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09988)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中金: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至204美元 看好阿里云商业价值持续释放
格隆汇· 2025-09-25 06:30
阿里云战略定位与人工智能发展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提出超级人工智能之路的三个阶段 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1] - 阿里云宣布加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1] 阿里云人工智能能力与竞争优势 - 阿里云具备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栈能力 包括通义大模型、百鍊和PAI等AI服务平台 [1] - 阿里云拥有中国第一的AI基础设施和计算网络 [1] - 阿里云具备领先的供给侧优势和开发者黏性 [1] 业务前景与估值影响 - 随着AI需求持续发展 阿里云将在各个维度受益 [1] - 阿里云商业价值将持续释放 对公司估值产生持续提振作用 [1] - 中金维持对阿里收入和利润预测不变 [1] 估值调整与目标价 - 采用SOTP估值方法 基于2027财年给予电商业务市盈率15倍 [1] - 云计算业务获得市销率7倍估值 [1] - 美股目标价上调至204美元 较前次目标价上调34% [1] - 港股目标价上调至197港元 较前次目标价上调35% [1]
大行评级|美银: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至195美元 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25 06:24
投资计划 - 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超越原定3800亿元预算进一步增加对人工智能和云端运算的投资[1] - 未来三年云业务复合年增长率预估超过30%[1] 战略定位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全栈AI服务提供商[1] - 提供顶级大型模型、全球AI云端网络及开放对开发者友善的生态系统[1] - 管理层预期全球可能仅存在5至6个超级云端运算平台[1] 增长驱动因素 - 云业务增长受AI原生需求、国际扩张及传统产业AI采用率提升驱动[1] - 全栈式云+AI服务将推动电动车、金融及具身智能等垂直领域快速增长[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6至2028财年每股ADS盈利预测上调0%至4%[1] - 美股目标价由168美元上调至195美元[1] - 港股目标价由164港元上调至190港元[1]
美银证券:升阿里巴巴-W(09988)目标价至190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5 06:17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美银证券将阿里巴巴2026至2028财年每股ADS盈利预测上调0%至4% [1] - 目标价由168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对应港股目标价由164港元升至190港元 [1] - 基于云业务复合年增长率预估超过30%及电商前景稳固 重申买入评级 [1]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战略 - 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超越原定3800亿人民币预算 进一步增加对AI和云计算投资 [1] - 管理层认为大型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I云将成为下一代电脑 [1]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全栈AI服务提供商 提供顶级大型模型、全球AI云端网络及开放生态系统 [1] 云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云业务增长潜力受AI原生需求、国际扩张及传统产业AI采用率提升驱动 [1] - 凭借全栈式"云+AI"服务 预期在电动车、金融及具身智能等垂直领域快速增长 [1] - 管理层预期全球可能仅存在5至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1]
AI产业链持续冲高,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一度涨超2%, AI投资主线叙事再次强化!万亿人工智能生态成共识?
搜狐财经· 2025-09-25 06:16
指数及ETF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强势上涨1.26% 成分股合合信息上涨9.89% 石头科技上涨4.88% 恒玄科技上涨3.99% 亚信安全及新点软件跟涨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盘中一度涨超2% 现涨1.06% 最新价报1.05元 近1周累计上涨2.78%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2位(共9只) [1] - ETF流动性表现活跃 盘中换手率达13.27% 成交8156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9854.43万元 [1] 企业AI战略布局 - 京东集团宣布在AI技术持续加码 创始人刘强东亲自担任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 全球招募顶尖科学家 与高校共建共享实验室 [3] - 京东目标未来三年在人工智能和供应链领域持续投入 带动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 