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海国际(09658)
icon
搜索文档
特海国际:海外中餐前景广,火锅龙头新征程
民生证券· 2024-11-14 06:14
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而上市的公司,主要负责海底捞大中华以外地区的经营 [3] - 特海国际在全球经营122家门店,覆盖13个国家,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门店占比分别为60.7%/14.8%/16.4%/8.2% [3] - 特海国际24H1实现营收3.71亿美元,客流量1450万人,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54.9%/12.1%/20.7%/12.3% [4] - 特海国际UE模型呈向上趋势,2022-2024H1翻台率分别为3.3/3.5/3.8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1.54/1.63/1.72万美元,同店增长54.0%/8.8%/8.2%,门店经营利润率4.1%/9.0%/8.7% [4] - 全球中餐市场大,火锅出海前景广,2022年中餐国际市场规模3061亿美元,预计2022-2027年将以CAGR7.8%的速度继续增长 [4] - 特海国际品牌初具国际知名度,管理体系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有基础,本土化渗透海外 [5] - 预计特海国际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00亿美元、9.33亿美元、10.7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0.21亿美元、0.55亿美元、0.73亿美元,对应PE分别为52/20/15倍,PS分别为1.4/1.2/1.1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展回顾 - 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而上市的公司,主要负责海底捞大中华以外地区的经营 [3] - 特海国际在全球经营122家门店,覆盖13个国家,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门店占比分别为60.7%/14.8%/16.4%/8.2% [3] - 特海国际24H1实现营收3.71亿美元,客流量1450万人,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54.9%/12.1%/20.7%/12.3% [4] - 特海国际UE模型呈向上趋势,2022-2024H1翻台率分别为3.3/3.5/3.8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1.54/1.63/1.72万美元,同店增长54.0%/8.8%/8.2%,门店经营利润率4.1%/9.0%/8.7% [4] 股权结构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创始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9] 管理团队 - 董事会核心成员多为内部晋升,现CEO杨利娟女士曾掌舵海底捞并领导实施"啄木鸟"计划,经验丰富且专业度高 [21] 经营情况 - 餐厅经营为主要营收来源,门店扩张驱动下营收持续增长 [24] - 毛利率稳定,净利润2023年实现首次盈利 [25] - 2023年以来客流回暖迅速、翻台率/餐厅平均每日收入持续向上 [27] - 翻台率复苏带动成本费用率显著优化,UE模型呈向上趋势 [31] - 东南亚为主力24H1营收占比55%,北美洲与其他地区(欧洲、澳洲、阿联酋区域)市场潜力大 [34] - 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门店经营表现较优,市场相对成熟 [37] - 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经济发达客单价高,翻台率表现优于平均 [37] - 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经营表现提升显著,其他地区(欧洲、澳洲与中东)布局相对较晚但量价均表现较佳 [38] - 24H1同店增长整体达+8.2%,东亚最高达22.7% [41] - 2023年公司单店日营业额达到1.63万美元,原材料及消耗品/人力成本/房租/水电/折摊分别占比34.2%/32.93%/2.50%/3.80%/11.45% [44] 行业分析 - 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多集中分布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华人较多的地区 [46] - 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规模TOP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韩国 [46] - 中式餐饮品牌出海地区来看,多数品牌首店选择东南亚、北美、东亚地区作为起点 [47] - 中式餐饮品牌拓展国际业务是机遇但也有挑战,品牌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49] - 海外华人规模持续增加,为中餐品牌发展提供基础 [52] - 出境人员的联通为海外中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54] - 中餐对于非华人的吸引力上升,国际认可度提升有利于拓宽受众,中餐对非华人的渗透将成为中餐品牌长期发展的基础 [57] - 火锅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菜系之一,且具有标准化高、强社交属性及口味兼容性的特点,极具出海优势 [58] - 2022年国际火锅市场规模达343亿美元,占国际中餐市场的11.2% [58] - 中国火锅品牌接连出海,特海国际具有规模优势 [59] 公司看点 - 品牌初具国际知名度,曝光率进一步提升 [61] - 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加速品牌影响力 [63] - 海底捞"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赋能活力和可持续增长,成熟的管理理念支撑公司建立强大而高效的管理体系,赋予公司标准化运营及适用当地法律法规的能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稳步发展 [64] - 充分授权赋能员工自我驱动,提升幸福感与成就感 [65] - 师徒制连结共同利益,支撑可持续增长 [66] - 计件薪酬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来赚取更佳报酬 [66] - 组织架构清晰,实施有效管理 [67] - 评级制度用于系统评估餐厅业绩,确保高质量可持续增长 [68]
特海国际:中餐出海擎旗者,双重上市再启程
