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健康(开曼)(06618)
icon
搜索文档
之业堂京东健康中医院发布秋季健康提示:科学应对“秋燥” 滋阴润肺正当时
证券日报· 2025-09-26 07:1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推出"科学贴秋膘,润肺防秋燥"系列健康服务,结合AI舌诊等智能工具与名医资源提供健康咨询和问诊开药服务[1] - 上线医生主页数字人功能提供AI诊前问诊,已入驻中医师超28000人,其中副主任及以上医生超8000人[2] - 针对中药服用痛点推出"服务甜"特色活动,为购药用户赠送暖心礼品,并建立超40个药品调剂中心支持全剂型配送[2] - 加强合作药房的中药质控,实施严格验证和抽检制度保障药品质量[2] 行业数字化升级 - 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数字健康技术相结合,推动中医药服务数字化发展[1][3] -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三甲中医专家在线问诊咨询,提供便捷专业的健康管理支持[3] - 根据用户体质实施一人一方辨证施治,提供个性化养生调理解决方案[2] 服务案例验证 - 北京用户通过平台获得东直门医院医生诊疗,根据舌苔情况开具包含调理中药与花茶的个性化方案,两周复诊后身体状况持续改善[2]
京东健康成立智能互联生态联盟 以“CGM+AI”创新血糖管理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9-26 07:10
公司动态 - 京东健康在2025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AI健康论坛上首次公开智能互联生态建设成果并成立以CGM动态血糖仪+AI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互联生态联盟[1] - 鱼跃、三诺、微泰等多个CGM品牌已接入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2.0 依托京东健康App与AI健康智能体"康康血糖"搭建集监测-分析-干预-跟踪于一体的智能血糖管理体系[1] - 公司推出多款联名定制CGM新品 支持全天候动态无感监测且每1-3分钟自动抓取血糖数据 通过蓝牙直连京东健康App进行AI智能分析并触发高低血糖实时预警[2] 业务拓展 - 未来将继续携手更多医疗器械品牌拓展至血压、心电、呼吸制氧等慢病领域 联合打造从疾病预防到慢病管理的健康管理新生态[1][3] - 依托京东互联网医院覆盖全国三甲医院的医生资源及护士到家、营养师等多专业服务角色矩阵 结合用户全维度数据提供生活建议与专业就医支持[3] - 将进一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拓展"医疗器械+AI"健康管理场景 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深度融合的智能健康管理体系[3] 市场表现 - 京东平台CGM品类2025年至今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速超90%[2] - 家用医疗器械正加速向专业化、智能化、年轻化及生活化场景渗透 用户对后链路健康服务需求日益旺盛[1] - 医疗器械行业处于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高速增长期 消费者健康管理需求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1]
科技股普跌,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今日回调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36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下跌1.85% [1] - 线上消费ETF基金下跌1.71% 最新报价1.15元 [1] - 线上消费ETF基金近1周累计上涨2.19% [1] 成分股涨跌 - 万润科技领涨3.46% 国脉文化上涨2.94% 东方明珠上涨0.91% [1] - 吉比特领跌6.81% 心动公司下跌5.19% 昆仑万维下跌4.45% [1] 权重股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84% [2] - 腾讯控股权重9.65% 阿里巴巴-W权重9.25% 美团-W权重8.37% [2][4] - 快手-W权重6.05% 京东健康权重3.98% 科大讯飞权重3.88% [2][4] 权重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0.54% 阿里巴巴-W下跌1.69% 美团-W下跌1.47% [4] - 快手-W下跌1.60% 京东健康下跌2.82% 科大讯飞下跌1.90% [4] - 哔哩哔哩-W下跌0.28% 金山软件下跌4.04% 恺英网络下跌1.41% 巨人网络下跌2.33% [4] 指数覆盖范围 - 指数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及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沪港深上市公司 [1]
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京东健康发布“AI医院”、升级“京医千询2.0”
北京商报· 2025-09-25 12:40
核心观点 - 公司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推出升级版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2.0和AI医院1.0 实现行业首个AI驱动的医检诊药闭环服务 并联合医疗器械品牌成立智能互联生态联盟 [1][2][3] 产品与技术升级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升级至2.0版本 成为行业首个突破可信推理及全模态能力的医疗模型 严格模拟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路径并融合医学知识体系与真实诊疗逻辑 [1] - 基于京医千询2.0推出面向真实医疗场景的医生Agent 支持完全自由问诊对话和多问多答 依托海量真实问诊数据和高仿真迭代系统精准模拟医疗场景 [2] - 医生Agent配备百余种专业和业务工具 包括医学计算、多模态辅助、处方及检验单工具 提升诊疗效率与精准度 [2] AI医院生态与服务 - 推出AI医院1.0 首次在行业实现AI驱动的医检诊药闭环服务 覆盖从导诊、问诊、检查到买药全流程 [2] - AI医院1.0包含AI医生、AI营养师、AI药师等十多类专业服务智能体 以及超过1000名来自全国400余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智能体 [3] - 智能体提供7*24小时在线导诊、问诊、报告解读和健康管理服务 2025年累计服务用户超1.5亿 服务满意度达97% [3]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联合鱼跃、微泰、三诺等医疗器械领军品牌成立京东健康智能互联生态联盟 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深度融合的智能健康管理体系 [1]
