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钢铁(600022)

搜索文档
黄振辉任莱钢集团党委书记,曾长期任职山钢金融板块
齐鲁晚报· 2025-08-15 02:35
公司人事调整 - 莱钢集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领导班子调整决定 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迟明杰主持会议[1] - 黄振辉任莱钢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乔立海任党委副书记兼董事并被推荐为总经理人选[4] - 黄振辉具有金融背景 曾任山钢金融控股(后更名为山钢资本控股)党委书记及董事长 2023年6月当选山钢集团党委常委[4] 公司基本信息 - 莱钢集团成立于1999年 注册资本达51.33亿元人民币[6] - 2008年山东钢铁整合重组后 莱钢集团成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6]
国资三棱镜|从连续2年亏损到连续5个月盈利,山钢的180°转身与钢企的时代命题
大众日报· 2025-08-14 02:36
公司业绩表现 - 1至7月利润同比减亏20.86亿元 连续7个月经营改善且连续5个月保持盈利 [3] - 旗下12家单位中5家超额完成挑战目标 11家完成基础目标 仅淄博张钢未达标 [3] - 山钢资本 金岭矿业 山钢股份利润总额位列前三 累计利润同比增长前三为山钢股份 金岭矿业 冶金机械厂 [3] 非钢产业贡献 - 山钢资本1-7月利润总额6.45亿元 同比增长13.52% 完成奋斗目标进度116.35% [3] - 金岭矿业1-7月人均创效13.64万元 同比提升84.57% 铁精粉产销量创新高 [3] - 莱钢集团1-7月实现钢材吞吐量182.54万吨 加工11.64万吨 配送287.23万吨 [4] 战略与管理变革 - 实施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模式 明确山东钢铁与金岭矿业两家上市公司定位 [4] - 通过换帅引入吕铭 张润生等专业人才 推动股份回购与"统筹两翼 双轮驱动"战略 [4] - 紧抓宝钢股份对钢铁板块一体化协同机遇 济南基地突破铁前降本 日照基地聚焦价值创造 [4] 行业环境变化 - 20家千万吨级钢企2025年上半年产量同比下降3.7% 行业保持低库存与供需平衡 [7] - 铁矿石 焦炭等原料价格降幅远超钢材价格13.35%的跌幅 成本端让利带来超额收益 [7] - 钢材出口量达5815万吨 镀层板 电工钢等高端产品出口增长15% [7] 绿色转型与需求结构 - 上半年超7亿吨钢铁产能实现超低排放 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绿色与效率竞争 [8] - 基建投资增长4.6% 汽车 家电 船舶等制造业用钢需求逆势增长 [8] - 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利润率从1.14%提升至1.97% [7]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以双轮驱动 精益运营 协同增效 绿色转型为核心的新盈利模式 [5] - 需聚焦高端化突围 绿色化转型 国际化布局 从传统钢企升级为绿色高端材料服务商 [13] - 国家粗钢产量调控政策预计下半年显现效果 钢铁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 [11]
山钢济南钢城基地已成为国内海洋工程用钢主要生产基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8-13 04:25
公司研发与创新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占比4%以上 [1][3] - 组建济南精品钢产业技术研究院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4项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9项 [3] - 成立18个联合研发机构 成功研发海工钢 风电钢 高强耐磨钢等特色产品 Q500MPa风电钢板实现全球首发 [3] 生产基地与产能 - 公司运营济南钢城和日照岚山两大生产基地 现有钢铁产能2140万吨 [3] - 济南钢城基地成为国内海洋工程用钢 工程机械用钢 风电钢的主要生产基地 [1][3] 智能化建设 - 全面实施信息化提升改造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造智慧工厂 [4] - 5G智能料场 无人行车等数智化项目投运 生产基地获评省级智能工厂 [4] - 成立AI数智部 编制AI+钢铁行动方案 策划22项应用项目 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0项AI场景落地 [4] 绿色发展与环保 - 累计投资140多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其中钢城基地投资60多亿元 [4] - 在全国较早实现全域环保绩效A级 管线钢产品获国家级绿色产品认证 [4] - 构建五大循环链 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研判2025!中国桥梁板行业产业链、产量及进出口分析:产量上扬,贸易壁垒加剧及国际市场需求波动致进出口“双降”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01:24
行业概述 - 桥梁板是制造桥梁结构件的专用厚钢板 采用桥梁建筑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造 钢号末尾标注"q"以标识其专用属性[2] - 核心功能是承受桥梁的载荷与冲击 需具备高强度 高韧性 抗疲劳性 低温韧性及耐大气腐蚀性等特性[2]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点统计企业桥梁板带产量为134万吨 同比增长3.8%[1][8] - 屈服强度要求大于345MPa(Q345qE) 抗拉强度大于470MPa(Q420gE) 板厚方向断面收缩率不低于35%[3] - 低温韧性要求-40℃冲击功不低于120J(Q420gE) 特殊产品可达200J[3] - 碳当量不超过0.44%以保证焊接质量 2向性能达Z25级别防层状撕裂[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主要包括铁矿石 煤炭 防腐涂料等原材料 