亿元,同比减少32.92亿元,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生成额107.30亿元,同比增加43.01亿元[151]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0.4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155] - 消费信贷类业务不良率1.64%(2025年6月),较2024年末的1.54%上升0.10个百分点[154]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75%(2025年6月),与2024年末持平,但逾期贷款率从3.87%降至3.46%[154]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不良率0.92%(2025年6月),较2024年末的0.93%下降0.01个百分点[154] - 消费信贷业务不良贷款额220.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45亿元,不良贷款率1.64%,较上年末上升0.10个百分点[156] - 消费信贷业务关注贷款率3.35%,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2.92%,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156] - 零售小微贷款不良率0.96%,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关注率0.57%,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逾期率1.18%,较上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157] - 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161.53亿元不良率1.75%[166] - 零售不良贷款余额214.15亿元不良率0.8%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169] - 公司贷款不良率0.87%,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180] - 不良贷款率为0.92%,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135]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4.56%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144]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72%较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00%,较上年末下降0.86个百分点[17]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00%,一级资本充足率17.07%,资本充足率18.56%,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86/0.41/0.49个百分点[99] - 高级法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82%,较上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102] - 高级法下一级资本充足率17.03%,较上年末下降0.50个百分点[102] - 高级法下资本充足率18.55%,较上年末下降0.62个百分点[102] - 权重法下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92%,较上年末下降0.51个百分点[103] 风险加权资产 - 风险加权资产74047.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54%,其中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增长93.49%至3807.12亿元[100]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3413.01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90.50%[102]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56674.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0%[102] - 集团市场风险加权资产3807.12亿元[110] - 集团操作风险加权资产7157.62亿元[111] - 公司高级法下风险加权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为56.52%,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税前)为23.53%[158] 业务线表现:零售金融 - 零售客户总数达2.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86%[117]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9%[121] - 零售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6107.0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90%[123] - 零售客户总数2.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86%,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563.2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7%[160] - 零售理财产品余额42,805.