9月发放145款国产游戏版号,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涨超1.2%
新浪财经· 2025-09-25 02:11
游戏版号审批 - 2025年9月共有145款国产网络游戏获得版号审批 [1]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截至9月25日09:41上涨0.51% [1] - 指数成分股完美世界上涨4.72% 恺英网络上涨3.77% 三七互娱上涨3.60% 顺网科技上涨2.87% 万达电影上涨2.79% [1] -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上涨1.21%至1.17元 近两周累计上涨4.81% [1] 指数构成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及远程医疗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84% 包括腾讯控股(9.65%)、阿里巴巴-W(9.25%)、美团-W(8.37%)、快手-W(6.05%)、京东健康(3.98%)等 [2][4] - 权重股恺英网络当日上涨3.77%权重2.61% 巨人网络上涨2.59%权重2.53% [4]
京东大药房上线睡眠中心 在线问诊+送药到家缓解用户失眠难题
证券日报· 2025-09-23 14:12
睡眠健康市场需求 - 中国近四分之一人口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约40%人群存在夜间易醒问题[2] - 睡眠障碍涵盖六大类九十多种疾病 包括失眠障碍 睡眠呼吸障碍 昼夜节律相关睡眠-觉醒障碍 不宁腿综合征等 诊疗需求广泛且迫切[2]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要求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睡眠门诊服务 直辖市要求区县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此类服务[3] - 国家四部门联合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 明确普遍睡眠门诊建设工作目标[3] 公司业务布局 - 京东健康旗下京东大药房上线睡眠中心并计划开设互联网睡眠门诊 提供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全流程睡眠健康解决方案[2] - 整合精神心理 中医等专科资源 与全国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合作 采用"疾病治疗+心理咨询"联合诊疗方式[3] - 提供AI心理陪伴师"聊愈小宇宙"24小时心理陪伴服务 并借助智能工具帮助用户进行初步自评[3] - 持续输出权威科普内容 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3] 产品与服务协同 - 用户可购买睡眠药物 呼吸机 褪黑素等不同类别健康商品 实现一键购齐[4] - 卫材中国药业原研创新药物达卫可®(莱博雷生片)在京东健康全网首发 该药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4]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公司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 专家学者的合作 不断完善服务模式[4] - 睡眠中心成立是对国家政策的快速响应 依托公司强大的医疗资源整合能力[3]
2025微博健康医疗盛典:京东健康获颁“社会价值贡献先锋”荣誉
中金在线· 2025-09-23 07:55
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 占网民总数37.7% [3] - 预计2025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突破4799亿元 [3] - 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达3756家 去年累计线上诊疗1.3亿人次 [3] 公司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日均问诊量超50万次 [4] - 医生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 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 [4] - 药品配送服务覆盖超20万家连锁药店 最快9分钟送药上门 [4] - 线上医保支付已惠及近2亿人口 [4] 技术服务能力 - AI医生"大为"累计服务用户超百万 单次互动平均超7轮 好评率97%以上 [5] - 建立AI健康全专业服务矩阵 包括AI营养师/药师/心理咨询师等智能体 [4][5] - 采用AI实现智能分诊 智能审方和智能病历功能 [4] 服务生态建设 - 护士到家提供60多个专业护理项目 覆盖47个核心城市 最快1小时上门 [4] - 到家快检提供160多种快速检测产品 覆盖23个核心城市 [4] - 完善"医 检 诊 药"服务闭环 强化到家到店服务能力 [4] 质量管理体系 - 建立三级质控管理体系 制定16项核心制度 [5] - 邀请40余位覆盖24个专科的专家组成质量管理委员会 [5] - 牵头制定《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专家共识》并于行业期刊发表 [5] 行业影响力 - 获"社会价值贡献先锋"荣誉 连续两年发起医师节致敬活动 [1] - 推动互联网医疗从"技术精度"向"服务温度"转型 [1][6] - 致力于构建和谐理性温暖的新型医患关系 [1]
商业医疗险报告一:见微知著,医保承压下商保或为破局之法
平安证券· 2025-09-22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卫生费用持续增长 2023年达9.06万亿元 占GDP比重7.2% 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老龄化趋势下预计将持续增长[3][15] - 医保基金承压 2024年医保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0%) 支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累计结余负增长[20] - 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 保费规模从2014年1587亿元增长至2024年9974亿元 医疗险为赔付主力 2023年保费规模约4336.8亿元 占比48%[3][27]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 2025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定位的创新药[3][74] - 