长江证券· 2024-10-11 06: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4][6][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餐出海前景广阔 - 中餐出海历史悠久,经历多年发展,国内餐饮品牌出海条件已经成熟,海外出现了发展新机遇 [27][28][29][30] - 中式餐饮在国际餐饮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海外华侨数量不断增长构成中式餐饮消费基础 [36][37][38][40] - 中式餐饮分布范围广阔,竞争格局分散,行业前景广阔 [40][41][42][43] - 火锅作为中式餐饮中最受欢迎的品类,具有标准化程度高、食材选择多样、高毛利等优势 [44][45][46][47][48][49][52] 特海国际发展前景看好 - 特海国际是中餐出海的"擎旗者",具有独特的服务形式、优越的品牌力、快速本土化的能力 [4][5][11][12][13] - 公司单店模型不断优化,新店快速实现盈亏平衡,成本端有望持续优化 [21][22][23][24][61][62][63][64][65] - 公司品牌力获得国际认可,自营餐厅覆盖范围领先同行 [54][55][56][57][58][60] - 公司未来开店空间广阔,可参考日本"东利多"的出海经验 [67][68][69][70][71][73][74][75][76][77][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发展历程 - 特海国际脱胎于海底捞,经历了国内扩张、初试国际市场、加速全球化三个阶段 [12][13]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高管团队经验丰富,2024年海底捞功勋元老杨利娟女士接任CEO [16][18][19] 客流量和业绩情况 - 2023年公司客流量和翻台率修复,首次实现盈利,成本端有望持续优化 [21][22][23][24][61][62][63][64][65]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8.30-11.29亿美元,归母净利润2461.83-6765.30万美元 [79][80][81][82][83][8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餐出海历史悠久,政策支持,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式餐饮占比不断提升 [27][28][29][30][33][34][35][36] - 火锅作为中式餐饮中最受欢迎的品类,具有多项优势 [44][45][46][47][48][49][52]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品牌力获得国际认可,自营餐厅覆盖范围领先同行 [54][55][56][57][58][60] - 公司未来开店空间广阔,可参考日本"东利多"的出海经验 [67][68][69][70][71][73][74][75][76][77][78]
特海国际(0965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0:00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22年5月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3] - 公司股份于2022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于2024年5月1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1] - 公司主要从事位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海外市场的餐厅经营、外卖业务以及销售调味品及食材[1] - 公司的业务及财务表现受当地假期、学校假期、天气状况及食品价格波动等季节性波动影响[3] 股权结构 - 舒萍女士作为全权信托的创立人持有公司51.69%的股权[3][4] - 杨利娟女士作为信托受益人持有公司4.89%的股权[3][4] - 李瑜先生、王金平先生和刘丽女士分别持有公司0.01%、0.48%和0.48%的股权[3][4] - UBS Trustees (B.V.I.) Limited作为Apple Trust的受托人持有公司59.40%的股权[56] - 张勇先生作为Apple Trust的创立人,合计持有公司51.69%的股权[57] - 舒萍女士作为Rose Trust的创立人,合计持有公司51.69%的股权[57] - ZY NP LTD持有公司45.37%的股权[57] - NP United Holding Ltd持有公司27.71%的股权[57] - 李海燕女士和施永宏先生通过SYH NP LTD合计持有公司8.28%的股权[58,59] - SP NP LTD持有公司6.32%的股权[58] - ESOP平台I持有公司6.67%的股权[58] - 富途信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52%的股权[5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已于2022年6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已授出及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61,933,000股[63] - 董事李瑜先生、王金平先生和刘丽女士分别获授39,750份、3,096,650份和3,096,650份尚未归属的奖励[64] - 公司已设立奖励评估委员会及表现指标指引,未来是否授予奖励将根据相关表现指标的达成情况而定[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2][79]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464.9万美元,上年同期盈利339.4万美元[79] - 报告期内公司用户数达到14.5百万人次[2][30] - 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营业收入将达到3.71亿美元,净利润将达到62.8万美元[2][79]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扩张战略,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2] 经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500多款新产品,包括湯底、菜品、小吃和饮料[17]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若干并购,以拓展东南亚、北美等市场[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设8家餐厅,其中5家位于东南亚地区[18] - 报告期内公司关闭了1家长期表现不佳的东南亚地区门店[18]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节假日、演唱会等活动以及拓展周边客群、深耕家庭聚餐等场景,有效提升了翻桌率[18] 成本管控 - 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收入比例为33.6%,与上年同期相对稳定[35]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成本占收入比例由上年同期的33.3%增至34.1%[35] - 报告期内公司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44.4%至9.1百万美元[36] - 