同时开放京东场景及供应链数据服务具身智能企业 [3] - 阿里云宣布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预计从2022年至2032年提升10倍 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 [3] - 阿里云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领域 [3]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招银国际认为中国AI及云行业需求持续起量 模型能力提升、基础设施优化及应用生态繁荣趋势明确 看好阿里云营收增速持续加速 [4] - 民生证券指出国内互联网企业加速云出海战略 阿里云打造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的全球云计算网络 提供统一技术架构及全球化解决方案 [4][5] 投资产品定位 -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紧密跟踪科创AI指数 布局AI算力、技术及应用三大环节 受益于政策驱动、技术迭代及基本面增长三重催化 [5] - 科创芯片50ETF(58875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 聚焦算力底层核心硬科技 覆盖尖端芯片产业链 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参与 [5]
美银证券:升阿里巴巴-W目标价至190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5 06:12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美银证券将阿里巴巴2026至2028财年每股ADS盈利预测上调0%至4% [1] - 目标价由168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对应港股目标价由164港元升至190港元 [1] - 重申对阿里巴巴"买入"评级 [1] 云业务增长预期与投资计划 - 未来三年云业务复合年增长率预估超过30% [1] - 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超越原定3800亿人民币预算 进一步增加对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投资 [1] - 阿里云CEO吴泳铭强调为迎接人工智能超级智能(ASI)时代加大投入 [1] 战略定位与行业前景 - 管理层认为大型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I云将成为下一代电脑 [1] - 全球可能仅存在5至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1]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全栈AI服务提供商 提供顶级大型模型、全球AI云端网络及开放生态系统 [1] 商业化驱动因素 - 云业务增长潜力受强劲AI原生需求、国际扩张及传统产业AI采用率提升驱动 [1] - 凭借全栈式"云+AI"服务 预期在电动车、金融及具身智能等垂直领域快速增长 [1] - 电商前景保持稳固 [1]
阿里巴巴-阿里云云栖大会核心要点;全栈人工智能与全球扩张;引入估值情景分析
2025-09-25 05:58
公司:阿里巴巴集团 (BABA/9988 HK) 核心观点与战略路线图 * 公司CEO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实现人工超级智能(ASI)的路线图 目前处于4个阶段中的第2阶段 并预测大型语言模型(LLM)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I云将成为下一代计算机[1] * 公司战略性地选择了开源方法 旨在构建AI时代的安卓系统[1] * 公司相信全球最终将由少数5至6家超级AI超大规模公司主导 阿里巴巴凭借其领先的全栈AI服务规模和产品成为其中之一[1] 资本支出与基础设施规模 * 管理层评论称 相较于未来三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目标 存在进一步上调的潜在可能[4] * 公司预计到2032年 其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比2022年水平高出10倍 这可能意味着阿里云规模将实现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4] * 过去一年 阿里云的AI算力增长了5倍 AI存储容量增长了4倍[23] * 全球AI产业总投资在过去一年已超过4000亿美元 预计未来5年累计全球AI投资将超过4万亿美元[14] 全栈AI产品与模型进展 * 通义千问(Qwen)已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模型 公司展示了其全栈产品 从新发布的Qwen3(Max VL Coder Omni)到Wan及即将推出的Fun模型 在参数选择 多模态和编码方面领先[4] * 公司已开源300多个AI模型 自2023年第一代Qwen发布以来 下载量超过6亿次 并基于Qwen构建了超过17万个衍生模型[18] * 通义模型在2025年上半年每日token量规模排名第一 领先于字节跳动的豆包和DeepSeek[4] * 发布了旗舰模型Qwen3-Max 拥有1万亿参数 基于36万亿token进行预训练 其性能超越了GPT-5和Claude Opus 4 预览版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上已排名第三[18] * 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总参数量为800亿 但每个token仅激活30亿 其性能可与旗舰Qwen3 235B模型相媲美 训练成本仅为Qwen3-32B的十分之一[18] * Qwen3-Coder开源后 其在OpenRouter上的API调用量据称激增了1474% 排名全球第二[18] 企业AI应用与开发者生态 * 企业(To-B)AI应用激增 通义模型的企业用户显著增加 