预计2030年有超1.7万亿元医疗费用缺口需商业健康险补充[22] 中国卫生保障体系 - 2022年卫生总费用85328亿元 筹资端构成:政府支出24041亿元(占比28%) 社会支出38346亿元(占比45%) 个人支出22941亿元(占比27%)[10] - 目标至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 社会支出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0][15] - 医保为社会筹资核心来源 2022年占比62.9%[3] 健康险支付增量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规模达9774亿元 医疗险2022年赔付金额约2500亿元 赔付率68.8%[3][27] - 重疾险2022年赔付率仅19.05% 医疗险为医疗行业资金增量主力[27][31] - 医保参保率已达95% 收入端提升空间有限 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低 处于成长期 最具增长潜力[20] 医疗险核心品种 - 惠民保特点:低门槛、低保费(平均108元)、高保额(200-300万元)、高赔付率(超70%)[35][36][41] - 惠民保2022年参保人数增速56.44% 保费收入增速83.51% 2023年产品累计294款[46][52] - 惠民保面临参保率不足问题 2023年53款产品参保率均值仅18.9%[61] - 百万医疗险2016年保费10亿元 预计2025年达2010亿元 增速趋稳[65][67] 政策推进 - 2009年以来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 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71] - 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推进 2025年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74] - 商保目录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3][74]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 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一品红、三生制药等 前沿技术平台领先的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3][77] - DTP药房领域:医药商业公司如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传统零售药店如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互联网药房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3][77] - TPA行业:思派健康、镁信健康等头部企业[3][77] - 创新器械:医保覆盖不全的PFA房颤治疗术式、心脏起搏器等(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创新升级术式定制化骨科产品等(心脉医疗、三友医疗等) 高端家用医疗器械如家用呼吸机、CGM等(怡和嘉业、鱼跃医疗等)[4][77] - 医疗服务:具备医技能力壁垒的眼科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华厦眼科等) 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4][77]
去年全国互联网医院达3756所、诊疗1.3亿人次 AI医疗服务已有上市公司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9:20
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 - 截至去年底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达3756所 去年诊疗人次高达1.3亿 [1][4] - 头部互联网医疗平台今年上半年宣布盈利 行业进入扭亏为盈阶段 [1][6] 用户结构与需求特征 - 复诊患者特别是慢病患者成为互联网医疗主要用户群体 [1][6] -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慢病管理需求突出 国内发病率高但及时诊断病例有限 [6] 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 - AI助理技术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应用 已辅助完成近40万次问诊 [3] - AI技术将医生服务效率提高33% 累计为医生节省6万小时工作时间 [3] - 大模型优化线上问诊流程 实现问诊前患者资料预处理与智能建议生成 [2][3] 医疗资源分布与就医模式变革 - 全国百强医疗机构绝大多数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北上广三地占据A++++等级医院12家 [2] - 互联网医院打破时空限制 使东北/西北等地区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即可获得北上广优质医疗资源 [1][3] - 线上平台提供药品配送服务 解决医院紧缺药物供应问题 [3] 医生参与度与接诊模式 - 具有30多年临床经验的专家在互联网医院平台接诊近4000名患者 [3] - 医生通过文字/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交流 平均接诊等待时间从5小时大幅缩短 [2][3] - 超过50%的医生每日工作时间达8-10小时 AI技术有效为医生减负 [2][3] 行业盈利模式与用户黏性 - 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方舟健客等企业实现盈利 其中方舟健客上半年净利润达1250万元 [6] - 行业通过问诊服务和药物销售双渠道提高用户黏性 加强慢病患者全周期疾病管理 [6]
里昂:处方药带动中国线上药房收入加快增长 线上渗透率进入黄金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7:37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线上药房收入增长加快 处方药销售为主要驱动力 [1] - 药品类别在线上渠道具有最大增长潜力 尽管大部分零售类别已实现高线上渗透率 [1] 京东健康业绩指引 - 公司指引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约20% [1] - 公司指引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5% [1] 阿里健康业绩指引 - 公司指引2026财年收入同比增长10%至15% [1] - 公司指引2026财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30% [1] 盈利前景 - 下半年原厂药销售持续强劲 相信盈利存在上行空间 [1]