报告期内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减少6.7%至39.0百万美元[36]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开支增加19.1%至33.1百万美元[38] 现金流及资产负债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00百万美元[89]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7百万美元[90] -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83百万美元[90] - 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0.66百万美元[90] -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比率为2.3,资产负债比率为0.3[4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发生变动,王金平先生于2024年7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杨利娟女士被委任为执行董事[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并一直遵守[6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其本身有关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67] - 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中期财务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则及规例[72] 未来展望 - 公司于2024年5月完成在纳斯达克的首次公开发行,获得所得款项净额51.91百万美元[70] - 公司将根据公告所载的擬定用途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1] - 公司将继续广泛寻找潜在的策略性投资机会,并尽力寻求收购可为公司带来协同效应的优质目标业务及资产[43] - 公司将继续审慎管理现金及财务资源,密切监控外汇风险[43]
特海国际:愿景反映公司巨大的增长潜力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9-02 0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特海国际港股(9658.HK)新的目标价为16.6港元,美股(HDL.US)新的目标价为21.3美元,并都维持"买入"评级。[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翻台率持续向好 - 公司1H24翻台率同比大幅提升0.5至3.8x,主要归功于公司加强了员工KPI考核,优化了业务流程,从而有效撬动各级管理层的积极性来提升顾客满意度。[1] - 随着服务的提升,门店本地顾客占比不断提升,打开了翻台率持续提升的巨大空间。[1] - 基于目前的趋势,预计3Q24的翻台率有望环比2Q24有进一步的上升,而2H24客单价受汇率的影响将有所减小。[1] 长期开店空间巨大 - 公司1H24新开8家门店,目前70%的门店集中在东南亚,而北美仅有13家门店。[1] - 管理层表示目前公司在东南亚依然有很大的下沉空间,且新开门店在短期内有望达到理想的翻台率水平和持续稳定的盈利。[1] - 预计公司2H24新开门店数不超过5家,但2025-2026年将以20%-30%的扩张速度加速拓店。[1] 门店经营利润率有上升空间 - 公司持续优化供应链,1H24毛利率同比小幅扩张0.1ppt。[1] - 但员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反而上升了0.8ppt,主要系公司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了门店员工数,同时提高了员工的薪资水平。[1] - 管理层表示,长期合理的餐饮利润率在10%-15%,公司将持续提升翻台率水平来驱动餐厅利润率的持续提升。[1] 寻求长期多品牌发展 - 公司计划从今年开始推进红石榴计划,即对新的餐饮品牌和新的业态进行研究和孵化。[1] - 管理层认为,多品牌战略不仅能够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也能够在供应链上与海底捞形成协同效应,使效益最大化。[1] - 短期对收入的帮助基本可以忽略,但长期可能会为公司增长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79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6.2%。[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0.5%。[7] - 2024年PE为21.6x(H股)和21.7x(美股)。[7] - 2024年ROE为8.4%。[7] 估值分析 - 特海国际的2024-2026年EV/EBITDA估值分别为7.8x、6.3x和5.4x。[13] - 与同行相比,特海国际的估值处于中等水平。[13]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海底捞品牌力下降;人工成本大幅上升。[1]
特海国际: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翻台显著增长,换帅后期待开店和多品牌拓展加速
开源证券· 2024-09-02 06: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和利润情况 - 2024H1公司实现收入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6] - 2024H1公司净利润亏损465万美元,主要受汇兑损益拖累 [6]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51.5/76.2百万美元 [6] 门店拓展情况 - 截至2024/6/30,公司共经营122家餐厅,2024H1新开8家 [7]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新开门店15/20/25家 [7] - 新开门店中有6家已实现盈利 [7] - 公司新任CEO杨利娟有丰富的开疆拓土经验 [7] 经营效率提升 - 2024H1原材料/员工成本/折旧摊销占比分别为33.6%/34%/10.5%,同比改善 [7] - 2024H1餐厅利润率为8.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7] 新品牌孵化 - 公司战略目标升级为全球化的综合餐饮集团,正在探索快餐、清真火锅等新业态 [7] 区域表现 - 2024H1各地区翻台率分别为3.7/4.1/4.1/3.9次/天,同比提升0.4/1.0/0.9/0.4次/天 [7] - 入境游大幅提升有助于中国餐饮文化的全球传播 [7] 风险提示 - 门店拓展不及预期、海外中餐竞争加剧、海外宏观经济波动等风险 [7]
特海国际:公司半年报点评:餐厅利润率同比改善,关注2H旺季表现