其AI客户数量自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呈指数级增长 其中相当大比例的企业使用全栈AI产品[4] * 关键行业包括互联网 汽车 金融 公共服务和零售[4][5] * 低代码智能体开发平台ModelStudio-ADP被金融 教育和电商行业广泛采用 Bailian平台上超过20万名开发者通过ADP构建了超过80万个智能体[23] * Bailian平台上的模型日均调用量在过去一年增长了15倍[19] 全球扩张与海外增长 * 海外收入增长步伐在最近几个季度加速 海外基础设施扩张速度远超国内增长速度[24] * Model Studio国际版实现了强劲增长 每日API调用量较五个月前增长了300%[24] * 阿里云目前在全球运营29个区域 并全力投入全球AI云扩张 计划在未来12个月于日本 韩国 法国 阿联酋 巴西 马来西亚 荷兰和墨西哥推出新的数据中心[24]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阿里云的AI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在2025年6月季度达到云收入的20%[5] * 高盛给出基于SOTP的12个月目标价 美股为179美元 港股为174港元 看涨案例估值为254美元/247港元 看跌案例估值为106美元/103港元 意味着看涨案例有40%以上的上行空间[1][5] * 尽管近期快速商务业务对集团9月季度的EBITA利润造成拖累 但公司持续致力于显著改善该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6] 其他重要技术发布 * 升级了智能体AI开发工具包 包括新的智能体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 突破了通过预定义编排开发智能体的限制[17][19] * 主要升级了无影AgentBay 可动态调用云计算 存储和工具链资源[23] * 盘久超节点服务器 推理性能比传统架构提升50% 单个机架可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23] * 高性能网络HPN 8.0 将存储网络带宽提升至800Gbps GPU互连带宽达到6.4Tbps[23] * 灵骏AI集群 基于HPN网络 支持稳定互联高达10万个GPU[23] * PAI平台 在训练 推理和强化学习方面进行端到端性能优化 通义千问训练速度提升3倍 推理TPS吞吐量提升71% TPOT延迟降低70.6% 扩缩容时间减少97.6%[23] 风险因素 * 由于宏观/竞争因素导致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低于预期[7] * 中国零售业务货币化速度慢于预期[7] * 关键战略投资执行弱于预期[7] * 云收入增长减速[7]
中国数据中心-从阿里巴巴云栖大会看资本支出长期受益者,又一关键节点-China Datacenter-Read-Through from Alibaba Apsara Conference Beneficiaries of Capex Longevity. Another Pivotal Moment
2025-09-25 05: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数据中心(IDC)和人工智能(AI)投资 [1] * 主要涉及公司为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1][3] * 其他涉及公司包括万国数据(GDS Holdings)和世纪互联(VNET Group) [1][5][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阿里巴巴CEO强调公司承诺在现有3800亿元人民币的3年投资目标基础上追加AI投资 [1] * 阿里巴巴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容量提升10倍以支持ASI(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层预计全球AI投资将在5年内达到4万亿美元 [1] * 阿里巴巴将在巴西、法国、荷兰推出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并扩大在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容量 [1] * 花旗认为万国数据是阿里巴巴增加AI投资的关键受益者尤其是海外/国内数据中心建设世纪互联则将受益于国内订单 [1] * 更多同行可能效仿阿里巴巴的AI投资雄心计划这可能转化为订单增长加速和潜在的股票重新评级 [1] * 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第一季度的B30服务器更新/出货以及2025年第四季度的的新订单可能是潜在的积极催化剂 [1] * 对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维持买入评级万国数据目标股价51.2美元基于中国业务15倍2026年EV/EBITDA和DayOne业务23倍2026年EV/EBITDA的SOTP估值 [1][5] 世纪互联目标股价20.0美元基于16倍2026年调整后EBITDA [1][7] 其他重要内容 * 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为183港元基于对2026年各业务分部估值总和(电商业务基于2026年净利润12倍PE云业务基于2026年收入5倍PS AIDC业务基于收入3.0倍PS其他所有业务基于收入1.5倍PS)并对净现金头寸给予30%折扣 [3] * 万国数据面临的风险包括收入波动、政策导致产能过剩、执行风险、竞争加剧、电力成本上升以及利率加息 [6] * 世纪互联面临的风险包括需求复苏慢于预期、竞争加剧压利润率以及定价低于预期 [8] * 花旗与所提及公司存在多种业务关系包括为阿里巴巴做市、持有其债务头寸、在过去12个月内提供过投行服务并获得报酬、目前或过去12个月内是阿里巴巴的投资银行客户/证券相关客户/非证券相关客户 [13][14][15][16] * 花旗对阿里巴巴存在重大经济利益 [17] * 分析师的薪酬与安排覆盖公司管理层与机构客户的公司调研活动有关公司管理层更可能在其观点积极时参与 [17]