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4%[161] - 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2,663.78亿元,同比下降7.84%,代理信托类产品销售额918.36亿元,同比增长175.24%[161] - 代理保险保费851.60亿元,同比增长32.77%[161] - 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610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9%[162] - 资产配置客户达1132.6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17%[163] - 私人银行客户达182740户较上年末增长8.07%[164] - 信用卡流通卡9692.67万张流通户6963.32万户[166] - 信用卡交易额20209.6亿元同比下降8.54%[166] - 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1,300万户[186] 业务线表现:批发金融 - 公司客户总数达336.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6%[117] -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6962.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91%[122] - 对公绿色贷款余额4147.14亿元,较年初增长12.90%[122] - 公司客户总数336.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有银行开30万年薪,和大厂争夺AI人才,金融科技招聘需求翻倍
36氪· 2025-09-15 08:26
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聘趋势 - 多家商业银行开启2026年度校园招聘 金融科技类岗位需求火热 部分银行明确表示需求翻倍[1] - 工商银行首次推出人工智能专项招聘 浙商银行管培生计划优先考虑计算机 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等AI专业背景[1] - 广发银行金融科技类需求增加100% 中信银行总校招保留信息科技类岗位 涵盖人工智能 研发 数据分析等方向[2] AI人才争夺与战略转型 - 银行业对AI人才集中争夺 标志行业技术应用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价值创造新阶段[1][3] - 地方性银行如杭州银行 上海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均推出AI相关岗位 参与AI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应用开发[3] - AI技术定位从辅助转向核心驱动 应用于智能风控 智能投研 信贷报告生成等核心业务 推动个性化服务演进[4] 招聘要求与岗位特点 - 学历要求一般为硕士以上 社招岗位对技术栈有要求 金融行业或互联网头部企业相关经验优先考虑[3] - 科技类岗位普遍要求轮岗 如工商银行人工智能专项招聘采用科技机构+境内分行组合培养模式 锻炼1年后返回总行[7] - 银行侧重人工智能在传统业务上的应用 竞争相对互联网行业较缓和 存在新发展机会[6] 薪酬水平对比 - 互联网大厂大模型 强化学习岗位月薪8-11万元 16薪制 年薪约128-176万元[6] - 头部股份行总行大模型算法年薪30-35万元 其他银行算法及软件开发岗位年薪大多20-30万元[6] - 总行或发达地区薪资较高 但整体低于互联网大厂 且入职时需基层轮岗[6][7]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技术落地面临场景适配难题 需平衡智能投顾合规与效率 个性化服务中的数据安全与体验[7] - AI+业务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机构面临引进与培养双重压力[7] - 复合型人才可推动智能对话式财富管理 大数据信贷等创新业务发展 为银行开辟新增长路径[7]
十八逐梦正青春,有招有为创一流——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第四届四城健步走圆满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07:53
公司活动概况 - 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在成立18周年之际于9月14日举办第四届健步走活动 活动覆盖呼和浩特 鄂尔多斯 包头 呼伦贝尔四地 主题为"十八逐梦正青春 有招有为创一流" [1] - 活动吸引零售客户 代发企业客户 公司企业客户及合作企业客户参与 通过健步走倡导健康生活并共赏城市美景 [1] 活动执行细节 - 参与者统一服装在四地指定场地集合 包括呼和浩特劳动公园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湖广场 包头赛汗塔拉城中湿地草原 呼伦贝尔法治广场 现场设置检录区发放参赛装备 [3] - 分行领导在开幕式致辞欢迎客户 专业健身教练带领热身互动 全程设置多个补给点提供饮用水和能量补给 配备专业医疗保障团队 [3][4] 活动成果与战略意义 - 活动持续两小时后陆续有选手抵达终点 参与者领取纪念奖牌并拍照留念 活动强化客户身体锻炼与自然亲近机会 [6] - 该分行连续四年举办四城健步走活动 旨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践行社会责任 未来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举办多元客户活动 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和增值体验 [6]
投资者偏好变了?银行代销基金份额下滑,指数基金成新发力点
搜狐财经· 2025-09-15 03:57