海通证券· 2024-09-01 04: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海国际2024年半年报显示收入增长、餐厅利润率改善,但归母净亏损,主要因汇兑亏损,剔除后净利率可观,看好公司品牌、管理及运营能力,预计未来收入和利润增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8月30日收盘价为12.66港币,52周股价波动在7.95 - 18.26港币,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6.50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82亿港币 [1] 恒生指数对比 - 1M绝对涨幅11.02%、相对涨幅6.00%,2M绝对涨幅 - 10.03%、相对涨幅 - 10.91%,3M绝对涨幅 - 17.30%、相对涨幅 - 12.27% [2] 投资要点 - 1H24公司收入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归母净亏损458万美元,含汇兑亏损约0.2亿美元,剔除后测算净利率约4%;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8.7%,同比增加0.4pct;餐厅整体及同店翻台率均达3.8次/天,同比增长0.5次/天 [4] 收入结构 - 餐厅经营收入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4.0%,东南亚占比54.9%,减少2.7pct,东亚、北美洲、其他占比分别为12.1%、20.7%、12.3%,分别增加0.6pct、0.9pct、1.2pct;外卖业务收入0.0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他收入0.09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5] 餐厅网络 - 1H24末餐厅数量合计122家,较去年同期净增加7家,开业8家新店,关闭1家东南亚地区门店;1H24累计接待顾客0.15亿人次,同比增长17.9%;整体客单价24.6美元,同比降低3.5%;整体平均翻台率为3.8次/天,较1H23上升0.5次/天;东南亚、东亚、北美洲、其他地区同店日均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0%、22.5%、14.2%、12.3%;同店翻台率各同比增加0.4、0.9、0.9、0.4次/天 [5] 成本费用 - 原材料及易耗品增长14.0%至1.25亿美元,占收入比例33.6%,同比减少0.2pct;员工成本增长17.3%至1.3亿美元,占收入比例34.1%,同比增加0.8pct;折旧与摊销下降6.7%至0.39亿美元,占收入比10.5%,同比减少2.4pct;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长44.4%至0.09亿美元;水电开支增长8.73%至0.13亿美元,占收入比例3.7%;差旅及相关开支增长39.1%至0.03亿美元,占收入比例0.9%,同比增加0.2pct;其他开支增长19.1%至0.33亿美元,同比增加0.4pct;其他亏损增长81.0%至0.18亿美元,占收入比例3.1%;财务成本下降9.3%至0.04亿美元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6年收入分别为8.0亿美元、9.2亿美元、10.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15%、14%,归母净利分别为0.16亿美元、0.53亿美元、0.68亿美元,分别同比降低36%、增长224%、增长29%;对应EPS各为0.03、0.08、0.10美元/股 [7] 估值 - 按2025年1.2 - 1.4倍PS,计算合理价值区间1.70 - 1.98美元/股,对应13.23 - 15.43港元/股 [7] 管理提升 - 1H24公司各区域餐厅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显著提升,源于经济复苏、门店努力、产品创新、供应链优化和业态创新 [7]
特海国际:2024年中期业绩点评:翻台率显著提升,积极探索新业态
华西证券· 2024-08-28 0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增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翻台率显著提升,客单价因汇率波动有所下滑 - 2024H1,海底捞餐厅整体及同店翻台率均为 3.8 次/+0.5 次,其中,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平均翻台率分别为 3.7/4.1/4.1/3.9 次,同比分别+0.4/+1.0/+0.9/+0.4 次 [4] - 2024H1,海底捞餐厅整体客单价为 24.6 美元/-0.9 美元,主要由汇率波动所致 [4] 坚持自下而上的开店策略,推行"红石榴计划"探索新业态 - 2024H1,海底捞餐厅净增 7 家至 122 家,公司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以及乐观且谨慎的态度开店 [5] - 公司积极探索不同业态的创新与经营,包括但不限于快餐、清真火锅等,并推行了"红石榴计划",组建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管理人才队伍 [5] 通胀压力较大,员工成本占比提升 - 2024H1,公司毛利率 66.4%/+0.1pct,主要系公司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 [6] - 员工成本占比 34.1%/+0.8pct,主要系公司为保证顾客满意度和门店服务质量增加门店员工,以及公司经营所在个别国家的法定最低薪资上涨 [6] - 租金及相关开支占比 2.5%/+0.6pct,主要系开设新餐厅令物业管理费增加,以及随着来自相关餐厅的收入增加,可变租赁付款增加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25/9.58/10.8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3/0.52/0.66亿美元,EPS分别为0.04/0.08/0.10美元 [7] - 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21/16倍 [7]
特海国际(09658) - 2024 Q2 - 业绩电话会
2024-08-27 1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4][7] - 餐厅运营收入占总收入的96%,仍为主要收入来源 [7] - 地区分布上,东南亚占54.9%,北美占20.7%,东亚和其他地区分别占12% [7] - 毛利率达66.4%,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 [7] - 员工成本占比34%,同比增加8.8%,主要由于增加门店人员以确保顾客满意度和维护四色卡评估体系,以及一些国家最低工资上调 [7] - 租金费用占比2.5%,同比增加0.6%,主要由于新门店开设和在建门店带来的物业管理费和租金上升,以及收入增长带来的浮动租金上升 [7] - 公司营业利润率为5.