以及高炉 烧结机 电炉 转炉 轧机 涂层生产线等生产设备[4] - 中游为桥梁板生产制造环节[4] - 下游主要应用于公路交通 铁路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政工程等领域 例如公路桥梁 铁路高架桥 城市立交桥 跨江跨海大桥等[4] 政策与需求驱动 - 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升公路网络韧性 推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全覆盖[6]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公路桥梁数量达110.81万座 同比增长2.67% 桥梁总里程突破1.02亿延米 同比增长7.02%[6] - 特大型桥梁(单孔跨径≥150米)数量占比提升至18.3% 反映跨江跨海 城市立体交通等复杂工程需求激增[6] 进出口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钢铁制桥梁及桥梁体段进口数量111.28吨 同比下降68.04% 进口金额265.45万元 同比下降87.09%[10] - 同期出口数量4.39万吨 同比下降39.10% 出口金额5.85亿元 同比下降44.81%[10] - 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但全球贸易壁垒和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对出口造成挑战[10] 重点企业分析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产品等级从Q345至Q690系列全覆盖 国内首创桥梁高强钢 全疆域桥梁耐候钢 桥梁缆索钢等高性能桥梁钢[14] - 河钢集团开发240余个新产品 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项目定制研发抗震螺纹钢筋和高强易焊接桥梁板[14] - 鞍钢集团起草桥梁钢生产国家标准《GB/T714-2015桥梁结构用钢》以及3项团体标准 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14] - 山东钢铁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2.55亿元 同比增长15.66% 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同比下降97.74%[14] - 河钢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216.17亿元 同比下降0.92% 研发投入金额23.43亿元 同比下降8.52%[16] 技术发展趋势 - 高强度 耐久性材料应用成为主流 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高强钢 耐候钢等[18] -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全面渗透 5G+工业互联网 BIM+GIS技术 智能传感器推动制造向"黑灯工厂"模式转型[18] - 装配式桥梁板 模块化施工工艺普及缩短建设周期 降低施工成本[18]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等文件强制要求新建桥梁满足绿色建材使用要求[19] - 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使耐久性提升40% 使用寿命延长至80年以上[20] - 氢基直接还原铁工艺使钢材生产碳排放下降90% 再生钢材应用使碳排放减少70%[20] 市场多元化与国际化 - 中西部地区因"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激增 农村桥梁改造需求旺盛[21] - 中国桥梁企业通过技术输出 标准国际化 海外基地建设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21] - 跨海通道 智慧运维等细分赛道成为新增长极[21]
山东钢铁股价1.53元 位列A股低价股榜单
金融界· 2025-08-12 18:3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山东钢铁股价报1 5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02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1 55元,最高触及1 56元,最低下探至1 53元 [1] - 成交量为538545手,成交金额达0 83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0 4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831 25万元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总市值163 69亿元,市净率为0 88倍 [1] - 主营业务涵盖钢铁冶炼、钢材加工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1] - 产品包括板材、型材、优特钢等多个品种,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1]
大阅兵催化限产政策落地,行业供给侧变化或将临近
东方证券· 2025-08-12 11:4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大阅兵催化限产政策落地,行业供给侧变化或将临近[1] - 短期限产落地+中期产能出清逻辑,行业供给侧变化或将临近,有望推动行业回归供需平衡、迎来高质量发展[8] 限产政策分析 - 大阅兵催化限产落地,强力度政策或在路上:唐山独立轧钢企业自8月16日至25日随时停产,8月25日至9月3日必须停产[8] - 以2015、2019年大阅兵限产为例,针对高炉、烧结等钢铁冶炼环节的强力度限产政策近期有望持续落地[8] - 本次限产或至少影响河北省1.4%钢材产量(以2024年河北省钢材产量32087.7万吨计算)[8] 短期影响 - 限产短期内有望推动钢材价格上涨,推动钢材吨毛利上行:2019年限产期间螺纹钢上涨66元/吨[8] - 建议关注吨钢毛利弹性较大的企业如三钢闽光、山东钢铁、新钢股份[8] 长期影响 - 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环保落后产能出清,行业或迎稳定盈利格局:截止7月底全国有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距离2025年底80%产能改造目标仍有近2亿吨差距[8] - 建议关注分红水平稳定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8] 历史数据参考 - 2015年河北省重点钢厂高炉限产30%-50%,烧结机限产50%以上[8] - 2019年A级企业可少限或不限产,B级高炉限产30%-50%,C级限产50%-70%,D级更严[8] - 2019年大阅兵钢厂限产使得全国日均铁水产量从高点237万吨/天下降至201万吨/天[8]