阿里何以成为AI时代的安卓?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5:3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提出"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并预测未来全球可能只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2] - 公司战略为加码基建投入并开源通义千问 目标成为"AI时代的安卓" 需在模型端和算力端保持高速迭代 [2] - 公司正在打造全新AI超级计算机 通过基础架构与模型架构协同创新以实现最高训练和调用效率 [3] 行业竞争格局 - AI市场竞争激烈 Open AI、谷歌、Claude等模型加速迭代 行业进入加速期 [2][5] - 阿里云是全球少数能在大模型和云计算实现全栈自研的公司 该能力被视为独特优势 [3][6] - 全球仅阿里和谷歌同时具备底层算力、云布局和大模型家族三层布局能力 [3][15] 技术发展与创新 - 模型发展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是必然趋势 需加快迭代效率并实现快速创新 [5][8] - 通义千问3-MAX在全球模型榜单排名第三 当前拥有300多个模型 [9] - 模型服务需满足极致弹性、性能和精度要求 全球仅少数公司能实现高质量效果 [18] 市场地位与业绩 - 阿里云在AI云市场位居中国第一 份额相当于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14] - 中国500强企业超70%采用生成式AI 其中53%使用阿里云和通义千问服务 [14] - 阿里云是中国唯一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云厂商 国际厂商如Salesforce在亚洲首选与其合作 [9][10] 模型与系统协同 - 模型竞争本质是系统竞争 云计算竞争本质是模型竞争 两者密不可分 [3][6] - AI模型、Agent开发和基础设施创新需联合进行 通过系统算法联合优化推动进展 [6][13] - 通义实验室采用开放创新模式 鼓励开发者根据场景需求选择最佳模型集成 [13] 技术挑战与方向 - 实现ASI需解决模型架构、系统和算法挑战 包括自主学习和反馈进化能力 [17] - 智能体需具备多模态记忆管理能力 包括信息分层抽象和短期长期记忆处理 [19] - 模型评估优先关注技术突破和能力提升 以推动向ASI方向进展 [20]
【真灼机构观点】美股偏软道指跌0.37% 科技股续为港股带来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9-25 05:2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下跌 道指跌0.37% 标普500指数跌0.29% 纳指跌0.34% [3] - 反映中概股表现的金龙指数上升逾2.8% [3] A股市场表现 - 上综指收报3,853点 上升31点或0.83% [4] - 深成指表现更佳 上升1.8% 收报13,356点 [4] - 沪深两市成交活跃 达到2.35万亿元人民币 [4] - 半导体相关概念股造好支持市场表现 [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6,518点 上升359点或1.37% [4] - 恒生科技指数上升2.53% 收报6,323点 [4] - 全日成交金额2,888亿港元 [4] - 科技股带动市场表现 恒指重上26,500点关口 [4] 科技股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急升逾9% 为表现最好成份股 [4] - 京东股价上升近4% [4] - 阿里巴巴宣布推动全球AI计划及与Nvidia合作刺激股价 [4] - ATMXJ股份全线上扬 [4]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股份升势强劲 ASMPT及中芯国际均升逾6% [4]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升近4% [4] 弱势板块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逆市下跌近2% 为表现最差成份股 [4] - 金融股表现较失色 汇丰控股及友邦保险跌超过1% [4] 市场展望 - 科技股及A股持续良好表现对恒指带来正面支持 [5] - 恒指料于26,300-26,800点水平整固 [5] - 后市以20天线(25,958点)为参考 企稳后有望上试26,800点水平 [5]
科学家用导电塑料制成人造神经元;微软发布芯片内置微流控冷却系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25 04:27
阿里巴巴芯片技术专利 - 阿里巴巴公开集成电路和芯片封装专利 涉及第一晶圆裸片集成多个并行逻辑运算单元 第二晶圆裸片形成访问控制单元 实现运算单元与访问控制单元间的指令交互与数据访问 [2] 人造神经元技术突破 - 瑞典科研团队开发出导电塑料制人造神经元 模拟生物神经元17种关键特性 为可植入医疗传感器及先进机器人技术提供新方向 [2] 微软芯片冷却技术创新 - 微软研发芯片内置微流控冷却系统 实验室测试显示散热效率比冷板技术高200%-300% 专为解决AI芯片运行时的数据中心散热问题 [2] 航天发射与卫星部署 - 中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6组卫星 搭载北大时空星01试验星 通过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从山东日照海域进入预定轨道 [2] 产业研究与数据服务 - 提供AI、汽车、智能制造等行业日报、图谱及报告 覆盖投融资事件、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权威数据 [3][4] - 平台包含2万+LP数据、10万+基金数据及1400+产业标签体系 支持全生命周期产业分析 [4] 智能技术应用推广 - 推出睿兽AI智能体验服务 聚焦AIGC等垂直赛道 提供产业资讯订阅与创新机会分析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