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减少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亏损465万美元,主要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1953万美元外汇损失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4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570万美元,主要由于2023年底备货增加导致应付账款结算增加 [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底捞餐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96% [7] - 客流量增长17.9%,达1450万人次 [9] - 平均翻台率达3.8次/天,同比增加0.5次 [9] - 人均消费24.6美元,同比下降0.9美元,主要由于美元升值导致当地货币消费额折算下降 [9] - 平均单店日收入1.72万美元,同比增加1600美元 [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东南亚市场收入占54.9%,北美市场占20.7%,东亚及其他地区分别占12% [7] - 东南亚市场翻台率3.7次/天,同比增加0.4次,人均消费19.3美元,同比下降1美元 [10] - 北美市场翻台率4.1次/天,同比增加0.9次,人均消费42.6美元,同比下降6.5美元 [10] - 东亚及其他地区翻台率3.9次/天,同比增加0.4次,人均消费增加1.7美元 [10] - 同店销售增长8.2%,各地区表现大致与整体趋势一致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餐饮集团,包括持续提升顾客用餐体验、拓展餐厅网络、提升门店表现、开发新业态、强化总部赋能等 [5][6] - 海底捞餐厅是核心业务,公司将着重提升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拓展 [5][6] - 内部管理方面,公司注重顾客保留,通过建立员工、门店和顾客的强连接、提供优质服务来提升翻台率 [5][6] - 外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观察到海外市场潜力大,本地化产品和服务后能吸引更多当地顾客 [5][6] - 公司正在培育第二品牌业务,为此组建了专业管理团队,并采取多管理、双管理等方式赋能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招募国家经理,孵化快餐和清真火锅等新业态,为第二品牌注入动力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等通胀压力,但公司仍专注于提升门店管理,包括环境、服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以持续提升顾客满意度 [2][3] - 公司认为当顾客获取策略有效时,业绩自然会跟上,因此一直保持高标准的门店管理 [4] - 公司将继续优化供应链,寻找当地优质供应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 [4] - 公司会保持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专注于提升顾客体验、拓展网络、提升门店表现、开发新业态等 [5][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今年5月在美国上市,实现了双重上市 [8] - 公司会定期评估现有门店,对于长期亏损的门店采取绩效改善辅导、业务模式转型、临时重组或永久关闭等措施 [3][4] - 公司会鼓励优秀的门店经理兼管多家门店,以复制有效的管理实践,培养后备人才 [4] - 公司产品开发由各国经理负责,总部提供资源支持,2024年上半年优化和推出500多款新产品 [4] - 公司会继续优化会员系统,总部提供工具和方法,各国和门店则在社媒、私域等方面进行更主动的运营 [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Liu Ningfei 提问** 未来1-3年的门店开设目标和步伐,以及新业态的发展计划 [11][12] **Yang Lijuan 回答**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餐饮集团,包括持续提升顾客体验、发展第二品牌、强化总部赋能等 [12] 海底捞餐厅是核心业务,公司将着重提升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拓展 [12] 内部管理方面,公司注重顾客保留,通过建立员工、门店和顾客的强连接、提供优质服务来提升翻台率 [12] 外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观察到海外市场潜力大,本地化产品和服务后能吸引更多当地顾客 [12] 公司正在培育第二品牌业务,并采取多管理、双管理等方式赋能,未来将继续招募国家经理,孵化新业态 [6]
特海国际(0965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1:04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70.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5%[5] - 顾客人均消费从2023年同期的25.5美元降至24.6美元[5] - 公司录得净亏损4.6百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3.4百万美元[5]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70.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5%[6]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356.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0%[7] - 顾客人均消费为24.6美元,同比下降0.9美元[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淨虧損為460萬美元,而2023年同期淨利潤為340萬美元[28] - 收入为370,930千美元,同比增长14.5%[42] - 期內虧損為4,649千美元,去年同期溢利為3,394千美元[42] - 期內全面收益總額為8,603千美元,去年同期為14,960千美元[42] - 每股虧損為0.01美元,去年同期每股盈利為0.01美元[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70,930千美元,同比增长14.5%[54]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356,488千美元,同比增长14%[54] - 外卖业务收入为5,194千美元,同比增长20%[54] - 其他业务收入为9,248千美元,同比增长34.3%[54] - 利息收入为1,422千美元,同比增长25.7%[55] - 政府补助为1,259千美元,同比下降52.6%[55] - 其他开支为33,129千美元,同比增长19.2%[56] - 其他亏损净额为18,119千美元,同比下降82%[57] - 财务成本为3,926千美元,同比下降9.5%[58] - 所得税开支为5,277千美元,同比增长34.4%[59] 餐厅运营 - 海底撈餐厅的翻台率从2023年同期的3.3次/天提升至3.8次/天[3] - 餐厅数量从2023年同期的115家增加至122家[3] - 海底撈餐厅层级经营溢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8.3%提升至8.7%[1] - 