有色钢铁行业周观点(2025年第32周):当下是黄金板块的投资良机-20250811
东方证券· 2025-08-11 01:45
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钢铁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当下是黄金板块的投资良机,黄金在双重逻辑驱动下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2][8] -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7.3万明显不及预期的11万,前值从14.7万下修至1.4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增强[13] - CME FedWatch工具显示9月降息25BP的概率从7月31日的43.2%大幅上升至8月4日的82.5%,当前已达88.9%[14]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已高达20.1%,预计三季度起高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将进一步显现[15] 钢铁行业 - 行业反内卷预期叠加唐山限产,钢材价格上涨使得钢厂利润位于近几年同期的较高水平[113] - 本周全国螺纹钢消耗量为211万吨,环比上升3.63%,同比下降4.84%[16] - 本周铁水产量周环比微幅下降0.16%,螺纹钢产量周环比明显上升4.79%[18] - 本周螺纹钢长流程成本周环比上升0.96%,短流程成本周环比上升0.34%[32] - 本周普钢价格指数微幅下降0.03%,分品种来看线材价格降幅最大为3703元/吨[36] 新能源金属 - 2025年6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71890吨,同比上升20.95%,氢氧化锂产量为22500吨,同比下降16.04%[41] - 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119.23万辆,同比上升24.11%,销量为125.08万辆,同比上升24.84%[45] - 截至2025年8月8日,国产99.5%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7万元/吨,周环比上升1.45%[50] 工业金属 - 本周LME铜结算价9627美元/吨,周环比上升0.96%,LME铝结算价2609美元/吨,周环比上升2.51%[87] - 2025年5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9.5万吨,同比上升2.88%[61] - 2025年7月电解铝开工率为97.78%,环比上升0.1PCT,产量为378万吨,同比上升2.35%[66] 贵金属 - 截至2025年8月8日,COMEX金价报收3458.2美元/盎司,周环比上升1.24%[92] - 截至2025年8月5日,COMEX黄金非商业净多头持仓数量为237050张,周环比上升6.02%[92] - 本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27%,环比微幅上升0.04PCT[95] 板块表现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11%,申万有色板块上涨5.78%,申万钢铁板块上涨2.49%[98] - 有色板块中宁波韵升上涨幅度最大,钢铁板块中马钢股份上涨幅度最大[105]
山东国企改革板块8月8日跌0.08%,东杰智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0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08:48
板块整体表现 - 山东国企改革板块当日下跌0.08%,领跌个股为东杰智能(跌幅11.06%)[1] - 上证指数下跌0.12%至3635.13点,深证成指下跌0.26%至11128.6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03亿元,游资净流入1.42亿元,散户净流入5.61亿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分别为山高环能(7.02%)、冰轮环境(5.54%)、新华制药(2.62%)[1] - 跌幅前三位分别为东杰智能(-11.06%)、山东墨龙(-4.02%)、海量股份(-2.71%)[2]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冰轮环境(10.34亿元)和浪潮信息(20.26亿元)[1][2] 资金流向特征 - 冰轮环境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亿元(净占比13.48%),居板块首位[3] - 万华化学主力净流入1.05亿元(净占比8.26%),潍柴动力净流入5926万元(净占比9.23%)[3] - 山高环能主力净流入3922万元(净占比13.41%),但游资净流出2383万元[3] - 新华医疗主力净流入2583万元(净占比7.71%),鲁银投资净流入1367万元(净占比8.65%)[3]
钢铁行业深度报告:不只“反内卷”,钢铁行业或迎高质量、高回报发展