行业格局 - 银行仍是权益基金代销主力军 前十名中占据六席 [2] - 基金代销机构百强构成中 银行24家 独立销售机构18家 券商57家 保险公司仅1家 [6] - 银行渠道权益基金占有率从超50%降至40%左右 券商渠道市占率逐年提升 [6] 机构表现 - 蚂蚁基金以8229亿元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稳居第一 较2024年底增长11.38% [6] - 招商银行权益基金规模4920亿元位列第二 增速达19.85%为前五名中最快 [6] - 天天基金权益基金规模3496亿元排名第三 增速仅0.09% [6]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列第四第五 规模分别为3399亿元和2638亿元 [6] - 非货币基金方面 蚂蚁基金突破1.5万亿元 招商银行突破1万亿元 天天基金突破6000亿元 [8] 市场份额变化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占比:商业银行41.79% 独立销售机构28.54% 券商27.41% 环比分别减少0.14/0.21个百分点和增加0.15个百分点 [6]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商业银行43.1% 独立销售机构34.79% 券商20.44% 环比分别减少1.11个百分点和增加0.55/0.46个百分点 [6] 指数基金发展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占比:券商55.34% 独立销售机构30.34% 商业银行13.66% 环比分别减少2.33个百分点和增加0.33/2.37个百分点 [9] - 商业银行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达2667亿元 较2024年底1923亿元大幅增长38.69% [9]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大幅提升169% 从75亿元增至202亿元 排名上升16位至第26名 [10] - 蚂蚁基金以709亿元规模领跑指数基金销售 国泰海通增加350亿元 招商银行/中信证券/农业银行/招商证券增加超百亿元 [10] 市场驱动因素 - 互联网金融发展使年轻投资者更倾向在线平台 专业投资平台需求上升 [3] - 股市大涨行情推动指数基金赚钱效应 银行积极布局此类产品 [9] - 利率下降促使储蓄搬家 银行强化ETF等被动指数产品推广 [11] - 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银行更倾向推荐净值波动可预测的指数基金 [11]
中国银行业:2025 年宏观、金融与房地产调研要点-China Banks_ Takeaways from 2025 macro, financial and property tour
2025-09-15 01:49
**中国银行业与宏观经济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银行业 宏观经济 房地产 金融科技[2][7] * 公司:工商银行(ICBC) 建设银行(CCB) 中国银行(BOC) 中信银行(CITIC) 民生银行(MSB) 招商银行(CMB) 成都银行(BOCD) 杭州银行(BOHZ) 南京银行(BONJ) 浦发银行(SPDB) 交通银行(BOCOM) 农业银行(ABC) 兴业银行(IB) [24][25][26][27][29][30][31][32][33]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前景** * 2025年GDP增长目标约5%有望实现 主要基于H1增长5.3% YoY和H2低基数效应 但2026年增长风险显著增加[3][12] * 进一步政策降息可能性低 更倾向于定向财政补贴(如1%消费贷款补贴) Q3或是额外财政政策窗口期[3][12] * 通胀疲软反映结构性问题:7月CPI/PPI同比+0.1%/-1.2% 反内卷措施仅暂时性帮助[3][11] * 人民币可能温和升值 因美元走弱和贸易再平衡 出口可承受2-3%升值幅度[3][19][22] * 资本市场监管层优先健康发展 市场复苏受中美关税紧张缓解 全球流动性改善和资本配置再平衡驱动[3][15] **结构性挑战与长期改革**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通过债券发行暂时缓解 但收支错配根本问题未解[4][10][12] * 消费税改革可能2025年推出:从生产环节延迟至消费环节征收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4][16] * 通缩压力源于投资驱动模式导致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4][11] * "十四五"规划重点包括新质生产力 服务消费和人民福祉 服务消费占比目标从当前46%提升至50%以上[14][16][17] **银行业经营与展望** * 净息差(NIM)接近底部或即将稳定:多数银行预计NIM下行压力减缓 支持收入和盈利前景[5][24][25][26][29][31][32][33] * 贷款需求仍疲软 尤其普通企业(非政府相关)和零售贷款 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承压[5][24] * 区域银行表现分化: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因高股息收益率 强劲盈利增长和高ROE受青睐[5][24] * 小银行加速整合或被大银行收购 但风险可能集中化 美国对大型中资银行制裁可能性极低[20][22] **房地产与消费市场动态** * 房地产政策放松空间有限:保交付倡议已完成超600万套 但二级市场价格仍下行 新房需求旺盛[18][22] * 零售消费增长疲软: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至3.5% YoY(2014年为12.0%) 7M25小幅回升至4.8% YoY[16] * 服务消费成为关键驱动:文化 教育 医疗和交通是战略增长领域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在H125带动1.6万亿元销售[16] **金融科技与跨境支付** * 稳定币和公链技术低调研究中:稳定币可作为跨境支付新基础设施 降低对SWIFT依赖(费用高达6.7%C端/2.2%B端) 处理时间从2-3天缩短至近实时[21][23] * 香港是试验场 监管更接近美国标准 需用户地理识别和地区服务限制[23] **投资偏好与风险提示** * 偏好高股息标的:H股推荐工行 建行 中信银行;A股推荐招商银行 区域银行推荐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5][24] * 主要风险:资产质量恶化 资本充足率压力 利率下行对盈利的冲击[37] **其他重要细节** * 反内卷措施本质是供给侧限制 仅暂缓价格下跌而非推升价格[13] * 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1年期存款收益率已低于1% 继续降息边际效应递减[22] * 保险机构积极投资银行 金融体系内风险关联度上升[22]
8月新增信贷恢复较大规模正增长,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较明显