公司在全球市场共经营122家海底撈餐厅,较去年同期净增加7家[3]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共开业八家新店,关闭了一家长期表现不佳的门店[3]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在各国的菜品优化和上新超过500次[3] - 整体平均翻台率为3.8次/天,同比增长0.5次/天[11] - 餐厅层级经营溢利率为8.7%,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11] - 餐厅网络扩展至13个国家的122家餐厅[8] - 东南亚地区餐厅数量为74家,收入为195.874百万美元,占整体收入的54.9%[9] - 东亚地区餐厅数量为18家,收入为43.237百万美元,占整体收入的12.1%[9] - 北美洲地区餐厅数量为20家,收入为73.888百万美元,占整体收入的20.7%[9]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26.6百万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8百万美元减少10.7%[29]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42.8天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0.7天[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为31.7百万美元,与2023年12月31日的31.6百万美元基本持平[30]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7.3天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8.3天[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33.0百万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4百万美元减少4.1%[31]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51.1天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8.7天[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0.7百万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9百万美元减少8.0%[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为17.7百万美元,主要用于新开餐厅及装修[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2,521名员工,报告期内产生员工成本126.3百万美元[41] - 非流動資產總額為344,293千美元,去年同期為357,921千美元[44] - 流動資產總額為279,824千美元,去年同期為218,962千美元[44] - 流動負債總額為120,221千美元,去年同期為128,571千美元[44] - 非流動負債總額為167,059千美元,去年同期為176,191千美元[45] - 資產淨額為336,837千美元,去年同期為272,121千美元[4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為334,868千美元,去年同期為270,086千美元[4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诺为6,714千美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7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关联方交易中,购买关联方商品及服务的金额为7,602千美元,主要为购买调味品及即食火锅产品[77]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股份溢价值为550,59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4,480千美元有所增加[75] 成本与费用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為1.246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收入百分比為33.6%[18] - 員工成本為1.263億美元,同比增長17.3%,佔收入百分比為34.1%[19] - 租金及相關開支為910萬美元,同比增長44.4%[20] - 折舊及攤銷為3900萬美元,同比減少6.7%,佔收入百分比為10.5%[22] - 其他開支為3310萬美元,同比增長19.1%,佔收入百分比為8.9%[24] - 其他虧損淨額為1810萬美元,同比增加81.0%[25] - 所得稅開支為530萬美元,同比增加35.9%[27] - 公司管理層進行減值評估,確認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賬面值減值撥回淨額為552,000美元,使用權資產賬面值減值撥回淨額為32,000美元[63] - 遞延稅項資產於2024年6月30日為44,351,000美元,遞延稅項負債為43,999,000美元[64] - 未確認稅項虧損包括133,710,000美元的虧損,其他可扣減暫時差額為96,200,000美元[65] - 貿易應收款項於2024年6月30日為15,765,000美元,其他應收款項及預付款項為15,926,000美元[67] - 按公允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為短期貨幣市場基金投資[68] - 合約負債中的會員積分計劃於2024年6月30日為10,390,000美元,預付卡及已發行代金券為477,000美元[70] - 其他應付款項中的員工成本應付款項於2024年6月30日為19,472,000美元,其他應付稅項為7,416,000美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列作复垦拨备的金额为8,83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99千美元有所增加[72] - 公司主要管理層人員薪酬总额为1,459千美元,其中包括董事袍金89千美元、短期员工福利650千美元、绩效相关花红670千美元和退休福利计划供款50千美元[78] 战略与计划 - 公司推行“红石榴计划”,探索和孵化新业态,如快餐、清真火锅等[4] - 公司计划于2024年5月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实现双重上市[6] - 公司于2024年5月按每股1.956美元发行30,966,000股美国存托股份,扣除发行成本后产生股份溢价56,113千美元[7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后的报告期内无重大须予披露事项,且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6] 地理区域收入 - 公司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额为370,930千美元,其中新加坡贡献80,773千美元,美国贡献52,370千美元,马来西亚贡献44,751千美元,越南贡献42,903千美元,其他地区贡献150,133千美元[80] - 公司按地理区域划分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21,783千美元,其中新加坡为55,563千美元,美国为59,997千美元,澳洲为44,259千美元,其他地区为161,964千美元[81]