东方证券· 2025-08-08 01:1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中国有色、钢铁行业 [6] 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中期盈利稳定性增强,分红有望提升,或迎高质量、高回报发展 [9] - 供给侧结构问题或将逆转,供需平衡有望稳定行业利润 [9] - 铁矿中期过剩确定性强,成本下行可释放盈利空间 [9] - 短期关注"反内卷"催化减产政策落地及铁矿石成本下行预期 [9] - 长期关注环保落后产能出清后盈利稳定性增强及高分红潜力 [9] 供给侧分析 - 2024年中国钢铁过剩量1.15亿吨,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产能达2.5亿吨 [9] - 超低排放改造已覆盖全国76%产能,其中国有企业完成96%,民营企业仍有37.61%未完成 [9][31][34] - 环保成本差异导致企业间不公平竞争,吨钢成本差距约200元 [9][38] - 预计超低排放改造将成为产能出清抓手,推动行业回归供需平衡 [9][41] 需求侧分析 - 2024年房地产占粗钢消费28%,但降幅收窄,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从2024年12月的21.26%收窄至2025年6月的17% [9][53][55] - 汽车、家电、造船等领域用钢需求增长:2025H1汽车产量同比增12.47%,家电零售额同比增30.7% [47][48] - 2024年新接船舶订单同比增58.78%,手持订单同比增近50% [49][51] - 2024年中国粗钢出口量同比增32.69%,出口占比提升至1.25% [62][63] 铁矿石供需 - 2025-2027年全球铁矿石供给增量显著,2026年供给增速或超5% [89][96] - 西芒杜项目预计2025年11月投产,2027年或达1.2亿吨满产 [90][91] - 预计2027年全球铁矿石过剩量将达2.9亿吨,过剩比例10.39% [97] - 铁矿石价格与钢材利润负相关,成本下行将释放钢企盈利空间 [97][99]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吨钢毛利弹性大的三钢闽光、山东钢铁、新钢股份 [9] - 长期关注分红稳定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 [9] - 预计钢企资本开支已过峰值,2020-2021年为高点,未来分红能力提升 [102]
研判2025!中国球扁钢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产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推动行业产量达到78.62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7 01:17
文章核心观点 - 球扁钢行业受益于造船业快速发展及多领域应用扩张 产量从2019年40万吨增长至2024年78.62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达14.5% [1][14] - 行业受国家绿色低碳政策驱动 要求钢铁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 目标2025年底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7][9] - 竞争格局由大型钢铁企业主导 专业生产商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行业向高性能 智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16][22][23][24] 球扁钢行业概述 - 球扁钢为不对称型钢 由扁平腹板和球状球头构成 主要用于造船和造桥 现已成为船用型钢专称 作为船舶加强筋使用 [3] - 材质分为一般强度(A/B/D级)和高强度(AH32/AH36/DH32/DH36) 2009年起高强度球扁钢使用量超越一般强度 [3] - 具有高强度 耐腐蚀 耐磨损 轻量化及成本效益等优势 适用于承受重大荷载的工程结构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碳素钢和钢合金原材料 中游通过熔炼 连铸 轧制等工艺生产 下游应用于船舶制造 建筑和机械工程 [10] - 船舶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主船体需采用与相连板材同材质厚度的球扁钢作骨材 [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 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 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12] 政策环境 - 国家推出多项低碳政策: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2025年底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 [9]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要求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修订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 [9] - 生态环境部支持中部地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9] 竞争格局 - 大型钢铁企业如南钢股份(600282) 山东钢铁(600022)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6] - 专业生产企业包括湖北立晋(船用球扁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常熟龙腾(热轧船用型钢) 河北吉泰(中国最大船用型钢生产商) [16] - 南钢股份2025年Q1营收143.53亿元(同比下降14.93%) 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上升4.42%) 山东钢铁同期营收192.55亿元(同比下降15.66%) 亏损0.14亿元(同比收窄97.74%) [18][20] 发展趋势 - 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环保型钢材和低碳生产工艺成为绿色转型方向 [22]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化生产 优化市场预测和生产管理 [23] - 应用领域从船舶 桥梁向建筑 交通 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扩展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