环球网· 2025-09-15 00:59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指标 - 8月末M2同比增长8.8% M1同比增长6% M1-M2剪刀差收窄至-2.8%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1] -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8月新增信贷恢复较大规模正增长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强 [1] - 货币政策重点转向优化结构 物价水平明显偏低 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有充分空间 今年新增信贷和社融有望恢复同比多增 [1] 居民资产配置变化 - 8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明显 [1] - 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跷跷板关系 与资本市场表现紧密相关 反映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初露端倪 [1] 银行业投资机会 - 重点推荐改善及优质A股银行 包括浦发银行 南京银行 上海银行 招行银行 兴业银行 [4] - 关注高股息且基本面改善的H股大行 综合考虑基本面趋势 股息价值和潜在战投因素 [4]
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出炉【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9-15 00:08
上周市场回顾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 科创50领涨5.48% 中小板指涨3.66% 中证500涨3.38% 沪深300涨1.38% 上证综指涨1.52% 创业板指涨2.10% [1][9] - 除科创50外 主要宽基指数成交额均下降 过去52周均位于95-100%历史分位水平 [1][10] - 电子行业收益领先达5.98% 房地产涨5.82% 农林牧渔涨4.52% 银行跌0.64% 综合金融跌0.58% 医药跌0.28% [1][14]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1961亿元 逆回购到期10684亿元 净公开市场投放12645亿元 [1][17] - 不同期限国债利率上行 利差扩大3.69BP 质押式回购1M利率升7.38BP SHIBOR 2W升5.70BP [17][18] - 中证转债指数涨0.43% 成交额3843亿元 较前周减少298亿元 [24] 基金申报与发行 - 上周上报46只基金 较前周减少 含3只FOF 3只QDII及多只ETF [1][2]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首日结募 规模超10亿元 认购确认比例32.95% 基金经理余懿专注港股通标的 [1][5] - 新成立基金40只 发行规模217.94亿元 较前周减少 偏股混合型13只 被动指数型12只 [3][43] - 股票型基金发行177.49亿元 混合型7.77亿元 债券型32.68亿元 [42] - 上周55只基金进入发行阶段 本周27只待发行 以被动指数型(13只)和普通股票型(4只)为主 [46][48] 公募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周收益2.18% 灵活配置型1.73% 平衡混合型0.91% [1][29] -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中位数收益27.40% 灵活配置型20.09% 平衡混合型11.51% [1][30] - 指数增强基金周超额收益中位数-0.04% 量化对冲型收益中位数-0.08% [1][33] -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超额中位数3.32% 量化对冲型收益中位数0.65% [1][33] - 普通FOF基金243只 目标日期基金119只 目标风险基金152只 [1][35] - 目标日期基金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13.94% 表现最优 [1][36] 行业创新与市场动态 - 易方达推出"指数直通车"小程序 覆盖超3000只ETF和场外指数基金 涉及A股/港股/美股等市场 [1][6] - 基金业协会公布2025H1销售保有规模百强 蚂蚁基金权益保有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 [7][8]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22亿元 较2024H2增14.57% 权益基金保有51374亿元增5.89% 非货币基金保有101993亿元增6.95% [7][8] - 通信行业今年以来累计收益63.94% 有色金属60.31% 电子38.03% 煤炭行业收益最低为-5.70% [14][16] 基金经理变动 - 上周38家基金公司89只产品基金经理变动 华夏基金(13只) 太平基金(10只) 国联基金(7只)调整频繁 [40][41]
从田惠宇、丁伟再到王庆彬,招商银行缘何出现塌方式腐败?
新浪财经· 2025-09-15 00:01
核心事件概述 - 招商银行原副行长王庆彬于2025年9月被青海海东市监察委调查 退休五年后仍被追责 [1] - 招商银行一年内连续三名高管被查 包括原副行长丁伟(2024年)及原行长田惠宇(更早前)形成"塌方式腐败"现象 [1][2] 腐败案件特征 - 高管通过招银国际平台进行权力变现 三人曾长期共事并先后担任招银国际董事长 [1] - 王庆彬退休后出任招商局融资租赁董事长 并在齐鲁银行 国华兴益保险资管担任独董 形成"旋转门"操作 [2] - 案件采用异地管辖模式 由青海海东市监察委办理 显示案件涉及深远利益网络 [2] 腐败滋生原因 - 权力过于集中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王庆彬曾兼任总行副行长和北京分行行长 田惠宇同时担任行长和招银国际董事长 [2] - 创新业务监管滞后 投商行一体化 跨境投资等业务内控机制未同步跟进 招银国际成为利益输送通道 [2] - 企业文化异化 业绩至上导向模糊公私边界 部分高管认为"为银行赚了钱 自己分一杯羹也合理" [3] 行业影响与警示 - 金融反腐重点打击"逃逸式离职"和"期权腐败" 王庆彬案例体现中央政策执行力度 [2] - 系统性失范问题突出 三任招银国际掌门人接连落马 反映制度监督缺位问题 [3] - 招商银行需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革 方能重拾"零售之王"行业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