特海国际(09658) - 2024 Q2 - 季度业绩
2024-08-27 11: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为1.833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63亿美元增长12.5%[3][4][5] - 2024年第二季度经营溢利为85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4.1%,经营溢利率为4.6%,2023年同期为6.1%[5] - 2024年第二季度亏损为10万美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220万美元[5]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83,283千美元,较2023年的162,993千美元增长约12.45%[15] - 2024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2,120千美元,2023年为亏损297千美元[1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04千美元,较2023年的2,167千美元大幅收窄[1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039千美元,较2023年的8,310千美元有所下降[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44,29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7,921千美元下降3.8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79,824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8,962千美元增长27.79%[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0,221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8,571千美元下降6.49%[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59,60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0,391千美元增长76.57%[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67,059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6,191千美元下降5.18%[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336,837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2,121千美元增长23.78%[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4,868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0,086千美元增长23.99%[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984千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726千美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6,011千美元和1,051千美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348千美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1,667千美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0,659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936千美元增长18.26%[18] 餐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新开店4家,关闭1家,净新增3家,餐厅总数从119家增至122家[3] - 2024年第二季度整体和同店平均翻台率均为3.8次/天,2023年同期均为3.3次/天[3][4] - 2024年第二季度总客流量超720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的63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3] - 2024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为6.6%[4] - 2024年第二季度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1.76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2.3%[5]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东南亚、东亚、北美洲和其他地区同店数量分别为66、13、18和8家,总计105家[10]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同店销售额总计162,977千美元,较2023年的152,816千美元增长约6.64%[10]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同店平均日销售额总计17.1千美元,较2023年的16.0千美元增长约6.88%[10]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同店平均翻台率总计3.8次/天,较2023年的3.3次/天增长约15.15%[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四大洲13个国家拥有122家自营海底捞餐厅[12]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外卖业务收入为23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1.5%[5] - 2024年第二季度其他业务收入为48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7.1%[5]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6月21日,公司宣布任命杨利娟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7月1日起生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